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莱特兄弟传/世界十大科学家丛书 | 开本: | 2 | 
  | 作者: | 编者:岳梁//席富群|总主编:孟宪明 | 页数: |  | 
  | 定价: | 23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 ISBN号: | 9787555903994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目录:          一     
 1.相相爱、和乐融融的莱特一家     
 2.从事圣职工作的父     
 3.慈祥和蔼、勤俭持家的母     
 4.和睦相处,总是在一起的莱特兄弟     
 5.莱特兄弟*大的喜好——摆弄机械     
 6.数学家——威尔伯;发明家——奥维尔     
二     
 1.放风筝     
 2.造风筝     
 3.仔细观察老鹰飞翔     
 4.莱特兄弟的理想     
三     
 1.制造陀螺     
 2.画图纸,造雪橇     
 3.雪橇比赛取得**名     
 4.课余劳动——攒钱买工具     
 5.纸蝴蝶会飞     
 6.做木剑攒钱造大鸟     
四     
 1.心灵手巧,制造手推车     
 2.恶作剧,吓坏了里奇蒙特镇居民     
 3.吓人被吓,父的教诲生难忘     
五     
 1.曲棍球运动     
 2.利用病休,大量地阅读科学书籍     
 3.密无间的好兄弟     
六     
 1.制造报纸折叠机     
 2.自制印刷机,创办《迪顿周报》     
 3.身兼多职,辛勤劳动的莱特兄弟     
 4.努力改进设备     
七     
 1.孝顺的莱特兄弟     
 2.慈母病逝     
 3.创办莱特自行车商店     
 4.兄妹情深     
八     
 1.李林达尔和他的滑翔机     
 2.志在蓝天     
 3.莱特兄弟潜心观察和研究     
九     
 1.飞行试验     
 2.制作滑翔机     
 3.到基蒂霍克去,**次试飞成功     
 4.第二号载人滑翔机及其试飞     
 5.成功了——第三号载人滑翔机可以自由飞行     
十     
 1.完成真正动力飞机的设计     
 2.真正的动力***出来了     
 3.人类**架载人动力飞机成功地飞上了天空     
 4.世界闻名的莱特兄弟     
十一     
 1.*上一层楼,制造新飞机     
 2.威尔伯赴欧表演,获得巨大成功     
 3.奥维尔在**也有不俗的表现     
 4.莱特兄弟再创新纪录     
十二     
 1.一片节日景象的迪顿镇     
 2.奥维尔应邀携机赴德国、意大利     
 3.威尔伯在纽约上空的精彩表演     
 4.莱特兄弟对莱特飞机的新研究和改良     
十三     
 1.群雄竞技     
 2.威尔伯病逝     
 3.飞机转向和平用途     
 4.奥维尔的*后岁月      
......
          精 彩 页:          父远离家乡、工作繁忙,全家频繁的移居影响了莱特兄弟的学业。莱特兄弟总是在一起,他俩从小的爱好就是摆弄机械。     
     人们说,这是来自他们祖父的遗传。     
     1.相相爱、和乐融融的莱特一家 美国建国前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一部开发史。     
    早在1620年,欧洲就开始向北美洲大陆移民,从此之后,一批一批的欧洲人大量地涌人这块未开发的地方。有些是商人,有些是犯人,有些是冒险家,有些是传教的……这些人不仅要排除各种险阻,从事开垦,和大自然做顽强的斗争,而且还得和土著的印第安人周旋。经过这些移民100多年的辛勤劳动、经营,这块地方于被开发出来。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但是,他们的一切劳动成果却被英国殖民统治者所窃取。这种行为,当然激起不畏艰险而努力劳作的开垦者的极大不满,要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在华盛顿的下,这些开垦者不怕失败,克服种种困难,在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之后,美利坚民族于站了起来。1776年7月4日签署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英国不得不于1783年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从此7月4日就成为美国建国纪念日。     
     莱特兄弟的祖父,汤玛斯·莱特怀着美好的愿望,于1805年移民到这块仍在向西部继续开垦的、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他移民到美国后,先居住在印第安纳州的新堡乡村,后来多次移居。     
     在美国俄亥俄州迪顿镇的一条荷松街道上,居住着教会牧师莱特一家。迪顿镇不太大,但是风景却很秀丽:有水,有树木,有草地牧场,有小孩玩耍、放风筝的地方。莱特兄弟**喜欢自己的家乡。莱特全家共有七口人,除父、母外,还有五个孩子:老大叫路易·莱特,老二叫罗林·莱特,老三叫威尔伯·莱特,老四叫奥维尔.莱特,老五是女孩叫凯特·莱特。五个孩子当中,年长的两位哥哥路易和罗林,在外地学习和工作,和家里人不住在一起.所以家里只剩下三个孩子,二男一女。这两个男孩,威尔伯·莱特、奥维尔·莱特,就是后来震惊全世界的、**的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     
     1867年4月16日,在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几声啼哭,一个婴儿在印第安纳州米尔维尔的米尔顿.莱特家里降生了。小男孩的顺利降生,给全家人带来了和乐的气氛,这可乐坏了父母。     
     父高兴地说:“真的,我很高兴。看这小家伙的样子,挺英俊,很逗人喜欢,或许将来能有所作为,干出点名堂来!” 听了父的话,母也兴奋地说:“是呀,这个小家伙真的很逗人喜欢。可是给他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好呢?” “那就叫他威尔伯吧!” 就这样,威尔伯这个名字被确定下来。威尔伯在父母的爱抚下,茁壮地成长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问四年过去了,莱特一家从印第安纳州的米尔维尔搬到了俄亥俄州的迪顿镇,这时,威尔伯已经四岁,很像个男子汉了。1871年8月19日,一个炎热的季节,一个婴儿在迪顿镇米尔顿·莱特家里降生了。接生员报告说,这个胖乎乎的婴儿是个小子。父母给这个小男孩起了个很响亮很顺口的名字——奥维尔。     
     父米尔顿.莱特正直、诚实、和蔼、平易近人,学识广博,总是离家到不同的城市、乡村巡回传教,深受人们的尊敬。母凯塞琳勤劳、精明强干,守在家里,细心地照料和教育着孩子们,镇里人都称道她的贤惠和能干。三个孩子聪明、懂事,独立性很强,一块儿玩得很开心,即使两个大哥哥回来,他们也能和睦相处。     
     P1-3             内容提要:          莱特兄弟是美国发明家,是世界上**架飞机的制造者。兄弟俩从小接受了父母及学校良好的教育,但没有获得文凭。兄弟俩从小就热爱发明,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制作风筝、自行车、报纸折叠机等,为兄弟俩以后发现飞机打下了基础,证明了兴趣是*好的老师。岳梁、席富群编著的《莱特兄弟传》详细介绍了莱特兄弟的成长经历与发明创造过程。              
......
          作者简介:       
				
					科学的先驱: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部跨越时空的史诗,揭示人类探索与发明的辉煌历程  本书并非聚焦于航空领域的先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科学疆域,深入探寻那些以非凡智慧和不懈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思想家和实践者。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知识抱有永恒好奇心的人的颂歌,它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与那些在各自领域内点燃燎原之火的科学巨人并肩而立。  第一部分:宇宙的奥秘——从星辰到微观  本卷伊始,我们将踏入古希腊的智慧殿堂,考察那些奠定现代科学基石的早期思想家。他们如何通过纯粹的逻辑和严谨的观察,构建出早期关于天体运行的宏伟模型?我们将细致描绘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如何统治了近两千年,以及后来哥白尼和伽利略如何以革命性的视角,将地球从宇宙的中心移开,开启了天文学的全新纪元。  重点部分将详述艾萨克·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这不是简单的公式罗列,而是对一个时代思维方式的深刻剖析。我们将探究他如何将苹果落地的现象与月球绕地运行的规律统一起来,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读者将了解到,这个理论是如何在数个世纪中指导着工程学、航海术乃至哲学思辨,并最终在十九世纪末期,面对新的观测挑战时,催生了更为精深的新物理学。  随后,我们将转向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电子的发现,原子的结构,以及量子力学的诞生,是人类认知史上最深刻的飞跃之一。我们不会回避量子理论的“怪异性”,而是深入剖析普朗克、玻尔、海森堡和薛定谔等人的思想交锋。理解概率波函数,理解测不准原理,如同获得了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化学、材料科学乃至现代信息技术的隐秘大门。本部分着重展现科学理论是如何在逻辑的严密性与实验的残酷检验中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的。  第二部分:生命的蓝图与起源  从宏大的宇宙转向我们自身——生命本身。本部分将详细介绍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突破。我们将回顾林奈的分类学体系,它如何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组织框架,使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得以系统研究。  随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探究他早期在“小猎犬号”上的航行经历,以及他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最终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颠覆性的思想公之于众。这种理论不仅改变了生物学,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自身在自然界中位置的认知。  高潮将集中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分子生物学革命。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石。我们不仅会描绘沃森和克里克如何通过构建模型来揭示遗传物质的结构,更会深入探讨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在X射线衍射图像分析中所做的关键贡献。理解了遗传信息的载体,便为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乃至对癌症等疾病的理解铺平了道路。本部分旨在展示科学发现往往是集体努力、灵感迸发与技术积累的复杂产物。  第三部分:能量与物质的驾驭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如何学会理解并驾驭自然界最基本的力量——能量。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开始,我们将追溯卡诺、焦耳和克劳修斯等人的工作。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如何共同构成了现代工程学和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解熵,就是理解时间的方向性,理解一切系统演化的必然趋势。  随后,我们将进入电磁学的黄金时代。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整合与预言,这些构成了现代电力系统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仅会介绍这些伟大的理论如何催生了发电机、电动机和无线电通信,还会讨论这些发现如何加速了工业革命的第二次浪潮,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信息时代的边缘,我们将探讨信息论的诞生。香农如何将信息量化,为数字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从二进制到编码理论,本书将展示纯粹的数学抽象是如何转化为驱动全球通信网络的强大工具。  第四部分:思维的拓展与未尽的探索  最后,本书将超越具体的科学分支,探讨科学方法论本身的力量与局限。我们将审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探讨科学知识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假设、检验和证伪而逐步逼近真理的。科学的本质在于怀疑和开放性,而不是教条。  我们将探讨一些仍然困扰着科学界的重大未解之谜: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生命意识的起源,以及统一所有基本力的“万有理论”的追求。这些未解之谜提醒着读者,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人类的求知欲将永远是推动文明前行的最强大引擎。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画卷,展现那些挑战传统、勇于质疑、并最终改变了我们理解世界方式的伟大心灵。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理性与创造力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