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手术——基本技术及实践应用

脑动脉瘤手术——基本技术及实践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脑动脉瘤
  • 神经外科
  • 显微手术
  • 血管介入
  • 手术技术
  • 临床实践
  • 神经血管
  • 颅内动脉瘤
  • 手术并发症
  • 病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买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4618
商品编码:28345365172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脑动脉瘤手术——基本技术及实践应用
作者:上山博康 宝金清博 ,臧培卓 官彦雷 陈玲 译
定价:248.0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59104618
印次: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上山博康,是动脉瘤手术日本*人,生平做过2万多例动脉瘤手术,在日本号称“之手”,在上也有名。这本书是上山医生毕生心血之作,从各个方面详述动脉瘤手术的技术要点,包括脑动脉瘤基础、手术基本技术及技巧、内颈动脉瘤、前大脑动脉瘤等等。日本这方面的手术技术中国10年,而且这样的*医生可以说是几十年上百年才出一位,符合我国现在国情。 

  目录
第Ⅰ章脑动脉瘤夹闭术的基础
A. 脑动脉瘤的分类? ???2B. 动脉瘤夹闭术的基本技术? ???5①动脉瘤夹闭术的基本思路? ???5②夹闭线(closure line)? ? ??6③动脉瘤夹闭术的相关手术器械(动脉瘤夹、持夹器)? ? ??8④动脉瘤夹闭术的基本作? ? ?12C. 动脉瘤夹闭术的实用技术? ???14①动脉瘤夹闭术的策略? ? ?14②开颅与手术入路? ? ?16③不理想的夹闭? ? ?17④路径(safe way)及术中动脉瘤破裂时的处理对策? ? ?20


第Ⅱ章脑动脉瘤手术的基本手技
A. 开颅术? ??24①额颞开颅术? ??24②双额开颅术? ??34③枕下乙状窦后开颅术? ??38B. 颅底手术? ??44①前床突切除术? ??44②颞部开颅术(经岩骨入路)? ??51③经枕髁入路? ??56C. 血管搭桥术? ??60①?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 bypass)? ??60②??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M2段搭桥术(ECA-M2 bypass)? ?67桡动脉移植术(RA graft)? ? ??67大隐静脉移植术(saphenous vein graft)? ??76③?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搭桥术(OA-PICA bypass)? ??78④??双侧大脑前动脉搭桥术(ACA-ACA bypass)? ??84D. 分离蛛网膜下腔? ??90①分离侧裂? ??90②分离纵裂? ?98
E. 处理动脉瘤? ?104①剥离动脉瘤? ? ? 104剥离动脉瘤的基本作? ?104对破裂动脉瘤的完整剥离? ?120对与动脉瘤粘连的小动脉的剥离? ?121②夹闭动脉瘤? ?127作为动脉瘤手术策略原则的夹闭线(closure line)? ?127动脉瘤夹闭的作技巧? ?135显微镜视线轴、术者作轴及术野之间的关系? ?140③吸引与减压(suction and decompression)? ?143F. 冲洗蛛网膜下腔? ?149

第Ⅲ章颈内动脉动脉瘤
A. 海绵窦段动脉瘤? ?156B. 前床突旁动脉瘤? ?161C.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167D. 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 ?177后交通动脉较粗大的病例? ?178有数支脉络膜前动脉同时存在的病例①? ?182有数支脉络膜前动脉同时存在的病例②? ?182E. 颈内动脉部动脉瘤? ?184直径12mm的厚壁动脉瘤? ?184穿通支动脉中含有细小的豆纹中动脉(medial LSA)的病例? ?190术野中出现Heubner回返动脉的病例? ?190术野中出现自A1发出的穿通支动脉的病例? ?191F. 颈内动脉背侧动脉瘤? ?192急性期动脉瘤的处理①(合并动脉硬化的病例)? ?192急性期动脉瘤的处理②(术中切除动脉瘤的病例)? ?197慢性期动脉瘤的处理? ? ?198

第Ⅳ章大脑前动脉动脉瘤
A.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200经纵裂入路的实际作? ?201对于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剥离步骤以及对载瘤动脉的控制? ?207动脉瘤的夹闭线与动脉瘤夹的实际角度? ?211经侧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217B. 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动脉瘤? ?220手术要点? ?220手术作? ?221C. 大脑前动脉远心端动脉瘤? ?227手术要点? ? 227手术作? ?230
第Ⅴ章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A.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的基础? ?236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特点? ?236手术要点(动脉瘤及M1段的形态)? ?237朝向上方的长M1型(upward long M1 type)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40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 segment)动脉瘤? ?245宽颈(broad neck)的大型及巨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46B. 特殊类型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47伴有血栓形成的巨大动脉瘤? ?247大脑中动脉远心端动脉瘤? ?253
第Ⅵ章基底动脉动脉瘤与椎动脉动脉瘤

A. 基底动脉动脉瘤? ?258B. 椎动脉动脉瘤? ?270
第Ⅶ章特殊类型的脑动脉瘤

A. 巨大动脉瘤? ?280手术要点? ? 280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巨大动脉瘤①? ?281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巨大动脉瘤②? ?286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动脉瘤涉及主干动脉)? ?289颈内动脉巨大动脉


脑血管病治疗新篇章:微创介入时代的黎明 在神经外科的宏伟殿堂中,脑血管疾病一直是攻克难题的焦点。其中,脑动脉瘤因其潜在的致命性,更是让无数医者为之奋斗。长期以来,开颅显微手术作为治疗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更为温和、创伤更小的治疗方式——脑血管介入治疗——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着脑血管病治疗的版图。本书正是这一时代变革的忠实记录,它将带您深入探索微创介入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核心原理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精准诊断与介入器械的革新 精准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本书在开篇便着重阐述了脑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从传统的脑血管造影(DSA)的细致解读,到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三维血管成像(3D-CTA)的清晰呈现,再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无创优势,我们系统梳理了各项影像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判读标准以及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各自价值。尤其是在动脉瘤形态、大小、颈部宽度、与周围血管关系等关键信息的获取上,本书强调了不同影像学手段的互补性,为介入治疗的术前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明确诊断之后,介入器械的革新便是实现微创治疗的关键。本书详细介绍了当前临床上用于动脉瘤栓塞的各类介入器械,并深入剖析了其设计理念、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弹簧圈(Coils):作为最早也是最经典的介入材料,本书将重点介绍不同类型弹簧圈的特点,包括标准弹簧圈、微型弹簧圈、形状记忆弹簧圈以及导丝控制弹簧圈等。我们将深入探讨弹簧圈的充盈密度、空间填充、生物相容性以及不同类型动脉瘤(如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选择何种弹簧圈的策略,并结合大量案例分析,阐述如何通过精确的弹簧圈放置技术,实现动脉瘤腔内的稳定、致密充填,从而有效阻断血流,预防破裂。 覆膜支架(Stent-grafts):对于复杂型动脉瘤,特别是动脉瘤颈部宽大、瘤体不规则、或伴有血栓的动脉瘤,传统的弹簧圈栓塞可能面临挑战。本书将重点介绍覆膜支架的原理,即通过在动脉瘤颈部或瘤体区域构建一个“微型血管隧道”,改变血流动力学,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和内皮化,最终实现动脉瘤的闭塞。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型号覆膜支架的结构特点(如裸支架、覆膜支架、可变形支架)、放置技术、固定方法以及与弹簧圈的联合应用策略,重点突出其在治疗宽颈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和复发性动脉瘤方面的独特优势。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sion Devices):这是近年来脑血管介入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本书将详细介绍血流导向装置的设计理念,即通过在动脉瘤颈部放置一个高密度编织的导管,大幅度减缓流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从而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使动脉瘤逐渐被血管壁自身愈合。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品牌血流导向装置的编织密度、孔隙率、生物相容性以及放置的技巧。本书将重点分析血流导向装置在治疗巨型动脉瘤、多发动脉瘤以及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动脉瘤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并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支架内血栓形成、远端缺血)进行深入探讨和预防。 其他新型介入器械:除了上述主流器械,本书还将关注新兴的介入技术和器械,例如用于治疗颅内夹层动脉瘤的支架成形术(stent-assisted angioplasty)、微球栓塞术(embosphere embolization)、新型导管和导丝等。我们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流程以及在特定类型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现脑血管介入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技术精髓——微创介入操作的艺术与科学 掌握了理论基础和器械知识,接下来的关键便是将这些转化为精准、安全、高效的手术操作。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拆解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每一个步骤,力求将复杂的介入操作艺术化、科学化。 术前评估与路径选择:详细阐述术前评估的重要性,包括对患者全身状况、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颈部特征、脑血管解剖以及是否存在血栓、钙化等因素的全面考量。本书将重点分析不同入路(如股动脉入路、桡动脉入路)的优缺点,以及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如何选择最佳的介入路径。 导管与导丝技术:精准的导管与导丝操控是介入治疗的灵魂。本书将深入介绍各种类型导管(如微导管、超滑导管、成角导管)和导丝(如超滑导丝、硬度导丝、可塑形导丝)的特性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我们将重点讲解导丝的“导引”作用,如何利用导丝引导微导管到达目标动脉瘤,以及如何通过精妙的导丝操作,避免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 弹簧圈栓塞技术详解:本书将系统介绍不同弹簧圈放置技术,包括“填充式”栓塞、“骨架式”栓塞、以及联合使用不同类型弹簧圈的策略。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实现动脉瘤腔内的致密充填,避免“假阴性”或“次全栓塞”,并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导丝或微导管进行精确定位和释放,确保弹簧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覆膜支架与血流导向装置放置技术:对于覆膜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本书将着重讲解其精确的定位、释放和固定技术。我们将详细描述支架在动脉瘤颈部或病变区域的展开过程,如何确保支架的充分贴附,避免出现支架边缘的渗漏。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如何根据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和放置数量。 联合治疗策略:在面对复杂或巨型动脉瘤时,单一的介入技术往往难以奏成。本书将重点介绍多种介入技术的联合应用,例如弹簧圈与覆膜支架的联合,血流导向装置与微球栓塞的联合等。我们将分析不同联合治疗策略的适应症,并提供具体的临床操作指南,强调如何通过协同增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长期效果。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任何手术都伴随一定的风险。本书将系统梳理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动脉瘤破裂、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支架内血栓形成、颅内感染等。本书将重点强调如何通过术前周密的计划、术中精细的操作、以及术后严密的监测,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本书将提供详细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指导读者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 第三部分:实践应用——挑战与未来展望 理论与技术终将回归临床实践。本书在最后部分,将聚焦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在不同临床场景下的应用,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同类型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策略:我们将针对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等常见类型动脉瘤,深入分析其解剖特点、血流动力学以及各自在介入治疗上面临的挑战。本书将提供详尽的介入治疗策略,并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展示如何根据动脉瘤的具体类型,选择最合适的介入器械和技术。 急诊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的急诊处理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本书将详细阐述脑动脉瘤破裂后急诊介入治疗的流程、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将重点强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估病情,选择最佳的介入方案,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动脉瘤的栓塞,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巨型动脉瘤与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巨型动脉瘤和复杂动脉瘤因其巨大的体积、宽大的动脉瘤颈、不规则的形态以及常伴有的血栓,给传统的介入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书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治疗这类复杂动脉瘤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以及其他新型器械和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长期随访与疗效评估:介入治疗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术中。本书将强调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包括定期影像学复查、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有无复发或再狭窄等。我们将介绍评估介入治疗疗效的客观指标,并探讨如何根据随访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或管理方案。 未来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脑血管介入治疗领域仍有巨大的潜力。本书将探讨人工智能在介入手术规划、器械选择和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新型生物材料和可降解器械的研发,以及更微创、更智能化的介入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将鼓励读者持续关注科研动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共同推动脑血管病治疗进入一个更加精准、高效、个体化的新时代。 本书力求成为一本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临床一线神经介入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介入放射科医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权威参考书。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推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广大患者的治疗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入手了一本《神经影像学诊断图谱》,这本书简直就是影像科医生的“案头宝典”。它以极其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从CT到MRI,从X光片到DSA,几乎囊括了所有常用的影像技术。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各种病灶的精细描绘,通过高清的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界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这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对同一疾病在不同影像技术下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并学会选择最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我尤其被其中关于脑血管病变的章节所吸引,书中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多种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配有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这让我对这些复杂病变的诊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比不同类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图片清晰,文字注释精炼,阅读起来非常流畅。对于我这样需要大量接触神经影像的临床医生来说,这本图谱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提升了我的诊断能力,更让我对神经影像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

我近期翻阅了一本名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书籍,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赞不绝口。它系统地梳理了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从头痛、眩晕到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涵盖范围广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疾病的描述,而是着重于“诊疗”二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详细的诊疗流程和方案。例如,在治疗癫痫的章节,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抗癫痫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副作用,还根据不同的癫痫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建议。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也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例如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神经系统感染,书中给出了详细的鉴别诊断思路和相应的检查方案,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详细说明,这对于减少医源性损伤,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易懂,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临床操作的可行性。对于我这样一名年轻医生来说,这本指南无疑是一本得力助手,它帮助我规范了诊疗行为,提升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神经内科的挑战。

评分

我最近阅读了一本名为《外周神经介入治疗学》的专业书籍,这本书对我个人而言,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它详尽地介绍了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了动脉、静脉以及淋巴管的介入操作。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外周血管病变,如动脉闭塞、狭窄、动静脉瘘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栓塞治疗等。我特别对书中关于造影剂的选择、导丝导管的使用以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等操作细节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都是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要点。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外周神经系统的介入治疗,例如脊髓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这让我对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尤其被书中对各种介入器械的介绍所吸引,包括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球囊、支架、栓塞材料等等,以及它们各自的适应症和使用技巧。本书的插图精美,步骤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我这样一名希望深入了解外周神经介入治疗的医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激发了我对这一前沿领域进行更深入探索的兴趣。

评分

一本名为《现代神经外科手术进展》的厚重著作,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它涵盖了从颅骨切开到神经导航的方方面面,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每一章节的开篇都详细阐述了相关解剖学知识,如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精细的立体地图,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手术操作的精准定位。书中引用的病例分析更是生动具体,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复杂手术时,那种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先从基础原则讲起,再逐步深入到各种变异情况的处理。其中关于脑肿瘤切除的章节,更是将微创技术的最新进展娓娓道来,让我深切感受到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我尤其被其中关于术中监测的章节所吸引,详细介绍了脑电图、诱发电位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应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数据来实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这对于保障手术安全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学特征的描述也十分详尽,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深刻的神经外科领域的百科全书,对于我这样希望全面了解神经外科手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对这个复杂而精密的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我最近购入了一本《重症监护室(ICU)临床实践手册》,这本书简直是ICU医生的“救命稻草”。它以极其简洁明了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在危急重症情况下所需的关键信息和操作流程。书中对各种常见急症的识别、评估和处理,都有着详尽的描述,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脓毒症的早期干预和液体复苏方案,以及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等等。我尤其喜欢本书中关于生命体征监测和管理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监测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监测指标的解读,这对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见危重病学问题的处理,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特别被书中关于药物使用的部分所吸引,详细列举了ICU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用法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并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了分类,这对于避免用药错误,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篇幅适中,内容精炼,非常适合在繁忙的ICU工作环境中快速查阅。对于我这样一名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ICU医生而言,这本手册的价值难以估量,它让我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命时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