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
定价:150.00元
作者: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6686891
字数:
页码:4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共汇集了截至2017年5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且现行有效的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面的国家标准共计29项,涉及概述和指南、术语、各种试验方法、试验导则等。本汇编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研制、生产、检验、运输、使用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参考使用。
目录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 2421.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规范编制者用信息试验概要
GB/T 2422-2012 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 术语和定义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2423.18-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19-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
GB/T 2423.20-201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试验
GB/T 2423.2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23-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
GB/T 2423.24-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
GB/T 2423.25-2008 电工电子产品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7-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MD:低温/低气压/湿热连续综合试验
GB/T 2423.28-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锡焊
GB/T 2423.30-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XA和导则:在清洗剂中浸渍
GB/T 2423.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
GB/T 2423.33-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GB/T 2421.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 2421.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规范编制者用信息试验概要
GB/T 2422-2012 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 术语和定义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 2423.18-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19-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
GB/T 2423.20-201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试验
GB/T 2423.2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23-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
GB/T 2423.24-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
GB/T 2423.25-2008 电工电子产品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 2423.27-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MD:低温/低气压/湿热连续综合试验
GB/T 2423.28-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锡焊
GB/T 2423.30-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XA和导则:在清洗剂中浸渍
GB/T 2423.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
GB/T 2423.33-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
这是一次极其愉快的阅读体验,虽然这本书的性质是国家标准的汇编,通常会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却以其严谨而又不失清晰的编排,展现了极高的价值。作为一名在电子产品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每一次产品设计都离不开对可靠性指标的考量,而环境可靠性试验正是检验产品能否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稳定工作的关键。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全面性。它将电工电子产品所涉及到的各种主要环境试验,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盐雾、淋雨、浸水、低气压、静电放电等,都进行了系统的收录。并且,它遵循的是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我曾经在为一个出口产品设计测试方案时,需要查找符合国际标准的具体环境试验要求,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准确的参考,让我们能够顺利通过对方的质量认证。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个标准条文的详细阐述。例如,在关于“恒定湿热试验”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温度和湿度的数值,还会详细说明试验周期、升降温速率、湿度控制精度,甚至对试验箱的换气次数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看似细微的参数,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我曾经遇到过产品在湿热环境下出现早期失效的情况,通过仔细对比书中标准,我们才发现是湿度控制不够精确导致的问题。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组合环境试验”的标准,这对于模拟产品在真实复杂环境下的表现非常有帮助。例如,产品在高温高湿状态下承受振动,或者在温度循环过程中经历湿度变化。这些组合试验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出色,字迹清晰,图表规范,易于查阅。虽然内容是国家标准,但其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通过阅读目录和索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标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领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权威的指导,是每一个相关从业人员都应该拥有的宝贵资料。
评分作为一个初入电工电子行业的萌新,我常常感到压力山大,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国家标准时,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感谢这本《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它就像我的“探路石”,让我不再迷茫。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实的体量和清晰的目录所吸引。我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关于温度和湿度的试验部分,我发现这本书非常系统地将相关的国家标准整合在一起,比如GB/T 2423系列,里面关于温度变化、恒定湿热、循环湿热的各种试验方法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并且用很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试验的条件、流程和判定标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标准的堆砌,在一些标准条文的旁边,我还能看到一些图示或者表格,比如不同温度试验的曲线图,这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温度变化的过程。还有一些标准,它会详细说明试验样品的要求,比如样品的数量、尺寸,以及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尤其看重这本书在“环境可靠性”这一概念上的权威性。在设计产品时,我们总是希望产品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而这本书就像一本“秘籍”,教会我如何去验证这一点。例如,关于振动和冲击的试验,我之前一直觉得很抽象,不知道具体的振动谱怎么设置,冲击的波形是什么样的。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各种振动试验(如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和冲击试验(如半正弦冲击、后峰冲击)的标准,甚至可能还提供了不同类型产品适用的试验等级,让我心中有数。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是,它能够帮助我理解标准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考验,例如,产品需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经历振动。这本书会将这些相关的标准放在一起,或者在条文中进行引用,让我能够串联起整个测试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可靠性验证方案。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这样刚起步的从业者来说,是一份无价之宝。它不仅仅是一本标准大全,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快速掌握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核心知识,为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电子产品质量控制的从业者,我一直认为,国家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石。《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则是我近年来接触到的最为实用、最为全面的国家标准参考资料之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分散、晦涩的国家标准,以一种清晰、系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理解和执行标准的门槛。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个试验的描述。例如,在关于“振动试验”的部分,它不仅仅列出了试验的分类,如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说明了如何设置振动谱,如何确定振动加速度,以及试验的持续时间和周期。这些详细的操作指导,对于我们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搭建试验平台,如何准确地设置试验参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我曾经在进行产品可靠性评估时,对振动谱的设置感到困惑,而这本书则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让我能够准确地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所承受的振动应力。 另外,对于“冲击试验”,书中也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它不仅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冲击波形(如半正弦、后峰、三角波),还清晰地阐述了冲击加速度、冲击脉冲宽度等关键参数的选取依据,以及试验的执行步骤。这对于评估产品在运输、跌落等突发性冲击环境下的耐受能力至关重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可能涵盖了一些关于“特殊环境试验”,如淋雨、浸水、高低温、低气压等。这些试验在评估产品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可靠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书中对这些试验的条件、方法、以及判定标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进行产品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总的来说,这本书凭借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尽的实践指导和权威的国家标准依据,已经成为我工作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复杂的环境试验要求,更提升了我进行产品可靠性测试的专业性和效率。
评分这是一本令人惊叹的工具书!作为一名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工程师,我深知国家标准对于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版本更新频繁的国家标准,想要做到全面掌握并准确应用,实属不易。《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恰恰解决了这个痛点。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全面而精准”的特点。它将与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汇编,并且是以最新的版本为基础。这意味着,我们所参考的信息,不仅是权威的,更是与时俱进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标准条文的详细阐述,例如,关于“盐雾腐蚀试验”,它不仅规定了盐雾的浓度、温度、喷雾方式,还对试验箱的结构、盐雾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要求。这些细节的规定,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另外,书中在“温度和湿度试验”部分,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它涵盖了从高温储存、高温工作到低温储存、低温工作,以及恒定湿热、循环湿热等多种试验。对于每一种试验,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参数要求,如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循环次数等。这些精确的参数,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符合实际使用场景的试验方案,从而更有效地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振动和冲击试验”的阐述。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振动试验(如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和冲击试验(如半正弦冲击、后峰冲击),并对试验谱的设定、加速度的选取、以及试验的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信息对于确保试验的有效性,以及最终的测试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这本书凭借其内容的权威性、编排的系统性以及操作的指导性,已经成为我工作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它不仅帮助我准确理解标准、高效执行试验,并最终为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
评分作为一个在电子产品研发领域打拼多年的老兵,我见证了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绝对是我近些年来接触到的最实用、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之一。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标准条文,而是将海量的国家标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归纳和整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便捷的查询和学习平台。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落地性”。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需要知道“怎么做”。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在关于“振动试验”的部分,它不仅列出了不同类型的振动试验(如随机振动、正弦振动),还非常详细地规定了试验方法、设备要求、试验谱的设定方法、以及试验过程中的监控要求。这对于我们实际操作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我曾经因为不清楚某种振动试验的详细设置而走了不少弯路,有了这本书,我可以直接参照标准,避免了不必要的试错。 另外,书中对于“冲击试验”的描述也十分到位。无论是半正弦冲击、后峰冲击还是三角波冲击,它都清晰地说明了冲击波形的特征、冲击加速度、脉冲宽度等关键参数的选取依据,以及试验的执行步骤。这对于评估产品在运输、跌落等突发性冲击环境下的耐受能力至关重要。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对于新兴技术或者特殊应用场景下的环境试验标准,例如关于静电放电(ESD)的试验标准。对于很多电子产品来说,静电放电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可能导致严重损坏的威胁,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等级的ESD试验要求,以及试验的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方法,这对于我们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ESD防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的来说,这本书凭借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尽的实践指导和权威的国家标准依据,已经成为我工作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复杂的环境试验要求,更提升了我进行产品可靠性测试的专业性和效率。
评分这套《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对于我这样长期与电工电子产品打交道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在环境试验方面遇到的一个核心难题——标准的碎片化和理解的差异性。这本书将所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集中、系统地汇编,并且是基于最新的修订版本,这确保了我们所参考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环境试验的分类和组织方式。例如,关于“温度试验”,它不仅包含了高温储存、高温工作、低温储存、低温工作等基本试验,还可能涵盖了温度循环试验、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等更复杂的场景。对于每一个试验,书中都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条件,包括温度范围、温度梯度、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以及试验循环次数等。这些参数的精确性,对于模拟真实环境中产品的温度变化过程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在“湿度试验”方面,这本书也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包括恒定湿热、循环湿热等多种试验方法,以及相应的湿度控制精度、温度控制精度、试验周期等关键指标。我曾经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因为对湿度试验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产品在潮湿环境下出现早期失效,有了这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标准的意图,并正确地执行试验。 此外,书中还可能包含了关于“盐雾腐蚀试验”的详细标准。对于一些需要在腐蚀性环境下工作的电子产品,盐雾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书中对盐雾的浓度、pH值、温度、喷雾方式、试验箱的结构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标准的汇编,它更是一本操作手册,为我们提供了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领域进行规范化操作的权威依据。它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并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多年的技术骨干,在工作中,环境可靠性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前,我们公司内部就存在对国家标准的理解不一致,导致试验结果有时会产生偏差。自从公司采购了这套《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权威性,它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和归纳,并且是基于最新修订的版本,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我尤其喜欢它对各个标准的组织结构。在每个标准的前面,都可能有一个清晰的“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等部分,这有助于快速理解标准的适用性和基础概念。比如,当我需要了解关于“低气压试验”的标准时,我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GB/T 2423.11(或类似标准),并从中了解到试验的压力范围、试验时间、以及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等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很多关键环节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描述。比如,在关于“盐雾腐蚀试验”的部分,它不仅规定了盐雾的浓度、温度、喷雾方式,还对试验箱的结构、盐雾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详细的要求。这对于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我们公司之前就遇到过盐雾试验结果波动较大的问题,后来通过对比本书中的标准,我们才发现是试验箱的盐雾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这本书还包含了很多关于“组合环境试验”的内容,这在实际产品研发中尤为重要。例如,很多产品可能需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承受机械振动,或者在低温条件下经受温度循环。本书能够将这些相关的标准整合在一起,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产品所面临的各种潜在环境因素。 虽然这是一本标准的汇编,但它的易读性也做得相当不错。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合理的编排,我能够快速地在书中找到我所需要的具体标准。每次在制定产品测试计划或者评估试验结果时,我都会将其作为首要的参考资料。这本书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团队在环境可靠性试验方面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工电子产品可靠性工程师的“圣经”!作为一名资深测试工程师,我深知国家标准在产品研发中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常常为了查找某个具体的试验标准而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混乱。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将所有重要的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将标准按照试验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关于温度试验的标准,可能涵盖了高温储存、高温工作、低温储存、低温工作、温度循环等多种情况,并且对每个试验都有详细的参数说明,如温度范围、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循环次数等。这让我能够非常精确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试验方案,避免了以往那种模糊和猜测的情况。 在振动和冲击试验方面,这本书更是提供了极为详尽的指导。例如,关于随机振动试验,它会明确规定振动谱的形状、总均方根加速度(Grms)、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而对于冲击试验,则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冲击波形(如半正弦、后峰、三角波)以及对应的冲击加速度、脉冲宽度等。这些精确的参数对于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应力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此外,这本书对于一些非常规但重要的环境试验,比如低气压试验、淋雨试验、浸水试验、静电放电试验等,也都有详细的标准涵盖。我曾经在某个项目中,需要测试产品在海拔较高区域的性能,低气压试验的标准就派上了用场,书中明确规定了试验的气压等级和持续时间,为我们准确评估产品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测试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们“说标准话”,并且“做标准事”。当我们与其他部门沟通测试需求,或者向客户解释试验结果时,引用书中明确的标准条款,能够大大提升沟通的效率和专业性。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时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对标准条文的更深入解读,比如在某些试验条件下,为什么需要设置这样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产品可能产生的影响。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汇编,其价值依然是无可置疑的,它已经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我在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领域的一盏明灯!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深知标准的重要性,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家标准,查找和理解都充满了挑战。这套《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就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宝典,将那些分散、晦涩的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标准条文,而是通过精心的编排,将不同类型的环境试验(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盐雾等)按照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并且在每个标准前都可能附带简要的概述或者应用背景介绍,这极大地帮助我快速定位到我所需要的测试项目。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细节上。我常常需要对照标准来设计测试方案,验证产品性能。之前,我可能需要翻阅多本厚重的标准文件,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这本汇编,我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标准,里面的测试方法、限值要求、试验设备的要求都清晰明了。例如,关于高低温储存和工作的标准,它不仅列出了不同温度等级的试验条件,还详细说明了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等关键参数,甚至可能还包含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或者注意事项,这对于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而且,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排版也相当令人满意。纸张厚实,不易破损,文字清晰,阅读体验非常好。虽然它是国家标准的汇编,但并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的观感,而是更偏向于一本操作手册,让人一目了然。我曾经在一次紧急的客户投诉中,需要快速查找关于极端气候环境下产品可靠性的试验标准。正是依靠这本书,我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的标准,并根据标准的要求迅速安排了补充试验,为解决客户问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然,作为一本汇编,它也并非无懈可击。有时候,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或者标准解读,尤其是在一些边缘或者新型的环境试验领域。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电子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元器件,它们面临的环境条件可能会比传统产品更为复杂和严苛。虽然这本书已经很全面,但如果能加入一些关于这些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标准应用指南,或者对一些争议性条款进行更深入的解释,那就更加完美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本书的价值依然是无可替代的。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进行各种环境试验的设计和执行。每次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我都会首先翻开这本书,通常都能从中找到答案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默默地陪伴着我,指导着我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评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6版)》上册,绝对是我在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领域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测试的工程师,我深知,准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然而,分散的标准文件和繁杂的条文,常常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局面。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体系化”的编排。它将所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按照试验类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整合。例如,关于温度试验,它就系统地涵盖了高温储存、高温工作、低温储存、低温工作、温度循环等多种试验。并且,在每一个试验条文下,都详细地标注了试验的条件,如温度范围、升降温速率、恒温时间、循环次数等。这使得我们在制定测试计划时,能够更加精准地选择适合的试验项目和参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尤其要强调的是书中关于“振动和冲击试验”的详细程度。例如,在随机振动试验部分,书中不仅规定了试验谱的形状、总均方根加速度(Grms)等关键参数,还可能提及了不同类型产品的推荐振动等级。对于冲击试验,它则会详细介绍不同冲击波形(如半正弦、后峰)的特征,以及冲击加速度、脉冲宽度等参数的选取依据。这些精确的描述,为我们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环境应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这本书还收录了一些重要的“复合环境试验”标准,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这种复合试验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发现那些单一环境试验可能无法暴露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本书凭借其内容的权威性、编排的系统性以及操作的指导性,已经成为我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帮助我准确理解标准、高效执行试验,并最终为产品的质量保驾护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