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FPGA应用开发和仿真|7955027

包邮 FPGA应用开发和仿真|795502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贞炎 著
图书标签:
  • FPGA
  • 应用开发
  • 仿真
  • 数字电路
  • Verilog
  • VHDL
  • 电子工程
  • 嵌入式系统
  • 硬件设计
  • 包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创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2786
商品编码:28471244058
丛书名: 电子电气工程师技术丛书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书名:  FPGA应用开发和仿真|7955027
 图书定价:  79元
 图书作者:  王贞炎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5/1 0:00:00
 ISBN号:  9787111582786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目录

前言
第1章 数字电路基础1
1.1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1
1.2 二进制相关知识3
1.2.1 二进制和其他进制3
1.2.2 进制间的相互转换4
1.2.3 二进制的四则运算5
1.3 二进制在电路中的表达6
1.3.1 有限字长和补码6
1.3.2 负数、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6
1.4 门电路和基本逻辑运算10
1.4.1 非门、与门和或门11
1.4.2 与非门和或非门12
1.4.3 异或门和同或门12
1.4.4 三种表达形式的转换13
1.4.5 基本门的电路实现14
1.4.6 三态输出和漏极开路输出15
1.4.7 波形图17
1.4.8 门电路的一些非典型应用18
1.5 逻辑代数22
1.5.1 基本定律22
1.5.2 表达式的代数化简法23
1.5.3 卡诺图化简法23
1.6 基本组合逻辑24
1.6.1 编码器和译码器24
1.6.2 未定义的输入状态26
1.6.3 数据选择器27
1.6.4 延迟和竞争冒险27
1.6.5 加法器28
1.6.6 乘法器31
1.6.7 数值比较器32
1.7 锁存器32
1.7.1 SR锁存器32
1.7.2 D锁存器33
1.8 触发器34
1.8.1 D触发器、时钟和使能34
1.8.2 D触发器的异步和同步复位36
1.8.3 D触发器的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和传输延迟37
1.8.4 其他触发器38
1.9 时序逻辑40
1.9.1 移位寄存器和串-并互换40
1.9.2 延迟链42
1.9.3 分频器43
1.9.4 计数器44
1.9.5 同步时序逻辑46
1.9.6 累加器48
1.10 存储器49
1.10.1 存储器容量和类型49
1.10.2 SRAM50
1.10.3 双端口SRAM54
1.10.4 同步SRAM54
1.11 小数55
1.11.1 定点小数及其范围和误差55
1.11.2 定点小数的运算56
1.11.3 浮点小数58
第2章 Verilog HDL和SystemVerilog60
2.1 硬件描述语言简介60
2.2 设计方法和流程62
2.3 标识符和关键字63
2.4 值、数和字面量63
2.4.1 整型常数64
2.4.2 浮点常数65
2.4.3 时间常数和字符串常数65
2.5 线网66
2.6 变量67
2.7 参数和常量68
2.8 类型和位宽转换70
2.9 操作符和表达式71
2.9.1 位选取操作符74
2.9.2 位拼接和流运算符74
2.9.3 按位逻辑运算符76
2.9.4 缩减运算符76
2.9.5 移位77
2.9.6 自增赋值和自减赋值77
2.9.7 条件判断相关运算符78
2.9.8 条件运算符79
2.9.9 let语句79
2.10 结构和联合80
2.11 数组82
2.12 赋值、过程和块83
2.12.1 赋值的延迟84
2.12.2 赋值的强度85
2.12.3 流程控制语句86
2.12.4 always过程88
2.12.5 阻塞和非阻塞赋值91
2.13 模块93
2.14 接口97
2.15 生成块100
2.16 任务和函数101
2.17 包102
2.18 系统任务和函数103
2.18.1 显示相关104
2.18.2 文件相关105
2.18.3 存储器相关106
2.18.4 仿真相关107
2.18.5 错误和信息107
2.18.6 类型转换和数学函数107
2.19 编译指令108
第3章 ModelSim和仿真111
3.1 仿真和测试的相关概念111
3.2 测试代码编写112
3.2.1 时钟的产生112
3.2.2 复位的产生114
3.2.3 一般输入的产生115
3.3 ModelSim软件仿真流程118
3.3.1 主界面简介118
3.3.2 创建工程119
3.3.3 向工程中添加文件121
3.3.4 开始仿真122
3.3.5 带有信号和波形的例子124
3.4 波形和格式127
第4章 Verilog基本应用130
4.1 代码风格130
4.2 常用组合逻辑单元的描述132
4.2.1 编码器和译码器132
4.2.2 数据选择器133
4.3 常用时序逻辑单元的描述133
4.3.1 移位寄存器133
4.3.2 延迟链134
4.3.3 计数器134
4.3.4 累加器136
4.4 时钟域和使能137
4.5 跨时钟域问题138
4.5.1 域外慢速跳沿138
4.5.2 域间状态传递140
4.5.3 域间事件传递142
4.5.4 域间数据传递144
4.6 存储器及其初始化144
4.6.1 各种模式的存储器描述145
4.6.2 存储器的初始化148
4.7 用存储器实现延迟链151
4.8 单时钟FIFO152
4.9 双时钟FIFO156
4.10 用户按键和数码LED157
4.10.1 用户按键处理157
4.10.2 数码LED159
4.11 PWM和死区161
4.11.1 单端PWM161
4.11.2 差分PWM162
4.11.3 死区165
4.12 正交增量编码器接口166
4.13 有限状态机170
4.13.1 秒表例子171
4.13.2 数字示波器触发采样例子175
第5章 IO规范与外部总线182
5.1 单端信号和地182
5.2 传输线与端接184
5.3 差分信号185
5.4 高速串行接口188
5.5 UART189
5.5.1 UART规范介绍189
5.5.2 发送器的设计190
5.5.3 接收器的设计193
5.5.4 UART收发仿真195
5.6 SPI197
5.6.1 SPI规范介绍197
5.6.2 通用SPI主机设计199
5.6.3 通用SPI从机设计202
5.6.4 通用SPI主从机仿真205
5.7 I2C207
5.7.1 I2C规范介绍207
5.7.2 通用I2C主机设计211
5.7.3 通用I2C从机设计219
5.7.4 通用I2C主从机仿真224
5.8 I2S227
5.8.1 I2S接口介绍227
5.8.2 I2S收发器设计和仿真229
第6章 片上系统的内部互连232
6.1 简单存储器映射接口232
6.1.1 从接口233
6.1.2 与主机互连238
6.1.3 主接口与仿真241
6.2 流水线与流式数据245
6.3 等待、延迟和握手248
6.3.1 等待和延迟248
6.3.2 握手248
6.4 AXI4-Lite接口250
6.4.1 AXI4-Lite接口介绍250
6.4.2 从机范例252
6.4.3 主机范例255
6.4.4 主从机仿真256
6.5 AXI4接口257
6.6 AXI4-Stream接口263
6.6.1 AXI4-Stream接口介绍263
6.6.2 范例和仿真263
第7章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268
7.1 基础知识简介268
7.1.1 信号、系统和传输函数268
7.1.2 基本元件的传输函数270
7.1.3 采样率和采样定律270
7.1.4 离散量化信号的信噪比272
7.2 数值计算273
7.2.1 乘法273
7.2.2 除法275
7.2.3 平方根277
7.2.4 定点小数279
7.3 数字频率合成281
7.3.1 DDS282
7.3.2 坐标旋转机285
7.4 FIR滤波器290
7.5 IIR滤波器293
7.6 采样率变换297
7.6.1 升采样297
7.6.2 降采样298
7.6.3 插零和抽取器299
7.6.4 CIC滤波器300
7.6.5 采样率变换范例304
7.7 快速傅里叶变换308
7.7.1 多周期实现311
7.7.2 流水线实现319
7.8 PID控制器324
第8章 数字通信应用329
8.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329
8.2 循环冗余校验331
8.3 基带编解码333
8.4 基带通道的范例和仿真336
8.5 混频和相干解调339
8.6 AM和ASK340
8.6.1 调制340
8.6.2 解调341
8.6.3 调制解调仿真344
8.7 PM和PSK346
8.7.1 调制346
8.7.2 解调348
8.7.3 调制解调仿真349
8.8 FM和FSK351
8.8.1 调制351
8.8.2 解调353
8.8.3 调制解调仿真354
8.9 QPSK和QAM356
8.9.1 QAM调制357
8.9.2 QAM解调360
8.9.3 位同步和判决361
8.9.4 调制解调仿真363
8.10 载波同步和数字锁相环366
8.10.1 数字锁相环恢复载波367
8.10.2 QAM载波恢复仿真369
附录A SystemVerilog关键字373
附录B 全书模块依赖关系377

《数字逻辑设计与Verilog HDL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而深入地介绍数字逻辑设计原理、方法以及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实践的专业教材。本书旨在为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生和工程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掌握现代数字电路的设计、仿真、综合及实现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数字逻辑基础 本部分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系统地梳理数字逻辑设计的基石。 绪论: 深入探讨数字逻辑设计的核心理念,包括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对比、数字系统的优势与应用领域(如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等)。介绍数字逻辑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硬件描述语言(HDL)在现代数字设计中的不可替代性。 数制与编码: 详细讲解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深入阐述各种编码方式,如BCD码、ASCII码、格雷码等,分析它们在数据表示和处理中的作用与特性。 逻辑门电路: 系统介绍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包括非门(NOT)、与门(AND)、或门(OR)、非与门(NAND)、非或门(NOR)、异或门(XOR)和同或门(XNOR)。讲解它们的逻辑功能、真值表、逻辑符号和基本时序特性。 布尔代数与逻辑函数: 深入介绍布尔代数的公理、定理和基本运算规则。讲解如何使用布尔代数对逻辑电路进行化简和优化,包括最小项、最大项、卡诺图(Karnaugh Map)的原理与应用,以及 Quine-McCluskey 算法等系统化化简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 详细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涵盖基本组合逻辑单元,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MUX)、分路选择器(DEMUX)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重点介绍加法器(半加器、全加器、多位加法器)、减法器、比较器等算术逻辑单元的设计。 时序逻辑电路: 深入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包括状态、时钟信号、同步与异步操作。详细介绍触发器(Flip-Flop)的基本类型,如SR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以及它们的激励表、状态图和时序图。讲解触发器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等关键参数。 寄存器与计数器: 介绍寄存器的功能与分类,如移位寄存器(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和并行寄存器。详细讲解各种类型的计数器,包括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行波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可逆计数器等,分析它们的时序行为和应用。 有限状态机(FSM): 深入讲解有限状态机的设计理论,包括摩尔(Moore)型和米利(Mealy)型有限状态机的区别与联系。详细介绍状态转移图、状态表的设计方法。讲解如何将FSM应用于序列检测、交通灯控制、数据排序等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Verilog HDL入门与进阶 本部分将聚焦于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教授读者如何使用Verilog描述和设计数字电路。 Verilog HDL基础: 介绍Verilog HDL的语法结构、数据类型(如reg、wire、integer等)、运算符、表达式和赋值语句。讲解如何定义模块(module)、端口(port)以及模块的实例化。 行为级建模: 学习使用Verilog的`always`块、`initial`块、`if-else`语句、`case`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等结构来描述电路的行为。重点讲解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的区别与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数据流建模: 介绍使用连续赋值语句(`assign`)来描述组合逻辑电路,例如实现简单的逻辑门、算术运算电路等。 结构级建模: 学习如何将预先设计的逻辑门或子模块进行实例化和连接,以构建更复杂的电路。这有助于理解硬件的层级结构。 时序逻辑建模: 讲解如何使用Verilog描述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和状态机等时序逻辑电路。强调在`always`块中使用时钟和复位信号的正确方式。 参数化设计与实例化: 学习使用`parameter`关键字定义模块的参数,实现设计的高度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任务(task)与函数(function): 介绍如何在Verilog中定义和调用任务和函数,用于代码复用和简化复杂逻辑的描述。 用户定义原语(UDP): 简要介绍用户定义原语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第三部分:Verilog HDL高级应用与仿真 本部分将进一步深化Verilog的学习,并引入仿真和验证的概念。 模块化设计与层次化设计: 强调将大型设计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模块,并采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层次化设计。 时钟与复位设计: 详细讨论时钟信号的产生(如PLL、MMCM)、分配以及复位信号(同步复位、异步复位)的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 异步电路与时钟域交叉: 深入探讨异步电路的设计挑战,以及在多时钟域系统中如何处理时钟域交叉问题,例如使用握手协议、FIFO等。 低功耗设计技术(简介): 简要介绍在Verilog代码层面可以采取的一些基本低功耗设计策略,为后续的功耗优化打下基础。 Verilog仿真基础: 介绍仿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编写测试平台(Testbench)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学习使用激励信号、检查输出、延时等概念。 激励生成: 讲解如何使用Verilog的`initial`块、`always`块、`for`循环等编写有效的激励信号,模拟各种输入条件。 断言(Assertion): 介绍SystemVerilog中的断言概念,以及如何在仿真中用于捕获设计错误。 波形查看与调试: 讲解如何使用仿真工具的波形查看器来分析仿真结果,识别和定位设计中的时序问题和逻辑错误。 综合基础: 介绍硬件综合的概念,即将Verilog HDL代码转化为门级网表的过程。讲解综合工具的基本流程和约束文件的作用。 综合注意事项: 强调编写可综合(Synthesizable)Verilog代码的重要性,避免使用在硬件上无法实现的语句(如时延语句、文件I/O等)。介绍综合工具的优化策略。 设计流程与FPGA实现(概述): 概述从RTL代码到最终FPGA芯片实现的完整流程,包括综合、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时序分析、下载等关键步骤。 第四部分:典型数字系统设计实例 本部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程实例,将前几部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Verilog编程技能融会贯通,展示如何设计和实现实际的数字系统。 通用寄存器文件设计: 设计一个包含读写端口的寄存器文件,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 ADC(模数转换器)控制器设计: 设计一个简单的ADC控制器,负责触发ADC采样、读取转换结果并进行处理。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控制器设计: 设计一个全双工的UART控制器,实现串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包括波特率生成、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逻辑。 SPI(串行外设接口)控制器设计: 设计一个SPI主控制器,用于与外部SPI设备进行通信,掌握主从机的通信协议。 简单CPU控制器设计: 设计一个简化的CPU指令控制器,理解指令译码、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等基本CPU组件的设计。 SDRAM控制器(概念与简化设计): 介绍SDRAM的工作原理和时序要求,并设计一个简化的SDRAM读写控制器。 DSP(数字信号处理)基本模块设计: 如MAC(乘加)单元、滤波器(FIR/IIR)的基本结构和Verilog实现。 附录 FPGA器件结构与原理(简要介绍): 简要介绍FPGA的基本结构,如查找表(LUT)、触发器、布线资源、DSP Slice、Block RAM等,帮助读者理解Verilog代码如何映射到硬件。 Verilog HDL关键字参考。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简介。 本书特色 体系完整: 从数字逻辑基础到Verilog HDL的高级应用,再到实际工程案例,构建了完整的学习体系。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深入讲解了数字逻辑设计的理论原理,又提供了大量基于Verilog HDL的实践代码和设计方法。 实例丰富: 包含多个典型且实用的数字系统设计实例,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易于理解: 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配以丰富的图示和表格,便于初学者入门和专业人士查阅。 面向工程: 关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方法、仿真验证和综合实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工程能力。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Verilog HDL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开发,理解数字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FPGA、ASIC设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掌握它,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讲解了 FPGA 的理论知识,更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方法。从零基础的入门,到复杂应用的开发,这本书都给予了非常详细的指导。 书中对 Verilog HDL 的讲解,是我见过最为清晰和透彻的。作者并没有将 Verilog 仅仅看作是一种编程语言,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强大的硬件描述工具。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Verilog 的语法结构,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描述硬件的行为和结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并发性”和“时序”的讲解,这对于理解 FPGA 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和仿真结果,我能够清晰地看到 Verilog 代码是如何被映射到实际的硬件电路中的。 书中的项目案例设计得非常精妙,每一个案例都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应用需求,并且覆盖了 FPGA 开发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讲解通信协议的实现时,作者并没有仅仅提供一个简单的代码片段,而是从协议的原理、状态机的设计,到 Verilog 代码的编写和仿真,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一个通信协议是如何在 FPGA 上实现的,以及在实际开发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我非常赞同书中在“仿真”部分所强调的重要性。许多初学者往往会忽略仿真环节,直接将代码下载到硬件上进行测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问题的反复出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仿真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优化设计。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它从最基础的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讲起,逐步过渡到时序逻辑电路、状态机,再到更复杂的片上系统设计。每一个章节都建立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技巧,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图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走向 FPGA 开发的成功。

评分

我一直对数字世界充满好奇,但 FPGA 领域对我来说,曾经是一片神秘的领域。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 FPGA 应用开发的大门。作者的讲解风格非常独特,他不是简单地堆砌理论,而是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的例子,变得触手可及。 书中关于 Verilog HDL 的介绍,是我见过最为清晰和透彻的。作者没有仅仅讲解语法,而是深入剖析了 Verilog 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描述硬件的行为和结构。尤其是在讲解时序逻辑和状态机时,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硬件电路的。我学会了如何编写简洁、高效的 Verilog 代码,并且能够理解代码的执行过程。 这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其对“仿真”的强调。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仿真,包括如何编写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中断控制器的设计案例,作者通过仿真波形,清晰地展示了中断产生、识别和处理的全过程,让我对 FPGA 的异步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实际项目开发的流程的梳理。它不仅仅停留在代码的编写,而是从需求分析、模块划分、接口设计,到代码实现、仿真验证、硬件调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种“全流程”的指导,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 FPGA 项目开发的全貌,并且知道在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作者在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之谈”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无价的宝藏。它们不仅让我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更让我对 FPGA 开发中的一些“坑”有了深刻的认识。作者的坦诚和分享,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与我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实践、经验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 FPGA 开发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在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 FPGA 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种特殊的芯片”的层面。这本书则像一个引路人,将我带入了 FPGA 应用开发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上来就灌输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直观的原理讲起,就像在给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 Verilog HDL 的讲解。作者并没有将 Verilog 仅仅视为一种编程语言,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强大的硬件描述工具。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Verilog 的语法结构,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描述硬件的结构和行为。尤其是在讲解时序逻辑和状态机时,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硬件电路的。我学会了如何编写简洁、高效的 Verilog 代码,并且能够理解代码的执行过程。 书中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立即引入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的覆盖面非常广,从简单的计数器、分频器,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接口,都涵盖其中。而且,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一个代码的罗列,而是包含了完整的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模块设计,到代码编写、仿真验证,再到可能的硬件实现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 FPGA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魅力和价值。 我非常赞同书中在“仿真”部分所强调的重要性。许多初学者往往会忽略仿真环节,直接将代码下载到硬件上进行测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问题的反复出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仿真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优化设计。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图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学习 FPGA 应用开发的朋友。

评分

在我接触 FPGA 之前,我对硬件编程总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觉得那是一个充满数字和逻辑的晦涩世界。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开始,一步步地引导我进入 FPGA 的奇妙世界。 我最喜欢书中关于 Verilog HDL 的讲解。作者并没有将 Verilog 仅仅视为一种编程语言,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强大的硬件描述工具。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Verilog 的语法结构,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描述硬件的结构和行为。尤其是在讲解并发性、时序和状态机时,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硬件电路的。 书中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立即引入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的覆盖面非常广,从简单的计数器、分频器,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接口,都涵盖其中。而且,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一个代码的罗列,而是包含了完整的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模块设计,到代码编写、仿真验证,再到可能的硬件实现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 FPGA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魅力和价值。 我非常赞同书中在“仿真”部分所强调的重要性。许多初学者往往会忽略仿真环节,直接将代码下载到硬件上进行测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问题的反复出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仿真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优化设计。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图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学习 FPGA 应用开发的朋友。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 FPGA 之旅的一盏明灯!在接触 FPGA 之前,我一直对数字逻辑和硬件设计有些畏惧,感觉那是一个充满晦涩概念的领域。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那种担忧就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取代。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理论和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就像在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认识一位新朋友。 书中的例子设计得非常巧妙,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着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展开,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 FPGA 的强大之处,以及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例如,书中关于数字时钟的设计,不仅仅是讲解了如何实现时钟分频和同步,更是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明白了在复杂系统中,时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多么至关重要。而仿真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一次次的仿真,我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我的设计是如何工作的,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开发效率,也让我对自己的设计更有信心。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项目开发流程的介绍。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本书恰恰强调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教你如何写代码,更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可行的硬件设计,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和验证。书中对于调试技巧的讲解也相当到位,让我摆脱了过去那种“猜谜”式的调试困境,学会了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找到根源。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适合 FPGA 初学者入门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攀登 FPGA 的高峰。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对 FPGA 的理解更深一层。

评分

我对 FPGA 的兴趣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本真正能够入门的书籍。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 FPGA 学习之路。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细腻,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 FPGA 的核心原理。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 Verilog HDL 的讲解。作者并没有将 Verilog 仅仅当成一种编程语言来介绍,而是深入地讲解了 Verilog 在硬件描述中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表达硬件的结构和行为。书中对于不同语句的语义解析,以及如何将其映射到实际的硬件逻辑,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这让我在编写代码时,不再是盲目地照搬,而是能够理解每一行代码背后的硬件含义,从而写出更高效、更优化的代码。 书中的项目案例设计得非常精妙,每一个案例都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应用需求,并且覆盖了 FPGA 开发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时,作者并没有仅仅介绍理论,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像滤波的例子,一步步地展示了如何利用 FPGA 来实现高效的图像处理。我通过阅读这个案例,不仅学会了如何编写相应的 Verilog 代码,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了 FPGA 在这个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价值。 我非常赞同书中在“仿真”部分所强调的重要性。许多初学者往往会忽略仿真环节,直接将代码下载到硬件上进行测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问题的反复出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仿真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优化设计。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图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学习 FPGA 应用开发的朋友。

评分

我之前对 FPGA 开发一直存在一种“高不可攀”的心理,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领域,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大量的实践经验。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的这种顾虑就被彻底打消了。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他并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本、最直观的原理讲起,就像在给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书中的案例设计非常贴合实际应用,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 FPGA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能力。比如,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时,作者不仅仅是介绍理论,更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图像滤波的例子,一步步地展示了如何利用 FPGA 来实现高效的图像处理。我通过阅读这个案例,不仅学会了如何编写相应的 Verilog 代码,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了 FPGA 在这个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价值。 仿真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异步 FIFO 的设计案例,作者通过详细的仿真波形分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在跨时钟域通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规避这些风险。这种直观、可视化的学习方式,让我对 FPGA 的时序和同步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调试技巧”的讲解。以往在硬件开发中,调试总是最令人头疼的环节。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它不仅教我如何使用仿真工具进行调试,还分享了许多在实际开发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有效地使用逻辑分析仪,如何根据波形信息来推断设计问题等等。这些实用的技巧,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陪练”。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教会你如何“做” FPGA 应用开发的图书。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攀登 FPGA 的高峰。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对 FPGA 的理解更深一层。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 FPGA 世界的大门,之前我对这个领域总是感到一种神秘和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上来就灌输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逻辑门开始,一点一点地构建起了我对硬件世界的认知。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清晰的图示和简练的解释,让我能够非常轻松地理解。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 Verilog 语言的讲解。作者并没有将 Verilog 仅仅当作一种编程语言来介绍,而是深入地讲解了 Verilog 在硬件描述中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表达硬件的结构和行为。书中对于不同语句的语义解析,以及如何将其映射到实际的硬件逻辑,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这让我在编写代码时,不再是盲目地照搬,而是能够理解每一行代码背后的硬件含义,从而写出更高效、更优化的代码。 书中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立即引入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的覆盖面非常广,从简单的计数器、状态机,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接口,都涵盖其中。而且,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一个代码的罗列,而是包含了完整的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模块设计,到代码编写、仿真验证,再到可能的硬件实现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 FPGA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魅力和价值。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仿真”的重视。仿真部分不仅仅是简单地运行一下代码,而是讲解了如何设计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如何利用仿真来发现和定位设计中的错误。书中通过大量的仿真示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我的设计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不同输入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输出。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仿真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开发效率,也让我对自己的设计更有信心。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充满了逻辑性和条理性。作者善于用类比和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在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之谈”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无价的宝藏,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总结来说,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教会你如何“做” FPGA 应用开发的图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具备了独立进行 FPGA 项目开发的能力,并且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对“学以致用”的极致追求。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偏重理论、概念堆砌的教材,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将我们置于一个实际的应用开发环境中。书中每一个章节的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程项目,比如在讲解数字信号处理时,它并没有停留于理论公式的推导,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滤波器设计和实现过程,并且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仿真来验证其性能。这种“从需求出发,到设计实现,再到验证调优”的完整流程,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到自己正在掌握一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孤立的知识点。 书中对仿真工具的运用也讲解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介绍了基本的仿真操作,还深入讲解了如何利用仿真来发现设计中的时序问题、逻辑错误以及性能瓶颈。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异步 FIFO 的设计案例,作者通过详细的仿真波形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在不同时钟域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修改设计来规避这些风险。这种直观、可视化的学习方式,让我对 FPGA 设计中的时序和同步问题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比单纯阅读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 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显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梳理和优化内容结构。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紧密,知识点的引入自然而流畅。即使是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 FPGA 的读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书中的代码示例都经过了反复的调试和优化,可以直接拿来运行,这极大地节省了我们自行搭建实验环境和调试代码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更专注于理解设计思想和核心逻辑。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调试技巧”的部分。以往在学习新的硬件设计领域时,调试总是最令人头疼的环节。这本书则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它不仅教你如何使用仿真工具进行调试,还分享了许多在实际开发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有效地使用逻辑分析仪,如何根据波形信息来推断设计问题等等。这些实用的技巧,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陪练”。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 FPGA 的基础知识和高级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没有回避 FPGA 的核心概念,也能够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 FPGA 在实际项目中的强大潜力。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能够理解 FPGA 的工作原理,更能够自信地开始自己的 FPGA 应用开发项目,并且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公式和代码。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将 FPGA 应用开发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变得清晰易懂。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 Verilog HDL 的讲解。作者不仅仅是介绍语法,更是深入讲解了 Verilog 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通过 Verilog 来精确地描述硬件的行为和结构。在讲解时序逻辑和状态机时,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硬件电路的。我学会了如何编写简洁、高效的 Verilog 代码,并且能够理解代码的执行过程。 书中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立即引入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案例的覆盖面非常广,从简单的计数器、分频器,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接口,都涵盖其中。而且,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一个代码的罗列,而是包含了完整的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模块设计,到代码编写、仿真验证,再到可能的硬件实现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真实地感受到 FPGA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魅力和价值。 我非常赞同书中在“仿真”部分所强调的重要性。许多初学者往往会忽略仿真环节,直接将代码下载到硬件上进行测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问题的反复出现。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仿真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仿真工具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如何通过仿真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仿真激励,如何分析仿真波形,以及如何利用仿真来优化设计。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思考。在讲解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时,作者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作者的经验之谈,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图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 FPGA 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我独立进行 FPGA 应用开发的能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学习 FPGA 应用开发的朋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