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人邮SolidCAM+SolidWorks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配教学视频教程书籍S

fx人邮SolidCAM+SolidWorks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配教学视频教程书籍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SolidCAM
  • SolidWorks
  • 数控加工
  • 入门
  • 精通
  • 教程
  • 视频
  • 中文版
  • 机械加工
  • 人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论图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115357953
商品编码:28440314102
丛书名: SolidCAMSolidWorks 201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猜您喜欢
 
 
 
 
 
 
 
 
 

32.00 + 32.00 = 包邮还送好礼 RMB 46.80 原价RMB 64.00
 

单本价格¥59.00
单本价格¥48.00
单本价格¥59.00
原价 搭配价 立省
166.00 99.00 67.00

模板788
书名: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
ISBN:9787115357953 定价:59.00元 装帧:平装 是否套装书:否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页数:416页 开本:16开 单色/彩色:单色
 

功能讲解齐全,包含了SolidCAM的重要功能 实例丰富,以典型机械结构为主,增加专业性 可读性:精心设计的排版方式增强了可读性 权威性:SolidCAM官方推荐教材,图书光盘提供官方视频教学及白皮书 书中实例经典,案例利于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光盘,给出实例录像、图形源文件、结果文件和学习要点,便于抓住要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赵罘 杨晓晋 刘玥 编著

SolidCAM为制造业用户提供了从2.5轴铣削、3轴铣削、多面体4/5轴定位铣削、高速铣削(HSM)、5轴联动铣削、车削和高达5轴的车铣复合加工、线切割等编程模块。 《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系统地介绍了SolidCAM2014中文版软件在高速加工中的功能和应用。《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前半部分讲解软件的基础知识,后半部分利用实例讲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引领读者逐步完成模型的加工,使之能够快速而深入地理解SolidCAM2014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数控加工从入门到精通》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SolidCAM2014自学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指导教材。本书所附光盘包含书中的实例文件、操作视频录像文件和每章的PPT演示文件。

第1章 SolidCAM基础 1
1.1 CAD/CAM基础 2
1.1.1 CAD/CAM系统组成 2
1.1.2 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 3
1.1.3 CAD/CAM系统的主要任务 4
1.1.4 CAD/CAM的一般流程 5
1.1.5 SolidWorks+SolidCAM一体化解决方案 6
1.2 SolidCAM安装步骤 7
1.2.1 安装的系统要求 7
1.2.2 支持的CAD系统 7
1.2.3 SolidCAM单机版安装 8
1.3 SolidCAM基本概念 11
1.3.1 SolidCAM 管理器 12
1.3.2 坐标系 13
1.3.3 CAM视景工具条 13
1.3.4 获取帮助 13
1.3.5 加工仿真 14
第2章 SolidCAM HSM基础 17
2.1 基础知识 18
2.1.1 启动HSM操作 18
2.1.2 SolidCAM HSM操作界面 18
2.1.3 参数和数值 20
2.2 SolidCAM HSM加工策略 21
2.2.1 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 22
2.2.2 高速加工平行线粗加工 23
2.2.3 高速加工残余材料粗加工 23
2.2.4 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 24
2.2.5 高速加工螺旋加工 24
2.2.6 高速加工水平加工 24
2.2.7 高速加工直线加工 25
2.2.8 高速加工射线加工 25
2.2.9 高速加工螺旋加工 25
2.2.10 高速加工变体加工 26
2.2.11 高速加工等距加工 26
2.2.12 高速加工边界加工 26
2.2.13 高速加工残余材料加工 27
2.2.14 高速加工3D相等宽度加工 27
2.2.15 高速加工清角加工 27
2.2.16 高速加工平行清角加工 27
2.2.17 高速加工3D拐角平移加工 28
2.2.18 组合加工 28
2.3 SolidCAM HSM几何定义 29
2.3.1 定义坐标系 29
2.3.2 定义几何模型 30
2.4 SolidCAM HSM刀具定义 33
2.4.1 选择刀具 33
2.4.2 刀夹缝隙 35
2.4.3 转速与进给速度定义 35
2.5 SolidCAM HSM边界定义 36
2.5.1 介绍 36
2.5.2 驱动边界 36
2.5.3 限制边界 39
2.5.4 边界定义 40
2.5.5 自动建立边界 42
2.5.6 手动建立2D边界 43
2.5.7 3D边界的定义 48
第3章 SolidCAM HSM路径参数 54
3.1 【路径】选项卡 55
3.1.1 层厚 55
3.1.2 轴方向层厚 56
3.1.3 许可误差 56
3.1.4 下切层深 57
3.1.5 宽度 57
3.1.6 路径延伸 57
3.1.7 偏移 57
3.1.8 限制 58
3.2 【光滑】选项卡 59
3.2.1 最大半径 60
3.2.2 轮廓许可误差 60
3.2.3 偏移误差 60
3.3 【调节下切层深】选项卡 61
3.4 【编辑路径】选项卡 62
3.5 【轴方向的偏移】选项卡 64
3.6 特殊路径参数选项说明 65
3.6.1 轮廓粗加工 65
3.6.2 平行线粗加工 65
3.6.3 直线加工 66
3.6.4 螺旋加工 67
3.6.5 射线加工 67
3.6.6 螺旋加工 69
3.6.7 变体加工 71
3.6.8 残余材料加工 72
3.6.9 3D相等宽度加工 75
3.6.10 清角加工 76
3.6.11 平行清角加工 77
3.6.12 3D拐角平移加工 78
3.6.13 组合加工策略 79
3.7 计算速度 85
第4章 SolidCAM HSM连接 86
4.1 【数据】选项卡 87
4.1.1 方向 87
4.1.2 路径顺序 92
4.1.3 退回 93
4.1.4 开始点 94
4.1.5 使相反的链最小 94
4.1.6 使全宽切削最小 95
4.1.7 根据Z连接 95
4.1.8 根据每批连接 96
4.1.9 最小的轮廓直径 97
4.1.10 重新计算 98
4.1.11 安全 98
4.2 【坡】选项卡 99
4.3 【方式】选项卡 101
4.3.1 停留在曲面的位置 102
4.3.2 沿曲面 103
4.3.3 连接半径 104
4.3.4 连接高速移动 105
4.3.5 水平连接高速移动 105
4.4 【退回】选项卡 106
4.4.1 类别 107
4.4.2 快速移动 107
4.4.3 光滑 108
4.4.4 转弯 109
4.5 【引线】选项卡 109
4.5.1 转变 110
4.5.2 剪裁 111
4.5.3 垂直引线 111
4.5.4 水平引线 111
4.5.5 延伸 113
4.6 【向上/向下铣】选项卡 113
4.7 【重计算】选项卡 115
第5章 3轴高速加工 117
5.1 简介 118
5.2 计算机辅助设计零件定义 118
5.2.1 加载SolidWorks零件模型 118
5.2.2 启动SolidCAM 118
5.2.3 定义坐标系 119
5.2.4 设置机床数据 120
5.2.5 定义刀具路径 121
5.3 3轴粗加工 122
5.3.1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122
5.3.2 增加3D iMachining加工工程(i3DRough_target) 128
5.3.3 增加高速加工残余材料粗加工(HSR_RestR_target) 131
5.4 3轴半精加工 134
5.4.1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target) 134
5.4.2 增加高速加工直线Z加工(HSM_Lin_target) 138
5.5 3轴精加工 140
5.5.1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 140
5.5.2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2) 144
5.5.3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4) 148
5.5.4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6) 153
5.5.5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8) 157
5.5.6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10) 161
5.5.7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F_target) 166
5.5.8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12) 169
5.5.9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F_target_1) 173
5.5.10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14) 176
5.5.11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16) 180
5.5.12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20) 184
5.5.13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22) 188
5.5.14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24) 192
5.5.15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26) 196
5.5.16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ParC_faces28) 199
5.5.17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30) 203
5.5.18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32) 208
5.5.19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42) 211
5.5.20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44) 215
5.5.21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46) 220
5.5.22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48) 223
5.5.23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50) 228
5.5.24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52) 233
5.5.25 增加袋状加工(P_contour52) 238
第6章 4轴高速加工 242
6.1 简介 243
6.2 计算机辅助设计零件定义 244
6.2.1 加载SolidWorks零件模型 244
6.2.2 启动SolidCAM 244
6.2.3 定义坐标系 245
6.2.4 定义毛坯形状 247
6.2.5 定义加工形状 248
6.2.6 定义剩余的3个坐标系 249
6.2.7 显示需要的面 254
6.3 生成扁坯 256
6.3.1 定义刀具路径 256
6.3.2 增加平行切削:直线加工(HSS_PC_Lin_faces) 257
6.3.3 增加平行切削:直线加工(HSS_Lin_faces2) 263
6.3.4 增加5轴雕刻加工(HSS_Proj_faces4) 267
6.3.5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6) 274
6.3.6 增加5轴雕刻加工(HSS_Proj_faces8) 280
6.3.7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8) 283
6.3.8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8_1) 286
6.4 轮廓加工策略 288
6.4.1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_1) 288
6.4.2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2_1) 293
6.4.3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2_2) 297
6.4.4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3) 302
6.4.5 增加【轮廓加工】(F_contour9) 306
6.4.6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0) 311
6.4.7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1) 316
6.4.8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2) 318
6.4.9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3) 320
6.4.10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4) 322
6.4.11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5) 324
6.4.12 创建一个边界 326
6.4.13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target) 328
6.4.14 创建第2个边界 332
6.4.15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4) 335
6.4.16 创建第3个边界 338
6.4.17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_model 5) 341
6.4.18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_model 6) 345
6.5 最后修补 348
6.5.1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16) 349
6.5.2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M_MC_faces17) 354
6.5.3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19) 358
6.5.4 增加平行与曲线加工(HSS_ParC_faces20) 361
6.5.5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model 2) 363
6.5.6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model 3) 366
6.5.7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2) 368
6.5.8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7) 371
6.5.9 增加高速加工轮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8) 376
6.5.10 增加两曲线之间仿型铣(HSS_MC_faces24) 379
6.5.11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6) 383
6.5.12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8) 387
6.5.13 增加多轴加工(4X_MS_DRV_SRF) 394
6.5.14 增加多轴加工(4X_ParS_DRV_SRF) 399
6.5.15 增加多轴加工(4X_ParS_DRV_SRF_2) 403
6.5.16 增加多轴加工(4X_ParS_DRV_SRF_1 4X_ParS_DRV_SRF_3) 408
6.5.17 增加两曲面之间仿型铣(4X_MS_faces42) 412


编程之道,技艺精进:掌握数控加工核心技能 本书是一本面向零基础读者,旨在系统性地介绍数控加工(CNC)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实用技巧的入门级教程。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实际操作,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工艺的实现,力求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数控加工的核心技能,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章:数控加工概览与基础知识 本章将带领读者认识数控加工的世界,理解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将首先介绍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控机床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如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控加工的优点,例如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并简要介绍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紧接着,本章将为读者搭建起必要的基础知识框架。我们将详细讲解数控加工中的常用坐标系(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刀具坐标系)的定义与切换,这是后续学习编程和操作的基石。同时,我们将介绍几种基本的刀具类型及其选用原则,包括铣刀、钻头、车刀等,以及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含义和对加工过程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将简要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章节的G代码和M代码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章:G代码与M代码详解 G代码和M代码是数控机床的“语言”,理解并掌握它们是进行数控加工操作的核心。本章将对G代码和M代码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 G代码(准备功能):我们将逐一介绍最常用、最核心的G代码指令,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功能。这包括: 直线插补(G00、G01):用于实现刀具的快速移动和直线切削。我们将详细解释G00的快速定位用法,以及G01的切削轨迹控制,包括坐标轴的指定、进给速度的设定等。 圆弧插补(G02、G03):用于实现刀具的圆弧运动,这是加工复杂曲面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讲解G02(顺时针圆弧)和G03(逆时针圆弧)的用法,包括圆弧起止点、圆心坐标或半径的指定方式,以及如何处理不同象限的圆弧。 坐标系设置(G54-G59):讲解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切换,这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环节。 刀具长度补偿(G43、G44、G49):介绍如何通过G代码补偿刀具的长度差异,确保切削深度准确。 循环指令(G81-G89):重点介绍钻孔、攻丝、镗孔等常用加工循环指令,如G81(基本钻孔)、G83(深孔钻削)、G84(攻丝)等,演示如何简化编程,提高效率。 其他常用G代码:如G90(绝对编程)、G91(相对编程)、G94(每分钟进给)、G95(每转进给)等。 M代码(辅助功能):我们将详细讲解M代码在辅助功能方面的应用: 主轴控制(M03、M04、M05):介绍主轴的启动(顺时针、逆时针)和停止。 刀具更换(M06):讲解刀具自动更换的指令。 冷却液控制(M08、M09):介绍冷却液的开启和关闭。 程序控制(M00、M01、M02、M30):讲解程序的暂停、选择性停止、程序结束等指令。 其他常用M代码:如M07、M08(喷雾冷却)、M09(关闭所有辅助功能)等。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大量的图示和简单易懂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每一条指令的实际含义和应用场景,并鼓励读者在模拟软件中进行实践。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与流程 本章将从实际加工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控加工的完整工艺流程。 我们将首先介绍数控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阅读与理解、零件加工图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和刀具。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数控加工的几个关键环节: 工件对刀:介绍不同对刀方式(手动对刀、自动对刀)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对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工件装夹:讲解不同类型的工件装夹方法(如使用压板、卡盘、分度头等),以及如何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加工程序编写:在掌握G代码和M代码的基础上,本章将结合实际零件,演示如何从零件图纸出发,编写完整的加工程序。我们将提供不同复杂程度的零件加工程序示例,并逐步分析程序结构和逻辑。 程序模拟与试运行:强调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的模拟和试运行的重要性,介绍如何利用模拟软件发现潜在的碰撞、错误和优化空间。 实际加工操作:指导读者如何将编写好的程序输入数控机床,如何监控加工过程,如何进行关键参数的调整,以及如何处理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第四章:常见数控加工问题与排除 掌握数控加工技巧离不开对常见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本章将重点关注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排除方法。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加工精度问题:分析导致加工精度下降的原因,如机床精度、刀具磨损、切削参数不当、工件受热变形等,并提供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建议。 表面粗糙度问题:讲解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如刀具几何形状、切削速度、进给量、冷却液的使用等,并介绍如何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来改善表面质量。 刀具磨损与断刀:分析刀具异常磨损和断刀的常见原因,如切削参数过大、切削材料不匹配、刀具几何形状不当、切削振动等,并提供预防和处理方法。 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探讨产生加工振动的因素,如机床刚性不足、刀具安装不牢、切削参数不当等,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 程序运行错误:针对程序编写或输入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如语法错误、逻辑错误、越界报警等,提供诊断和纠错的方法。 设备故障排除:简要介绍数控机床上一些常见的小故障及其简单的排除方法,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设备维护习惯。 第五章:数控加工实战案例 本章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战案例,将前几章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读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我们将选取不同类型的零件,如简单的方块零件、带有曲面特征的零件、以及一些功能性零件,从零件分析、工艺规划、刀具选择、程序编写到最终加工效果的评估,进行全方位的演示。 每个案例都将包含: 零件图纸的详细分析:明确加工要求、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加工工艺的制定: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工序的规划。 刀具库的构建:列出该案例所需的各种刀具及其规格。 详细的G代码与M代码程序:附带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 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指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通过这些贴近实际的案例,读者将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控加工的魅力,并逐步提升独立解决复杂加工问题的能力。 附录:常用数控术语解释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书最后将附带一个常用数控术语的解释,涵盖数控加工中的基础术语、指令含义、设备部件等,方便读者随时查阅。 本书内容设计循序渐进,语言通俗易懂,旨在为数控加工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这项重要的工业技能。无论您是希望进入数控加工行业,还是希望提升现有工作技能,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数控编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技能的书籍。最近我拿到了一本关于SolidWorks和SolidCAM结合的数控加工书籍,虽然我不是初学者,但这本书依然带给了我不少新的思考。它在深入讲解CAM编程技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与SolidWorks的联动。书中关于曲面加工的策略,比如自由曲面和复杂曲面的刀具路径生成,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其中一些高级的加工模式和参数设置,对我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另外,书中还涉及了宏程序和后处理器的定制,这部分内容对于追求更高效率和个性化需求的编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了解到一些关于刀具寿命管理和切削力分析的初步概念,虽然书中不是专门讲解这些,但通过它提供的案例,我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实际编程中考虑这些因素,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降低成本。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进一步拓宽视野,学习更高级的编程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评分

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机械爱好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精密的零件。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数控加工的入门视频,但总觉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最近,我无意中看到一本关于 SolidWorks 和 SolidCAM 结合进行数控加工的书籍,简直是我的“福音”。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将原本高深的数控编程变得通俗易懂。从基础的软件界面介绍,到如何创建简单的零件模型,再到如何在 SolidCAM 中规划加工刀路,每一个步骤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我。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讲解了如何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尝试,而是有了科学的依据。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加工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知识,这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醒。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数控加工的整个流程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跃跃欲试地想去实践。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精密制造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将设计变成现实的无限可能。

评分

我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数控加工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校期间,虽然接触过一些数控原理的课程,但总感觉理论脱离实际,很多概念都只停留在书本上。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关于SolidWorks和SolidCAM结合进行数控加工的书籍,简直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CAD设计和CAM编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以往我学习CAD,只是停留在建模层面,对如何将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加工指令一窍不通。而这本书则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如何在SolidWorks中创建模型,然后导入SolidCAM进行路径规划,再到生成NC代码。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置、刀具路径的优化策略等等,每一个步骤都配有大量的截图和图示,非常直观。特别是书中关于仿真功能的讲解,让我能够提前看到加工过程,发现潜在的碰撞和错误,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安全性。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操作软件,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了设计与制造之间的逻辑关系,让我对机械加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在制造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深信实践出真知,但也深知系统性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最近,我偶然接触到一本非常不错的数控加工入门书籍,虽然我手里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数控知识,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它从最基础的数控加工概念讲起,比如G代码和M代码的含义,每条指令在实际加工中的作用,甚至连最基础的刀具补偿和坐标系的概念都讲得非常清晰。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加工方式的详细介绍,比如铣削、车削、钻孔等,每一种都配有实际的加工案例,并且会分析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以及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这对于新手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好的敲门砖。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基础的CAM软件操作,虽然不是专门的软件教程,但它能让你初步了解CAM软件在数控加工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全面性和易懂性,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扎实的数控加工理论框架,并对实际操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 CAD/CAM 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寻找能够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的优质书籍。最近,我翻阅了一本关于 SolidWorks 和 SolidCAM 结合进行数控加工的书籍,发现它在教学层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结构清晰,由浅入深,非常适合作为我课堂上讲解的参考。书中对 SolidWorks 建模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机械零件的几何模型,为后续的 CAM 编程打下基础。而 SolidCAM 的部分,它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二维、三维加工的流程,从创建刀具、设置毛坯到生成刀具路径,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并配有实际的案例。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编程思维的引导,它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操作软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这样设置刀具路径会更有效率,为什么需要进行后处理。这本书的丰富案例和图示,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数控加工的核心技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