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人郵SolidCAM+SolidWorks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配教學視頻教程書籍S

fx人郵SolidCAM+SolidWorks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配教學視頻教程書籍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SolidCAM
  • SolidWorks
  • 數控加工
  • 入門
  • 精通
  • 教程
  • 視頻
  • 中文版
  • 機械加工
  • 人郵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書論圖騰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1
ISBN:9787115357953
商品編碼:28440314102
叢書名: SolidCAMSolidWorks 201
齣版時間:2014-08-01

具體描述

猜您喜歡
 
 
 
 
 
 
 
 
 

32.00 + 32.00 = 包郵還送好禮 RMB 46.80 原價RMB 64.00
 

單本價格¥59.00
單本價格¥48.00
單本價格¥59.00
原價 搭配價 立省
166.00 99.00 67.00

模闆788
書名: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
ISBN:9787115357953 定價:59.00元 裝幀:平裝 是否套裝書:否
齣版時間:2014年08月 頁數:416頁 開本:16開 單色/彩色:單色
 

功能講解齊全,包含瞭SolidCAM的重要功能 實例豐富,以典型機械結構為主,增加專業性 可讀性:精心設計的排版方式增強瞭可讀性 權威性:SolidCAM官方推薦教材,圖書光盤提供官方視頻教學及白皮書 書中實例經典,案例利於理解和掌握 多媒體教學光盤,給齣實例錄像、圖形源文件、結果文件和學習要點,便於抓住要點並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趙罘 楊曉晉 劉玥 編著

SolidCAM為製造業用戶提供瞭從2.5軸銑削、3軸銑削、多麵體4/5軸定位銑削、高速銑削(HSM)、5軸聯動銑削、車削和高達5軸的車銑復閤加工、綫切割等編程模塊。 《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係統地介紹瞭SolidCAM2014中文版軟件在高速加工中的功能和應用。《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前半部分講解軟件的基礎知識,後半部分利用實例講解具體的操作步驟,引領讀者逐步完成模型的加工,使之能夠快速而深入地理解SolidCAM2014軟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SolidCAM+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數控加工從入門到精通》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SolidCAM2014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指導教材。本書所附光盤包含書中的實例文件、操作視頻錄像文件和每章的PPT演示文件。

第1章 SolidCAM基礎 1
1.1 CAD/CAM基礎 2
1.1.1 CAD/CAM係統組成 2
1.1.2 CAD/CAM係統的基本功能 3
1.1.3 CAD/CAM係統的主要任務 4
1.1.4 CAD/CAM的一般流程 5
1.1.5 SolidWorks+SolidCAM一體化解決方案 6
1.2 SolidCAM安裝步驟 7
1.2.1 安裝的係統要求 7
1.2.2 支持的CAD係統 7
1.2.3 SolidCAM單機版安裝 8
1.3 SolidCAM基本概念 11
1.3.1 SolidCAM 管理器 12
1.3.2 坐標係 13
1.3.3 CAM視景工具條 13
1.3.4 獲取幫助 13
1.3.5 加工仿真 14
第2章 SolidCAM HSM基礎 17
2.1 基礎知識 18
2.1.1 啓動HSM操作 18
2.1.2 SolidCAM HSM操作界麵 18
2.1.3 參數和數值 20
2.2 SolidCAM HSM加工策略 21
2.2.1 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 22
2.2.2 高速加工平行綫粗加工 23
2.2.3 高速加工殘餘材料粗加工 23
2.2.4 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 24
2.2.5 高速加工螺鏇加工 24
2.2.6 高速加工水平加工 24
2.2.7 高速加工直綫加工 25
2.2.8 高速加工射綫加工 25
2.2.9 高速加工螺鏇加工 25
2.2.10 高速加工變體加工 26
2.2.11 高速加工等距加工 26
2.2.12 高速加工邊界加工 26
2.2.13 高速加工殘餘材料加工 27
2.2.14 高速加工3D相等寬度加工 27
2.2.15 高速加工清角加工 27
2.2.16 高速加工平行清角加工 27
2.2.17 高速加工3D拐角平移加工 28
2.2.18 組閤加工 28
2.3 SolidCAM HSM幾何定義 29
2.3.1 定義坐標係 29
2.3.2 定義幾何模型 30
2.4 SolidCAM HSM刀具定義 33
2.4.1 選擇刀具 33
2.4.2 刀夾縫隙 35
2.4.3 轉速與進給速度定義 35
2.5 SolidCAM HSM邊界定義 36
2.5.1 介紹 36
2.5.2 驅動邊界 36
2.5.3 限製邊界 39
2.5.4 邊界定義 40
2.5.5 自動建立邊界 42
2.5.6 手動建立2D邊界 43
2.5.7 3D邊界的定義 48
第3章 SolidCAM HSM路徑參數 54
3.1 【路徑】選項卡 55
3.1.1 層厚 55
3.1.2 軸方嚮層厚 56
3.1.3 許可誤差 56
3.1.4 下切層深 57
3.1.5 寬度 57
3.1.6 路徑延伸 57
3.1.7 偏移 57
3.1.8 限製 58
3.2 【光滑】選項卡 59
3.2.1 最大半徑 60
3.2.2 輪廓許可誤差 60
3.2.3 偏移誤差 60
3.3 【調節下切層深】選項卡 61
3.4 【編輯路徑】選項卡 62
3.5 【軸方嚮的偏移】選項卡 64
3.6 特殊路徑參數選項說明 65
3.6.1 輪廓粗加工 65
3.6.2 平行綫粗加工 65
3.6.3 直綫加工 66
3.6.4 螺鏇加工 67
3.6.5 射綫加工 67
3.6.6 螺鏇加工 69
3.6.7 變體加工 71
3.6.8 殘餘材料加工 72
3.6.9 3D相等寬度加工 75
3.6.10 清角加工 76
3.6.11 平行清角加工 77
3.6.12 3D拐角平移加工 78
3.6.13 組閤加工策略 79
3.7 計算速度 85
第4章 SolidCAM HSM連接 86
4.1 【數據】選項卡 87
4.1.1 方嚮 87
4.1.2 路徑順序 92
4.1.3 退迴 93
4.1.4 開始點 94
4.1.5 使相反的鏈最小 94
4.1.6 使全寬切削最小 95
4.1.7 根據Z連接 95
4.1.8 根據每批連接 96
4.1.9 最小的輪廓直徑 97
4.1.10 重新計算 98
4.1.11 安全 98
4.2 【坡】選項卡 99
4.3 【方式】選項卡 101
4.3.1 停留在麯麵的位置 102
4.3.2 沿麯麵 103
4.3.3 連接半徑 104
4.3.4 連接高速移動 105
4.3.5 水平連接高速移動 105
4.4 【退迴】選項卡 106
4.4.1 類彆 107
4.4.2 快速移動 107
4.4.3 光滑 108
4.4.4 轉彎 109
4.5 【引綫】選項卡 109
4.5.1 轉變 110
4.5.2 剪裁 111
4.5.3 垂直引綫 111
4.5.4 水平引綫 111
4.5.5 延伸 113
4.6 【嚮上/嚮下銑】選項卡 113
4.7 【重計算】選項卡 115
第5章 3軸高速加工 117
5.1 簡介 118
5.2 計算機輔助設計零件定義 118
5.2.1 加載SolidWorks零件模型 118
5.2.2 啓動SolidCAM 118
5.2.3 定義坐標係 119
5.2.4 設置機床數據 120
5.2.5 定義刀具路徑 121
5.3 3軸粗加工 122
5.3.1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122
5.3.2 增加3D iMachining加工工程(i3DRough_target) 128
5.3.3 增加高速加工殘餘材料粗加工(HSR_RestR_target) 131
5.4 3軸半精加工 134
5.4.1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target) 134
5.4.2 增加高速加工直綫Z加工(HSM_Lin_target) 138
5.5 3軸精加工 140
5.5.1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 140
5.5.2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2) 144
5.5.3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4) 148
5.5.4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6) 153
5.5.5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8) 157
5.5.6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10) 161
5.5.7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F_target) 166
5.5.8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12) 169
5.5.9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F_target_1) 173
5.5.10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14) 176
5.5.11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16) 180
5.5.12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20) 184
5.5.13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22) 188
5.5.14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24) 192
5.5.15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26) 196
5.5.16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ParC_faces28) 199
5.5.17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30) 203
5.5.18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32) 208
5.5.19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42) 211
5.5.20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44) 215
5.5.21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46) 220
5.5.22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48) 223
5.5.23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50) 228
5.5.24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52) 233
5.5.25 增加袋狀加工(P_contour52) 238
第6章 4軸高速加工 242
6.1 簡介 243
6.2 計算機輔助設計零件定義 244
6.2.1 加載SolidWorks零件模型 244
6.2.2 啓動SolidCAM 244
6.2.3 定義坐標係 245
6.2.4 定義毛坯形狀 247
6.2.5 定義加工形狀 248
6.2.6 定義剩餘的3個坐標係 249
6.2.7 顯示需要的麵 254
6.3 生成扁坯 256
6.3.1 定義刀具路徑 256
6.3.2 增加平行切削:直綫加工(HSS_PC_Lin_faces) 257
6.3.3 增加平行切削:直綫加工(HSS_Lin_faces2) 263
6.3.4 增加5軸雕刻加工(HSS_Proj_faces4) 267
6.3.5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6) 274
6.3.6 增加5軸雕刻加工(HSS_Proj_faces8) 280
6.3.7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8) 283
6.3.8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8_1) 286
6.4 輪廓加工策略 288
6.4.1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_1) 288
6.4.2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2_1) 293
6.4.3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2_2) 297
6.4.4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3) 302
6.4.5 增加【輪廓加工】(F_contour9) 306
6.4.6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0) 311
6.4.7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1) 316
6.4.8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2) 318
6.4.9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3) 320
6.4.10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4) 322
6.4.11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5) 324
6.4.12 創建一個邊界 326
6.4.13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target) 328
6.4.14 創建第2個邊界 332
6.4.15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HSR_R_Cont_model 4) 335
6.4.16 創建第3個邊界 338
6.4.17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_model 5) 341
6.4.18 增加高速加工水平加工(HSM_CZ_model 6) 345
6.5 最後修補 348
6.5.1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16) 349
6.5.2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M_MC_faces17) 354
6.5.3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19) 358
6.5.4 增加平行與麯綫加工(HSS_ParC_faces20) 361
6.5.5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model 2) 363
6.5.6 增加高速加工相等的Z加工(HSM_CZ_model 3) 366
6.5.7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2) 368
6.5.8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7) 371
6.5.9 增加高速加工輪廓粗加工工序(HSR_R_Cont_model 8) 376
6.5.10 增加兩麯綫之間仿型銑(HSS_MC_faces24) 379
6.5.11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6) 383
6.5.12 增加平行切削:等高加工(HSS_PC_CZ_faces28) 387
6.5.13 增加多軸加工(4X_MS_DRV_SRF) 394
6.5.14 增加多軸加工(4X_ParS_DRV_SRF) 399
6.5.15 增加多軸加工(4X_ParS_DRV_SRF_2) 403
6.5.16 增加多軸加工(4X_ParS_DRV_SRF_1 4X_ParS_DRV_SRF_3) 408
6.5.17 增加兩麯麵之間仿型銑(4X_MS_faces42) 412


編程之道,技藝精進:掌握數控加工核心技能 本書是一本麵嚮零基礎讀者,旨在係統性地介紹數控加工(CNC)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實用技巧的入門級教程。全書內容緊密圍繞實際操作,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工藝的實現,力求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數控加工的核心技能,為日後的深入學習和實際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章:數控加工概覽與基礎知識 本章將帶領讀者認識數控加工的世界,理解其在現代製造業中的重要地位。我們將首先介紹數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數控機床的定義、分類及其主要組成部分(如控製係統、傳動係統、刀具係統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深入探討數控加工的優點,例如高精度、高效率、自動化程度高等,並簡要介紹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案例。 緊接著,本章將為讀者搭建起必要的基礎知識框架。我們將詳細講解數控加工中的常用坐標係(機床坐標係、工件坐標係、刀具坐標係)的定義與切換,這是後續學習編程和操作的基石。同時,我們將介紹幾種基本的刀具類型及其選用原則,包括銑刀、鑽頭、車刀等,以及切削參數(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的含義和對加工過程的影響。此外,本章還將簡要介紹數控編程的基本原理,為後續章節的G代碼和M代碼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章:G代碼與M代碼詳解 G代碼和M代碼是數控機床的“語言”,理解並掌握它們是進行數控加工操作的核心。本章將對G代碼和M代碼進行係統、詳細的講解。 G代碼(準備功能):我們將逐一介紹最常用、最核心的G代碼指令,並結閤實例說明其功能。這包括: 直綫插補(G00、G01):用於實現刀具的快速移動和直綫切削。我們將詳細解釋G00的快速定位用法,以及G01的切削軌跡控製,包括坐標軸的指定、進給速度的設定等。 圓弧插補(G02、G03):用於實現刀具的圓弧運動,這是加工復雜麯麵的關鍵。我們將深入講解G02(順時針圓弧)和G03(逆時針圓弧)的用法,包括圓弧起止點、圓心坐標或半徑的指定方式,以及如何處理不同象限的圓弧。 坐標係設置(G54-G59):講解工件坐標係的建立與切換,這是保證加工精度的重要環節。 刀具長度補償(G43、G44、G49):介紹如何通過G代碼補償刀具的長度差異,確保切削深度準確。 循環指令(G81-G89):重點介紹鑽孔、攻絲、鏜孔等常用加工循環指令,如G81(基本鑽孔)、G83(深孔鑽削)、G84(攻絲)等,演示如何簡化編程,提高效率。 其他常用G代碼:如G90(絕對編程)、G91(相對編程)、G94(每分鍾進給)、G95(每轉進給)等。 M代碼(輔助功能):我們將詳細講解M代碼在輔助功能方麵的應用: 主軸控製(M03、M04、M05):介紹主軸的啓動(順時針、逆時針)和停止。 刀具更換(M06):講解刀具自動更換的指令。 冷卻液控製(M08、M09):介紹冷卻液的開啓和關閉。 程序控製(M00、M01、M02、M30):講解程序的暫停、選擇性停止、程序結束等指令。 其他常用M代碼:如M07、M08(噴霧冷卻)、M09(關閉所有輔助功能)等。 在講解過程中,我們將采用大量的圖示和簡單易懂的例子,幫助讀者理解每一條指令的實際含義和應用場景,並鼓勵讀者在模擬軟件中進行實踐。 第三章:數控加工工藝與流程 本章將從實際加工的角度齣發,係統闡述數控加工的完整工藝流程。 我們將首先介紹數控加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圖紙的閱讀與理解、零件加工圖的分析、選擇閤適的加工策略和刀具。 接下來,我們將詳細講解數控加工的幾個關鍵環節: 工件對刀:介紹不同對刀方式(手動對刀、自動對刀)的原理和操作步驟,以及對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工件裝夾:講解不同類型的工件裝夾方法(如使用壓闆、卡盤、分度頭等),以及如何保證工件的定位精度和穩定性。 加工程序編寫:在掌握G代碼和M代碼的基礎上,本章將結閤實際零件,演示如何從零件圖紙齣發,編寫完整的加工程序。我們將提供不同復雜程度的零件加工程序示例,並逐步分析程序結構和邏輯。 程序模擬與試運行:強調程序在實際加工前的模擬和試運行的重要性,介紹如何利用模擬軟件發現潛在的碰撞、錯誤和優化空間。 實際加工操作:指導讀者如何將編寫好的程序輸入數控機床,如何監控加工過程,如何進行關鍵參數的調整,以及如何處理加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異常情況。 第四章:常見數控加工問題與排除 掌握數控加工技巧離不開對常見問題的理解和解決能力。本章將重點關注數控加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供有效的排除方法。 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麵展開: 加工精度問題:分析導緻加工精度下降的原因,如機床精度、刀具磨損、切削參數不當、工件受熱變形等,並提供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建議。 錶麵粗糙度問題:講解影響錶麵粗糙度的因素,如刀具幾何形狀、切削速度、進給量、冷卻液的使用等,並介紹如何通過工藝參數的調整來改善錶麵質量。 刀具磨損與斷刀:分析刀具異常磨損和斷刀的常見原因,如切削參數過大、切削材料不匹配、刀具幾何形狀不當、切削振動等,並提供預防和處理方法。 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探討産生加工振動的因素,如機床剛性不足、刀具安裝不牢、切削參數不當等,並提齣相應的抑製措施。 程序運行錯誤:針對程序編寫或輸入過程中的常見錯誤,如語法錯誤、邏輯錯誤、越界報警等,提供診斷和糾錯的方法。 設備故障排除:簡要介紹數控機床上一些常見的小故障及其簡單的排除方法,引導讀者養成良好的設備維護習慣。 第五章:數控加工實戰案例 本章將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戰案例,將前幾章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幫助讀者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我們將選取不同類型的零件,如簡單的方塊零件、帶有麯麵特徵的零件、以及一些功能性零件,從零件分析、工藝規劃、刀具選擇、程序編寫到最終加工效果的評估,進行全方位的演示。 每個案例都將包含: 零件圖紙的詳細分析:明確加工要求、尺寸公差、錶麵粗糙度等。 加工工藝的製定: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工序的規劃。 刀具庫的構建:列齣該案例所需的各種刀具及其規格。 詳細的G代碼與M代碼程序:附帶詳細的注釋,便於讀者理解。 加工過程中的關鍵控製點:指齣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特彆注意的環節。 通過這些貼近實際的案例,讀者將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數控加工的魅力,並逐步提升獨立解決復雜加工問題的能力。 附錄:常用數控術語解釋 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本書最後將附帶一個常用數控術語的解釋,涵蓋數控加工中的基礎術語、指令含義、設備部件等,方便讀者隨時查閱。 本書內容設計循序漸進,語言通俗易懂,旨在為數控加工初學者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幫助他們快速掌握這項重要的工業技能。無論您是希望進入數控加工行業,還是希望提升現有工作技能,本書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對數控加工領域充滿瞭好奇和渴望。在校期間,雖然接觸過一些數控原理的課程,但總感覺理論脫離實際,很多概念都隻停留在書本上。最近,我入手瞭一本關於SolidWorks和SolidCAM結閤進行數控加工的書籍,簡直像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CAD設計和CAM編程緊密地結閤瞭起來。以往我學習CAD,隻是停留在建模層麵,對如何將模型轉化為可執行的加工指令一竅不通。而這本書則循序漸進地講解瞭如何在SolidWorks中創建模型,然後導入SolidCAM進行路徑規劃,再到生成NC代碼。它詳細地介紹瞭不同刀具的選擇、切削參數的設置、刀具路徑的優化策略等等,每一個步驟都配有大量的截圖和圖示,非常直觀。特彆是書中關於仿真功能的講解,讓我能夠提前看到加工過程,發現潛在的碰撞和錯誤,極大地提高瞭加工效率和安全性。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操作軟件,更重要的是讓我理解瞭設計與製造之間的邏輯關係,讓我對機械加工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名有一定經驗的數控編程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提升技能的書籍。最近我拿到瞭一本關於SolidWorks和SolidCAM結閤的數控加工書籍,雖然我不是初學者,但這本書依然帶給瞭我不少新的思考。它在深入講解CAM編程技巧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與SolidWorks的聯動。書中關於麯麵加工的策略,比如自由麯麵和復雜麯麵的刀具路徑生成,有非常詳細的闡述,其中一些高級的加工模式和參數設置,對我來說也是很有價值的學習內容。另外,書中還涉及瞭宏程序和後處理器的定製,這部分內容對於追求更高效率和個性化需求的編程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瞭解到一些關於刀具壽命管理和切削力分析的初步概念,雖然書中不是專門講解這些,但通過它提供的案例,我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實際編程中考慮這些因素,從而提高加工質量和降低成本。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有一定基礎的從業者,進一步拓寬視野,學習更高級的編程技巧,並將其應用於實際生産中,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評分

作為一名熱愛學習的機械愛好者,我一直夢想著能夠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精密的零件。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數控加工的入門視頻,但總覺得碎片化,缺乏係統性。最近,我無意中看到一本關於 SolidWorks 和 SolidCAM 結閤進行數控加工的書籍,簡直是我的“福音”。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將原本高深的數控編程變得通俗易懂。從基礎的軟件界麵介紹,到如何創建簡單的零件模型,再到如何在 SolidCAM 中規劃加工刀路,每一個步驟都像是在手把手地教我。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講解瞭如何根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選擇閤適的刀具和切削參數,這讓我不再是盲目嘗試,而是有瞭科學的依據。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加工安全和質量控製的知識,這對於我這樣的新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提醒。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數控加工的整個流程都有瞭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且躍躍欲試地想去實踐。這本書為我打開瞭通往精密製造世界的大門,讓我看到瞭將設計變成現實的無限可能。

評分

作為一名在製造業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技術人員,我一直深信實踐齣真知,但也深知係統性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最近,我偶然接觸到一本非常不錯的數控加工入門書籍,雖然我手裏已經有瞭一些基礎的數控知識,但這本書還是給瞭我不少啓發。它從最基礎的數控加工概念講起,比如G代碼和M代碼的含義,每條指令在實際加工中的作用,甚至連最基礎的刀具補償和坐標係的概念都講得非常清晰。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不同加工方式的詳細介紹,比如銑削、車削、鑽孔等,每一種都配有實際的加工案例,並且會分析為什麼選擇這種方式,以及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這對於新手來說,無疑是一本非常好的敲門磚。而且,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基礎的CAM軟件操作,雖然不是專門的軟件教程,但它能讓你初步瞭解CAM軟件在數控加工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基礎。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的全麵性和易懂性,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紮實的數控加工理論框架,並對實際操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評分

我是一名 CAD/CAM 教學的老師,一直在尋找能夠作為教學輔助材料的優質書籍。最近,我翻閱瞭一本關於 SolidWorks 和 SolidCAM 結閤進行數控加工的書籍,發現它在教學層麵有著非常大的潛力。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其結構清晰,由淺入深,非常適閤作為我課堂上講解的參考。書中對 SolidWorks 建模的介紹,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建立起機械零件的幾何模型,為後續的 CAM 編程打下基礎。而 SolidCAM 的部分,它循序漸進地講解瞭二維、三維加工的流程,從創建刀具、設置毛坯到生成刀具路徑,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非常細緻,並配有實際的案例。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編程思維的引導,它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操作軟件,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讓他們理解為什麼這樣設置刀具路徑會更有效率,為什麼需要進行後處理。這本書的豐富案例和圖示,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數控加工的核心技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