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赠海报书签 正版 一生一梦一相知时晴著恋恋中国风系列那些但求魂梦与君同的六十六首情诗

附赠海报书签 正版 一生一梦一相知时晴著恋恋中国风系列那些但求魂梦与君同的六十六首情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歌
  • 中国风
  • 爱情诗
  • 古典诗词
  • 情诗
  • 文摘
  • 书签
  • 海报
  • 一生一梦一相知
  • 恋恋中国风系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纳博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37327N
商品编码:28465228448
品牌:青葫芦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一生一梦一相知

作 者:时晴 著

I S B N :9787514337327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5-8-1     第1次

字 数: 150000字

页 数: 240页

开 本: 32开

包 装: 平装

定 价: 19.80元

编辑

◆地区**诗情作家时晴深受好评作品

地区书《看甄嬛学诗词》作者又一部深受好评作品,诚品书店销售排行榜诗词类领军作品,重磅加盟“恋恋中国风”书系。

◆那些但求魂梦与君同的六十六首情诗,你不可不知。

花*少的时间,读*美的古典诗词作品。国学书目,各大书店诗词类作品。

◆深刻诗词解读,剖析古今男女寂寞彷徨的爱情问题。

单恋、暧昧、远距离、第三者、公主病……李白、苏轼、陆游、鱼玄机、纳兰性德……都有切身之痛。

目录

章:对爱渴望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古代女人也有公主病?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是真爱,就不怕受伤

落花流水忽西东:红粉知己的暧昧情谊

难得有心郎:期待真爱的少女心

悔教夫婿觅封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

常见欢成怨:女子的容貌当真那么重要吗?

空一缕余香在此:相思病,要人命

多情总被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

不如怜取眼前人:爱人和被爱,能不能两全其美

可怜女子能照影:老女未婚,想嫁却不得嫁的无奈

始知伶俐不如痴:聪明女子的悲歌

中有千千结:孤枕难眠的胡思乱想

还君明珠双泪垂:不是乱放电,只是不小心漏电?

剪不断、理还乱:留不得又舍不得的心酸

还卿一钵无情泪:想爱却不敢爱

半是思郎半恨郎:要命的爱情

卿需怜我我怜卿:为自己而活的渴望

愿郎早娶怜儿小:寻找一个能代替我照顾你的人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相思比海深

 

第二章:等你爱我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死了都要爱,就怕你不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人的爱情态度,追了再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爱到生不如死的那些人

王孙知不知: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换我心,为你心:你知道我的感觉吗?

所谓伊人:那个宛如王子公主般的人

昏以为期:世界上痛苦的事,是等待

更能消,几番风雨:还能禁受几次打击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辈子的执着

空阶滴到明:孤枕难眠的漫漫长夜

泪洒卜金钱:爱情这样一个难题

到底意难平:感情究竟能不能勉强?

罗敷自有夫:坚定的拒绝

只问仙郎有意无:不爱我就放了我

而今识尽愁滋味:人生不就是如此

 

第三章:远距相思

 

只愿君心似我心:远距离恋爱的心酸与甜蜜

青青河畔草:连绵不绝的思念

又岂在朝朝暮暮:说不出口的「爱我别走」

明镜暗不治:悦己者不在,打扮给谁看呢?

犹是深闺梦里人:平凡的渴望,却是难达成的愿望

多情却似总无情:言语无法表达的爱意

明月不谙离恨苦:单相思是悲壮的?

难得闺中锦字书:千盼万盼却盼不回的人

何日金鸡下夜郎:命运何时才会眷顾呢?

愁与西风应有约:如果有天我们再见面

庭院深深深几许:当心如止水,相思无用

几回魂梦与君同:「这不会是在做梦吧」的心情写照

是人间留不住:重逢了,然后呢

渐行渐远渐无书:世界上遥远的距离

生把黄金买离别:爱情和面包,哪个比较重要?

不信妾肠断:不相信你自己来看

相迎不道远:性格决定命运

花落不同悲:若是不够爱,不如不要爱

 

第四章:难忘旧爱

 

春如旧,人空瘦:旧爱还是美?

曾经沧海难为水:再也找不到比你更好的人了

流芳未及歇:面貌姣好的男人难道就花心吗

彼此甘心无后期:门不当户不对的悲剧之恋

袖摺犹存举案痕:永远在我心深处

人面桃花相映红: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的无奈

此度见,白头誓不归:想念着当年的自己

似此星辰非昨夜:明知不值得,却又无法自拔的心情

人难再得始为佳:得不到的,才是美好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失却才知难再得

不思量,自难忘:举案齐眉的旧日好时光

当初不合种相思:如果不曾遇见你

人比黄花瘦:销魂离愁的滋味

谁复挑灯夜补衣:铁汉外表下的真挚柔情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古代女人也有公主病?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a,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b不嗣音c?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d,在城阙e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a衿:襟,衣领。?b宁:难道。?c嗣音:寄来音信之意。

d挑兮达兮:指人来人往的样子。?e城阙:城门上的望楼。

 

 

若是古代情诗有热门金曲,那么“青青子衿”此言,肯定榜上有名。大家较耳熟能详的,应该是出自曹操《短歌行》一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四句,这段话若用现代的口语来描述,大概就是说有个人的身影不时在你的脑中出现,因为他的缘故,你到都还反复思量难以放下。从字面上看起来,这是多么荡气回肠的情思柔肠啊,不过曹操是个武人,征战沙场,哪来那么多儿女情长,出现在《短歌行》中的这四句话,其实压根和爱情无关,而是曹大将军想展现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君王风范,让他悠悠我心、沉吟至今的,从来不是佳人,而是佳士。

 

不过,在《诗经》里的“青青子衿”,可就真的是一首情诗了。《子衿》出自《诗经》里的国风,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当时的地方民歌,类似我们的流行歌曲,既然是流行歌,歌颂的当然是男女之间缠绵辗转的情爱风云,整首诗描述的,就是一位女子思念着她的心上人的心情。因为爱,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她觉得对方的举手投足潇洒俊俏,腰间挂着玉佩的模样,玉树临风;因为爱,所以相思刻骨,才不见就像是苦等了对方三个月那样煎熬。不过话说回来,她到底为什么无法和心上人相见呢?在诗里,我们完全看不着有什么人或事阻挡她去会情郎,她不能和情人相会的原因,既不是分隔两地远距离,更没有人棒打鸳鸯,纯粹是女生自己在演鬼打墙的内心戏,嘟着嘴巴独白:“就算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来找我吗?”

 

其实,这就是女人在恋爱中的小心眼与爱计较,计较着谁比较主动、计较着是谁先爱上谁、也计较谁爱谁比较多。如果这是一个现代女子,情况大概就是她明明很想念对方、很想打电话跟对方撒娇,三分钟确认一次手机有没有未接来电,苦苦等着对方打来,但却打死不肯主动打过去,等呀等,等到心浮气躁了,若对方终于打来,问她“想我干吗不打电话给我”时,还会突然恼羞成怒回答“为什么我要打给你?为什么不是你打给我?”的傲娇心情。而通常,这样的情况,总是发生在两人互有好感、但却还不够确定彼此心意的暧昧期,因为不确定对方有多喜欢你,所以患得患失、小心翼翼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诗经》与唐诗宋词相比,格外纯朴、不加修饰。就像《子衿》一诗,自然地描绘了女人在恋爱时患得患失的心境。说得文雅些是女人的矜持,说得严厉些就是女人的傲娇,看来古今通用的,不只是爱情或相思,连公主病都历史悠久呢。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是真爱,就不怕受伤

 

 

思帝乡?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a上谁家年少?足风流b。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c。

 

【注释】

a陌:田间的道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b足风流:足,十分、非常;足风流,非常风流倜傥。

c羞:后悔。

 

古往今来,感情一直是门叫人又爱又怕的课题。爱的,自然是那相恋的甜蜜、相守的幸福,而怕的,当然就是那些叫人费尽疑猜的不确定了。初相识时,不知对方是否也对你有意,担心自作多情,热恋时,忧心对方能否始终如一,即使当下快乐着,依旧害怕手中的幸福能否永远、还是转瞬即逝……可即使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和害怕,我们依旧得提起勇气,去赌一把,才能知道结果是好是坏。

 

而这样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思,在韦庄这首小令里,表露无遗。词里描述一位少女在春日出游时,偶遇了一位风流倜傥的男孩,她对他一见倾心、钟情不已,下定决心要和他在一起,“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个“羞”字,大部分解作“后悔”,也就是说,这位女子有着即使被抛弃、也无怨无悔的决心,可是为什么她能够这么义无反顾呢?自然是那位男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使她不顾,勇于追求幸福,是真爱就不怕受伤了;但如果这个“羞”字作“羞愧”解,整句话又有了另一层的含意,传达了这位女子认为喜欢就勇敢去追,没什么好丢人的爱情观,用短短七个字,将一位女子敢爱敢恨的勇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其实,韦庄这首《思帝乡》,一般都认为是他表达自己对的忠心之作,是一介臣子对表达“即使不受重用,我依然默默等待”的无怨无悔,或许正是因为许多文人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在创作的,后人把这些诗词当成“纯情诗”来解读,才能那样动人。毕竟,“即使你不爱我,我依然默默守候”的坚定不移,虽然很傻,但谁不曾因为爱情而犯傻呢?

 

 

 

 

 

落花流水忽西东:

红粉知己的暧昧情谊

 

 

 

雪梅香?柳永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a。渔市孤烟袅

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b雨迹云踪c。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聊d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e。

 

 

【注释】

a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人便常将悲秋的情绪与宋玉联想在一起。

b乖:乖违,违背、不合之意。

c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情好。

d无聊:精神空虚、愁闷。

e征鸿:征有远行之意,鸿为鸟,借指书信。

 

 

我们经常用“红粉知己”来形容男人的异性朋友。可是,红粉知己到底是什么呢?当真是单纯的知己好友,只不过对方恰好是个异性吗?还是说,那中间其实包含了大量的暧昧情愫?而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那么既然彼此有意、互相暧昧,为什么只是“红粉知己”,而不干脆在一起?

 

关于“红粉知己”的大哉问,自古有之,可不是现代人的。古代文人的红粉知己,经常是青楼女子,原因很简单,一来,古代男女之防较严,大多数的良家妇女连和男人说上几句话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发展什么友情了;二来,文人在仕途官场上的许多感叹遭遇,有些类似我们的“职场甘苦谈”,只能在家里专注于女红刺绣的大家闺秀,如何能懂,当然只有见多识广的青楼女子,才能明白。因为种种情由,古代文人和青楼女子之间,一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暧昧纠葛,然而,青楼女子再怎么温柔解语,终究摆脱不了“社会地位”的束缚,付出了真心、却被男人当作玩意儿戏弄的悲歌,自也层出不穷。

 

而在这么多与青楼女子有着暧昧情谊的文人中,柳永无疑是“真心”的了。他不似那些薄幸的纨绔子弟,对妓女存着玩弄之心,而是真心真意地与青楼女子交好。他自己的一生,看似风流浪荡、纵情歌舞,实则充满了怀才不遇的落魄与哀求,就像青楼女子莺声燕语带笑的背后,暗藏着无数心酸,或许是惺惺相惜,也或许是同病相怜,更让他与这些歌妓们建立了两心相印的真挚情感。

 

因为仕途不顺,柳永一生颠沛流离,而这首《雪梅香》,便是他在不得不与某位红粉知己分开后,思念对方时所写下的作品。词中写到“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刻画了无可奈何、只能由命运摆布的无奈。他一生落魄,为着生存,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的人,恐怕也无力承诺别人什么,于是满腔的真情,便化作了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词作,成为歌妓们的争相传唱的作品。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是暧昧还是知己,柳永与他的红粉知己之间那些无能为力的无奈,都化作了一首首动人的作品,在觥筹交错中,用旖旎的方式,暗渡了那些尽在不言中的暧昧。

 

 

 

 

 

 

难得有心郎:

期待真爱的少女心

 

 

 

赠邻女a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b,何必恨王昌c。

 

 

【注释】

a赠邻女:此诗又名《寄李亿员外》。

b宋玉:宋玉,战国辞赋名家,作《登徒子好色赋》。赋中写到,邻人女子恋慕于他,攀在墙上偷探,长达三年。

c王昌:据传王昌是三国时人,姿容俊美,为时人所赏。

 

 

唐朝道教盛行,出居道家的女冠十分众多,奇怪的是当中居然有许多颇富才情的女子,这当然不是道经佛经读多了,人会突然长出才情来,相反的,恐怕就是因为这些女子多思多虑、易感多求,偏偏求之不得,才出家做了道姑,希望她们能在空门的寂静之中,学会“安安分分做人”。

 

不过,到底何谓“安分”、何谓“不安分”呢?这就要从古代的民情来看了,传说唐朝时与鱼玄机齐名的另一位女冠李冶在儿时写了一首诗,描述了待嫁少女含羞带怯的心情,李冶的父亲大惊失色,觉得女儿小小年纪就满肚子风花雪月,将来必定“失德”,后干脆把女儿送到道观中去修行。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李冶不过是写了首诗描述女子期待被丈夫宠爱的心情,又不是说自己要嫁三个丈夫、外头再养五个情夫,妻子希望得到丈夫的爱,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何来失德?可是,人有所求,就会在求不到的时候愤恨,在古代,嫁人为妇、操持家务、为夫家绵延子孙、添旺香火,那是一种义务,女人尽了自己的义务,男人便给你一个名分、给你一个安身立命的屋檐,百年之后将你的牌位纳入宗祠,有人祭拜,即是尽了责任,至于夫妻是否恩爱,那是一种有如路边捡到金块的好事,身为女子若成日里期待着情情爱爱,就像一个人整天希望在路边捡到钱,可不是不安分吗?

 

所以,像鱼玄机这样,光明正大写诗说自己想要“有心郎”,而且还将自己比拟为那个攀在墙头偷看宋玉的女子,表达了主动追求所爱的决心,当然是极不安分的。她先是嫁给了李亿为妾,两人有过一段恩爱缠绵的好日子,可是李亿家里还有正妻,热恋期过了以后,便把鱼玄机晾在那儿。鱼玄机当然不是个安分任命的女子,她认为李亿薄情,又写诗向另一位文人告白,被委婉地拒绝后,才出家当了女冠。但这并不能阻断她对于爱情的渴望,更何况她颇富才情,更容易引来欣赏她的男人。只可惜男人对她动情容易,对她专情却很难,传说与她有暧昧的清客,竟然和她的婢女眉来眼去,她又恨又妒,严刑拷打自己的婢女,竟将之活活打死,自己也因此而下狱,在花样年华的二十五岁,结束了生命。

 

几年前有部很红的香港电影《河东狮吼》,饰演女主角的张柏芝有段台词,在许多女人心里,留下了无数的唏嘘和向往。那段台词不短,但大意是张柏芝要求自己的丈夫无时无刻要想着自己、念着自己,别说不能见异思迁,就连看别的女人一眼都不允许……老实说,要求男人以自己为生活中心,是有些强人所难,可是哪个女孩在情窦初开时,不曾幻想过自己能够遇着这样一个深深爱着自己的男人呢?我们可以说,那是每一个女人心中都有的梦想,只是苦苦想了又想、却仍然是一场梦时,大多数的女生开始长大、开始明白那只是痴人说梦,如果要坚持“爱情里容不下一粒沙”的感情洁癖,后只会导致两败俱伤。那份“难得有心郎”的少女心,也只能深藏在心里,不去想也不敢想了。

 

 

 

悔教夫婿觅封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

 

 

 

闺怨?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a上翠楼b。

忽见陌头c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a凝妆:盛装打扮。?b翠楼:华丽的楼阁。

c陌头:路旁。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界上的事,本来就很难尽善尽美,也正是因此,才会经常有人说知足常乐。可是,鱼和熊掌为何不能兼得呢?这句话典出《孟子》,其实大有深意,之所以把鱼与熊掌拿来相互对照,是因为前者得往水里去寻,后者却得往山里去寻,也就是说,这两样东西是相抵触的,当然无法两全其美了。

 

而世界上大多数为了无法两全其美而痛苦的人,倒不是因为人心不足,贪得无厌,而是因为这些人没有体会到他们所冀求的两件事物,是互相抵触的,比如王昌龄这首《闺怨》里的,便是如此。这位原本是“不知愁”的,她既然能悠闲地在春日里打扮一番、出门赏春,便可知家境应当十分优渥。而鼓励丈夫去求取功名,当然也是爱惜丈夫、不忍丈夫被埋没的一番好意。可是直到她独自欣赏着美丽的春景,身边却无人陪伴、感到寂寥时,她才突然为此感到了后悔。其实,她要丈夫出外求取功名,深闺寂寞也就是必然的结果,毕竟她的丈夫又不会分身术,可偏偏当时她却没有想到这一点,若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而这样的情境,古今皆然。即便是今时,也有许多女性因此而痛苦。若你希望丈夫是个成功的商人,那么应酬交际恐怕就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若你希望另一半事事能够依照你的想法行事,那么,恐怕就不能责怪对方没有主见;若你希望另一半老实、忠诚,那么,他木讷寡言、不会说甜言蜜语,恐怕也就是必然之理。同样的,男人若希望自己的妻子永远单纯可爱、不会计较,那么,你就得永远保护她、不让她为生活烦恼,要不,一个得为生计烦恼的女人,又怎可能保留什么脱俗的气质呢?

 

鱼与熊掌这个典故的原文是这样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要强调的,其实并非是不可兼得的无奈,而是取舍的必要性,若一昧贪求,想两者兼得,肯定是两头落空的。舍生是为了取义,舍弃某些东西,是为了得到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另一些事物。如果人生总是陷入想得却不可得的困境,那么也许,谨慎地思考什么才是重要的,才是当下应该做的功课。

内容

新生代古风作家时晴深刻解读但求魂梦与君同的六十六首情诗。

单恋、暧昧、远距离、第三者、公主病、难忘旧爱、孤独恐慌症……

这些当今男女寂寞彷徨的爱情问题,其实,李白、苏轼、陆游、鱼玄机、纳兰性德……都有切身之痛!

在这些爱的诗歌里,含蓄的古人,往往籍由诗词表达情意,尤其是那些想爱,却不能爱的心境。

在这些爱的困境里,即便过了千年古今情爱烦恼皆相同。源于“一生一梦一相知”的美好愿望。

作者简介

时晴

新生代具诗情作家。其作品在各大书店诗词类销售火爆,读者极为推崇。

笔名时晴,取自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小学时期便非常明确向父母要求买一套《全宋词》,父母皆以为女儿好学,欣然允诺,殊不知此女爱好的并非诗书,而是鸳鸯蝴蝶的旖旎文字。

已出版《看甄嬛学诗词》。


《烟雨江南:吴侬软语里的千年风雅》 作者: 沈怀瑾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 ISBN: 978-7-5495-XXXX-X 定价: 88.00 元 --- 内容简介: 《烟雨江南:吴侬软语里的千年风雅》并非一部单纯的地理志或风俗录,而是一卷浸润着水墨气息、流淌着吴侬软语的文化长卷。它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深入探索了中国江南地区,尤其以苏州、杭州、南京、扬州等核心区域为载体,所孕育出的独特审美情趣、生活哲学与人文精神。全书力求从历史的深处打捞那些被时间冲刷得略显模糊的细节,重现一个鲜活、灵动而又充满诗意的江南。 本书的结构并非按照时间线性推进,而是围绕“水、园、人、艺”四大核心母题展开叙述,力求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江南文化图景。 第一部分:水乡的脉络——千年流淌的生命之源 江南的魂魄,在于水。本书的开篇,便聚焦于这条滋养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生命之源。我们不谈宏大的水利工程,而是侧重于水与日常生活的交融。作者带领读者漫步于周庄、同里、乌镇等古镇的石板小巷,描绘了船娘的桨声、驳岸上的浣洗衣物、以及清晨薄雾中,水面反射出的黛瓦白墙的朦胧美景。 此处重点剖析了“水患”与“富庶”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是如何塑造出江南人“刚柔并济”的性格底色的。通过对运河沿岸的码头贸易、漕粮转运的侧写,展现了江南作为“鱼米之乡”的物质基础,以及这种物质丰裕如何催生了对精神生活更高的追求。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多篇关于江南民间水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田野记录,揭示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和解之道。 第二部分:园林里的天地——造物的哲学与禅思 如果说水是江南的血脉,那么园林便是江南的躯壳与灵魂寄托之所。本书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深度解析了苏州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的造园理念。这不仅仅是对建筑艺术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在空间表达上的探讨。 作者认为,江南园林是“不出城郭而得山水之趣”的体现,它模糊了人工与自然的界限。书中细致描摹了“借景”、“对景”的手法,阐释了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中蕴含的东方生命哲学:不求一览无余,而重在体验过程。每一块太湖石的摆放,每一条游廊的转折,都蕴含着主人对“有闲”、“有情”、“有韵”生活的追求。我们还将探讨园林中“花”的意象,从海棠的娇弱到松柏的坚韧,解析它们在文人情感投射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吴侬的温婉——语言与人情的浸润 “吴侬软语,吴侬软语”,本书深入探究了吴语的语音特征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吴语的婉转与细腻,被认为是滋养了江南文学与戏曲的土壤。书中选取了多则关于“言外之意”的民间故事,展示了江南人内敛而又极富层次感的交流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关注“人”的情感结构。我们探讨了宋明理学对江南士人阶层性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日常的婚丧嫁娶、家族传承中体现出来。它关注了那些不被宏大历史记载的“闺阁才情”,通过对晚清民初女作家的零散手稿、家书的挖掘,重现了在传统礼教束缚下,江南女性细腻而又坚韧的精神世界。此处不涉及具体的爱情故事,而是侧重于“情理”之间的张力与和解。 第四部分:艺海的撷英——精致生活的艺术实践 江南的富庶,催生了对“美”近乎苛刻的追求。本章聚焦于江南的几大核心工艺美术:苏绣、缂丝、宣纸、以及文房清玩。我们不满足于简单介绍其工艺流程,而是探究这些手艺如何融入日常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例如,在论述苏绣时,重点分析了“阒静”的创作环境与绣娘心境的关系,如何将瞬间的灵感凝固于丝线之上。在谈及茶道时,我们对比了徽州、武夷茶与洞庭碧螺春的不同品饮哲学,展现了江南人对“器物有情”的信仰。通过对宋锦的纹样分析,揭示了传统文化中对“对称”、“和谐”、“含蓄”的终极追求。 结语:风雅的当代回响 在快速现代化的今天,江南的“风雅”是逝去的回响,还是可以继承的精神遗产?本书的结尾,不作武断的结论,而是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邀请读者重新审视我们与传统美学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次对历史深处的温柔回望,一次对精致生活哲学的当代重估。 本书特色: 多学科交叉视角: 融合了历史地理学、民俗学、艺术史及语言学研究成果。 细腻的文学笔法: 叙事兼具学术的严谨性与散文的抒情性,阅读体验流畅。 丰富的图文结合: 包含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园林手绘图及工艺品高清特写(此处指内容描述,不包含实物赠品)。 适合读者: 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江南历史、以及精致生活美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要说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那是一种“相逢恨晚”的遗憾与庆幸交织的情绪。遗憾没有更早地遇到如此精妙的作品,庆幸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还能有这样一本能够触动灵魂深处的书陪伴。它不是那种读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可以放在手边,时常翻阅,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体会。特别是当生活遇到某些起伏或迷茫时,翻开它,那些优美的诗句总能像一剂温和的良药,抚慰内心的躁动,让人重新找回内心的秩序和力量。这本书成功地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主题,却又用极其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平衡把握得极为精妙。它值得被细细品味,值得被推荐给每一个懂得欣赏文字之美、热爱真挚情感的知己。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着实让人惊叹,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仿佛每一首诗都是从作者的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情实感。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句形容,那种画面感和代入感极强,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或甜蜜或怅惘的相遇与别离。它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如清泉般婉转低回,时而似烈火般热烈奔放,展现出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意象的选取和运用,那些古典的意象在现代的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读来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回味无穷的韵味。这本书读完后,并不会让人感到空虚,反而会在脑海中留下悠长的余音,让人忍不住合上书本,陷入沉思,回味那份文字中蕴含的深情与哲思,这才是真正的好诗集所具备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就感觉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能比的。尤其是封面,那种古朴典雅的色调,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种古典的氛围里,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寻书中的每一个字句。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字体选择的样式,既有现代的清晰度,又不失传统韵味,排版也处理得非常用心,留白恰到好处,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能看得出来,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这种对品质的追求,是如今快餐式阅读时代里难能可贵的。我甚至都不太舍得翻开它,生怕弄坏了这份完美,只是小心翼翼地摩挲着书脊和封面,就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对于一个热爱实体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颜值”绝对是五星好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

这次购书体验简直是出乎意料的惊喜,物流速度快得惊人,下单后没多久就收到了,包装得非常严实,外面套了好几层保护,确保书本在运输过程中毫发无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有轻微“书本洁癖”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更让我感到贴心的是,收到包裹时,那种被郑重对待的感觉油然而生,外包装上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防潮处理,可见商家对每一本书都抱有敬畏之心。打开快递后,书本的状态完美无瑕,没有任何折角、污损或者印刷瑕疵,如同刚从印刷厂里拿出来的一般。在如今很多电商平台追求效率而忽略细节的背景下,这种近乎苛刻的品质把控,真的让人感到温暖和信赖,使得这次购物本身也成了一种愉快的体验,而非仅仅是获得了一件商品。

评分

这本书的内在气质,那种渗透在字里行间里的文化底蕴,是经过时间沉淀才能形成的。它不像一些流行读物那样追求短暂的轰动效应,而是更倾向于构建一种持久的精神共鸣。我能感觉到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精准拿捏和巧妙融合,使得整本书的格调非常高雅,读起来让人心境平和,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不仅仅是关于“情”,更是关于“境”,关于一个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心境描摹,那种“但求魂梦与君同”的境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恋,升华到了一种对理想生命状态的追求。对于喜爱传统美学和深度情感表达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精神栖息地,每一次翻阅都会带来新的感悟和启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