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管錐編 1-4(繁体)
定价:198.00元
作者: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1080274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2.865kg
编辑推荐
《管锥编(共4册)》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他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等中国十部传统典籍的“读书心得”。这十部典籍分属经、史、子、集,渊博浩瀚。全书多谈文论艺,均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比较和文献征引的方法,举凡音韵、训诂、经义等等涉及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方方面面概有涉及。本书作者钱钟书先生(一九一○—一九九八年)是当代中国的学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广为传播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均已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学术和文学经典。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共分四册,展现了它所具有的独特诠释方法及其价值,并着重阐明其诠释方法对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的继承、发展和贡献。
内容提要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生前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本书堪称“国学大典”,是一部钱钟书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著作,是其主要学术代表作之一。
  《管锥编》辑录《周易正义》27则、《毛诗正义》60则、《左传正义》67则、《史记会注考证》58则、《王弼注》19则、《列子张湛注》9则、《焦氏易林》31则、《楚辞洪兴祖补注》18则、《太平广记》215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277则,共计781则,近130万字。书中旁征博引,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列子》、《焦氏易林》、《楚辞》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详尽而缜密的考证和诠释。其中以《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种耗力巨,占全书近半篇幅。
目录
周易正義二七則
毛詩正義六○則
左傳正義六七則
史記會註考證五八則
王弼註一九則
列子張湛註九則
焦氏易林三一則
楚辭洪興祖補註一八則
太平廣記二一三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七七则SDX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把阅读比作一次探险,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需要耐心挖掘的珍宝。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借助外部工具,查阅那些背景知识和典故,但这非但没有降低阅读的乐趣,反而成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为自己阅读的体验增加了一个维度,让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扎实。这本书对阅读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那些只习惯于浅阅读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吃力,甚至有些枯燥。但正因如此,它才显得如此珍贵——它筛选出了那些真正愿意下苦功去求索真理的灵魂。它不迎合大众,它只忠于知识本身,这份固执,值得我们尊敬。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典雅的气质,光是捧在手里,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纸张的质感,油墨的颜色,都透着一股子匠心。我特别喜欢这种传统的排版方式,虽然在快节奏的今天,看着稍微需要一点耐心,但每当沉浸其中,那种对文字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格调的体现。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印刷者对传统的尊重和坚持,这在现在这个电子书横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当然,对于追求轻便阅读的朋友来说,它的重量可能是一个小小的负担,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分量感”,每一次拿起,都是一次郑重的阅读承诺。这种实体书的体验,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坦白说,初次接触这套书的目录时,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忐忑的。那密密麻麻的章节标题和陌生的术语,着实让人望而生畏,生怕自己理解力跟不上,最终只能囫囵吞枣。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笔触虽然深奥,却又饱含着一种独特的逻辑美感。他总能在一个看似庞杂的体系中,找到那个关键的枢纽,然后将所有散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那些具有争议性的观点时的那种审慎和平衡,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将各种流派的论据娓娓道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是非曲直。这本书就像一张精密的地图,虽然路途曲折,但一旦你掌握了阅读的节奏,你会发现通往真知的大道豁然开朗,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从文学性上来讲,这套书的文字功底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境界。它的语言凝练,句式多变,既有古典文体的典雅庄重,又不乏思辨的犀利和深刻。我常常被那些措辞精妙的段落所吸引,甚至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细细咀嚼其中的韵味。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直白,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才能完全领略到其语言背后的张力和美感。这套书绝不是那种用来打发时间的消遣读物,它更像是一场对心智的深度淬炼。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提升,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由文字浸润而成的蜕变,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追求精神富足的同道中人。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场精神上的深度漫游。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页就想翻到下一页的“爽文”,恰恰相反,它需要你慢下来,去细细品味每一个字背后的历史沉淀和作者的深邃思考。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发会儿呆,去消化刚刚读到的那些观点,那种感觉,就像是和一位跨越时空的智者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框架,迫使我去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概念,让我看到了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单向的灌输,更像是一种启发式的引导,让你在阅读中不断地自我提问和探索。对于想要进行真正学术思考或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磨刀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