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原书第5版)
定价:128.00元
作者:(英)库鲁里斯,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14039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140kg
编辑推荐
计算机领域经典著作,被誉为是衡量所有其他分布式系统教材的标准,已被爱丁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得克萨斯A&M;大学、多伦多大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北京大学等名校采纳为高级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课程的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全面介绍互联网及其他常用分布式系统的原理、体系结构、算法和设计,内容涵盖分布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安全、数据复制、组通信、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事务、分布式系统设计等,以及相关的前沿主题,包括Web服务、网格、移动系统和无处不在系统等。
目录
Distributed Systems:Concepts and Design,Fifth Edition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章 分布式系统的特征
 1.1 简介
 1.2 分布式系统的例子
  1.2.1 Web搜索
  1.2.2 大型多人在线游戏
  1.2.3 金融交易
 1.3 分布式系统的趋势
  1.3.1 泛在联网和现代互联网
  1.3.2 移动和无处不在计算
  1.3.3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1.3.4 把分布式计算作为一个公共设施
 1.4 关注资源共享
 1.5 挑战
  1.5.1 异构性
  1.5.2 开放性
  1.5.3 安全性
  1.5.4 可伸缩性
  1.5.5 故障处理
  1.5.6 并发性
  1.5.7 透明性
  1.5.8 服务质量
 1.6 实例研究:万维网
 1.7 小结
 练习
第2章 系统模型
 2.1 简介
 2.2 物理模型
 2.3 体系结构模型
  2.3.1 体系结构元素
  2.3.2 体系结构模式
  2.3.3 相关的中间件解决方案
 2.4 基础模型
  2.4.1 交互模型
  2.4.2 故障模型
  2.4.3 安全模型
 2.5 小结
 练习
第3章 网络和网际互连
 3.1 简介
 3.2 网络类型
 3.3 网络原理
  3.3.1 数据包的传输
  3.3.2 数据流
  3.3.3 交换模式
  3.3.4 协议
  3.3.5 路由
  3.3.6 拥塞控制
  3.3.7 网际互连
 3.4 互联网协议
  3.4.1 IP寻址
  3.4.2 IP协议
  3.4.3 IP路由
  3.4.4 IPv
  3.4.5 移动IP
  3.4.6 TCP和UDP
  3.4.7 域名
  3.4.8 防火墙
 3.5 实例研究:以太网、WiFi、蓝牙
  3.5.1 以太网
  3.5.2 IEEE 802.11无线LAN
  3.5.3 IEEE 802.15.1蓝牙无线PAN
 3.6 小结
 练习
第4章 进程间通信
 4.1 简介
 4.2 互联网协议的API
  4.2.1 进程间通信的特征
  4.2.2 套接字
  4.2.3 UDP数据报通信
  4.2.4 TCP流通信
 4.3 外部数据表示和编码
  4.3.1 CORBA的公共数据表示
  4.3.2 Java对象序列化
  4.3.3 可扩展标记语言
  4.3.4 远程对象引用
 4.4 组播通信
  4.4.1 IP组播——组播通信的实现
  4.4.2 组播的可靠性和排序
 4.5 网络虚拟化:覆盖网络
  4.5.1 覆盖网络
  4.5.2 Skype:一个覆盖网络的例子
 4.6 实例研究:MPI
 4.7 小结
 练习
第5章 远程调用
 5.1 简介
 5.2 请求-应答协议
 5.3 远程过程调用
  5.3.1 RPC的设计问题
  5.3.2 RPC的实现
  5.3.3 实例研究:Sun RPC
 5.4 远程方法调用
  5.4.1 RMI的设计问题
  5.4.2 RMI的实现
  5.4.3 分布式无用单元收集
 5.5 实例研究:Java RMI
  5.5.1 创建客户和服务器程序
  5.5.2 Java RMI的设计和实现
 5.6 小结
 练习
第6章 间接通信
 6.1 简介
 6.2 组通信
  6.2.1 编程模型
  6.2.2 实现问题
  6.2.3 实例研究:JGroups工具箱
 6.3 发布-订阅系统
  6.3.1 编程模型
  6.3.2 实现问题
  6.3.3 发布-订阅系统的例子
 6.4 消息队列
  6.4.1 编程模型
  6.4.2 实现问题
  6.4.3 实例研究:Java消息服务
 6.5 共享内存的方式
  6.5.1 分布式共享内存
  6.5.2 元组空间通信
 6.6 小结
 练习
第7章 操作系统支持
 7.1 简介
 7.2 操作系统层
 7.3 保护
 7.4 进程和线程
  7.4.1 地址空间
  7.4.2 新进程的生成
  7.4.3 线程
 7.5 通信和调用
  7.5.1 调用性能
  7.5.2 异步操作
 7.6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7.7 操作系统层的虚拟化
  7.7.1 系统虚拟化
  7.7.2 实例研究:系统虚拟化的Xen方法
 7.8 小结
 练习
第8章 分布式对象和组件
 8.1 简介
 8.2 分布式对象
 8.3 实例研究:CORBA
  8.3.1 CORBA RMI
  8.3.2 CORBA的体系结构
  8.3.3 CORBA远程对象引用
  8.3.4 CORBA服务
  8.3.5 CORBA客户和服务器实例
 8.4 从对象到组件
 8.5 实例研究:企业JavaBeans和Fractal
  8.5.1 企业JavaBeans
  8.5.2 Fractal
 8.6 小结
 练习
第9章 Web服务
 9.1 简介
 9.2 Web服务
  9.2.1 SOAP
  9.2.2 Web服务与分布式对象模型的比较
  9.2.3 在Java中使用SOAP
  9.2.4 Web服务和CORBA的比较
 9.3 Web服务的服务描述和接口定义语言
 9.4 Web服务使用的目录服务
 9.5 XML安全性
 9.6 Web服务的协作
 9.7 Web服务的应用
  9.7.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9.7.2 网格
  9.7.3 云计算
 9.8 小结
 练习
0章 对等系统
 10.1 简介
 10.2 Napster及其遗留系统
 10.3 对等中间件
 10.4 路由覆盖
 10.5 路由覆盖实例研究:Pastry和Tapestry
  10.5.1 Pastry
  10.5.2 Tapestry
  10.5.3 从结构化对等方法到非结构化对等方法
 10.6 应用实例研究:Squirrel、OceanStore和Ivy
  10.6.1 Squirrel Web缓存
  10.6.2 OceanStore文件存储
  10.6.3 Ivy文件系统
 10.7 小结
 练习
1章 安全性
 11.1 简介
  11.1.1 威胁和攻击
  11.1.2 保护电子事务
  11.1.3 设计安全系统
 11.2 安全技术概述
  11.2.1 密码学
  11.2.2 密码学的应用
  11.2.3 证书
  11.2.4 访问控制
  11.2.5 凭证
  11.2.6 防火墙
 11.3 密码算法
  11.3.1 密钥(对称)算法
  11.3.2 公钥(不对称)算法
  11.3.3 混合密码协议
 11.4 数字
  11.4.1 公钥数字
  11.4.2 密钥数字——MAC
  11.4.3 安全摘要函数
  11.4.4 证书标准和证书机构
 11.5 密码实用学
  11.5.1 密码算法的性能
  11.5.2 密码学的应用和政治障碍
 11.6 实例研究:Needham-Schroeder、Kerberos、TLS和802.11 WiFi
  11.6.1 Needham-Schroeder认证协议
  11.6.2 Kerberos
  11.6.3 使用安全套接字确保电子交易安全
  11.6.4 IEEE 802.11 WiFi安全设计中初的缺陷
 11.7 小结
 练习
2章 分布式文件系统
 12.1 简介
  12.1.1 文件系统的特点
  12.1.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需求
  12.1.3 实例研究
 12.2 文件服务体系结构
 12.3 实例研究:SUN网络文件系统
 12.4 实例研究:Andrew文件系统
  12.4.1 实现
  12.4.2 缓存的一致性
  12.4.3 其他方面
 12.5 新进展
 12.6 小结
 练习
3章 名字服务
 13.1 简介
 13.2 名字服务和域名系统
  13.2.1 名字空间
  13.2.2 名字解析
  13.2.3 域名系统
 13.3 目录服务
 13.4 实例研究:全局名字服务
 13.5 实例研究:X.500目录服务
 13.6 小结
 练习
4章 时间和全局状态
 14.1 简介
 14.2 时钟、事件和进程状态
 14.3 同步物理时钟
  14.3.1 同步系统中的同步
  14.3.2 同步时钟的Cristian方法
  14.3.3 Berkeley算法
  14.3.4 网络时间协议
 14.4 逻辑时间和逻辑时钟
 14.5 全局状态
  14.5.1 全局状态和一致割集
  14.5.2 全局状态谓词、稳定性、安全性和活性
  14.5.3 Chandy和Lamport的“快照”算法
 14.6 分布式调试
  14.6.1 收集状态
  14.6.2 观察一致的全局状态
  14.6.3 判定可能的
  14.6.4 判定明确的
  14.6.5 在同步系统中判定可能的和明确的
 14.7 小结
 练习
5章 协调和协定
 15.1 简介
 15.2 分布式互斥
 15.3 选举
 15.4 组通信中的协调与协定
  15.4.1 基本组播
  15.4.2 可靠组播
  15.4.3 有序组播
 15.5 共识和相关问题
  15.5.1 系统模型和问题定义
  15.5.2 同步系统中的共识问题
  15.5.3 同步系统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
  15.5.4 异步系统的不可能性
 15.6 小结
 练习
6章 事务和并发控制
 16.1 简介
  16.1.1 简单的同步机制(无事务)
  16.1.2 事务的故障模型
 16.2 事务
  16.2.1 并发控制
  16.2.2 事务放弃时的恢复
 16.3 嵌套事务
 16.4 锁
  16.4.1 死锁
  16.4.2 在加锁机制中增加并发度
 16.5 乐观并发控制
 16.6 时间戳排序
 16.7 并发控制方法的比较
 16.8 小结
 练习
7章 分布式事务
 17.1 简介
 17.2 平面分布式事务和嵌套分布式事务
 17.3 原子提交协议
  17.3.1 两阶段提交协议
  17.3.2 嵌套事务的两阶段提交协议
 17.4 分布式事务的并发控制
  17.4.1 加锁
  17.4.2 时间戳并发控制
  17.4.3 乐观并发控制
 17.5 分布式死锁
 17.6 事务恢复
  17.6.1 日志
  17.6.2 影子版本
  17.6.3 为何恢复文件需要事务状态和意图列表
  17.6.4 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恢复
 17.7 小结
 练习
8章 复制
 18.1 简介
 18.2 系统模型和组通信的作用
  18.2.1 系统模型
  18.2.2 组通信的作用
 18.3 容错服务
  18.3.1 被动(主备份)复制
  18.3.2 主动复制
 18.4 高可用服务的实例研究:闲聊体系结构、Bayou和Coda
  18.4.1 闲聊体系结构
  18.4.2 Bayou系统和操作变换方法
  18.4.3 Coda文件系统
 18.5 复制数据上的事务
  18.5.1 复制事务的体系结构
  18.5.2 可用拷贝复制
  18.5.3 网络分区
  18.5.4 带验证的可用拷贝
  18.5.5 法定数共识方法
  18.5.6 虚拟分区算法
 18.6 小结
 练习
9章 移动和无处不在计算
 19.1 简介
 19.2 关联
  19.2.1 发现服务
  19.2.2 物理关联
  19.2.3 小结和前景
 19.3 互操作
  19.3.1 易变系统的面向数据编程
  19.3.2 间接关联和软状态
  19.3.3 小结和前景
 19.4 感知和上下文敏感
  19.4.1 传感器
  19.4.2 感知体系结构
  19.4.3 位置感知
  19.4.4 小结和前景
 19.5 安全性和私密性
  19.5.1 背景
  19.5.2 一些解决办法
  19.5.3 小结和前景
 19.6 自适应
  19.6.1 内容的上下文敏感自适应
  19.6.2 适应变化的系统资源
  19.6.3 小结和前景
 19.7 实例研究:Cooltown
  19.7.1 Web存在
  19.7.2 物理超链接
  19.7.3 互操作和eSquirt协议
  19.7.4 小结和前景
 19.8 小结
 练习
第20章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20.1 简介
 20.2 多媒体数据的特征
 20.3 服务质量管理
  20.3.1 服务质量协商
  20.3.2 许可控制
 20.4 资源管理
 20.5 流自适应
  20.5.1 调整
  20.5.2 过滤
 20.6 实例研究:Tiger视频文件服务器、BitTorrent和端系统多播
  20.6.1 Tiger视频文件服务器
  20.6.2 BitTorrent
  20.6.3 端系统多播
 20.7 小结
 练习
第21章 分布式系统设计:Google实例研究
 21.1 简介
 21.2 实例研究简介:Google
 21.3 总体结构和设计理念
  21.3.1 物理模型
  21.3.2 总的系统体系结构
 21.4 底层通信范型
  21.4.1 远程调用
  21.4.2 发布-订阅
  21.4.3 通信的关键设计选择总结
 21.5 数据存储和协调服务
  21.5.1 Google文件系统
  21.5.2 Chubby
  21.5.3 Bigtable
  21.5.4 关键设计选择总结
 21.6 分布式计算服务
  21.6.1 MapReduce
  21.6.2 Sawzall
  21.6.3 关键设计选择总结
 21.7 小结
 练习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George Coulouris 伦敦大学皇后玛利学院荣誉教授,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访问教授。 Jean Dollimore伦敦大学皇后玛利学院的高级讲师。 Tim Kindberg matter 2 media创新技术公司创始人,PervasiveMedia Studio研究主任,英国布里斯托尔和美国帕洛阿尔托惠普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英国巴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访问教授。 GordonBlair 兰卡斯特大学计算系分布式系统教授,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教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大概翻了一下,嗯,整体感觉挺扎实的。封面设计比较简洁,但是那种厚重感一看就知道不是短期能啃完的。我比较关注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问题,翻到相关章节的时候,作者在那块儿的论述还是挺有条理的,从Paxos到Raft,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都有提及。虽然有些地方的数学公式推导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但我觉得这是理解其精髓的必经之路。而且,它还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书中还结合了一些现实世界的案例,比如Google的GFS和Chubby,让我能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更好地理解这些大型系统是如何设计和运行的。这本书的排版也还可以,字号适中,不会显得拥挤。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基础知识的铺垫,直接上手可能有点挑战。我个人觉得,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的代码实现或者更直观的图示,理解起来可能会更轻松一些。总的来说,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好书,适合有一定基础,想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底层原理的读者。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入的视角来审视分布式系统。我重点翻看了有关数据分片和负载均衡的章节。作者在讲解数据分片时,不仅介绍了各种分片策略,比如哈希分片、范围分片,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处理分片迁移和负载均衡的问题。这一点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系统设计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关于负载均衡,书中也介绍了多种算法,从简单的轮询到更复杂的加权最小连接,并且还探讨了如何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高效的负载均衡。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而是深入到设计背后的权衡和考量,比如一致性与可用性之间的取舍,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设计来达到最优解。虽然书中有些章节的理论深度很高,需要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才能完全消化,但其提供了构建和理解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坚实理论基础。
评分我大概浏览了这本书中关于网络通信和共识算法的部分。在网络通信这一块,作者详细介绍了TCP/IP协议栈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一些高级的网络模型,比如RPC和消息队列。对于消息队列的部分,我看到了对Kafka、RabbitMQ等常见消息系统的介绍,虽然篇幅不算太长,但能了解到它们的核心设计思想和关键特性。共识算法的部分,Paxos和Raft的讲解是我最关注的。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这两个算法的原理,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比如状态机、领导者选举等等。我个人觉得,Raft的讲解比Paxos要更易于理解一些,可能跟作者的叙述方式有关。书中的图示也对理解这些复杂的算法有所帮助,虽然有时还是需要结合文字反复对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对于想快速了解分布式系统表层概念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如果你想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为什么能够做到一致性和可靠性,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沉甸甸的,感觉分量十足。我主要看了关于分布式事务和容错的部分。作者在描述分布式事务的处理策略时,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模型,比如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并且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实用,因为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事务处理机制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容错方面,这本书也给出了很多经典的算法和设计思想,比如CAP理论的解读,以及各种冗余和备份策略的探讨。虽然有些理论性的描述比较抽象,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会,但作者的逻辑还是很严谨的。我比较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分布式系统的介绍,虽然不是深入到代码层面,但能了解到它们的整体架构和设计哲学,比如Amazon S3的扩展性和可用性是如何实现的,这给我不少启发。整体而言,这本书更偏向于理论和概念的阐述,对于想要了解分布式系统“为什么”这么设计,以及“如何”保证其可靠性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是一本“硬核”的分布式系统著作。我主要关注了其中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靠性这三个核心概念的讨论。作者在阐述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支撑这些概念的底层技术和设计原则。例如,在谈到可扩展性时,书中详细介绍了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微服务、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来实现系统的水平扩展。对于可用性,作者则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冗余、故障转移、优雅降级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而可靠性,则更多地体现在对数据一致性、事务完整性以及安全性的保障上。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工业界的经典案例,比如Amazon、Google、Facebook等公司的分布式系统设计,这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生动和具体。虽然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对读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如果你想系统性地学习分布式系统,并且想要深入理解其核心原理和设计之道,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