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东方历史评论03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 978754954437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东方历史评论03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
定价:39.00元
作者:许知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9544370
字数:
页码:3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如果说时代精神能够造就一代的史家,一代史家的著述也总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魅力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真、细心地研读今天的历史学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里面的知识学问,也为我们所处的当下确立坐标,为未来寻找方向。
内容提要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选取了十五位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希望从他们的访谈和代表作里找寻这个时代的“志气”。如果说民国时代的历史学者面对的挑战,是让史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近代的历史学,那么我们今天的挑战则是摆脱阶级和革命史观的叙事,创造一个更新的,同时也还原一个曾经的历史学。
目录
编者的话:历史新声
陈远 :做学问是为解答自己的疑惑 采访:方可成
院系调整中的燕京大学 撰文:陈远
沈巍:幽暗的史学 采访:肖海生
戏梦台北:新编京剧中的政治隐喻 撰文:沈巍
崇明:回到近代自由主义传统 采访:杨潇、戴潍娜
革命的终结—论孚雷的革命研究 撰文:崇明
冯筱才:重识历史经验的价值 采访:肖海生
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 撰文:冯筱才
付海晏:影射史学或集体的写作均不可取 采访:彭剑
安世霖的悲剧 :1946年白云观火烧案研究 撰文:付海晏
姜鹏:历史学者做通俗化工作从未间断 采访:方可成
一个曹操,各自表述 撰文:姜鹏
李里峰:如果历史无用,则一切皆可曰无用 采访:方曌
土改中的工作队 撰文:李里峰
梁志:寻根溯源,清算冷战的遗产 采访:邓志新
在、稳定和民主间权衡 撰文:梁志
马建标:在同情之理解中研究历史 采访:方曌
不朽的家国梦:五四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 撰文:马建标
唐小兵:重新认识知识人传统的历史谱系 采访:绿茶
重访中国革命 :以德性为视角 撰文:唐小兵
肖清和:儒家基督徒身份认同下的两头蛇 采访:戴潍娜、杨潇
耶稣形象:明末清初西学东传的典型案例 撰文:肖清和
昝涛:这个时代的史学危机更严重 采访:励轩
土耳其的民族主义与“族史重构” 撰文:昝涛
丁三:情怀既立,观念自在其中 采访:肖海生
滇缅公路的修筑 撰文:丁三
张宏杰:中国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史 采访:张天潘
一个绅士家族的经济成长:以湘乡曾氏为例 撰文:张宏杰
朱浒:在衰变的年代里 采访:戴潍娜、杨潇
整体性话语与地方性实践 撰文:朱浒
百年中国,薪火六代 撰文:谢志浩
二战一代的历史学家 撰文:威廉·帕尔默
作者介绍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时代的稻草人》等。
绿茶:本名方绪晓,曾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统筹编辑、《文史参考》杂志主编。
文摘
历史新声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淡黄色的封面上印着繁体的标题,里面是竖排的小字,有一种魏晋碑帖的味道,还有一种面对破碎山河时的顽强和信心,“中国为世界上历史完备的国家”;但是全书一点没有强词夺理的戾气,对于所述主旨,莫不从容不迫,一一列举理由,而且也时而看得见作者的顽皮,“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
那是1939年,钱穆先生四十岁出头,以研究先秦诸子成名的他,依照之前在各个大学任教时的笔记,写就了这本《国史大纲》。当时同在岩泉禅寺任教的更加年轻的张荫麟,以更流畅粹美的文笔开始写作他的《中国史纲》。在那本书的自序里,张荫麟直接宣称,这是中华民族次有机会,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他说过去十年里我们发现的新史料,运用的新方法,已经使得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时代顿成过去,而且将来的史学,是“万果垒垒”的。
他们当然有理由如此自信:梁启超、傅斯年、顾颉刚和胡适已经把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之路踏平了,剩下的就只有更年轻一辈在新学的广阔天地里面开拓;他们的师友中,也有王国维、柳诒徵、吕思勉、陈寅恪和陈垣这些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抱有同情的学人;他们有机会在世界各地的学府留学或是进行研究,张荫麟和另一位比他年龄稍长、名气却大得多的同辈学人,由治外交史而转向外交实务的蒋廷黻,都是留美归来。著有《清史大纲》的萧一山,三十岁上获得资助赴欧洲访学;终,这一批青年历史学者在其各自专精的领域都有所成就,可是他们出色也是出名的作品,却往往是由讲课记录整理而来的通史,那里面有他们的雄心,你甚至从这些著作的名字就能感到这一点:除了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那未能完成的《中国史纲》,还有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就连以断据擅场的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教训》”(俞大维语)。他们代表了一个锐思驰骋而又元气磅礴的时代。
这也是个迷人的时代。你不会忘记钱穆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下的断语,张荫麟优游不迫的叙述节奏,还有那一代历史学人考据的严谨、论辩的节制。这些三十年代的历史学者的作品在今天被重新发现,其中的一些几乎可以在不加注解的情况下就被当作教科书使用,反映了他们结论的可靠,而且,其中的大多数可以当作艺术作品来欣赏,其中好的那些则具有的长篇小说的精神气质。在这些作品面前,翦伯赞和胡绳们实在太刻板也太激越了,有点像叛逆期的倔强,像不那么好的类型小说。
年轻的民国造就了这些尚是青年的历史学者。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用胡适的话说,连皇帝都可以不要了,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接踵而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让当时一位对时局敏感的读书人感慨:“这一百年里头时势的变迁太速,学问总是追赶不上。”他很快要以自己对古史的考辨,引发史学界的大地震。这些新文化、新主义的兴起给以旧法治学的儒者带来压力,也促使他们调整自己对于经史关系的看法,拓展自身研究的范围。纵观民国的史家和史学,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所说的“志气”。
如果说时代精神能够造就一代的史家,一代史家的著述也总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魅力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真、细心地研读今天的历史学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里面的知识学问,也为我们所处的当下确立坐标,为未来寻找方向。
我们在这里推出生于1970年之后的十五位青年历史学者,希望从他们的访谈和代表作里找寻这个时代的“志气”。如果说民国时代的历史学者面对的挑战,是让史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近代的历史学,那么我们今天的挑战则是摆脱阶级和革命史观的叙事,创造一个更新的,同时也还原一个曾经的历史学。
从与他们的对谈里我们感到希望:他们明白意识形态下的历史写作既有的局限,希望不仅从材料上,也从方法和思想上取得突破;他们努力吸收来自国外和前辈的新的视角和语汇,对于史学界和思想界的动态保持关注,也对自身提出了种种要求;在大众文化生产出的通俗历史写作的冲击下,他们也能够保持专业历史研究者客观、冷静的态度,容忍,有时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大众化传播的进程中去。毕竟,90年代以来的大学校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平等的治学环境;快速开放的中国,重新带给他们走出国门、和国外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里面,也有并不依赖学院体制,依靠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写出作品的学者,虽然大学的校门依然对他们紧闭,但是公共空间和媒体在过去二十年的快速成长,给了他们空间和阵地。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求真、求实的欲望:如果过去曾是被刻意扭曲、忽略的,那么好的办法是用无可辩驳的史料,用难以争辩的事实回击它。有了明确的对手,挑选何种武器就变得特别容易了。因为曾经的历史叙事是基于对于历史材料的选择、过滤,在主题先行的前提下挑选历史证据,在价值判断已定的情况下展开议论,那么现在的历史就应该是从对材料的全面审读出发,从事无巨细的检索、查找和整理开始,然后基于这些工作得出所谓“客观”的结论和判断。毋庸讳言,现行的学术出版体制也偏好事实性强的叙述,而对思想和价值判断有所保留。在这些背景下,对于新的历史资料的发现,对于写作所谓“信史”的执著,成为了大多数历史学者的偏好。
不过,求真的强烈欲望也可能使人掉入片面真相的陷阱。档案资料有几个层次的真实:简单的是通过档案了解到之前鲜为人知或被故意遮蔽的事实;然后,我们可以了解创造这份档案的人的心智和情感,从而对这些具体的人和创建这些材料的具体制度有了认识;后,我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有可能逐步进入当事人的心境,建立一种古今的连续感,把档案看作是一种活的传统,对于过去有一种带着历史感的认同。不过,如果阅读这些档案的目的是重估和修正,恐怕就不得不站在外面,就个和第二个层面的真实思考和写作。在目的明确、单向的求真过程中,今天的这批青年历史学者似乎太急于放弃全景式叙述了,因而丧失了对于历史事件起源、细节、丰富性的陈述能力,也无法经常看到他们个人色彩浓烈的一家之言。
矫枉过正的毛病,在思想和文化发生快速和剧烈转变的时候都有,这批青年历史学者中的敏感者,也对此有所察觉。让人更加忧心的是,他们似乎对作为艺术的历史缺少基本的感觉。转变一种作为哲学的历史的好办法,并非是用一种哲学来替换另一种哲学,用一种真实回击另一种真实,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刚从一口井里爬出来,就掉进旁边的一条沟里了;哲学的历史需要用艺术的历史来转化、瓦解、丰富进而重构。
缺少审美意识的历史很难有持久的生命力。倘若接触到用整齐漂亮的小楷写下的案牍、书信的时候,这些历史素材吸引人的并非是内容,而是有些黑字穿透了那薄如蝉翼的纸面,留下汉字轮廓形状的那一个个空格,你要从上下文里猜出这到底曾经是什么字。所谓历史事实也无非如此,存留下的档案只能留给后世的人一个轮廓,一个语境,确切的东西已经过去了,也可能已经丧失了。那种认为细心解释一套保存完好的档案就可以重构历史的想法,是以剥夺历史的丰富性和历史叙事的多样性为代价的。
有时我们觉得,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代和体制下的青年历史学者,是不是过分苛责了?毕竟,从他们身处的纵坐标来看,世界范围的历史写作也呈现过度专业化,偏重研究而忽视写作,为服从学术体例而放弃个人风格的现象。历史感的构建,也非一人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人文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博雅教育的普及。但是我们也害怕,如果他们误以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提升、一种手段的改变、一种求真的欲望就能产出好的作品,就能真正重塑我们的史观,就能够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国外汉学研究并驾齐驱的话,那么我们就失败了,他们也许也会对自己失望。此时此刻,他们需要被提醒:历史写作“万果垒垒”的时代并没有到来,作为历史学者,他们需要比做好研究、写出信史和摆脱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强大的信念—这样一种信念,可能来自身为学人的道德责任,可能来自回望过去带来的历史使命感,也可能是对于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心。简言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convictiohistorian,而不仅仅是consensus historian。
这辑《东方历史评论》既非学术史,也不是排行榜,它无非是中国当代史学的某一侧影,不过却也包含了我们重塑史观的宏愿,还有对于这个时代精神气质的寄托。
……
序言
东方历史评论03 历史新声:中国杰出青年历史学人 978754954437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