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活着的马克思
定价:68.00元
作者:程建宁 丁宏远 刘常仁 袁德金 编著
出版社: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17289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马克思没有死,他还活着”已成为时代强音。本书是四位志同道合、平均达73岁高龄的编写者,以多年的马克思情结编写的一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读物,旨在引导读者走进马克思、学习马克思。书中选取*典型意义的史料,讲述了马克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生涯;通过用通俗语言学习和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读者走进科学理论殿堂;采取叙述感人故事、回忆精彩篇段、摘取经典评价的形式,宣传了马克思的人格。
《活着的马克思》自出版一年内,连续加印四次,此次在原版基础上,新增“马克思名言”、编著者程建宁感人至深的“编写散记”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评介文章”三个部分,进一步从不同侧面彰显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本书内容契合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现实。
2.本书的编写者行伍出身,平均年龄高达73岁,抱持多年马克思的情怀。
3.本书具有真实性、鲜明性、生动性、普及性,是一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图文并茂的鲜活教材,一本质量好分量重、宣扬正能量又紧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
4.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郑一明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许志功 撰文推荐
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邵维正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
5.马克思活在时代
活在党、国家、军队中
也活在社会、家庭中
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6.同智者同行就如沐春风!
同勇士为伍就无所畏惧!!
同英雄结伴灵魂就会升华!!!
——《活着的马克思》**编著者、军委办公厅原主任程建宁
升级版·前言
前言
历史的巨人
一、特里尔小公民2
母亲眼中的“幸运儿”3
孩童“首领”4
二、勤奋的求学生涯6
家中上小学7
中学生活9
对职业选择的回答11
初入波恩大学13
转学柏林大学16
赢得爱情19
热心诗歌创作21
参加青年黑格尔派俱乐部24
撰写博士论文26
三、点亮共产主义明灯29
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1
创建无产阶级政党46
撰写《资本论》53
四、为真理而斗争63
革命风暴中的雄鹰65
巴黎公社的英勇旗手75
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86
反对冒牌社会主义的斗争93
五、奋斗不息的晚年98
在同疾病抗争中顽强工作99
继续指导革命运动的发展1
学无止境的典范4
六、永生的马克思6
天才的头脑
一、从宗教批判到现实的批判
——学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16
二、对“异化劳动”的理论阐述
——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31
三、辩证唯物论实践观的提出
——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42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
——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153
五、世界上早的纲领
——学习《宣言》173
六、对物质生产各要素关系的分析
——学习《﹤经济学批判﹥导言》192
七、揭露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学习《资本论》207
八、对巴黎公社经验的理论总结
——学习《法兰西内战》224
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学习《哥达纲领批判》233
的人格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247
二、勤奋的学习精神257
三、无畏的斗争气概262
四、高尚的道德情操267
五、真挚的革命友谊275
结束语284
编后话287
附录
一、马克思名言291
二、《活着的马克思》编写散记336
三、《活着的马克思》评介文章351
《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我原以为马克思的理论早已尘封在历史的角落,但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它惊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新颖,他没有从宏大的政治格局入手,而是从最微观、最贴近个体生活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他会分析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比如我们如何被消费主义裹挟,我们如何对商品产生“拜物”的情感,而这些,竟然都可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找到源头。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马克思的这一理想,在书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作者并没有将它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中个体困境的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可能性和途径。他会探讨,在日益碎片化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才能找回自己,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叹,很多曾经让我困惑的现象,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得清晰起来。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我的人生目标,以及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简直就是一本“思想的健身房”,让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马克思的理解已经 cukup 了,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识有多么肤浅。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马克思那看似深奥的理论,化繁为简,呈现在我的眼前。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甚至是一些生动有趣的类比,来解释那些核心概念。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章节。我之前对这个概念总觉得有点抽象,但书中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详细阐述,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我终于明白了它的精髓。作者甚至会引用一些 historical events,来佐证他的观点,让我觉得这些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而且,这本书的“升级版”真的名副其实,它不仅对马克思的原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还结合了当下最新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更新”和“再创造”。这让我觉得,马克思的思想并不是 static 的,而是 dynamic 的,是能够不断发展和适应时代的。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沉睡已久的思维被唤醒了。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去分析那些我曾经习以为常的现象。
评分《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思想的力量。我一直以为,马克思的思想是属于过去时代的,是与我们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生动、极其有说服力的方式,向我证明了,马克思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不是那种枯燥地堆砌理论,而是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会通过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来阐释马克思的理论是如何能够解释这些问题的,并且提供解决的思路。我尤其被书中对“剩余价值”的解读所吸引。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向我展示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如何被资本所“占有”的,以及这种占有是如何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他会探讨,在信息时代,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对经典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解读,让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它让我开始思考,我能够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的时候,心里是带着点忐忑的。毕竟,“马克思”这个名字,在很多人心中都带着某种“政治正确”的标签,我怕这本书会是一本干巴巴的说教,充斥着陈词滥调。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真的是一股清流,一股充满了生命力的思潮。作者的写作功力非常扎实,他并没有回避马克思理论中那些可能引起争议的部分,而是以一种极其客观、审慎的态度去分析。他会详细介绍马克思提出的不同概念,比如商品拜物教、剩余价值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他会告诉你这些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的,它们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马克思理论的“时代性”解读。作者并没有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已经过时的“古董”,而是通过大量的 contemporary examples,展现了马克思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他会分析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贫富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问题等等,然后巧妙地将这些现象与马克思的理论联系起来。这种连接,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早就埋下了伏笔。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流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甚至可以说是引人入胜。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诗意,又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让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获得深刻的思考。
评分我必须承认,《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堆过时的教条,是某些政治宣传的工具。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马克思思想中那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那些充满批判精神和深刻洞察力的部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简单地罗列马克思的观点,而是深入地挖掘了马克思思想的“原初动力”。他会去探讨马克思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理论,他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他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这种“追根溯源”的解读方式,让我对马克思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实践”的论述。马克思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在书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作者会通过大量的社会案例,来展示马克思的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被检验和发展的。他甚至会探讨,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将马克思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有理论深度,更有现实意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它提出的问题,很多都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它让我开始思考,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是公平的?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否真的有价值?这些拷问,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
评分这本书《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匹黑马,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对马克思的理论持有一种“远观”的态度,觉得它距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但这本书,却像一座桥梁,将我与那个曾经遥远的理论世界紧密地连接了起来。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将复杂的哲学概念,用一种充满智慧和感染力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会用大量的 historical anecdotes 和 contemporary social phenomena,来佐证他的观点,让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我尤其被书中对“资本的逻辑”的剖析所吸引。作者没有简单地批判资本主义,而是深入地分析了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以及它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会探讨,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是如何被“卷入”资本的漩涡,而又在其中丧失了自我。这种深刻的洞察,让我感到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的清醒。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琢磨作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对自身和世界的深刻反思。我强烈推荐给每一个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朋友。
评分我得承认,《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思想奇遇”。我原本以为,马克思主义是那种枯燥、遥远、甚至有点“老派”的学说。但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渴的思想。作者的写作方式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学者,而更像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思想家,用他独特的视角,解读了马克思那深邃的思想。他没有用那些晦涩的哲学名词来“炫技”,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甚至带着些许幽默的语言,将马克思的精髓呈现出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异化”的讨论。我之前一直觉得“异化”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书中通过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劳动、消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细致剖析,我才真正理解了“异化”是如何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他会探讨,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逐渐失去作为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也非常触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产生一种“被理解”的感觉,仿佛作者和我一样,也曾经对这个世界感到困惑,也曾经在寻找答案。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思考。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大而无当”的理论著作敬而远之,总觉得读起来像是啃一块很难嚼的石头。《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却是个例外。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品尝一杯陈年的美酒,入口微涩,回味无穷。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那种一板一眼地讲解,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穿越时空,去领略马克思思想的壮丽风光。他会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核心要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阶级斗争”的解读。我之前一直觉得这个概念有点过于激烈,但书中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梳理,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分析,我才明白,阶级斗争并非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口号,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话题的敏感性,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来阐述它。他会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以及它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人类社会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每次合上书本,脑海中都会萦绕着一些新的思考,新的问题。它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播下了探索的火种。
评分这本《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简直是我的思想启蒙之光!我之前对马克思的印象,说实话,有点刻板,总觉得是历史书上那些冰冷的概念和遥远的理论。但这本书,真的彻底颠覆了我。作者像是拿着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又带着一颗温暖的心,一点点剥开了马克思思想的层层外衣,露出了它鲜活的、与我们当下息息相关的脉搏。书中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解读,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异化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讨论,不再是枯燥的学术探讨,而是直击心灵的拷问。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马克思本人就坐在我旁边,用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与我一起探讨生活的困境和希望。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很巧妙,不会让你觉得是在被“喂养”知识,而是引导你一起去“发现”和“思考”。他会抛出一些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剖析,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思路走,直到豁然开朗。比如,关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书中没有直接告诉你结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和 historical context,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得出那个令人警醒的答案。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收获巨大,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更是思维方式的提升。我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社会、对人生、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感到困惑和好奇的朋友们,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启发。
评分我必须说,《活着的马克思(升级版)》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读到过的最富有启发性的读物之一。我之前对马克思的认识,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总觉得他是一个过于激进、过于理想化的思想家。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写作风格极其流畅,他就像一位充满激情的演说家,将马克思的思想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他没有回避马克思理论中那些可能引起争议的部分,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探讨,去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意识形态”的解读。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向我展示了意识形态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甚至是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他会分析媒体、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是如何构建和传播意识形态的,而我们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这种深刻的分析,让我感到一丝“被操纵”的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启迪的清醒。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多曾经让我迷惑不解的现象,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得清晰起来。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去质疑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