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用:汉英词典

学生实用:汉英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学生实用汉英词典编写组 编,无 译
图书标签:
  • 词典
  • 汉英词典
  • 英语学习
  • 学生用
  • 工具书
  • 语言学习
  • 教育
  • 参考书
  • 双语词典
  • 学习辅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铂悦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ISBN:9787119063782
商品编码:28677458233
丛书名: 学生实用汉英词典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学生实用:汉英词典

:15.00元

作者:《学生实用汉语词典》编写组 编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119063782

字数:400000

页码:6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目录


编者的话
凡例
汉语拼音索引
词典正文
附录:
一、数字的用法
二、中国主要地名

内容提要


收录字头3千余个,词条3万多条,释义简明、准确、地道,注意释义语体色彩,供读者选择,小巧精致,携带方便,学生实用。

作者介绍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的深度研究专著的图书简介,与您提到的《学生实用:汉英词典》完全无关。 --- 书名:《铁与犁的时代: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经济与精神图景》 作者:[此处填写真实或虚构的历史学家姓名] 出版社:[此处填写真实或虚构的大学出版社或专业学术出版社] 字数:约 55 万字 开本:16开 精装 --- 内容简介: 《铁与犁的时代》并非一部简单的编年史,它是一次对公元 500 年至 1500 年间西欧社会肌理的细致解剖与深度重构。本书旨在超越“黑暗时代”这一陈旧标签的束缚,深入探究中世纪欧洲如何在古典文明的灰烬之上,构建起一个充满内在活力、复杂张力和深刻精神内核的全新世界。作者以扎实的考古学、文献学和地理学证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叙事框架,将政治权力、经济生产、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第一部分:废墟与重建——早期中世纪的权力真空与地方化 本书开篇聚焦于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权力碎片化时期。我们不再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视为历史的过渡地带,而是视为真正的地方性权力和新的社会契约的诞生之地。 土地的政治化: 详细考察了“庄园制度”(Manorialism)的起源与发展,而非仅仅将其视为僵化的经济结构。重点分析了“从属关系”(Vassalage)如何从军事保护的权宜之计,逐渐演变为土地分配与社会义务的核心机制。通过对早期萨利克法典等法律文献的细读,揭示了财产继承、自由人地位界定的微妙变化。 教会的世俗化职能: 探讨了在中央行政机构瓦解后,修道院(特别是本笃会)如何承担起知识保存、农业创新乃至行政管理的角色。分析了爱尔兰和英格兰的教区制度如何填补了治理的真空,并成为地方社区的稳定锚点。 北方的浪潮: 深入研究了维京人的“探险”对欧洲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既是毁灭性的掠夺者,也是贸易路线的重塑者和新的精英阶层的形成者。考察了诺曼人、丹麦人在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定居模式,以及他们如何将北方的流动性与南方的既有结构融合。 第二部分:高地上的生产力革命与城市复苏 本书的核心论证之一,在于强调中世纪盛期(约 1000-1300 年)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一场深刻的、由技术进步驱动的社会经济转型。 农业的绿色革命: 详尽描述了重型犁、马项圈、三圃制轮作法等关键农业技术的推广,并量化了其对人口增长和剩余产品生产的贡献。分析了“开放田地制度”的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它如何促进了村社内部的合作与冲突。 河流的复苏与贸易的脉动: 描绘了威尼斯、热那亚、汉萨同盟的崛起,展示了地中海与波罗的海贸易网络如何重新连接被隔离的欧洲经济区。重点剖析了金融工具的演变,如汇票(Bill of Exchange)的出现,如何降低了长途贸易的风险,并催生了早期的商业资本主义精神。 “城市之光”的回归: 考察了意大利北部和佛兰德斯城市自治运动的独特路径。分析了行会(Guilds)的双重角色:它们既是技术标准的守护者,也是城市政治权力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对城市契约和法令的研究,阐释了“城市空气使人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的社会学意义。 第三部分:信仰的堡垒与精神的疆界 本书的第三部分转向中世纪精神世界的建构,这是理解其政治结构和社会伦理的关键所在。 教皇权力的巅峰与挑战: 详细梳理了格里高利改革(Gregorian Reform)对教会自主性的追求,以及它如何与世俗君主(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爆发的“授职权之争”。分析了教会法体系(Canon Law)如何试图超越地方习俗,建立普世的道德与法律秩序。 经院哲学的逻辑构建: 探讨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新发现对欧洲知识体系的颠覆性影响。重点阐述了托马斯·阿奎那的综合工作,即理性(哲学)与启示(神学)的调和努力,以及它如何为后来的科学方法论奠定基础。 民众的信仰与异端思潮: 考察了普通民众的宗教实践,如朝圣、圣物崇拜和对圣徒传记的依赖。同时也深入研究了卡塔里派(Catharism)等新兴的、挑战教会正统性的运动,并分析了教会镇压异端的机制及其对社会控制的意义。 第四部分:冲突、危机与转型的序曲 本书以 14 世纪的重大危机为收尾,但视角侧重于这些危机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催化剂,而非终结。 黑死病的冲击波: 不仅关注人口锐减的统计数据,更侧重于劳动力相对价值的飙升如何瓦解了既有的封建义务关系。分析了农民起义(如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的深层社会经济动因,而非仅仅将其视为暴动。 战争的成本与民族意识的萌芽: 通过英法百年战争的案例,探讨了专业化军队的出现对贵族军事角色的削弱,以及共同的敌对经验如何在不同区域促进了早期民族语言和身份的认同。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铁与犁的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性。作者拒绝将中世纪视为一个静态的、由单一力量(如封建制度或教会)主导的时代。相反,它揭示了一个动态的、充满张力的社会:在庄园的束缚下,贸易网络正在扩张;在神权的笼罩下,世俗理性正在萌芽;在技术的改进中,人口的潜力正在被释放。本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成果,更是一幅关于欧洲文明如何从混乱中孕育出其未来形态的宏大画卷,对于理解现代世界的制度根源和文化基因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适合所有对欧洲社会史、经济史、中世纪思想史感兴趣的学者、研究人员及高阶学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英汉释义部分,经常出现一种令人抓狂的情况:同义词在中文里被简单粗暴地堆砌在一起,缺乏明确的区分度。比如,同一个英文动词,在它下面可能会列出“进行、实施、执行、办理”等十几个中文解释,但对于这些看似相近的词语在具体使用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哪个更偏向于官方流程,哪个更强调实际操作,哪个更具有抽象性——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任何指导性的说明。这对于需要精确表达的场合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我曾经因为这个原因,在口语练习时混淆了“implement”和“execute”的用法,被母语者指正后才意识到,仅仅知道“执行”这个大方向是远远不够的。一本专业的词典,其价值就在于它能帮助学习者穿透表面的同义词迷雾,直达它们各自的语用核心。如果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大量中文对应词,而没有提供任何辨析性的注释或使用语境的提示,那它就退化成了一本低效的“翻译对照表”,而非真正的学习工具。

评分

让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这本词典在例句的选择上显得异常保守和刻板。每一个词条下的例句都非常简单直白,仿佛是为刚接触英语的学龄前儿童编写的。例如,我查阅一个表示“复杂”的形容词时,它给出的例句无非是“The machine is very complex.” 这样的句子,完全无法展示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例如在讨论社会结构、金融模型或心理状态时,如何进行更细微的语义切换和搭配。作为一个需要撰写正式报告和进行深度阅读的学生,我需要看到更具层次感和地道性的例证。这些单调乏味的句子,不仅不能帮助我掌握词汇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技巧,反而可能误导我只在最简单的语境中使用它们。这种例句的“低水平化”,极大地削弱了词典的教学价值。我期待的是能看到更复杂的从句结构、更贴近真实语境的引文片段,哪怕是从经典文学或权威媒体中摘录的句子也好,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词义的对应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每一次查找都像在迷宫里绕圈子。纸张的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翻阅几次后边缘就开始卷曲,油墨印得深浅不一,尤其是在词条密集的地方,看得人眼睛生疼。我记得有一次急着查一个不常见的固定搭配,结果因为印刷模糊,我竟然看错了一个介词,导致整个句子理解偏差,耽误了写一篇重要的报告。而且,它的装订方式非常脆弱,打开一个角度过大,就能听到“吱嘎”的声响,我生怕下一秒它就散架了。我本来以为作为一本“学生实用”的工具书,在耐用性和易用性上会有基本的保障,但事实证明,它在基础的工艺制作上就未能达标。如果它能更注重内页设计,比如使用更清晰的字体、更合理的间距,哪怕只是稍微加厚一点纸张,使用体验都会提升不止一个档次。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本只注重凑数、缺乏诚意的印刷品,而不是一个可靠的学习伙伴。我真心希望出版商能在再版时,能对这些硬性的物理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工具书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耐用度和阅读舒适度。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词典的收词范围和深度,完全没有达到我预期的“实用”标准。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词汇或者近几年在学术前沿出现的专业术语,它几乎是空白一片。我最近在阅读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英文文献时,遇到了好几个关键术语,翻遍了整个“A”到“Z”的字母区域,愣是没有找到对应的精准翻译,更别提有详细的用法解释了。这让我不得不立刻切换到在线词典进行补充搜索,完全打乱了我的阅读节奏。一本优秀的工具书,理应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能够覆盖不同学习者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它似乎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语言习惯中,对于现代英语的动态变化捕捉得非常迟钝。如果仅仅是收录一些最基础的、小学课本级别的词汇,那市面上任何一本口袋词典都能胜任,根本不需要一本“厚重”的工具书。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增加一个增补页,专门收录近五年的高频新增词汇和短语,这样才能真正配得上“实用”二字,否则,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过时的词汇手册。

评分

关于这本词典的检索系统,我只能用“反人类设计”来形容。它的音标标注系统混乱不堪,时而使用国际音标(IPA),时而又跳跃到英式或美式的简化标记,而且标记的位置和字体大小也不统一,使得快速定位和记忆发音变得异常困难。更要命的是,它似乎对某些不规则的词形变化处理得非常糟糕。例如,我查阅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时,竟然提示“未找到”,需要我反推回原形动词,再从头开始查找。这对于时间宝贵的考试复习阶段来说,是巨大的时间浪费。我习惯了其他词典那种强大的词形联动检索功能,能够一键查询到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各种形态的释义。这本书的设计理念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现代学习者对于效率和系统性的要求。如果一个工具不能提供流畅、一致且智能化的检索体验,那么它在功能上就存在根本性的缺陷,无论它的纸张多厚,都无法弥补这种操作上的滞涩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