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战争事典044:一战后期毒气战?平叛战争?武田信玄西上作战疑点 | |||
| 分类名 | 战争事典 / 正辑 | ISBN | 9787516819241 | |
| 中图分类号 | E19 | 编/作者/译者 | 指文烽火工作室 |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责任编辑 | 谭兵兵 | |
| 预计发货时间 | 2018-6-15 | 封面用纸 | 250克铜版纸 | |
| 定价 | 59.80 | 内页用纸 | 80克胶版纸 | |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
| 版次 | 1版1次 | 印张 | 13 | |
| 页码 | 208 | 字数 | ||
| 本书卖点 | 一战后期的施毒、防毒装备与相关战术;关原之战中局势的变化、西军失败及东军胜利的原因;厘清武田信玄西上作战有关的历史疑问 | |||
| 编辑推荐 | 毒气到底给人类留下了怎样惨痛的记忆,以至于到如今还谈之色变?一战后为什么毒气很少在战场上使用,却成为残杀平民的屠刀?让我们把视线拉回1917—1918年的一战战场,从施毒、防毒装备与相关战术中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格鲁拉既是军人,也是学者。其《平叛战争》是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的难得佳作。他从自己的相关经历、经验出发,在《平叛战争》中总结了叛乱的规律,论述了平叛的策略和手段,并列出了具体的平叛步骤。 关原之战,东西军将领都思潮如泉涌一般,竭尽所能,提出各种计策。西军在开战之初几乎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终败北。作者对局势的变化、西军失败及东军胜利的原因,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死前发起的西上作战,一度气势滂沱,却又因为信玄身故而风流云散,这场战役在历史上常被浓妆艳抹,也存在诸多记载矛盾,《武田信玄西上作战的疑点》替您揭开帷幕下的真相。 | |||
| 营销支持 | 超大论坛、铁血论坛、豆瓣网,战争事典、指文图书微信公众平台 | |||
| 内容简介 | 《战争事典044:一战后期毒气战?平叛战争?武田信玄西上作战疑点》共收录了4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战争故事。 回顾了一战后期,英军和德军的毒气攻击,以及二者的防护装备,总结了一战毒气战战术;介绍了叛乱及平叛战争的相关理论和规律;记叙了关原之战本战中东西军的攻与防、计与谋、个人生与死的牵挂、家族利与义的纠缠;探讨了与武田信玄西上作战有关的历史疑问,澄清了部分传言。
| |||
| 作者简介 |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刘萌: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信息管理双学士学位,对航空史和兵器战术史有浓厚的兴趣,译有《现代空中武力》一书,并发表多篇军事历史类文章。 张宏伟:宅男奶爸一枚,自幼颇爱历史,尤好19世纪军事史,在超音速论坛上发表过《普鲁士之鹰**:罗斯巴赫与洛伊滕战役》《美国—墨西哥战争史》。 王立鹏:原《大家谈》栏目军事评论员,*一视频网军事评论员,《世界军事》原编辑,擅长武器装备、日本史、欧洲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类文章写作,已在各类杂志发表历史文章逾50篇。 司任平:曾任电*台编辑,现从事装潢业,日本战国史业余爱好者,长年流连于百度贴吧、台湾ptt论坛、知乎,与各位同好商谈讨论日本战国史。 | |||
| 适读对象 | 一战史爱好者、日本战国史爱好者、商人、大学生、中学生、历史教师 | |||
目 录 | ||||
前言
杀人魔术——一战后期毒气战的装备和战术(1917—1918)
平叛战争——理论与实践(上)
命运奏鸣曲——关原合战
武田信玄西上作战的疑点
这本书的标题中“指文军事图书”的标识,通常意味着它在军事考证方面会非常细致入微,不满足于泛泛而谈的结论。这让我对它在“一战后期”的聚焦抱有极高期待。一战后期,各国在毒气战上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对抗与反制阶段,战略战术的演变速度非常快。我希望看到对于德军、英法联军之间在毒气防护装备、释放时机和天气条件选择上的具体战例分析。例如,哪一次关键战役中,毒气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及这种“决定性”的代价是什么。如果书中能加入对战后国际社会对化学武器管制的早期讨论,哪怕只是简略提及,都会让这部分内容显得更为完整和具有现代意义。这种对历史事件的精细拆解,才是硬核军事历史读者所追求的阅读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军事爱好者,我更看重的是作者在分析不同类型冲突时的宏观视野。这本书似乎成功地将世界大战的工业化屠杀,与日本古代那种基于个人武勇和封建忠诚的战争形态并列,这种对比本身就极具启发性。毒气战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代表着效率与非人道性的结合;而“平叛战争”则往往是关于权力合法性与地方控制的较量,它更考验指挥官的政治手腕和对人心的把握。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找到连接这两者的叙事桥梁的?是探讨战争目标(无论是维护帝国秩序还是维护幕府统治)的本质一致性,还是分析不同技术水平下,战争伦理的底线变化?如果能深入探讨在极端压力下,人类社会如何为战争的残酷性寻找合理化借口,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出单纯的军事史范畴,而进入到社会哲学层面。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更像是在参与一场精心策划的历史辩论会,而不是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我尤其关注那些标题中提到的“疑点”,因为历史的魅力往往就藏在那些尚未被完全解答的谜团之中。以武田信玄的西上作战为例,教科书上的定论往往是英雄末路,病逝于半途,但真正的历史难道会如此干脆利落吗?我期待作者能带来一些新的史料解读,比如对当时各方文书的交叉比对,或者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精细分析。一个成熟的军事史研究者,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合逻辑”的节点。这种对细节的苛求,对我这样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吸引力。我希望书中能有详实的地图分析和兵力部署图,帮助我重建当时那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决策背后的无奈与决断。如果能进一步探讨信玄本人在战略规划中,对“后勤保障”与“政治目标”之间的权衡,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体现出一种对“军事知识”的尊重。纸张的触感和墨水的清晰度,都让人在长时间阅读时感到舒适,这对于阅读严肃的历史题材至关重要,毕竟我们不希望被劣质的装帧分散了对专业内容的注意力。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军事历史作品,其呈现方式本身就是对历史的致敬。尤其是涉及到“毒气战”这种沉重的主题,那种压抑的氛围需要通过视觉效果来烘托。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当时留存下来的照片或复原图,哪怕是模糊的、残缺的,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量都是文字无法完全替代的。这类细节处理得当,能瞬间将读者拉入那个硝烟弥漫、充满道德困境的时代背景之中,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是如何推动技术和战术的“畸形”发展。这不仅仅是看故事,更是一次深入历史深处的灵魂拷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严肃的历史厚重感,那种深沉的色调和略带磨损的字体选择,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对待这段历史时的严谨态度。我特别喜欢那种将不同时期、不同侧重点的军事主题巧妙地整合在一起的编排方式。比如,它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化学战术,与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那场扑朔迷离的“西上作战”并置讨论,这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对比,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思考维度。我一直在想,不同时代的军事决策者在面对战略瓶颈时,其思维模式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又有哪些时代性的局限。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似乎就是在引导读者去探索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光是光是想象一下,如何从西线堑壕中弥漫的毒雾,跳跃到甲州山地中武田军团的行军路线和粮草补给问题,这种思维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阅读乐趣。我期待它能在细节上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解读,尤其是那些被主流史学略微忽视的侧面证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