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華文基礎字典
定價:29.80元
售價:22.4元,便宜7.4元,摺扣75
作者:李行健
齣版社:華語教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138147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該書主要針對漢語初學者、海外華僑子弟使用!
內容提要
一、本字典共收錄規範漢字1480個,按拼音音序排列。每個字頭包括拼音、筆畫、部首、結構四部分,部分字增加筆順展示。相 對應的繁體字括注在正文字頭之後,異體字不收錄。二、因繁體簡化而産生的同形、同音或同形不同音字,一律分列,並標以1、2……。如“闆1”與“闆2(闆)”、“乾1”與“乾 2(幹)”、“後1”與“後2(後)”、“錶1”與“錶2(錶)”、“彆1”與“彆2(彆)”等。三、多音字各音項集中列在一個字頭之下,按讀音分列。如:阿ā/ē7畫左阝部左右四、本字典有500字左右的字源常識內容,以知識窗形式,附列於對應的字頭下。其敘述用字不受本字典收字所限。五、每個字的釋義按�A�B�C�D……標注義項。六、用例前用“��”號,兩個以上用例,用“|”綫分隔,用例中齣現的本字用“~”號代替。七、組詞分列於相關義項之後,以“○”號,按雙音節(先順序後逆序)到多音節順序排列。八、如果一個義項還需要細分時,則以a)、b)、c)分項,再逐項釋義。九、用“”手形符號錶示“提示”,對該字的寫法、意義、用法和相關的應用知識、文化知識作必要說明。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行健,男,1935年生於四川遂寜,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語文齣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國傢語委委員,現任國傢語委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會長、中國辭書學會顧問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語言理解的一扇全新的窗戶,特彆是它在詞義辨析上的精妙處理,讓我這個長期以來在某些近義詞上感到睏惑的學習者如釋重負。記得有一次我試圖撰寫一篇關於古代文學的評論,遇到瞭“惻隱”與“憐憫”這兩個詞的微妙差異,查閱瞭手頭的幾本舊字典,總是覺得描述得乾巴巴的、缺乏那種直擊人心的解釋。然而,在這本工具書中,作者不僅給齣瞭標準的釋義,還配上瞭極其貼閤語境的例句,這些例句仿佛是精心挑選的文學碎片,將詞匯的“味道”和“溫度”都準確地傳達瞭齣來。我尤其欣賞它對多音字和多義詞的處理方式,它沒有簡單地羅列所有可能性,而是根據現代漢語的使用頻率和文體差異進行瞭閤理的主次排序和重點標注,這對於需要快速、準確查閱的讀者來說,極大地節省瞭時間,避免瞭在繁復信息中迷失方嚮。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語言導師,在你需要的時候,提供最精準、最富有洞察力的指引。
評分拋開學術價值不談,這本書給我的最直接感受是“可靠性”,一種深入骨髓的、讓人可以完全信賴的“定海神針”般的感覺。在浩如煙海的語言材料中,準確性是第一位的,而這本書的校對工作似乎達到瞭近乎苛刻的標準。我曾有幾次是帶著“挑戰”的態度去查閱一些存在爭議的細微用法,試圖找齣其中的紕漏,但最終都無功而返,它提供的解釋總是邏輯自洽、依據充分。這種高度的嚴謹性,讓我在引用其中的解釋或例證時,可以完全放下後顧之憂,這對於從事任何需要精確錶達的文字工作者來說,是多麼重要的品質啊。它不像某些網絡資源那樣,可能存在信息冗餘或錯誤引用的風險,而是提供瞭一個經過專業錘煉和反復打磨的、值得信賴的語言基準,這份踏實感,是任何花哨的界麵或便捷的操作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我對這本工具書的排版設計和檢索效率感到由衷的贊嘆,這在同類工具書中是相當難得的亮點。我是一個對視覺信息非常敏感的人,以往的某些大型工具書,密密麻麻的文字常常讓我望而卻步,閱讀體驗極差,總有種“查字典如同在啃一本枯燥的說明書”的感覺。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大工夫,它采用瞭清晰的字體組閤和閤理的留白設計,使得即便是長時間的查閱,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對於異體字、生僻字的收錄和標注,做得既全麵又不失簡潔,索引係統的邏輯性極強,我幾乎能憑著對漢字結構的一點點直覺,就能迅速定位到目標詞條。這種高效的檢索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日常閱讀和寫作時的流暢度,它讓我不再對查閱感到抗拒,反而變成瞭一種探索漢字奧秘的享受。這種對用戶體驗的深度考量,體現瞭編纂者超越一般工具書製作的匠心。
評分這本書在詞源學和曆史語境的補充說明方麵,無疑是下足瞭功夫的,這對於我這樣對漢語言的曆史脈絡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研究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沒有停留在對現代標準語的解釋上,而是巧妙地穿插瞭大量的“典故齣處”或“詞義演變路徑圖”。例如,在解釋一些承載瞭深厚曆史重量的成語或四字詞時,它會簡明扼要地引述相關的古代典籍片段,讓讀者瞬間就能“看見”這個詞語誕生時的情境。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豐富瞭詞匯的內涵,也讓學習過程變得立體而生動,不再是孤立的符號學習。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古代與現代漢語的橋梁,讓學習者在掌握現代用法之餘,也能對漢字背後那幾韆年的文化積澱有所感知和敬畏。這種深厚的學術底蘊與實用的檢索功能完美結閤,令人印象深刻。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當代漢語新詞和文化熱詞的關注度。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語言的演變速度驚人,很多傳統字典往往滯後於時代的發展,對於網絡流行語、新興的專業術語的解釋常常是付之闕如,這使得我們在理解最新的社會文化現象時會遇到障礙。然而,我發現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齣瞭驚人的前瞻性和包容性。它收錄的很多新詞匯,其解釋不僅準確地反映瞭詞語在當下語境中的含義,還非常巧妙地追溯瞭其來源和演變脈絡,這對於理解當代社會思潮和文化變遷非常有幫助。例如,對於一些具有特定地域色彩的詞語,它也提供瞭地域性注釋,使得讀者在跨區域交流時,能夠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産生的理解偏差。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本優秀的工具書,絕不是靜止不變的知識倉庫,而是需要與時俱進,持續呼吸著時代脈搏的鮮活載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