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定价:45.00元
作者:林国栋,胡来林,彭小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030375766
字数:
页码:2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课程教学论理论教育丛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生物教师教育中的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学习论、教学论、课程论指导下,剖析生物课程实施和生物教学过程各层次、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对生物学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模式、策略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面向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实施,重点帮助师范生把握生物新课程的精髓,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随着课程研究的逐步深入,现代课程专家对“课程”一词有不同的定义。学科课程论专家提出课程是学校学科及其安排和进程,如生物学课程,是指生物学这门学科及其安排和进程。又如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有些课程论专家从学校教学管理角度提出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计划,如廖哲勋认为“课程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他把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看成课程所包含的基本成分。不难看出,对课程的本质涵义,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它看成是旨在使学生获得教育的计划。
虽然课程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教育学概念,但我们可以从生物学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把它理解为由生物学科总的教学计划、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和生物学教材等组成。
(二)生物学课程
生物学课程是指生物学科的课程,生物学课程是中学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学课程正在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二、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变革
(一)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历史沿革
生物学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我国中学教育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1903年清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以前,我国的生物学教学主要掌握在外国传教士手中,教材也是对外国教材的翻译,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学色彩。1903年以后,生物学教学和教材编写才逐渐转到我国学者和教师手中,但在课程设置、年级开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无大的变化。这时的生物学课程主要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和生物学四个部分,多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阶段连续开设;内容以描述为主,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20世纪40~50年代,生物科学从描述发展到实验,从定性到定量。
……
序言
篇 生物学课程
章 生物学课程标准
节 生物学课程的发展与演变
一、课程与生物学课程
二、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变革
三、国际生物学课程发展概述
第二节 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三、倡导探究习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节 生物学课程标准简介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简介
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介
参考文献
思考与练习
学习资源
第二章 生物学课程目标
节 生物学课程目标概述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
二、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三、生物学内容目标的表述
第二节 生物学知识目标
一、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生物学知识的分类
第三节 生物学的能力目标
一、生物学实验能力
二、科学探究能力
三、信息素养
第四节 生物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
二、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思考与练习
学习资源
第三章 生物学课程内容
节 课程内容概述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一般环节
第二节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
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特点
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
第三节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分析
一、初中科学课程体系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
二、生物科学领域内容在科学课程中的整合
第四节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
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
二、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模块内容的分析
参考文献
思考与练习
学习资源
第二篇 生物学教学
第四章 生物学教学基本理论
节 行为主义
一、什么是行为主义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明了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严谨又不失活力的感觉。我刚拿到手的时候,还没翻开内页,光是看这个包装,心里就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不像那种传统教材那样死板,反而透露出一种现代气息,让人觉得这本书绝对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有干货的。尤其是那个作者署名,看起来资历颇深,这更让人觉得这套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我特别喜欢这种用心对待产品的态度,从外到内的品质感,这绝对是能让人在书店货架上驻足的好设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说实话,远超我的预期。纸张的触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翻就起静电的材料,而是略带纹理的哑光纸,阅读起来眼睛非常放松,即使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装订工艺也看得出下了功夫,书脊平整,开合自如,完全不用担心它读几次就散架。这种细节上的考究,对于经常需要翻阅和携带的工具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常常把书带到咖啡馆或者实验室里,这本书的耐用性让我对它的长期使用充满了信心。很多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从它被制作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奠定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每一章节的标题、小标题、正文、图表之间的留白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呼吸顺畅。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复杂概念的图示化处理,那些流程图和示意图,线条清晰,逻辑分明,即便是初次接触某些复杂理论时,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脉络,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淹没。很多工具书喜欢把所有信息都塞进有限的空间里,结果适得其反,但这本却做到了在信息密度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能看得出编者在用户体验上下了大工夫。
评分我过去也涉猎过几本相关的参考资料,但大多都显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需要频繁查阅大量专业词典。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异常地平易近人,它没有刻意去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行话来彰显“高深”,而是用一种清晰、富有逻辑的叙事方式来引导读者理解。即便是涉及前沿研究的部分,作者也能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佐证观点,让人感觉到知识是“活的”,而不是僵硬的教条。这种教学相长的笔法,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对于需要快速入门或查漏补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内容的简单罗列,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知识导航系统。你很容易就能通过目录预判到某一章节会涉及的具体内容深度和广度。更妙的是,它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设置了清晰的关联提示,让你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建立起宏观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学习碎片化的信息。这种结构化的编排,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让人在查找特定知识点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直奔主题,省去了不少摸索的时间,这点对于时间宝贵的学习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