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6-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5……略
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8-123……略
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4-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8-209……略
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总书记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3.此引用语句的原典
■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4.原典释义
■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大道:伟大的制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观点,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有层次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之间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仿佛水到渠成,引领着读者的思维不断向前延伸和深化。章节内部的论证逻辑更是严密,从提出问题到分析原因,再到提出解决方案,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力。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不同主题时的那种平衡感,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又不乏微观的实例佐证。这种搭建起来的知识框架,让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学会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读完一个部分,总能感觉自己的认知地图又被精心地拓展和重绘了一次,收获远超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观察视角。它仿佛为我们架设了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和现在,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时代脉络中的关键节点和决策背后的深层考量。通过对若干重大事件和关键论述的梳理与回溯,我得以跳出日常琐碎的视角,从更宏大、更具全局性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这种“高屋建瓴”的视野,是日常媒体报道中难以提供的。它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更具批判性、也更具建设性的思维模式,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审慎的乐观。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反复阅读和珍藏。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体验到了一种难得的沉静与思辨的乐趣。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深度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慢阅读”空间,迫使我暂时放下外界的喧嚣,专注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观点,并尝试将书中的论述与我自身的经验和观察进行碰撞和印证。这种内省和对话的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浮躁的心灵找到了片刻的安宁和方向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显得既庄重又不失雅致。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时的触感非常舒服,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读。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排版,都经过了深思熟虑,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透露出一种经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作为礼物馈赠,都显得非常得体。这样的用心,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仪式感,让人在接触它的第一刻就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在视觉呈现上所倾注的心力,这对于提升阅读的愉悦感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仿佛能将读者一下子拉入到那个特定的语境之中。叙述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娓娓道来,深入剖析事件的内在逻辑;时而又掷地有声,观点鲜明有力,读起来酣畅淋漓。特别是那些对复杂概念的阐释,总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大众读者的接受度。这种将深刻的洞察力包裹在流畅文字中的能力,确实令人赞叹。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会放慢语速来品味那些精彩的段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妙的转折或精妙的比喻。这种文字的魅力,是很多同类题材书籍所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