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 |
| 作者: | 何县雄 |
| 市场价: | 69.00 |
| ISBN号: | 9787111594383 |
| 版次: | 1-1 |
| 出版日期: | |
| 页数: | 297 |
| 字数: | 451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UGNX12.0的基础应用要点,重点介绍UG软件功能和编程中用到的一些草图和建模功能;UGNX12.0CAM加工基础,重点介绍各个加工方法的应用和参数设置;孔类零件和铣螺纹加工编程实例,重点学习孔类零件和攻螺纹加工设置;二维零件加工编程实例,重点学习2D零件的综合加工编程和技巧;三维零件加工编程实例,重点学习3D零件的综合加工编程和技巧;模具加工工艺与编程,重点学习模具加工的工艺、模具结构、模具编程和模具编程技巧;UGNX12.0多轴加工详解,重点介绍多轴加工工艺和多轴加工编程技巧。光盘含书中实例演示视频和源文件。
目 录
前言
1章 UG NX 12.0的基础应用要点1
1.1 UG NX 12.0简介1
1.2 UG NX 12.0的启动1
1.3 UG NX 12.0加工模块的工作界面1
1.3.1 标题栏1
1.3.2 菜单栏2
1.3.3 功能区3
1.3.4 工作区4
1.3.5 坐标系4
1.3.6 快捷菜单4
1.3.7 资源条4
1.3.8 提示栏和状态栏5
1.4 鼠标和键盘5
1.4.1 鼠标5
1.4.2 键盘5
1.5 UG NX 12.0文件的导入方法5
1.6 UG NX 12.0坐标系建立方法7
1.6.1 绝对坐标系(ACS)7
1.6.2 工作坐标系(WCS)7
1.6.3 机械坐标系(MCS)7
1.6.4 坐标系的执行方式7
1.7 UG NX 12.0图层的运用8
1.7.1 图层的设置9
1.7.2 图层的其他操作9
1.8 UG NX 12.0隐藏/显示功能的运用10
1.8.1 隐藏/显示对象的操作10
1.8.2 显示和隐藏的子菜单10
1.9 UG NX 12.0草图绘图11
1.9.1 进入草图环境11
1.9.2 草图的绘制命令12
1.10 UG NX 12.0常用的实体曲面功能16
1.10.1 拉伸17
1.10.2 旋转20
1.10.3 沿引导线扫掠20
1.10.4 通过曲线组21
1.10.5 边倒圆22
1.10.6 倒斜角23
1.10.7 替换面23
1.10.8 偏置区域24
1.10.9 删除面25
2章 UG NX 12.0 CAM加工基础26
2.1 UG NX 12.0编程基本操作要点26
2.1.1 进入加工模块26
2.1.2 对象的选择26
2.1.3 分析工具27
2.1.4 初始设置29
2.2 型腔铣加工子类型31
2.2.1 型腔铣加工范例32
2.2.2 拐角粗加工41
2.2.3 剩余铣43
2.2.4 深度轮廓加工47
2.2.5 深度加工拐角50
2.3 平面铣加工子类型53
2.3.1 平面铣54
2.3.2 平面轮廓铣63
2.3.3 使用边界面铣削67
2.3.4 手工面铣削71
2.3.5 槽铣削74
2.3.6 孔铣77
2.3.7 平面文本80
2.4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83
2.4.1 固定轮廓铣83
2.4.2 区域轮廓铣87
2.4.3 单刀路清根90
2.4.4 多刀路清根92
2.4.5 清根参考刀具94
2.4.6 轮廓3D95
2.4.7 曲线/点99
2.4.8 轮廓文本101
3章 孔类零件和铣螺纹加工编程实例104
3.1 钻孔加工子类型104
3.2 法兰孔加工编程105
3.2.1 定心钻定位加工105
3.2.2 钻深孔D12通孔110
3.2.3 NC后处理112
3.2.4 工程师经验点评114
3.3 压板螺纹孔加工编程114
3.3.1 攻螺纹115
3.3.2 NC后处理117
3.3.3 工程师经验点评118
我选择《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UG NX 12 UG12.0 UG编程 UG多轴》这本书,是希望能在“UG12.0”这个特定版本下,通过丰富的“应用实例”来加深对数控加工编程的理解。书中确实包含了一些案例,但给我的感觉是,这些案例的“应用”场景和“实例”的深度都相对有限。例如,书中展示了一些常见零件的加工过程,但这些零件的几何形状都比较简单,并且加工参数的设置也显得比较通用和标准化。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能够体现UG NX 12.0在解决复杂加工难题方面的强大之处的实例。例如,如何处理具有复杂曲面过渡的模具型腔,如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通过高效的刀路规划来缩短加工时间,或者如何处理特殊材料(如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的加工难题。书中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非常少,更多的是对基本功能的罗列和操作步骤的演示。对于像我这样,希望通过实际案例来学习如何应对生产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加工决策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的案例显得不够“接地气”,也缺乏足够的“启发性”。这本书更像是一本“UG NX 12.0功能手册”,而非一本“数控加工编程的智慧指南”。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系统性讲解UG NX 12.0在数控加工中,特别是“UG编程”方面的精髓的书籍。这次入手《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UG NX 12 UG12.0 UG编程 UG多轴》,希望能从中一窥UG NX强大的编程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了“UG NX 12.0”这个版本的使用上,以及一些基础的编程操作演示。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G NX 12.0环境下进行二轴、三轴的铣削、车削等基本加工类型的参数设置和刀路生成。这对于初次接触UG NX或者不熟悉12.0版本的用户来说,会非常有帮助。然而,对于我更关心的“UG编程”的核心逻辑和技巧,本书的阐述相对较少。我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刀路生成策略的深层原理,例如不同加工区域的判断逻辑,如何通过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和算法来优化刀路,以及如何利用UG NX的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编程。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更多的是对软件界面上的按钮和选项的介绍,缺乏对背后编程思想的挖掘。对于想要从“使用软件”提升到“理解软件、驾驭软件”的读者,这本书的帮助可能有限。它更像是一个详细的“操作手册”,而非一本“编程思想宝典”。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UG NX使用经验的编程人员,我这次选择了《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UG NX 12 UG12.0 UG编程 UG多轴》,主要是想看看它在“应用实例”方面有没有什么能给我带来启发的地方,尤其是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如何更高效、更智能地运用UG NX进行数控编程。书中确实提供了一些应用实例,但仔细审视,这些案例的“应用”程度和“实例”的典型性都有待商榷。例如,书中对一些常见零件的加工,虽然给出了详细的步骤,但这些步骤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UG NX 12.0软件基本功能的标准应用,缺乏对生产环境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思路。比如,在面临刀具磨损、加工表面质量不佳、或者加工效率瓶颈等实际问题时,书中并没有给出有效的诊断和改进方法。对于那些需要处理非常规工件形状、特殊材料、或者有严苛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读者,本书提供的案例可能显得过于“教科书式”,缺乏足够的针对性。书中对于如何根据实际的机床性能、刀具特性、以及工件材料的工艺参数来定制化的生成最优刀路,这方面的指导也非常薄弱。更多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操作演示,而非“灵活应变”的编程智慧。因此,对于有一定UG编程基础,并且希望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复杂问题,提升编程水平的读者,这本书可能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评分我拿到这本《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UG NX 12 UG12.0 UG编程 UG多轴》的时候,是冲着它“UG多轴”这个关键词来的。在我看来,数控编程的进阶之路,多轴加工是绕不开的一环,其复杂性和挑战性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本书对多轴加工的阐述,更多停留在概念和基础功能的介绍上,例如对A、B、C轴的运动方式,以及一些常见的四轴、五轴加工策略的初步演示。书中提供的案例,虽然包含了旋转轴的联动,但大多是对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加工,诸如棱柱、圆柱体等,其加工轨迹和参数设置相对直观,缺乏真正意义上复杂曲面(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模具型腔等)的多轴加工案例。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如何处理曲面间的连续性、如何进行高效的刀路优化以避免干涉、以及如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轴加工的优势来缩短加工周期。书中对于刀具路径的生成算法、碰撞检测的精细化处理、以及后处理器(Post Processor)的自定义修改等技术细节,提及得非常有限,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多轴加工的核心技术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多轴加工领域的覆盖面和深度都显得不足,更像是一本“认识多轴加工”的入门指南,而非“精通多轴加工”的实践宝典。对于想要在多轴加工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读者,这本书提供的帮助有限。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UG NX 12.0数控加工编程应用实例UG NX 12 UG12.0 UG编程 UG多轴》,原本是抱着学习UG高阶编程,尤其是对多轴加工的部分能有所突破的期望。翻开书,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入门级的操作手册,里面的案例虽然多,但都相对基础,更多的是针对UG NX 12.0的界面和基本功能进行演示。例如,关于二轴和三轴的铣削编程,书中给出的步骤非常详尽,从创建刀具、选择刀路类型到参数设置,几乎是手把手教学。但对于我这种已经掌握了UG基本操作,想要深入了解如何应对复杂曲面加工,或者优化刀路以提高效率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就显得有些浅尝辄止了。书中关于多轴加工的部分,虽然也提及了,但更多的是对基础的多轴联动功能的介绍,比如A轴、B轴、C轴的简单摆动,以及一些基础的五轴探针选项。然而,在实际的五轴连续插补加工、复杂的曲面仿形、刀尖补偿的精细控制、或者针对不同材料和加工精度的参数调整等方面,几乎没有深入的探讨。案例的复杂程度也有限,多是几何形状相对规整的工件,很难看到一些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等领域中那些高难度、高精度的加工场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学会了如何使用工具,但对于如何用这些工具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或者解决工程上的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本书更适合UG编程新手,或者需要快速熟悉UG NX 12.0界面和基础功能的学习者,但对于追求更专业、更深入的数控加工知识的读者,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更具深度的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