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 |
| 作者: | 何縣雄 |
| 市場價: | 69.00 |
| ISBN號: | 9787111594383 |
| 版次: | 1-1 |
| 齣版日期: | |
| 頁數: | 297 |
| 字數: | 451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共分7章,分彆介紹瞭UGNX12.0的基礎應用要點,重點介紹UG軟件功能和編程中用到的一些草圖和建模功能;UGNX12.0CAM加工基礎,重點介紹各個加工方法的應用和參數設置;孔類零件和銑螺紋加工編程實例,重點學習孔類零件和攻螺紋加工設置;二維零件加工編程實例,重點學習2D零件的綜閤加工編程和技巧;三維零件加工編程實例,重點學習3D零件的綜閤加工編程和技巧;模具加工工藝與編程,重點學習模具加工的工藝、模具結構、模具編程和模具編程技巧;UGNX12.0多軸加工詳解,重點介紹多軸加工工藝和多軸加工編程技巧。光盤含書中實例演示視頻和源文件。
目 錄
前言
1章 UG NX 12.0的基礎應用要點1
1.1 UG NX 12.0簡介1
1.2 UG NX 12.0的啓動1
1.3 UG NX 12.0加工模塊的工作界麵1
1.3.1 標題欄1
1.3.2 菜單欄2
1.3.3 功能區3
1.3.4 工作區4
1.3.5 坐標係4
1.3.6 快捷菜單4
1.3.7 資源條4
1.3.8 提示欄和狀態欄5
1.4 鼠標和鍵盤5
1.4.1 鼠標5
1.4.2 鍵盤5
1.5 UG NX 12.0文件的導入方法5
1.6 UG NX 12.0坐標係建立方法7
1.6.1 絕對坐標係(ACS)7
1.6.2 工作坐標係(WCS)7
1.6.3 機械坐標係(MCS)7
1.6.4 坐標係的執行方式7
1.7 UG NX 12.0圖層的運用8
1.7.1 圖層的設置9
1.7.2 圖層的其他操作9
1.8 UG NX 12.0隱藏/顯示功能的運用10
1.8.1 隱藏/顯示對象的操作10
1.8.2 顯示和隱藏的子菜單10
1.9 UG NX 12.0草圖繪圖11
1.9.1 進入草圖環境11
1.9.2 草圖的繪製命令12
1.10 UG NX 12.0常用的實體麯麵功能16
1.10.1 拉伸17
1.10.2 鏇轉20
1.10.3 沿引導綫掃掠20
1.10.4 通過麯綫組21
1.10.5 邊倒圓22
1.10.6 倒斜角23
1.10.7 替換麵23
1.10.8 偏置區域24
1.10.9 刪除麵25
2章 UG NX 12.0 CAM加工基礎26
2.1 UG NX 12.0編程基本操作要點26
2.1.1 進入加工模塊26
2.1.2 對象的選擇26
2.1.3 分析工具27
2.1.4 初始設置29
2.2 型腔銑加工子類型31
2.2.1 型腔銑加工範例32
2.2.2 拐角粗加工41
2.2.3 剩餘銑43
2.2.4 深度輪廓加工47
2.2.5 深度加工拐角50
2.3 平麵銑加工子類型53
2.3.1 平麵銑54
2.3.2 平麵輪廓銑63
2.3.3 使用邊界麵銑削67
2.3.4 手工麵銑削71
2.3.5 槽銑削74
2.3.6 孔銑77
2.3.7 平麵文本80
2.4 固定軸麯麵輪廓銑83
2.4.1 固定輪廓銑83
2.4.2 區域輪廓銑87
2.4.3 單刀路清根90
2.4.4 多刀路清根92
2.4.5 清根參考刀具94
2.4.6 輪廓3D95
2.4.7 麯綫/點99
2.4.8 輪廓文本101
3章 孔類零件和銑螺紋加工編程實例104
3.1 鑽孔加工子類型104
3.2 法蘭孔加工編程105
3.2.1 定心鑽定位加工105
3.2.2 鑽深孔D12通孔110
3.2.3 NC後處理112
3.2.4 工程師經驗點評114
3.3 壓闆螺紋孔加工編程114
3.3.1 攻螺紋115
3.3.2 NC後處理117
3.3.3 工程師經驗點評118
這次入手這本《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UG NX 12 UG12.0 UG編程 UG多軸》,原本是抱著學習UG高階編程,尤其是對多軸加工的部分能有所突破的期望。翻開書,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入門級的操作手冊,裏麵的案例雖然多,但都相對基礎,更多的是針對UG NX 12.0的界麵和基本功能進行演示。例如,關於二軸和三軸的銑削編程,書中給齣的步驟非常詳盡,從創建刀具、選擇刀路類型到參數設置,幾乎是手把手教學。但對於我這種已經掌握瞭UG基本操作,想要深入瞭解如何應對復雜麯麵加工,或者優化刀路以提高效率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就顯得有些淺嘗輒止瞭。書中關於多軸加工的部分,雖然也提及瞭,但更多的是對基礎的多軸聯動功能的介紹,比如A軸、B軸、C軸的簡單擺動,以及一些基礎的五軸探針選項。然而,在實際的五軸連續插補加工、復雜的麯麵仿形、刀尖補償的精細控製、或者針對不同材料和加工精度的參數調整等方麵,幾乎沒有深入的探討。案例的復雜程度也有限,多是幾何形狀相對規整的工件,很難看到一些航空航天、模具製造等領域中那些高難度、高精度的加工場景。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學會瞭如何使用工具,但對於如何用這些工具創造齣精美的藝術品,或者解決工程上的難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本書更適閤UG編程新手,或者需要快速熟悉UG NX 12.0界麵和基礎功能的學習者,但對於追求更專業、更深入的數控加工知識的讀者,可能需要尋找其他更具深度的資料。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係統性講解UG NX 12.0在數控加工中,特彆是“UG編程”方麵的精髓的書籍。這次入手《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UG NX 12 UG12.0 UG編程 UG多軸》,希望能從中一窺UG NX強大的編程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更多地放在瞭“UG NX 12.0”這個版本的使用上,以及一些基礎的編程操作演示。例如,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在UG NX 12.0環境下進行二軸、三軸的銑削、車削等基本加工類型的參數設置和刀路生成。這對於初次接觸UG NX或者不熟悉12.0版本的用戶來說,會非常有幫助。然而,對於我更關心的“UG編程”的核心邏輯和技巧,本書的闡述相對較少。我希望看到的是關於刀路生成策略的深層原理,例如不同加工區域的判斷邏輯,如何通過用戶自定義的參數和算法來優化刀路,以及如何利用UG NX的API接口進行二次開發,實現更高級的自動化編程。本書在這方麵幾乎是一片空白,更多的是對軟件界麵上的按鈕和選項的介紹,缺乏對背後編程思想的挖掘。對於想要從“使用軟件”提升到“理解軟件、駕馭軟件”的讀者,這本書的幫助可能有限。它更像是一個詳細的“操作手冊”,而非一本“編程思想寶典”。
評分我選擇《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UG NX 12 UG12.0 UG編程 UG多軸》這本書,是希望能在“UG12.0”這個特定版本下,通過豐富的“應用實例”來加深對數控加工編程的理解。書中確實包含瞭一些案例,但給我的感覺是,這些案例的“應用”場景和“實例”的深度都相對有限。例如,書中展示瞭一些常見零件的加工過程,但這些零件的幾何形狀都比較簡單,並且加工參數的設置也顯得比較通用和標準化。我期待的是能夠看到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能夠體現UG NX 12.0在解決復雜加工難題方麵的強大之處的實例。例如,如何處理具有復雜麯麵過渡的模具型腔,如何在保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通過高效的刀路規劃來縮短加工時間,或者如何處理特殊材料(如高溫閤金、硬質閤金等)的加工難題。書中對於這些方麵的探討非常少,更多的是對基本功能的羅列和操作步驟的演示。對於像我這樣,希望通過實際案例來學習如何應對生産中的各種復雜情況,如何做齣更明智的加工決策的讀者來說,本書提供的案例顯得不夠“接地氣”,也缺乏足夠的“啓發性”。這本書更像是一本“UG NX 12.0功能手冊”,而非一本“數控加工編程的智慧指南”。
評分我拿到這本《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UG NX 12 UG12.0 UG編程 UG多軸》的時候,是衝著它“UG多軸”這個關鍵詞來的。在我看來,數控編程的進階之路,多軸加工是繞不開的一環,其復雜性和挑戰性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然而,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本書對多軸加工的闡述,更多停留在概念和基礎功能的介紹上,例如對A、B、C軸的運動方式,以及一些常見的四軸、五軸加工策略的初步演示。書中提供的案例,雖然包含瞭鏇轉軸的聯動,但大多是對一些簡單幾何體的加工,諸如棱柱、圓柱體等,其加工軌跡和參數設置相對直觀,缺乏真正意義上復雜麯麵(如航空發動機葉片、精密模具型腔等)的多軸加工案例。我期待的是能夠看到如何處理麯麵間的連續性、如何進行高效的刀路優化以避免乾涉、以及如何在保證加工精度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多軸加工的優勢來縮短加工周期。書中對於刀具路徑的生成算法、碰撞檢測的精細化處理、以及後處理器(Post Processor)的自定義修改等技術細節,提及得非常有限,這對於我理解和掌握多軸加工的核心技術造成瞭不小的阻礙。總的來說,這本書在多軸加工領域的覆蓋麵和深度都顯得不足,更像是一本“認識多軸加工”的入門指南,而非“精通多軸加工”的實踐寶典。對於想要在多軸加工領域深入研究和發展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幫助有限。
評分作為一名有著多年UG NX使用經驗的編程人員,我這次選擇瞭《UG NX 12.0數控加工編程應用實例UG NX 12 UG12.0 UG編程 UG多軸》,主要是想看看它在“應用實例”方麵有沒有什麼能給我帶來啓發的地方,尤其是在實際的生産環境中,如何更高效、更智能地運用UG NX進行數控編程。書中確實提供瞭一些應用實例,但仔細審視,這些案例的“應用”程度和“實例”的典型性都有待商榷。例如,書中對一些常見零件的加工,雖然給齣瞭詳細的步驟,但這些步驟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對UG NX 12.0軟件基本功能的標準應用,缺乏對生産環境中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思路。比如,在麵臨刀具磨損、加工錶麵質量不佳、或者加工效率瓶頸等實際問題時,書中並沒有給齣有效的診斷和改進方法。對於那些需要處理非常規工件形狀、特殊材料、或者有嚴苛錶麵粗糙度要求的讀者,本書提供的案例可能顯得過於“教科書式”,缺乏足夠的針對性。書中對於如何根據實際的機床性能、刀具特性、以及工件材料的工藝參數來定製化的生成最優刀路,這方麵的指導也非常薄弱。更多的是一種“按部就班”的操作演示,而非“靈活應變”的編程智慧。因此,對於有一定UG編程基礎,並且希望在實際生産中解決復雜問題,提升編程水平的讀者,這本書可能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