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吾心似鞦月:禪語小品賞讀 閑雅小品叢書
定價:26.00元
作者:曹亞瑟,南北、李艷敏 注評
齣版社:中州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44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古人筆下,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鞦菘、觀世間芳菲,亦可享琴瑟之樂、賞四時風物。擷為小品,則煙霞滿紙,充滿人間情味。工作生活之餘若擇一二美文閱讀,如餐後精巧的點心,怡情養性,通曉古今。讀小品,體味文字間的清閑雅緻,字裏行間的山水花鳥,寫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閑人於閑日寫的閑書,錶現的是閑情,諸如王羲之蘭亭雅集、蘇東坡承天寺夜遊、袁中郎虎丘聽歌、張宗子湖心亭看雪……
“紅雨亂飛,閑花笑也;綠樹有聲,閑鳥啼也;煙嵐滅沒,閑雲度也;藻荇可數,閑池靜也;風細簾清,林空月印,閑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傢華淑為我們描繪瞭一幅悠然閑適的生活圖景,而他就在這閑花、閑鳥的陪伴下,隨興抽檢,隨意摘錄,編選瞭一本小品文集,自謂“非經,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種閑書而已”。
無事閑翻到任何一頁,隨時可讀,讀到任何一頁,也可隨時放下。篇幅短小簡約,行文輕快靈動,內容情趣盎然,閑暇自得,清美可口。
內容提要
對於禪宗,對於這些公案故事來說,我是這些依然生機盎然的中華寶貴財富的受益者。她讓我毫不遲疑的拋棄瞭悲觀厭世的沮喪,而將愉悅的微笑迎迴瞭心頭和臉上。這便是《壇經》裏麵“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的一個現代注解。所有的睏苦和煩惱,都是心生。心念一轉,立即可以轉魔成佛。
在禪的之下,我的詩歌寫作走上瞭“現代禪詩探索”一路。或可慰藉的是,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努力,現代禪詩在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一個有著明確方嚮性的詩歌流派,成為瞭中國現代詩歌中一條清新的溪流,給這個日漸浮躁和荒涼的園地,塗抹瞭些許的新綠和希望。
也由此,我同樣寄希望於禪的種子,能夠散播到更多浮躁、迷茫、苦痛、沮喪甚至絕望的現代心靈中,讓有緣者在現實的重壓之下,生命中能夠洞開一扇智慧之窗,流進新鮮的綠色和空氣,讓沉淪日久的心能夠重新升起像一枚新鮮的太陽。
目錄
作者介紹
南北,本名王新民,亦名王新旻,河南新鄭人。曾旅居開封、鄭州、成都、黃山太平湖、上海、昆明等地,現居河北石傢莊。詩人、作傢、素食者。
著有《幸福在心》《詩情畫意總關禪》《南北先生的行思錄》《放下》(颱北版)等十數種;主編有《現代禪意散文選》、《世界現代禪詩選》。是“現代禪詩研究會”發起人,《現代禪詩探索》叢刊主編。
文摘
序言
最近又重新拾起瞭幾本關於古代文人雅趣的書籍,每次閱讀都仿佛穿越迴那個講究“詩禮傳傢”的年代。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那些生活細節的描繪,比如文人墨客如何品評一幅畫,如何賞析一首詩,如何在傢中布置一隅,營造齣獨特的意境。這些看似瑣碎的點滴,卻構成瞭他們豐富而有深度的精神世界。我近期讀到一本講古代書房的著作,它詳細介紹瞭不同朝代文人書房的陳設,從案牘、筆墨紙硯,到香爐、茶具、古籍,甚至到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充滿瞭考究。書中的配圖尤其精美,讓人身臨其境。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雅緻並非一味追求奢華,而在於對器物的理解和對環境的經營,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審美情趣。更重要的是,書中探討瞭書房作為文人心靈棲息地的作用。在那裏,他們可以潛心讀書,可以揮毫潑墨,可以與古人對話,也可以與自己獨處。這種不受外界乾擾的寜靜空間,是滋養創作靈感和精神獨立的重要場所。這本書讓我對“讀書”這件事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與自我對話、與世界溝通的方式。
評分最近翻閱瞭幾本關於東方哲學和生活美學的書籍,總覺得意猶未盡。我特彆喜歡那種字裏行間流淌著淡泊寜靜,又不失生活智慧的文字。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能夠找到一處心靈的港灣,讓思緒得以沉澱,是非常難得的。我最近讀到一本討論“慢生活”的書,它並沒有直接給齣很多具體的“如何做”的指南,而是更多地通過一些生活片段和人物故事,展現瞭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內心對話的生活態度。書中描繪瞭主人公如何從繁雜的日常中抽離,去感受清晨的露珠,去傾聽風的低語,去品味一杯淡淡的茶。這種描繪非常細膩,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陽光的溫度。它讓我反思,我們是不是過於匆忙,錯過瞭太多本該享受的美好?書裏關於“無用之用”的探討也很有意思,它挑戰瞭我們對效率和價值的傳統認知,提醒我們一些看似“無用”的事物,恰恰是滋養心靈、提升生命品質的關鍵。比如,一個精心打理的花園,看似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它為生活增添瞭色彩和寜靜,淨化瞭空氣,也孕育瞭生命。這種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讀完之後,我感覺心情格外舒暢,好像卸下瞭不少不必要的負擔,對生活有瞭新的感悟和期待。
評分最近我又一次沉浸在古籍的閱讀中,那些承載著韆年智慧的文字,總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我特彆喜歡那些關於人生哲理和道德修養的書籍。我近期一本關於“知足”的書,讓我對“欲望”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並沒有一味地提倡“無欲無求”,而是引導讀者去辨彆什麼是真正的“所需”,什麼是虛幻的“貪求”。書中通過大量古人的事跡和名言,闡述瞭“知足常樂”的道理,以及過度追求物質和名利可能帶來的痛苦和迷失。它讓我反思,我們現代人是否過於被消費主義裹挾,被社會輿論所驅動,從而忽視瞭內心的真正需求。書中的一些關於“簡樸生活”的討論也很有啓發,它提醒我們,幸福並非建立在物質的堆砌之上,而在於內心的平和與滿足。它讓我明白,學會放下不必要的欲望,學會感恩所擁有的一切,纔能獲得真正的內心寜靜和持久的快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對生活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懂得珍惜眼前,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評分最近我又開始重讀一些關於藝術鑒賞的經典著作,特彆是那些對中國傳統繪畫有著深刻見解的書籍。我總是被那些筆墨之間透露齣的東方韻味所吸引,仿佛能聽到韆年的迴響。我近期一本關於中國山水畫的書,讓我對“意境”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描繪山川景色的形狀,更是畫傢內心世界的投射,是畫傢與自然對話後所産生的精神感悟。書中詳細分析瞭曆代名傢的畫作,從構圖、筆墨、色彩,到題款、印章,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技巧。它讓我明白,欣賞一幅畫,不能隻看錶麵的形象,更要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哲思。書中對“留白”的講解尤其精彩,它告訴我,畫麵上的空白並非多餘,而是為瞭引發觀者的想象,營造齣更廣闊的空間感和更深邃的意境。這種“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所在。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審美能力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評分最近翻閱瞭幾本探討生活哲學的書,尤其是那些關於“頓悟”和“覺察”的書籍,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導人深入認識自我、看清事物本質的著作非常著迷。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關於“放下”的書,並沒有直接教導我們如何解決問題,而是通過一係列深入淺齣的故事和比喻,引導讀者去審視自己內心的執念和睏擾。它告訴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並非因為事情本身有多麼糟糕,而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我們的期望産生瞭偏差。書中反復強調“接納”的重要性,接納不完美,接納無常,接納事物的本來麵目。這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態度,也是一種強大的解脫之道。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和現實抗爭,試圖改變那些無法改變的,卻忽略瞭改變自己內心的力量。書中的一些練習,比如“觀呼吸”,看似簡單,卻能有效地將人的意識拉迴到當下,感受到身體的存在,從而暫時擺脫紛亂的思緒。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內心平靜瞭許多,對生活中遇到的挑戰也多瞭幾分從容和淡定,不再輕易被外界的喧囂所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