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俗通書萬年曆
定價:59.00元
作者:韋蓉,劉廣臣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2960247
字數:
頁碼:873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民俗通書萬年曆》是一部兼具傳統文化和時代特色的曆書,內容以科學性和實用性為根本,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民俗通書萬年曆》中語言通俗易懂,曆錶準確,能很好地服務現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是近代中國人傳統生活和經營理財的圭臬,也是民俗文化的精髓。
目錄
前言
一、百年乾支五行查詢曆(1915—2014)
1935年曆錶
1955年曆錶
1975年曆錶
1995年曆錶
附利 用本書查四柱八字及其五行法
二、百年預測擇吉曆(2015—2114)
2035年曆錶
2045年曆錶
2055年曆錶
2065年曆錶
2075年曆錶
2085年曆錶
三、天文曆法常識
(一)宇宙和天體
地月係和太陽係
銀河係和總星係
星座
黃道十二宮與日躔
三垣二十八宿
(二)曆法
公曆
農曆
陰曆
(三)天象
朔望兩弦
潮汐
日食和月食
四季
(四)時間
古代的測時工具
時間的種類
國際日期變更綫
(五)中國古代計時
紀年法
紀月
紀日
紀時
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
季節節律
梅、伏、九九
四、傳統老黃曆解讀
(一)天乾地支
乾支原意
天乾地支的刑衝害化閤
(二)陰陽五行
天乾地支的陰陽五行
納音五行
四時五方
二十四方位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五行的寄生十二宮
(三)擇吉神煞
年神類神煞
月神類神煞
日神類神煞
時神類神煞
方位類神煞
(四)曆錶解讀
黃道吉日與每日吉時吉方
建除十二星輪值
二十八宿輪值
紫白飛星輪值
八卦曆與利用
每日衝剋與利用
三煞與利用
年錶、月錶、日錶與利用
五、時曆纂——清末民初的傳統民俗生活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覺道人擇日捷法
六、謀生經營大要
旺財要訣
營謀小集(三十二條)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民俗通書萬年曆》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天文曆法、民俗文化和生活指南巧妙地融為一體。我尤其欣賞其關於“節氣”的闡述,不再是枯燥的寒來暑往,而是深入剖析瞭每個節氣對自然環境、農事活動以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比如,在“立春”那一頁,書中詳細介紹瞭古人如何在這時祈求豐收,以及現代人如何通過調整飲食和作息來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這些內容都非常貼閤生活,讓我感覺傳統文化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此外,書中對傳統節日的介紹也做得十分到位。從春節的“團圓”主題,到元宵節的“賞燈猜謎”,再到中鞦節的“月圓人圓”,每一個節日都被賦予瞭深厚的文化內涵。書中不僅講述瞭節日的由來和習俗,還穿插瞭許多與節日相關的詩詞歌賦和民間故事,讓我在感受節日氣氛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甚至還學到瞭幾個非常實用的傳統養生小妙招,感覺身體都變得更健康瞭。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閤一”理念深感著迷,而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恰恰將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它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時間的工具,更是一本引導我們如何順應自然、理解生活的指南。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解讀,它們不再是刻闆的日期,而是充滿瞭詩意和生命力的劃分。書中詳細闡述瞭每個節氣對自然萬物的影響,以及古人如何根據節氣來安排農事、調整生活。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象徵意義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例如,對於“春節”,書中不僅僅強調瞭“團圓”,還深入探討瞭“辭舊迎新”的精神內核,以及“孝道”在節日中的體現。這些深度的解讀,讓我對節日的理解超越瞭錶麵的形式,觸及到瞭其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此外,書中還收錄瞭一些關於“鄉俗”的小故事,讀起來既生動又感人,讓我對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真的讓我感受到瞭傳統文化的溫度和生命力。
評分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尋常”之事。它不僅僅是一份查詢日期的工具,更是一本充滿瞭生活哲學和人文關懷的讀物。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宜忌”的解讀方式,不再是簡單的“吉”或“凶”,而是結閤瞭天文、地理、人倫等多方麵的考量,讓人在遵循古訓的同時,也能理解其背後的道理。 書中對於一些民間技藝和風俗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對於“祭竈”的描寫,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準備供品,以及祭竈時需要說的一些吉祥話,這些細節都充滿瞭濃厚的生活氣息。另外,書中還附帶瞭一些簡單易學的風水小知識,雖然我不是風水專傢,但瞭解一些基本的原則,也能幫助我更好地布置傢居,營造一個更和諧舒適的生活環境。總的來說,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生活充滿瞭儀式感和文化韻味。
評分對於我這樣對傳統節日情有獨鍾,又希望將這份熱愛傳承給下一代的人來說,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簡直是一份寶藏。它以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民俗和曆法知識呈現在讀者麵前。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每一個節日的介紹,都充滿瞭故事性和趣味性。例如,關於端午節,它不僅僅是講瞭屈原的故事,還詳細介紹瞭不同地區的賽龍舟習俗,以及包粽子的不同方法,讓我大開眼界。 更讓我贊賞的是,書中在講解黃曆宜忌的同時,還融入瞭許多關於生活藝術的建議。比如,在某個“宜耕作”的日子,書中會順帶講解一些簡單的園藝技巧,或者推薦一些適閤當時節氣的食譜。這些內容都非常實用,而且充滿瞭生活情趣。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在特定的日子進行一些小小的儀式,比如在“立鞦”這一天,準備一些清淡滋補的食物,感覺身心都得到瞭很好的調養。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將古老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
評分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解讀民俗節慶、黃曆宜忌的書籍。當我翻開這本書時,立刻被其厚重的質感和古樸的設計所吸引。第一頁便是一幅精美的年畫,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瞬間將我帶入濃濃的年味之中。翻閱內頁,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日曆,更是一部關於生活智慧的百科全書。 關於黃曆的部分,它並沒有像許多市麵上常見的通書那樣,僅僅羅列一些生硬的“宜”與“忌”,而是對每一個日期的宜忌事項進行瞭詳細的解釋。例如,為什麼某些日子適閤嫁娶,某些日子又需要避諱動土,書中都給齣瞭基於傳統習俗和易學原理的解讀,讓我恍然大悟,對那些世代相傳的規矩有瞭更深的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收錄瞭許多與節氣相關的習俗活動,例如鼕至吃餃子、清明掃墓祭祖等,並配以生動的插圖,仿佛帶我迴到瞭那些溫馨而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節日現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