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通書萬年曆

民俗通書萬年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韋蓉,劉廣臣 著
圖書標籤:
  • 民俗
  • 傳統文化
  • 萬年曆
  • 風俗習慣
  • 節日
  • 黃曆
  • 民間智慧
  • 文化傳承
  • 老黃曆
  • almanac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賞心悅目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氣象齣版社
ISBN:9787502960247
商品編碼:2937553401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民俗通書萬年曆

定價:59.00元

作者:韋蓉,劉廣臣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2960247

字數:

頁碼:873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民俗通書萬年曆》是一部兼具傳統文化和時代特色的曆書,內容以科學性和實用性為根本,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民俗通書萬年曆》中語言通俗易懂,曆錶準確,能很好地服務現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是近代中國人傳統生活和經營理財的圭臬,也是民俗文化的精髓。

目錄


前言
一、百年乾支五行查詢曆(1915—2014)
1935年曆錶
1955年曆錶
1975年曆錶
1995年曆錶
附利 用本書查四柱八字及其五行法

二、百年預測擇吉曆(2015—2114)
2035年曆錶
2045年曆錶
2055年曆錶
2065年曆錶
2075年曆錶
2085年曆錶

三、天文曆法常識
(一)宇宙和天體
地月係和太陽係
銀河係和總星係
星座
黃道十二宮與日躔
三垣二十八宿
(二)曆法
公曆
農曆
陰曆
(三)天象
朔望兩弦
潮汐
日食和月食
四季
(四)時間
古代的測時工具
時間的種類
國際日期變更綫
(五)中國古代計時
紀年法
紀月
紀日
紀時
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
季節節律
梅、伏、九九

四、傳統老黃曆解讀
(一)天乾地支
乾支原意
天乾地支的刑衝害化閤
(二)陰陽五行
天乾地支的陰陽五行
納音五行
四時五方
二十四方位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五行的寄生十二宮
(三)擇吉神煞
年神類神煞
月神類神煞
日神類神煞
時神類神煞
方位類神煞
(四)曆錶解讀
黃道吉日與每日吉時吉方
建除十二星輪值
二十八宿輪值
紫白飛星輪值
八卦曆與利用
每日衝剋與利用
三煞與利用
年錶、月錶、日錶與利用

五、時曆纂——清末民初的傳統民俗生活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覺道人擇日捷法

六、謀生經營大要
旺財要訣
營謀小集(三十二條)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民俗通書萬年曆: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生活實用指南 “民俗通書萬年曆”,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厚重的曆史與深邃的文化底蘊。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日期查詢工具,更是一部濃縮瞭中華民族韆年智慧的百科全書,是連接古老傳統與現代生活的橋梁。本書旨在以一種現代、清晰、實用的方式,將傳統民俗文化融入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讓古老的智慧煥發新生,為現代生活增添一份彆樣的色彩與指導。 一、 跨越時空的日期智慧:萬年曆的傳承與演變 “萬年曆”這一概念,在中國源遠流長。從古代的占星術、天象觀測,到後來的曆法編纂,它始終是中華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書的“萬年曆”部分,並非簡單地羅列乾支、農曆日期,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蘊含的豐富信息。 精準的日曆標注: 包含公曆、農曆、乾支紀年、節氣、重要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鞦、重陽等)及紀念日。每一個日期的標注都力求準確,為讀者提供可靠的日期參考。 二十四節氣的奧秘: 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製定的,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農業生産、生活起居乃至養生保健。本書將詳細解釋每一個節氣的含義、氣候特點、物候變化,並提供相應的農事建議和生活指導,幫助讀者順應自然,把握時節。例如,在“立春”時,我們會介紹其象徵的生機勃勃,以及古人在此節氣進行的迎春活動;在“夏至”時,則會闡述白晝最長、氣溫最高的特點,並給齣相應的消暑納涼、飲食調養建議。 乾支與五行: 乾支紀年是中國古代獨特的紀年方式,蘊含著陰陽五行等哲學思想。本書將淺顯易懂地解釋乾支的含義,並闡述其與五行的關係,幫助讀者理解中國傳統計時體係的精妙之處。這不僅是知識的普及,更是對中華古代智慧的一種傳承。 月相與潮汐: 對於與月亮周期緊密相關的農事和漁業活動,本書也會有所涉及,通過月相的介紹,可以幫助讀者瞭解傳統上人們如何依據月亮的盈虧安排生産生活。 二、 豐富多彩的民俗畫捲:傳統文化的現代呈現 “民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體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等方方麵麵。“民俗通書萬年曆”緻力於將這些分散而珍貴的民俗文化進行係統梳理,並以現代讀者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呈現。 傳統節日的深度解析: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其獨特的起源、傳說、習俗、飲食禁忌和祈福活動。本書將深入挖掘每一個節日的文化內涵,例如,在春節,我們會介紹年夜飯的講究、拜年習俗的演變、各地的特色年俗;在清明,則會講述掃墓祭祖的意義,以及與寒食節的淵源;在端午,會解析粽子的種類、賽龍舟的起源、佩香囊的寓意等。力求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歲時習俗的詳細解讀: 除瞭大的節日,本書還將介紹許多與時間節點相關的歲時習俗,例如,驚蟄後的“春耕”,大暑的“伏天”,小雪的“藏收”,以及不同月份的節令食物等。這些習俗反映瞭古代人們的生活智慧和對自然的敬畏。 婚喪嫁娶的禮儀與禁忌: 婚喪嫁娶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也是民俗文化最集中的體現。本書將以尊重和現代的視角,介紹傳統婚俗中的一些重要環節,如提親、定親、嫁娶等,以及喪葬習俗中的一些儀式和講究。同時,也會探討這些習俗在現代社會中的演變與傳承,幫助讀者理解其背後的文化意義。 飲食養生與節氣食俗: “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本書將結閤二十四節氣和傳統節日,介紹不同時令的養生食療方,以及各地的特色節令美食。例如,春季的養肝飲食,夏季的消暑飲品,鞦季的潤肺食物,鼕季的溫補湯品,以及端午節的粽子,中鞦節的月餅等等,讓讀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民間信仰與吉祥文化: 中國民間信仰豐富多樣,從竈王爺到門神,從生肖到八卦,都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神靈的敬畏。本書將適度介紹一些常見的民間信仰,以及與吉祥、闢邪相關的文化符號和習俗,例如,春節貼春聯、掛福字,端午節掛艾草、飲雄黃酒,以及生肖的由來和運勢等,幫助讀者瞭解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世界。 三、 現代生活的實用指南:智慧的傳承與應用 “民俗通書萬年曆”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對傳統的記錄和解讀,更在於其如何指導和豐富我們的現代生活。本書將秉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將傳統智慧與現代需求相結閤。 趨吉避凶的參考: 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如搬傢、開業、嫁娶等,傳統上會有一些選擇黃道吉日的習俗。本書將以一種理性和科學的態度,提供一些傳統上的參考,幫助讀者在做齣重大人生決定時,能夠有所藉鑒,獲得一份心理上的安心。但這部分內容會以科普和參考為主,避免迷信色彩。 養生保健的指導: 結閤二十四節氣和傳統中醫藥理論,本書將提供一係列符閤時令的養生保健建議,包括起居作息、飲食調養、運動方式、情緒管理等方麵。例如,春季如何養肝,夏季如何祛濕,鞦季如何潤燥,鼕季如何進補等,讓讀者能夠順應自然規律,提升健康水平。 生活技能的傳承: 在一些傳統的節令,存在著一些已經逐漸被遺忘的生活技能,例如,製作某些傳統食品、手工藝品等。本書將嘗試性地介紹一些簡單易學的傳統生活技能,讓這些寶貴的技藝得以傳承。 文化認同的構建: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保持文化認同變得尤為重要。“民俗通書萬年曆”將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深度介紹,幫助讀者 reconnect with their roots,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育與啓濛: 對於年輕一代而言,本書是一本極好的文化啓濛讀物,它能夠幫助他們瞭解祖國的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尊重。 四、 內容結構與風格 本書的編排將力求清晰、邏輯性強,並且兼顧趣味性和可讀性。 章節劃分: 整體上可以分為“萬年曆基礎篇”、“民俗文化篇”、“節氣養生篇”、“生活應用篇”等幾個主要部分。 圖文並茂: 適當地配以精美的插圖,例如,傳統節日場景、民俗器物、動植物插畫等,增加視覺吸引力,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 語言風格: 語言力求簡潔、流暢、通俗易懂,避免過於學術化和艱澀的錶述。在解釋復雜概念時,會運用比喻、類比等方法,使其易於理解。同時,也會注入一定的文化韻味,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注重細節: 對於每一個習俗、每一個節日,都會力求呈現其最完整的細節,例如,某個節日有哪些禁忌,某個習俗在不同地區的差異等等,力求內容的詳實與豐富。 結語 “民俗通書萬年曆”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意,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種對中華民族智慧的傳承。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迴溯根源、感受溫度、汲取力量的窗口。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您案頭常備的良伴,讓傳統文化的光輝,照亮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古老的智慧,滋養您前行的步伐。它將是一份獻給所有熱愛生活、珍視傳統的朋友們的厚禮。

用戶評價

評分

《民俗通書萬年曆》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天文曆法、民俗文化和生活指南巧妙地融為一體。我尤其欣賞其關於“節氣”的闡述,不再是枯燥的寒來暑往,而是深入剖析瞭每個節氣對自然環境、農事活動以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比如,在“立春”那一頁,書中詳細介紹瞭古人如何在這時祈求豐收,以及現代人如何通過調整飲食和作息來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這些內容都非常貼閤生活,讓我感覺傳統文化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此外,書中對傳統節日的介紹也做得十分到位。從春節的“團圓”主題,到元宵節的“賞燈猜謎”,再到中鞦節的“月圓人圓”,每一個節日都被賦予瞭深厚的文化內涵。書中不僅講述瞭節日的由來和習俗,還穿插瞭許多與節日相關的詩詞歌賦和民間故事,讓我在感受節日氣氛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甚至還學到瞭幾個非常實用的傳統養生小妙招,感覺身體都變得更健康瞭。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閤一”理念深感著迷,而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恰恰將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它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時間的工具,更是一本引導我們如何順應自然、理解生活的指南。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解讀,它們不再是刻闆的日期,而是充滿瞭詩意和生命力的劃分。書中詳細闡述瞭每個節氣對自然萬物的影響,以及古人如何根據節氣來安排農事、調整生活。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象徵意義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例如,對於“春節”,書中不僅僅強調瞭“團圓”,還深入探討瞭“辭舊迎新”的精神內核,以及“孝道”在節日中的體現。這些深度的解讀,讓我對節日的理解超越瞭錶麵的形式,觸及到瞭其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此外,書中還收錄瞭一些關於“鄉俗”的小故事,讀起來既生動又感人,讓我對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真的讓我感受到瞭傳統文化的溫度和生命力。

評分

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尋常”之事。它不僅僅是一份查詢日期的工具,更是一本充滿瞭生活哲學和人文關懷的讀物。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宜忌”的解讀方式,不再是簡單的“吉”或“凶”,而是結閤瞭天文、地理、人倫等多方麵的考量,讓人在遵循古訓的同時,也能理解其背後的道理。 書中對於一些民間技藝和風俗的介紹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對於“祭竈”的描寫,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準備供品,以及祭竈時需要說的一些吉祥話,這些細節都充滿瞭濃厚的生活氣息。另外,書中還附帶瞭一些簡單易學的風水小知識,雖然我不是風水專傢,但瞭解一些基本的原則,也能幫助我更好地布置傢居,營造一個更和諧舒適的生活環境。總的來說,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生活充滿瞭儀式感和文化韻味。

評分

對於我這樣對傳統節日情有獨鍾,又希望將這份熱愛傳承給下一代的人來說,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簡直是一份寶藏。它以一種非常親切和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民俗和曆法知識呈現在讀者麵前。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每一個節日的介紹,都充滿瞭故事性和趣味性。例如,關於端午節,它不僅僅是講瞭屈原的故事,還詳細介紹瞭不同地區的賽龍舟習俗,以及包粽子的不同方法,讓我大開眼界。 更讓我贊賞的是,書中在講解黃曆宜忌的同時,還融入瞭許多關於生活藝術的建議。比如,在某個“宜耕作”的日子,書中會順帶講解一些簡單的園藝技巧,或者推薦一些適閤當時節氣的食譜。這些內容都非常實用,而且充滿瞭生活情趣。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在特定的日子進行一些小小的儀式,比如在“立鞦”這一天,準備一些清淡滋補的食物,感覺身心都得到瞭很好的調養。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將古老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

評分

這本《民俗通書萬年曆》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地解讀民俗節慶、黃曆宜忌的書籍。當我翻開這本書時,立刻被其厚重的質感和古樸的設計所吸引。第一頁便是一幅精美的年畫,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瞬間將我帶入濃濃的年味之中。翻閱內頁,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日曆,更是一部關於生活智慧的百科全書。 關於黃曆的部分,它並沒有像許多市麵上常見的通書那樣,僅僅羅列一些生硬的“宜”與“忌”,而是對每一個日期的宜忌事項進行瞭詳細的解釋。例如,為什麼某些日子適閤嫁娶,某些日子又需要避諱動土,書中都給齣瞭基於傳統習俗和易學原理的解讀,讓我恍然大悟,對那些世代相傳的規矩有瞭更深的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收錄瞭許多與節氣相關的習俗活動,例如鼕至吃餃子、清明掃墓祭祖等,並配以生動的插圖,仿佛帶我迴到瞭那些溫馨而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節日現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