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
:480.00元
作者:瀋陽故宮博物院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806018422
字數: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把瀋陽故宮建築分為東、中、西三路。它自後金天命十年(1625)開始創建,至清崇德二年(1637)基本完成初期宮殿規模。清王朝入主中原後,乾隆十一年至四十八年(1746—1783)又陸續增建瞭東、西所行宮、盛京太廟和嘉蔭堂、文溯閣等西路建築,構成瞭現存瀋陽故宮古建築群的總體格局。至今,故宮內尚存古代建築114座,建築群區域占地麵積達6萬平方米。1926年,在盛京皇宮遺址的基礎上始建博物館;1961年,成為國務院頒布的批國傢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瀋陽故宮是由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位大清開國皇帝親手創建的,故宮內至今仍藏有一定數量的後金至清初時的傳世之物,每一件藏品都可以反映齣草創之際馬上皇帝身經百戰、浴血搏殺的艱難歲月。在清王朝正式建立前的後金時期,女真族尚在形成和擴張之中,其社會製度正由帶有軍事民主特點的奴隸製嚮初期封建製過渡,女真人也正由原始的狩獵生活逐步嚮農耕經濟過渡,武裝、拼殺與戰爭乃是當時全部活動的主鏇律。因而,這一時期瀋陽故宮所留存下來的宮廷曆史文物,多為皇帝個人使用的武裝器械,如“清太祖努爾哈赤龍虎將軍劍”、“清太宗皇太極禦用腰刀”和“清太宗皇太極禦用牛角弓、禦用哨箭”等。
目錄
前言/武斌
序論/東都來紫氣禦殿秘琳琅/李仲元
綜述/墨彩紛呈名傢/李理
上捲
1.戴進聘賢圖軸
2.瀋周鞦泛圖軸
3.瀋周桐石圖軸
4.瀋周山水圖捲
5.吳偉問路圖軸
6.唐寅杏花仕女圖軸
7.張路人物山水圖冊
8.文徵明攜琴聽泉圖軸
9.文徵明山下齣泉圖捲
10.文徵明泉石高閑圖軸
11.文徵明草閣臨流圖軸
12.呂紀竹枝鸛鵠圖軸
13.陳淳百花圖捲
14.陳淳芍藥圖捲
15.陸治鞦山行旅圖軸
16.謝時臣仿盧鴻草堂十景圖冊
17.文嘉江南春色圖捲
18.文伯仁山水圖軸
19.李宗謨十八應真圖捲
20.徐渭雪蕉梅竹圖軸
21.顧大典巒澗幽深圖軸
22.王舜國南極仙翁圖軸
23.宋旭山水圖軸
24.宋旭江上樓船圖捲
25.丁雲鵬達摩圖軸
26.周之冕芙蓉雙鳬圖軸
27.趟左浮嵐暖翠圖軸
28.董其昌溪山讀書圖捲
29.董其昌仿米黃山水圖捲
30.唐誌契山雨欲來圖軸
31.邵彌山水圖片
32.邵彌仿古山水圖冊
33.袁尚統雪景圖捲
34.袁尚統泰山鬆色圖軸
35.卞文瑜溪山高隱圖軸
36.盛茂烽江深草閣圖軸
37.藍瑛斷橋殘雪圖軸
38.藍瑛蒼鬆瑞石圖軸
39.藍瑛曳杖雲林圖軸
40.張宏江山佳境圖捲
41.瀋顥仿倪瓚山水圖冊
42.陳洪綬閑話宮事圖軸
43.頊聖謨鬆石圖軸
44.陳嘉言梅鵲圖軸
45.張獅椿萱鶴竹圖軸
46.蕭雲從山水圖軸
47.蕭雲從墨鬆圖捲
48.王時敏雲榖喬鬆圖軸
49.王鑒仿董源山水圖軸
50.王鑒南山湧翠圖軸
51.王鑒仿倪瓚山水圖軸
52.王鑒仿宋元山水圖冊
53.祁豸佳林屋遠峰圖軸
54.謝彬風雨歸舟圖軸
55.弘仁披雲峰圖軸
56.弘仁鞦柳孤棹圖軸
57.弘仁仿雲林溪山野意圖軸
58.髡殘江寺孤舟圍軸
59.查士標仿宋元山水圖屏.
60.查士標溪山放棹圓軸
61.龔賢春山圖軸
62.龔賢山水圖片
63.鄒喆山舟泊岸圖軸
64.吳宏鞦江遠眺圖軸
65.羅牧山水圖軸
66.羅牧雲山林屋圖軸
67.羅牧孤亭飛泉圖軸
68.戴本孝山水圖冊
69.梅清雙鬆圖軸
70.硃耷荷鳥圖軸
71.硃耷鬆鹿圖軸
72.王武菊花竹石圖軸
73.王武鬆樹萱草圖軸
74.憚壽平孤月群鳩圖軸
75.憚壽平萬壑鬆風圖軸
76.憚壽平墨梅圖軸
77.王輦康熙南巡圖捲
78.王輦茅屋長鬆圖軸
79.王輦竹籬茅屋圖軸
80.王輦劍南詩意圖軸
81.王輦鞦林書屋圖軸
82.王輦源頭活水圖片
83.王輦溪亭獨坐圖片
84.吳曆石壁疏鬆圖軸
85.吳曆雙鬆亭子圖軸
86.顧符稹山水人物鬥方
87.顧符稹層巒疊嶂圖軸
88.石濤山水圖冊
89.石濤鬆窗讀易圖軸
90.石濤郊行圖軸
91.石濤詩畫圖軸
92.王原祁仿巨然山水圖軸
93.王原祁仿大癡山水圖軸
94.王原祁仿倪瓚鞦山圖軸
95.王原祁山水圖屏
96.王原祁山水圖軸
97.冷枚美人獻壽圖軸
98.冷枚簪花仕女圖軸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總而言之,這本《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是我近段時間以來最滿意的一本圖書。它不僅是一本精美的畫冊,更是一部濃縮瞭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精華的百科全書。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繪畫技法、藝術史、以及中國古代社會文化方麵的知識。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對一些描繪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的畫作的解讀。這些畫作充滿瞭想象力,也反映瞭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觀念。我看到瞭許多我熟悉的民間故事,它們通過畫師的筆觸,變得更加生動和具象。書中還會介紹這些故事的來源和演變,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這種將藝術、民俗和曆史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和熱愛。我一定會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傳統藝術感興趣的朋友。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藝術品應該能夠跨越時空,與觀者進行對話。而這本《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無疑做到瞭這一點。當我翻到那些描繪山水景色的畫作時,我仿佛能感受到畫傢筆下的清風拂麵,聽到溪水的潺潺聲,聞到山間的泥土芬芳。雖然這些畫作距今已有數百年,但畫傢們對自然的觀察和錶現力,依然是如此的生動和真實。我試著去辨認畫中的山巒、樹木、雲霧,想象著畫傢當時的心境,是如何在筆墨之間將這份山野之趣盡情揮灑。 書中的一些山水畫,展現瞭與我們現在所見的風景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讓我開始思考,古代的山水畫在描繪時,是否融入瞭更多文人的理想化成分?又或是,當時的山川確實保留著更加原始、更加壯美的風貌?這些疑問,在閱讀書中附帶的學術性介紹時,得到瞭不少解答。介紹中會提及當時的地理環境,繪畫流派的演變,以及畫傢們所追求的“意境”。我開始理解,這些看似簡單的山水,背後蘊含的是怎樣的哲學思考和審美追求。這本書不僅僅是讓我欣賞瞭美麗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精神內核的探索欲。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精美,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每一頁都散發著一種高級感。作為一本收藏級彆的畫冊,它絕對是閤格的。我喜歡在安靜的午後,泡一杯茶,然後靜靜地翻閱這本書,讓自己的思緒沉浸在那些古老的畫捲之中。 其中有一組描繪異域風情的畫作,讓我頗感新奇。這些畫作展現瞭清代與其他國傢交流的場景,以及當時人們對異域文化的想象。我看到瞭一些身著奇特服飾的人物,以及充滿異域情調的建築。書中對這些畫作的介紹,會提及當時的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曆史背景。這讓我意識到,中國古代的繪畫,並不僅僅局限於描繪本土文化,也能夠包容和吸收外來的元素。這種開放和包容的精神,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這本《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簡直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情有獨鍾,尤其對清代宮廷繪畫的輝煌時期充滿瞭好奇。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懷揣著滿滿的期待,而它也絲毫沒有讓我失望。翻開第一頁,那些曾經隻在曆史記載中閃耀的名字,如今躍然紙上,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精緻度呈現在我的眼前。每一幅畫作都仿佛帶著歲月的呼吸,訴說著那個遙遠時代的風雲變幻和皇室生活的點滴。 我尤其被書中收錄的幾幅大型宮廷慶典圖所震撼。那些畫麵壯闊宏偉,人物眾多,卻又一絲不苟地描繪瞭慶典的每一個細節,從皇帝與王公大臣的服飾紋樣,到禮儀的每一個動作,再到場景布置的每一個陳設,都展現瞭當時宮廷的規製和審美的極緻。仔細辨認畫中的人物,雖然很多都模糊瞭姓名,但他們的姿態、錶情,甚至是相互之間的眼神交流,都傳遞著一種無聲的故事。我嘗試著去理解那些隱藏在筆觸下的曆史信息,想象著畫師是如何在有限的畫布上捕捉到如此宏大的場景,又是如何用細膩的筆法錶現齣人物的身份和情感。這不僅僅是繪畫,更是一份珍貴的曆史文獻,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盛況的一角。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熱愛的人,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時代的藝術,是瞭解這個時代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之一。這本《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恰恰給瞭我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在這本書裏看到瞭清代宮廷繪畫的輝煌,也看到瞭文人畫的雅緻,還看到瞭民間藝術的活力。 我尤其被書中收錄的一組描繪曆史人物的肖像畫所吸引。這些畫作不僅在技法上達到瞭極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們真實地記錄瞭那些曆史人物的麵貌。看著那些帝王將相、後妃嬪妃的肖像,我仿佛能與他們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畫作,我試圖去解讀他們眼中的故事,想象他們內心的世界。書中對這些肖像畫的解讀,還會提及畫作的創作背景,以及這些人物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這種將藝術與曆史人物研究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對這些畫作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宮廷繪畫的印象,大多是刻闆、程式化的。但當我翻閱這本書後,我的這種看法被徹底顛覆瞭。書中展現的宮廷繪畫,既有皇傢威嚴的體現,又不乏藝術的靈動和情感的錶達。我看到瞭一些描繪帝王生活起居的畫作,其中對細節的刻畫,對人物神態的捕捉,都極其到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描繪皇帝讀書的畫作,畫麵雖然平靜,但卻能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智慧。 書中對這些畫作的介紹,還會提及當時的宮廷畫師的創作環境和生活狀態。我瞭解到,這些畫師並非普通匠人,他們往往擁有深厚的學識和高超的技藝,並且受到宮廷的重視。這讓我更加尊重這些偉大的藝術傢,他們用自己的畫筆,為我們留下瞭如此寶貴的曆史財富。我甚至嘗試著去臨摹畫中的某些筆觸,去感受那種嚴謹而又充滿創造力的創作過程。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繪畫捲(上)》在印刷質量上真的做到瞭極緻。每一幅畫作的色彩都還原得非常到位,細節清晰可見,仿佛原作就陳列在我麵前一般。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絹本、紙本畫作的呈現,那種細膩的紋理,古樸的質感,都被清晰地捕捉到。當我拿起這本書,指尖輕輕滑過紙張,都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溫度。 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欣賞書中那些描繪花鳥魚蟲的畫作。這些畫作雖然篇幅不大,但卻充滿瞭生命力。畫傢們對動植物的觀察入微,從羽毛的紋理,到花瓣的脈絡,再到昆蟲翅膀的透明感,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我甚至能從中辨認齣具體的物種,這讓我覺得,畫傢們不僅僅是藝術傢,更是那個時代的自然觀察者。書中的介紹還會解釋這些花鳥畫的象徵意義,比如,某些花卉代錶著吉祥,某些動物象徵著長壽。這種將藝術與象徵意義相結閤的解讀,讓我對這些小小的畫作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欣賞。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智識上的啓發。書中對每一幅畫作的講解,都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畫作的藝術價值、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我看到瞭許多我之前從未瞭解過的繪畫技法,比如,如何在宣紙上錶現齣金屬的光澤,如何在仕女圖中刻畫齣人物的神態,如何在山水畫中營造齣空靈的意境。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描繪宴飲、遊樂場景的畫作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些畫作不僅展現瞭古代貴族的奢華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們反映瞭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娛樂方式。通過畫中的器皿、服飾、甚至是人物的錶情,我可以想象齣那個時代的歡聲笑語,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情。書中還會旁徵博引,介紹相關的詩詞歌賦,讓這些畫作變得更加鮮活立體。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些場景之中,與畫中的人物一同感受那份喜悅和熱鬧。
評分從這本書中,我看到瞭中國古代繪畫在題材上的廣博。除瞭宏大的宮廷慶典和寜靜的山水景色,書中還收錄瞭許多描繪人物日常生活,以及錶現曆史故事的畫作。這些畫作如同一個個生動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我看著那些描繪官員生活場景的畫捲,想象著他們當時的生活節奏和社交方式;看著那些錶現民間習俗的畫作,感受著古人對於節日的喜悅和傳承。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描繪某個曆史事件的畫捲。畫中人物眾多,情節復雜,但畫傢卻能清晰地梳理齣故事的脈絡,並通過人物的錶情、動作以及畫麵的構圖,將事件的起因、發展和結果巧妙地呈現齣來。我反復觀看這幅畫,試圖解讀畫師想要傳達的每一個信息。書中對這幅畫作的解讀,更是深入剖析瞭畫作所反映的曆史背景,以及畫師在創作時可能考慮到的政治、社會因素。這種將藝術與曆史緊密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的閱讀體驗變得尤為豐富。我不再僅僅是被畫麵所吸引,更是對畫作背後的故事和曆史有瞭更深的理解和興趣。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一種“看看熱鬧”的心態來翻閱這本書的,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完全被吸引住瞭。這本書不僅僅是堆砌精美的圖片,它更像是一位博學的導遊,為我一一解讀這些畫作背後的故事。書中對每一幅畫作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有畫作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年代、尺寸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畫作的藝術風格、創作背景、以及在曆史上的意義。比如,關於某些描繪帝王生活起居的畫捲,介紹中不僅提到瞭畫中的陳設和人物,還會旁徵介紹相關的史料,幫助讀者理解畫作所反映的禮儀製度、生活習慣,甚至當時的社會風貌。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細節的處理。比如,在描繪人物的服飾時,文字會詳細解釋紋樣的含義,顔色搭配的象徵意義,甚至布料的質感是如何通過筆觸錶現齣來的。這種細緻的講解,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欣賞這些畫作,不僅僅看到“美”,更能理解“美”的由來和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我甚至拿齣放大鏡,試圖去捕捉畫師們那些令人驚嘆的細節處理,那些極其微小的筆觸,是如何構成瞭整個畫麵的生動與傳神。這本書的編纂者無疑是花瞭巨大的心血,纔得以將這些珍貴的文物以如此清晰、詳盡的麵貌呈現給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