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红外图像处理理论与技术
定价:65.00元
作者:陈钱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1323911
字数:
页码:2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光电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对红外成像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全面总结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对红外成像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全面总结,是作者搜集了外*新研究成果,并在研究生讲稿的基础上改编的。本书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2章介绍红外探测器的成像原理;第3章介绍红外成像的硬件系统设计;第4章介绍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第5章介绍红外图像的数字细节增强算法;第6章介绍红外图像的超分辨率处理技术;第7章介绍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光电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1
1.1 红外辐射 1
1.1.1 引言 1
1.1.2 红外辐射定律与特性 2
1.1.3 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3
1.1.4 红外光学系统 4
1.2 热成像技术 7
1.2.1 热成像技术解决的基本问题 8
1.2.2 热成像技术的作用与地位 8
1.2.3 热成像技术的军事应用 9
1.2.4 热成像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 11
1.3 红外探测器与热成像技术的关系 12
第2章 红外焦平面阵列 14
2.1 红外焦平面阵列简介 14
2.1.1 扫描型和凝视型红外焦平面阵列 14
2.1.2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结构 15
2.1.3 典型的红外焦平面阵列 15
2.2 热绝缘结构的重要性 16
2.3 主要热探测机理 19
2.3.1 热电探测器和铁电测辐射热计 20
2.3.2 热电耦探测器 22
2.3.3 电阻微测辐射热计 23
2.3.4 电阻微测辐射热计的模型 25
2.3.5 温差电探测器 35
2.4 重要极限 36
2.4.1 温度波动噪声极限 36
2.4.2 背景波动噪声极限 37
2.4.3 非制冷热成像焦平面阵列设计 40
2.5 非制冷凝视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 41
2.5.1 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读出方式 42
2.5.2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输入电路 44
2.6 非制冷凝视红外焦平面成像模型 49
第3章 红外成像电子系统设计 53
3.1 引言 53
3.2 低噪声偏置电压及高精度数字信号的实现 53
3.3 多次采样滤波技术 63
3.4 红外焦平面自适应偏置电压技术 65
3.5 系统构架搭建 69
3.5.1 Qsys平台Avalon总线和Nios处理器 69
3.5.2 基于Qsys平台和Avalon总线的系统架构 72
3.5.3 基于Qsys平台和Avalon总线的模块算法实现 83
第4章 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 96
4.1 非均匀性定义 96
4.2 非均匀性成因 97
4.3 常用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99
4.3.1 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99
4.3.2 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104
4.4 单帧非均匀性去条纹算法 116
4.4.1 基于边缘灰度级共生矩阵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16
4.4.2 基于中间均衡直方图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19
4.4.3 基于全变分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20
4.4.4 基于相邻灰度继承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23
4.4.5 基于自适应灰度调整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26
4.4.6 基于常数先验的条纹非均匀性校正方法 128
第5章 红外图像细节增强 131
5.1 红外图像细节增强的意义和概述 131
5.2 基于频域和空域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32
5.3 基于双边滤波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34
5.4 基于混合滤波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37
5.5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39
5.6 基于直方图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41
5.6.1 基于梯度直方图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42
5.6.2 于自适应双平台直方图均衡细节增强算法 143
5.7 新型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46
5.7.1 基于Retinex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46
5.7.2 基于小波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48
5.7.3 基于模糊域理论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 150
第6章 红外图像的超分辨率处理技术 153
6.1 引言 153
6.2 非制冷凝视红外焦平面微扫描理论 153
6.2.1 微扫描成像的理论基础 154
6.2.2 微扫描成像方案比较 161
6.2.3 改进的平板光学元件微扫描方案及锗片倾斜角度模型 165
6.3 微扫描成像技术的具体实现 170
6.3.1 红外光学系统选取 171
6.3.2 微扫描器的设计 175
6.3.3 驱动电机的选取 182
6.4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186
6.4.1 基于边缘定位的多帧红外微扫描图像位移误差补偿 187
6.4.2 基于主结构分离的稀疏表示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193
6.4.3 基于流形正则协同支持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203
第7章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方法 211
7.1 红外探测器参数测试方法 211
7.2 基于虚拟仪器的可视化多模式测试与仿真系统 212
7.2.1 虚拟仪器技术 212
7.2.2 基于虚拟仪器的可视化多模式测试与仿真系统组成 214
7.2.3 系统工作原理 216
7.3 凝视焦平面探测器参数测试技术 217
7.3.1 凝视焦平面探测器组件 217
7.3.2 凝视焦平面探测器盲元测试技术研究 219
7.3.3 凝视焦平面探测器非均匀性测试技术研究 229
7.4 红外成像机芯测试方法 232
7.4.1 NETD噪声等效温差的测试 232
7.4.2 MRTD小可分辨温差的测试 233
7.4.3 MTF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 235
7.4.4 MDTD小可探测温差的测试 237
7.4.5 红外整机性能测试 238
参考文献 242
作者介绍
陈钱,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光学学会副会长,总装光电火控组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型号、专项、重点预研和基金等科研任务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江苏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第三届十大杰出发明人和江苏省青年科技创业十大明星提名奖,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特殊津贴。出版专著一部,申请36项,授权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56篇被SCI和EI收录。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第一眼就觉得挺吸引人的,那种深沉的蓝色调搭配上科技感的字体,瞬间就勾起了我对图像处理领域的好奇心。拿到书的那一刻,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光滑,翻阅起来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我对红外图像处理这个方向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比如安防监控、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等,而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觉得它应该能够深入地解答我关于红外图像处理的各种疑问。我特别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关于红外图像获取、增强、分割、目标识别等核心技术的详细讲解,最好能配上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这样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情况。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及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趋势,让我能够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更宏观和前瞻的认识。
评分对于我们做嵌入式视觉的开发者来说,实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红外图像处理技术高效地集成到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中的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比如,书中能否介绍一些轻量级的红外图像处理算法,以及如何针对嵌入式硬件平台进行优化,以达到实时处理的要求。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处理红外图像时,有哪些常用的硬件加速技术或FPGA实现方案可以参考。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算法复杂度分析和性能评估的指导,帮助我们权衡算法的精度和计算效率,那对我的工作将有直接的帮助。当然,一些在实际嵌入式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讨论,也同样是我非常关注的。
评分最近一直忙于一个涉及到夜间目标检测的项目,对各种图像增强技术都做了不少调研,但总感觉红外图像的处理是其中一个非常独特且重要的环节。我了解到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在成像原理、噪声特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因此需要专门的算法和理论来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基础的红外图像噪声抑制,到如何有效地提取目标的关键特征,再到最终的识别和分类,能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特别是那些对弱小目标、低对比度目标的处理技术,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如果书中能详细阐述一些经典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比如直方图均衡化、Retinex理论在红外图像上的应用,以及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处理方法,那就太好了。另外,如果能讨论到红外图像在复杂环境下的鲁棒性问题,比如雾、雨、雪等天气条件对红外成像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那将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接触红外图像处理不久的学生,我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处理流程感到有些迷茫。我之前阅读了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是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导师一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入红外图像处理的世界。从最基础的红外成像原理、传感器特性讲起,到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比如去噪、校正,然后是图像分割,如何将感兴趣的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最后是如何利用分割出的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于不同分割算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在红外图像上的适用性。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常用的处理工具和开发库的介绍,甚至是一些简单的代码示例,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能让我更快地将理论付诸实践。
评分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关于 thermal imaging 的项目,当时在处理一些医疗热成像数据时遇到了一些瓶颈,特别是在图像的量化和特征提取方面。我听说红外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在医疗诊断领域有广泛应用,比如早期癌症检测、疾病诊断等,所以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红外图像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深入讲解相关的处理技术。比如,如何从热成像中提取出与病灶相关的细微温度变化,如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量化这些变化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医学热成像数据特点的讲解,以及在处理这类数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将非常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