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工业自动化技术强化训练(可编程序控制器1)(普通高等教育机电专业规划教材)
定价:26.00元
作者:谭兆湛,陈锐鸿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19982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第1章 数制与编码
1.1 数制与数制变换
1.2 码制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2.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分类和技术指标
2.3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4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5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2.6 可编程控制器与其他控制器的比较
第3章 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3.1 三菱PLC概述
3.2 FX系列PLC的系统组成
3.3 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
3.4 FX2N系列PLC的基本指令
3.5 FX2N系列PLC的步进指令
3.6 FX2N系列PLC的功能指令
第4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软件
4.1 GX—Developer简介
4.2 GX—Developer的基本操作
4.3 程序仿真运行
4.4 FX学习软件的运用
第5章 传感技术
5.1 传感器概述
5.2 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5.3 传感器的接线与调整
5.4 传感器实训练习
第6章 气动控制技术
6.1 气动控制概述
6.2 气动系统的组成
6.3 气动回路控制图
6.4 常用气动符号
6.5 气压传动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6.6 气动实训练习
第7章 电机及变频技术的应用
7.1 电机及其特性
7.2 变频器概述
7.3 三菱D700变频器的接线端口及作用
7.4 三菱D700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7.5 变频器实训练习
第8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
8.1 梯形图的编写规则
8.2 常用的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8.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8.4 PLC的程序设计方法
第9章 系统的综合控制
9.1 PLC考证台简介
9.2 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分拣系统)
附录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的职业概述
1.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
2.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的行业前景
3.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标准解读
作者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宝典”,虽然厚重,但每一页都闪烁着实用的光芒。我最开始被它的专业性所吸引,那些深入到硬件层面的讲解,对于想要理解PLC“内功心法”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我以前总觉得PLC编程就是写写代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存储器结构、中断机制等等,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它对各种指令的分类和讲解也非常细致,特别是那些高级指令,我以前望而生畏,现在通过书中的解释,感觉也能够慢慢掌握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关于“数据类型”和“数据转换”的章节,这在实际编程中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本书给出了很清晰的指导。此外,书中关于“伺服控制”和“步进电机控制”的内容,也让我对PLC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这些内容对我目前的学习阶段来说还有些超前,但我知道,当我需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时,这本书一定会是我的指路明灯。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厚积薄发,直指核心”。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只是浮光掠影地讲一些概念,而是真正地深入到工业自动化的技术细节中去。我特别欣赏它在“传感器与执行器”这一部分的处理方式,不仅仅是介绍种类,更强调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以及它们在PLC系统中的接口和工作原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避免很多选型上的误区。我尝试着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关于“PID控制”的讲解,虽然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但是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案例,我感觉自己对它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期待这本书能有更多的“实战演练”类型的章节,最好能包含一些真实工业场景下的PLC应用案例,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够激发我对自动化技术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务实的劲头,那种老派的、不花哨的风格,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些扎根实践的工程师们。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它很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蕴含了沉甸甸的知识。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熟悉的术语,比如“PLC基础原理”、“梯形图编程”、“指令系统”,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我尤其期待它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这一部分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理论学得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很多时候,新入门的技术人员最头疼的就是设备出了问题,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那价值就太大了。而且,我看到它还涉及了“通信协议”和“上位机组态”这些内容,这说明它并没有停留在PLC的单一层面,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工业自动化的大框架下进行讲解,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非常看重实操性,希望这本书能包含足够多的案例分析和练习题,最好还能有一些实际工程项目的缩影,这样我才能真正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全局观”。它不仅仅聚焦于PLC本身,而是将PLC置于整个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视角下进行讲解,这让我对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我非常看重它在“系统集成”和“分布式控制”方面的论述,这对于理解现代工业自动化是如何构建和管理的至关重要。我之前一直以为PLC就是一台独立的控制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它与其他设备,如HMI、SCADA系统、机器人等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它关于“网络通信”和“数据采集”的章节,让我明白信息如何在自动化系统中流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优化和决策。我尤其期待它在“安全联锁”和“应急停车”方面的讲解,因为在工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为我勾勒出了工业自动化的全景图。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把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知识分解成了一个个易于理解的部分。我之前对PLC的认识比较零散,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整个系统的认知。它的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本的电气原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PLC的硬件构成、指令集,再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指令系统时,不仅仅是罗列指令,而是会结合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场景来解释指令的功能和用法,这样我就能很快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个指令”以及“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书中提供的很多示例程序,我都尝试着在模拟器上运行了一下,发现真的能够帮助我理解程序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不同指令组合起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简直是太棒了。而且,它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注意事项,这在我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