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 路由交换技术指南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教程 网络通信技术 华为认证

正版 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 路由交换技术指南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教程 网络通信技术 华为认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HCNP
  • 路由交换
  • 华为
  • 实验指南
  • 网络通信
  • ICT认证
  • 华为认证
  • 交换技术
  • 路由技术
  • 网络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苑春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69871
商品编码:29241109030
丛书名: HCNP 路由交换实验指南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先领券 再购物... 详情页优惠券
3 订单满69使用元券
5 订单满118使用元券
10 订单满198使用元券

 
技术分析  
股市操盘圣经
距离活动结束剩余时间
  06   23   59    
126
7.5折
价格:¥168.00
1369人已购买

【闻溪】2018新书 暖心励志
价格:¥38.00 68人购买
抢购价: ¥19.80
还剩:1204小时52分秒

81
7.5
¥108.00
剩余 06 23 59
已有4259人购买

书名: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

定价:89.00元

作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115369871

字数:900000

页码:5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暂无相关内容

第1章 路由基础n
1.1 访问控制列表n
1.2 基本的路由策略配置n
1.3 控制RIP路由的发布及路由引入n
n
第2章 OSPFn
2.1 OSPF基本配置n
2.2 OSPF邻居邻接关系n
2.3 OSPF链路状态数据库n
2.4 OSPF Stub区域n
2.5 OSPF NSSA区域n
2.6 OSPF虚链路n
2.7 OSPF网络类型n
2.8 OSPF路由聚合n
2.9 OSPF监测和调试n
2.1 0OSPF缺省路由n
2.1 1OSPF故障排除n
n
第3章 BGPn
3.1 BGP邻居n
3.2 BGP认证功能n
3.3 BGP自动路由聚合n
3.4 BGP手动路由聚合n
3.5 BGP路径选择——Preferred Valuen
3.6 BGP路径选择——Local Preferencen
3.7 BGP路径选择——Next Hopn
3.8 BGP路径选择——AS_Pathn
3.9 BGP路径选择——MEDn
3.1 0BGP路径选择——Communityn
3.1 1BGP路由反射器n
3.1 2BGP路由黑洞n
3.1 3BGP联盟n
3.1 4BGP路由过滤n
3.1 5BGP路由引入n
3.1 6BGP缺省路由n
3.1 7BGP路由衰n
3.1 8BGP监测和调试n
3.1 9BGP故障排除n
n
第4章 IS-ISn
4.1 IS-IS基本配置n
4.2 IS-IS邻接关系n
4.3 IS-IS链路状态数据库n
4.4 IS-ISDISn
4.5 IS-IS开销值和协议优先级n
4.6 IS-IS路由聚合n
4.7 IS-IS缺省路由n
4.8 IS-IS路由引入n
4.9 IS-IS路由过滤n
4.10 IS-IS路由渗透n
4.11 IS-IS监测和调试n
4.12 IS-IS故障排除n
n
第5章 IP组播n
5.1 IP组播的基本概念n
5.2 IGMPn
5.3 PIM-DMn
5.4 PIM-SMn
5.5 PIM-SM的RPn
5.6 RPF校验n
n
第6章 交换技术n
6.1 观察和配置MAC地址表n
6.2 VLAN基本配置n
6.3 VLAN间的通信n
6.4 Mux VLANn
6.5 MSTP/RSTP与STP的兼容性n
6.6 MSTP/RSTP的保护功能n
n
第7章 MPLSn
7.1 MPLS和LDP基本配置n
7.2 BGP/MPLSVPN基本配置n
n
第8章 其他n
8.1 配置AAAn
8.2 配置BFDn
8.3 综合实验1n
8.4 综合实验2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基于eNSP搭建企业网络真实场景,给出大量的配置实例,将真实场景与配置实例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快捷、直观、深刻地掌握HCNP所需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战经验。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的主要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对《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涉及到的ACL、VLAN、RIP、OSPF、STP等知识点在复杂度和难度上进行了提升,另一方面是增加了HCNP所涉及的路由策略、BGP、IS-IS、IP组播、MPLS等新的知识点,特别适合于正在学习和备考HCNP,或者希望进一步提升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朋友。
  《华为ICT认证系列丛书: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可作为网络设计员、网络维护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精通HCNP:路由与交换实战解析》 前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通信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认证体系以其权威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成为了众多网络工程师渴望获得的敲门砖。HCNP(Huawei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路由与交换认证,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代表着工程师在路由交换领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操能力。 本书并非官方教程的简单复述,更不是对零散知识点的堆砌。它源自一线网络工程师的实践经验,聚焦于HCNP路由交换认证的核心考点,并深入剖析实际网络环境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我们力求通过系统化的讲解、详实的实验案例和精辟的原理分析,帮助读者不仅能顺利通过HCNP认证考试,更能真正理解路由交换技术的精髓,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编写初衷,是为广大准备参加HCNP路由交换认证的工程师提供一本真正“用得上”、“学得透”的参考书籍。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缺乏实践的理论如同空中楼阁。因此,本书在强调原理讲解的同时,将大量的篇幅倾注于实验的构建、调试和分析。每一个实验都力求贴近真实网络场景,每一个配置命令都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每一个故障排查过程都展现了排查思路。 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准备考取HCNP路由交换认证的在校学生及在职工程师。 希望系统学习和巩固路由交换技术的网络技术爱好者。 从事网络设计、部署、运维工作的技术人员,希望提升专业技能。 寻求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工程师,需要权威、可靠的技术指导。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从基础到进阶,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顺序。我们首先会回顾和夯实路由交换的基础概念,包括IP地址、子网划分、基础路由原理等。随后,将深入探讨各种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其工作机制、配置要点及优化策略。接着,我们将聚焦交换技术,涵盖VLAN、STP、链路聚合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实验展示其在构建高效可靠局域网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将讲解高级路由交换技术,如NAT、ACL、QoS等,并融入常见的网络安全和性能优化考量。 我们坚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获得HCNP路由交换认证的宝贵资质,更能获得一种解决复杂网络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愿本书成为您在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攀登高峰的得力助手。 第一章:路由交换基础与IP网络架构 在深入探讨复杂的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之前,我们必须对构成现代网络基石的基础概念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理解。本章将为您系统梳理路由与交换领域的核心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IP地址详解与子网划分艺术 IP地址是网络通信的“身份标识”,理解其结构、分类以及分配规则是掌握路由交换技术的第一步。本节将详细解析IPv4地址的构成,包括网络位和主机位,以及不同类别地址(A、B、C、D、E类)的划分及其应用场景。我们将重点讲解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原理与实践,演示如何通过子网掩码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多个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子网,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IP地址的规划和分配。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际的子网划分计算示例,让您能够熟练掌握计算任意子网的起始地址、广播地址、可用主机地址数量以及下一个子网的起始地址等关键信息。 IPv4地址结构与类别: 深入剖析32位IP地址的二进制表示,理解网络ID和主机ID的概念。详细解读A、B、C类地址的定义、默认子网掩码以及其适用范围,同时介绍D类(组播)和E类(保留)地址的用途。 子网掩码的魔力: 学习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原理,理解它如何决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掌握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记法,并理解其在IP地址分配中的灵活性和效率提升。 子网划分的计算实战: 通过大量的表格和计算示例,一步步引导读者完成从基础IP地址到子网划分的转换。涵盖固定长度子网划分(FLSM)和可变长度子网划分(VLSM)的概念,并解释VLSM在IP资源优化中的优势。 IP地址规划策略: 结合企业网络规模、部门划分、设备数量等实际因素,讲解如何进行合理的IP地址规划,避免IP地址枯竭和管理混乱。 1.2 TCP/IP协议栈与数据封装流程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的“语言”和“规则”。本节将引导您深入理解TCP/IP协议栈的四层模型(或五层模型),并详细解析数据在不同层级之间是如何进行封装(Encapsulation)和解封装(De-encapsulation)的。通过对每一层协议(如IP、TCP、UDP、HTTP、FTP等)功能的理解,您将能更好地把握网络通信的整体流程,为理解路由和交换的决策过程打下基础。 TCP/IP四层/五层模型概览: 介绍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数据封装的奥秘: 以发送一个HTTP请求为例,详细讲解数据在应用层生成后,如何逐层添加头部信息(如TCP头部、IP头部、以太网头部),形成最终的帧(Frame),并通过物理介质传输。 数据解封装的逆向过程: 阐述接收端如何根据协议头信息,逐层解析数据,最终将应用层数据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常见协议解析: 简要介绍HTTP、FTP、SMTP、DNS、TCP、UDP、IP等核心协议在数据封装过程中的作用。 1.3 局域网(LAN)与广域网(WAN)的基本架构 理解不同网络规模和连接方式是掌握路由交换技术的前提。本节将为您阐述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基本概念、典型拓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联方式。通过对比LAN和WAN的特点,您将能更好地理解路由和交换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职责划分。 局域网(LAN)的构建: 讲解以太网(Ethernet)技术,包括MAC地址、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区别。介绍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常见LAN拓扑结构。 广域网(WAN)的连接: 解释WAN的定义及其与LAN的区别。介绍常见的WAN连接技术,如DDN、帧中继(Frame Relay)、ATM、MPLS等(虽然部分技术可能在现代网络中逐步被淘汰,但理解其原理有助于把握演进过程)。 LAN与WAN的互联: 讲解路由器(Router)在连接不同网络(尤其是LAN与WAN)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交换机在同一网络内部提供高速通信的职责。 1.4 网络层协议:IP、ICMP与ARP 网络层是实现数据跨网络通信的关键。本节将聚焦于网络层最核心的几个协议:IP协议(负责寻址和路由)、ICMP协议(用于网络诊断和错误报告)以及ARP协议(解决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熟练掌握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路由器的转发决策至关重要。 IP协议详解(IPv4): 深入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TTL)、协议类型、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等字段的含义及其作用。 ICMP协议的应用: 讲解ICMP报文类型,如Echo Request/Reply(ping)、Destination Unreachable、Time Exceeded等,并通过ping和tracert等工具的实际使用,演示ICMP在网络故障诊断中的价值。 ARP协议的工作机制: 详细解释ARP请求和ARP应答的过程,理解IP地址如何解析为MAC地址,以及ARP缓存的作用。讲解静态ARP和动态ARP的区别,以及ARP欺骗攻击的原理。 1.5 交换机工作原理与MAC地址表 交换机是构建高效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本节将深入剖析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讲解MAC地址表的建立、学习、转发和老化过程。通过对这些机制的理解,您将能更好地掌握交换机如何在同一广播域内实现设备间的直接通信,以及如何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MAC地址与帧格式: 回顾MAC地址的唯一性,以及以太网帧的结构。 交换机的转发模式: 讲解直通转发(Cut-through)、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和混合转发(Fragment-Free)等转发模式的优缺点。 MAC地址表的建立与学习: 详细描述交换机如何通过监听接收到的帧,学习源MAC地址与对应端口的映射关系,并将其记录在MAC地址表中。 帧的转发决策: 演示交换机如何根据目标MAC地址,查询MAC地址表,决定将帧转发到哪个端口。讲解单播、广播、组播帧的处理方式。 MAC地址表的老化机制: 解释MAC地址表项是如何设置老化时间的,以及当学习到的MAC地址超过老化时间未收到相应帧时,该表项是如何被删除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建立起对路由交换技术最基本、最核心的认知框架。这些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却是理解后续更复杂技术的前提。请务必掌握每一个概念,并尝试结合实际网络场景进行思考,为接下来的进阶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网络架构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HCNP路由交换体系,并且能够提供前沿技术洞察的书籍。这本《正版 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完美地契合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手册,更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解析。书中对于路由协议的工作机制、收敛过程、以及高可用性设计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精辟。我特别喜欢它在谈到BGP时,对路由策略的细致讲解,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属性来影响路由的传播和选择。这些内容对于构建稳定、高效的企业级网络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更高级的路由交换技术,比如IPv6的路由和过渡技术,以及SDN在路由交换领域的应用前景。这些内容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为未来的网络架构设计提供参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巩固现有知识,拓展技术视野,并且为解决实际网络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深度,无疑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书籍之一。它针对HCNP路由交换认证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梳理,并且在实验设计上,非常贴合实际网络环境的需求。我尤其欣赏它对路由策略、NAT、MPLS等高级路由交换技术的深入探讨。书中不仅仅停留在基础配置,而是会分析这些技术在复杂网络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如何优化路由策略以提高网络性能,如何配置NAT以实现地址转换和安全隔离,以及MPLS在企业广域网中的作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故障排除技巧,更是让人受益匪浅。我曾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复杂路由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预见到我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对于准备HCNP路由交换认证考试的考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的参考书,它能够帮助你全面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并且在实操层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对网络技术充满好奇的学习者,选择这本《正版 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完全是因为它听起来非常“硬核”。读完之后,我可以说,这本书确实名副其实。它以非常系统的方式,将HCNP路由交换的知识点娓娓道来,并且在实验设计上,做到了既贴近考试要求,又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的每一个实验都配备了非常详细的前置知识讲解,让我能够理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原因。例如,在学习VLAN划分的时候,它不仅教我如何配置,还会解释VLAN的原理,以及它如何实现广播域的隔离。在学习STP的时候,它不仅仅是介绍端口角色的切换,还会深入分析STP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及不同STP版本之间的差异。这些深入的讲解,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些技术的本质。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亲切,即使是复杂的技术概念,也能被清晰地表达出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门和进阶书籍,它为我打开了通往HCNP路由交换世界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在网络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一直希望能深入理解HCNP路由交换的核心技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配置命令。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命令,而是从原理层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路由交换的每一个关键点。我特别喜欢它对OSPF、BGP等路由协议的讲解,不仅仅是算法的介绍,更是结合实际场景,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收敛过程、路径选择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让我豁然开朗。书中大量的图示和拓扑结构,更是为理解复杂的网络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帮助。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发现每一个实验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暴露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提升我的实操能力非常有帮助。我以前总觉得某些概念难以理解,读完这本书后,那些曾经的“黑盒子”都变成了透明的。它教会我如何“思考”网络,而不是仅仅“操作”网络,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日后的工作非常有益。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踏入网络技术行业的新人,被HCNP认证的光环吸引,于是选择了这本《正版 HCNP路由交换实验指南》。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些概念,确实有些畏惧,感觉像是天书。但这本书以非常友好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理论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部分。它从最基础的网络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入路由交换的核心知识,比如VLAN、STP、ACL,再到后面更复杂的OSPF、BGP。每一个章节都配有详细的实验场景和操作步骤,我跟着书里的指导,一步步在模拟环境中搭建网络,配置设备,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同学习。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讲解了“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讲解了“为什么这么做”,它会解释每一步配置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让我不仅仅是机械地复制,而是真正理解了技术的作用。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发现自己对于网络通信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清晰的流程和相互作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