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疯狂科学2(少儿版)
定价:58.00元
作者:【法】杰克·吉夏尔(Jack Guichard)卡米尔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54703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法国知名科技馆发现宫作者亲手操作50个创意科学小魔术步骤与详图展示科学与原理阐释生活与知识结合动动手 8段操作演示小视频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的乐趣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50个精彩有趣、易于上手的科学小魔术,你可以通过表演这些小魔术,给朋友和家人带来快乐!比如在众目睽睽下,把水变成冰;让蛋壳在盘子的边沿翩翩起舞;用牛奶在玻璃杯里再现夕阳美景;茶歇时间,把茶包变成焰火!这些魔术表演起来都很简单。书中介绍了所需的材料、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步骤等内容,还配有手绘图和照片进行展示,简单易懂。另外,本书配有8段小视频,展示了操作的过程,以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表演。本书不仅揭开了这些科学魔术的神秘面纱,更有意义的是,还解释了这些魔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你与朋友和家人在享受魔术带来的快乐时,也能学到科学知识。相信在这些让人惊叹的科学小魔术的激发下,你会爱上科学!
目录
欢迎光临科学的魔术世界 007
1 天花板吸气球—不用胶水 008
2 让你自动打开双臂 012
3 火烧纸币—完好无损 016
4 不会爆裂的气球 018
5 在气球中煮沸水 022
6 硬币在纸币上“走平衡木” 024
7 会跳舞的水滴 026
8 环环相扣 028
暖场的小魔术 031
9 杯口上的银行卡 032
10 自动充气的气球 036
11 能托起水杯的纸 038
12 即刻成冰 042
13 纸币开瓶器 046
14 上下分层的水 050
15 两杯?一杯? 052
16 下沉的冰块 054
魔术重头戏来了 057
17 手掌下的花式硬币串 058
18 悬空振动的杯子 060
19 坚固的蛋壳 064
20 不可思议的平衡 068
21 不可能完成的折纸 072
22 铅笔现身 074
23 会跳舞的蛋壳 076
24 随叫随停的米粒 078
25 不听话的意面 082
创意小魔术 085
26 水中赏夕阳 086
27 爬上手臂的羽毛 088
28 空杯灭蜡烛 092
29 上蹿下跳的火柴 096
30 笔下抽纸币 098
31 银色的鸡蛋 100
32 满盒的火柴都到哪儿去了 104
33 撕不直的纸 106
搞怪小魔术 111
34 “冲上云霄”的茶包 112
35 大变零钱的糖块 116
36 远程点燃火柴 118
37 隔空套回形针 120
38 跳进茶杯的勺子 124
39 燃烧的糖块 128
40 弹跳法判断电池电量 130
41 气球中的手机 132
回场的小魔术 135
42 会内瘪的易拉罐 136
43 会反弹的鸡蛋 140
44 会燃烧的钢丝绒 144
45 羊毛线切割玻璃瓶身 146
46 再生的肥皂 150
47 神奇的打结法 154
48 没有眼镜也能看清 156
49 两支笔?一支笔? 160
50 遥控器里的红外线光束 162
观察心得 166
图片来源 168
作者介绍
杰克·吉夏尔(Jack Guichard)法国科学家,教育、科学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多所高校的教授,曾任法国发现宫馆长。卡米尔·法德勒(Kamil Fadel)法国发现宫物理部主任,大学讲师,发表过300 余篇科普文章。居伊·西莫尼(Guy Simonin)法国“树之城”协会教学主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者,曾任法国发现宫科学主管。法国发现宫简介法国发现宫是世界知名的科技馆。1937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佩兰用自己的奖金兴建了这座科学中心式的科技馆。它的办馆宗旨是向大众介绍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爱好和进一步探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它不拘泥于传统的科普形式,而是将游戏化、趣味化、互动化融入其中,让科学学习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的冒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一些“疯狂小挑战”,这些挑战不仅仅是知识问答,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去验证书中的科学原理。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制作彩虹”的挑战,它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步骤,教孩子如何利用水、光和一面镜子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彩虹。完成挑战后,书中还会有一个“知识点解密”,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这种“先玩后学”的模式,让孩子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而且成就感满满。还有,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用心,大量的插图、图标、流程图,让信息传递更加直观、生动。很多地方采用了大开本的设计,色彩鲜艳,印刷质量也很好,捧在手里非常有分量感。我女儿每次读这本书,都会被里面各种奇特的插图吸引住,她会指着图中的科学装置,问我“这是干嘛的呀?”,然后我就和她一起翻阅书页,寻找答案。这种共同探索的过程,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让科学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真正为孩子量身打造的科学读物,它不仅有趣,而且有深度,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我认为在于它对“科学方法”的潜移默化式传达。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科学实验怎么做”,而是通过故事和案例,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比如,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分辨真假金鱼”,它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辨别的方法,而是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探险故事,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假设、验证等一系列步骤,最终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就非常真实地模拟了科学研究的流程。它告诉孩子,面对问题时,不要害怕,要敢于提问,要仔细观察,要大胆尝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从失败中学习。我女儿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最近变得特别喜欢做各种小实验,她会主动去寻找家里的材料,然后模仿书中的步骤,即使实验失败了,她也不会沮丧,而是会告诉我:“妈妈,这个地方我做得不对,下次我们再试试!”这种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正是这本书所倡导的。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贴近孩子的心理,它用了很多孩子能够理解的比喻和夸张的说法,让科学概念不再那么遥远和抽象。比如,在讲到“牛顿第一定律”时,它没有用“惯性”这样的词汇,而是把它比作“一个懒惰的球”,只有推它,它才动,停下来了,它就喜欢一直停着,这种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物理定律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评分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那个科学小怪物的图案,色彩鲜艳又带点搞怪,一眼就能抓住我的目光,完全符合“疯狂科学”这个主题。我女儿才八岁,平时对那些枯燥的科普书提不起兴趣,但自从我把这本《HJ 疯狂科学2(少儿版)》带回家,她就爱不释手了。打开书的一瞬间,我就被里面那些活泼的插图和有趣的文字吸引住了。不像一些传统的少儿科普读物,这本完全没有那种照本宣科的感觉。它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有些夸张的方式来讲解科学原理,比如,一个关于火山爆发的章节,不是直接告诉你岩浆的成分,而是描绘了一个巨大的、冒着烟的“科学怪物”在地球深处“愤怒地咆哮”,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一下子就让抽象的科学变得具象化,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而且,书中的每一个实验或者现象的解释,都配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图或者原理图,就连我这个大人看了都觉得豁然开朗。那些实验的材料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小苏打、醋、气球之类的,我女儿迫不及待地就拉着我一起尝试,看着那些“疯狂”的化学反应在家里上演,她的小脸上全是兴奋和好奇,时不时还冒出一两句“哇!妈妈你看,它像不像在打喷嚏?”这种充满童趣的观察,让我觉得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它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孩子对科学的无限热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真是太独特了,读起来一点都不像一本科普书,倒像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探险故事。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抓住小读者的注意力,他把每一个科学概念都包装成了一个个小谜题或者挑战,让读者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例如,在讲到“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的时候,书里没有直接给出“瑞利散射”这样的专业术语,而是塑造了一个名叫“小蓝”的光粒子,它在宇宙中旅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通过它的视角,我们才慢慢了解到光是如何传播和散射的。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掌握了科学原理。而且,书里的角色设计也很有意思,那些科学家的形象都充满了智慧和一丝不苟的幽默感,他们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像邻家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的是“水的奇妙旅行”,通过一个水滴的视角,贯穿了蒸发、凝结、降水等一系列过程,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壮丽的自然之旅,让孩子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水循环的奥秘。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精炼,没有多余的形容词,但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精准地传达了信息,同时又充满了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索科学的奇妙世界。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像一个巨大的“科学游乐园”,每个小角落都充满了惊喜。你会发现,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能在一个看似无关的科学话题下,巧妙地引入另一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形成一种“知识网”的感觉。比如,在讲解“植物如何生长”的时候,它会顺带提到土壤的成分,然后又会深入到微生物的作用,再者又会说到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这种跳跃式的讲解方式,虽然看起来有点“疯狂”,但反而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哦?这个知识点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要继续看下去!”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释一个现象时,它会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举个例子,在讲到“声波的传播”时,它会先让孩子体会声音是如何震动声带的,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感受到空气的震动,再逐渐解释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主动思考中学习,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色彩饱满,线条清晰,很多插图都带有动态感,仿佛下一秒就要动起来一样,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视觉体验中,吸收科学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