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的教育在家庭
定价:45.00元
作者:沈安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75720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位华裔教育家的家庭教育集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支撑,为孩子成长发展解疑答惑。
每个孩子的个性、成长轨迹虽然各不相同,但呵护其成长背后,家长的心是一样的,那就是顺应天性,使他们成为大写的“人”。
孩子与家长的交流看似寻常,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中的父子对话等内容,不仅是二人沟通的记录,更是教育理念和成长理念生长的过程。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父母读之可反观自身在处理相似情境中的做法,孩子读之可窥探父母言辞背后的心理。
编辑推荐文章:
《“我们不比孩子!”》P008
《音乐磁带风波》p047
《找到自己的声音》p101
《亚裔青少年人生指南》p180
内容提要
作者的儿子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到硅谷创业,201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创新学者。此书以此为线索,比较全面地整理了作者自儿子降生后,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书中以父子交往、一起成长为叙事主线,自然地融入了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并结合中美的文化、教育的异同,提出了家庭教育诸多的思考,对国内家教理论和实践的深化发展作出一己贡献。
目录
序1 感恩人生(沈安平)/ 001
序2感恩父母(沈岳)/ 005
序3 人生就是远游(沈茂)/ 009
章 成长篇
1 幼童期:理解儿童
爱心成就家庭 / 004
“我们不比孩子!” / 008
自由创造的乐趣 / 012
家校有效沟通 / 017
2 少年期:共建新家园
流行的体育文化 / 027
面对霸凌勇敢出击 / 030
化挑战为机遇 / 035
我们的文化家园 / 041
3 青春期: 构建自我意识
音乐磁带风波 / 047
暑期“回家”作业之争 / 055
到底谁是老师? / 060
自我意识的构建 / 062
第二章 成才篇
1 体育运动精神礼赞
踏上体操竞赛路 / 068
如鱼得水乐无穷 / 071
道不同来不相谋 / 075
初生牛犊不畏虎 / 079
志同道合出高徒 / 081
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 / 085
体育运动精神赞 / 088
2 学校教育不仅为分数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 093
个性化的学习 / 098
找到自己的声音 / 101
“学以致仁”的校训 / 104
3 大学教育就是为成才吗?
“自由之风在吹拂” / 108
“智力上生机勃勃的学生” / 111
水到渠成的入学申请 / 114
通识教育的价值 / 120
《斯坦福大学精神》 / 124
沈岳的大学毕业礼物 / 127
第三章 成人篇
1 “实力来自奋斗”
梦想即将成真 / 134
无法预料的事故 / 136
不可思议的失败 / 139
夺冠后的启示录 / 144
2 走自己的路(父子对话录)
五年大学求知行 / 149
投身创业乐无穷 / 153
失败挫折何所惧 / 155
志在发展创人生 / 158
3 人生成长不仅只为“终点”
人生没有保险单 / 165
钥匙板的故事 / 167
培育英雄情结 / 170
人生宗旨 / 173
“奋斗就是我的生活” / 177
《亚裔青少年人生指南》 / 180
人生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185
“爸爸的十二条人生教训”
——父亲节的礼物 / 189
结束语“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 207
作者介绍
沈安平,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博士,博士论文获得蔡氏人文科学论文奖。1994年担任马萨诸塞州州教育部部长办公室政策研究员。1995年至今担任马萨诸塞州中小学教育部教育专家。曾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教育顾问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及民政部参与教育培训活动。曾任牛顿中文学校校长和首届董事会主席,现任牛顿市华人协会会长,近年来推广整体家庭教育。2017年秋季成功当选为牛顿市学校委员会成员。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热爱历史题材的读者,我必须称赞一下这本书在背景设定的严谨性。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但其中涉及的社会风貌、时代背景的细节描摹得极其考究,让人感觉像是翻阅了一部厚重的史册。作者显然下了大量的案头功夫,那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捕捉,令人印象深刻。书中那些配角的塑造同样出彩,他们并非工具人,而是有着自己完整的人生轨迹和复杂动机的个体,共同构成了那个宏大世界的肌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权力斗争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写得非常透彻,充满了冷峻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的手法,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厚度和广度。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氛围留下深刻的印象。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看似松散的章节串联起来,却形成了一个异常严密的逻辑闭环。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时间线的方式,那种穿插叙述带来的悬念感,让人欲罢不能。读到一半时,我一度猜测情节走向,结果作者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意想不到的反转,而且所有的伏笔都收得干净利落,绝无拖泥带水之感。这种高明的叙事技巧,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再说说情感的铺陈,它不是那种直白的煽情,而是通过细微的动作、眼神和环境的烘托来传递,显得格外真实和克制。我喜欢这种“留白”的处理,让读者有空间去填充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对于喜欢深度阅读、享受抽丝剥茧过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思考的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就像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充满了音乐般的节奏感。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对感官细节的捕捉,比如光影的变幻、气味的记忆,甚至是某种特定材质触感的回忆,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种文字上的驾驭能力,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审美享受。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一句排比或者某个比喻的精妙之处。不同于那些追求情节快速推进的作品,这本书更注重“过程”的美感。它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宴席,每一道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而不是囫囵吞枣。对于文字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它证明了文学依然可以拥有如此高雅且令人沉醉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哲学意味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关于存在的意义、自由的代价以及伦理的边界。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极端的情境,迫使读者去直面这些深刻的疑问。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个故事,而是在参与一场与作者的跨时空对话。书中关于“选择”与“宿命”的辩论,尤其发人深省,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一些决定。这种充满思辨性的文学作品,是极其稀缺的。它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只会让你更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它需要读者投入心力去解读,但回报的,是思维层次的提升和对世界更深一层的理解。
评分这本小说简直是把人物内心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次抉择都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尤其到位,那种压抑又带着一丝希望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随着主角一起呼吸。特别是主角在面对困境时的那种坚韧和智慧,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现。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结果往往是自愧不如。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性中复杂和矛盾的一面。书中的对话充满了张力,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棋子,推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我读到最后,甚至有些不舍,希望这个世界能再多停留一会儿,去看看那些尚未揭开的谜底。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读完后会让人忍不住思考很久的作品,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是很多快餐式读物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