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 9787811306330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 97878113063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 著
图书标签:
  • 电视机
  • 原理
  • 检修
  • 电子技术
  • 家用电器
  • 黄锦和
  • 李柏雄
  • 冼允平
  • 电路分析
  • 故障诊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306330
商品编码:2932255950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视机原理与检修

定价:42.00元

作者: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811306330

字数:

页码:3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模块一是遥控彩电原理与检修,模块二是三洋大屏幕数码彩电原理与维修,模块三是技能强化训练,模块四以长虹LS20液晶电视为主线,重点介绍液晶电视机中的数字处理主板、逻辑板、液晶屏、高压板及电源板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技术。《电视机原理与检修》以培养技能及提高岗位就业能力为目的,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项目化、任务化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 著,9787811306330) 概述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是一部深入探讨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专业书籍。本书旨在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学生、技术人员以及电视机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详尽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全面掌握电视机的内在运作机制,并能够独立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电视信号传输原理,到复杂集成电路的分析,再到各种常见故障的诊断流程和维修方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地阐述深奥的电子技术知识。 第一部分:电视机基础理论与信号传输 本书的开篇部分,着重于建立读者对电视机工作所依赖的电磁波传播、信号编码与解码等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 电磁波与电视信号: 详细介绍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其在电视信号传输中的作用。阐述了电视信号是如何将图像和声音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调制,通过天线辐射出去的过程。同时,也探讨了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在电视广播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电视信号的组成与调制: 深入剖析了电视信号的构成,包括图像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和伴音信号。详细阐述了幅度调制(AM)和调频(FM)等调制技术在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解释了如何将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进行远距离传输。 模拟电视制式(PAL/NTSC): 对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模拟电视制式,如PAL(逐行倒相)和NTSC(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扫描方式、场频、帧频、行频、像素构成等关键参数,以及色度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原理。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老式电视机的设计和维修至关重要。 数字电视信号基础: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普及,本书也对数字电视信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以及MPEG等压缩标准,为读者了解现代电视技术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电视机核心电路分析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深入剖析了电视机内部的各个关键电路模块,揭示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 电源电路: 详细讲解了电视机电源的组成,包括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的工作原理。分析了AC/DC转换、电压调节、滤波稳压等环节,以及电源保护电路的功能。对不同类型的电源电路进行对比,并提供常见的电源故障分析思路。 高频头与接收电路: 阐述了高频头(Tuner)在接收电视信号中的作用,包括选台、混频、下变频等过程。深入分析了中周电路(IF Amplifier)的放大和滤波功能,以及解调电路(Demodulator)如何从射频信号中恢复出原始的视频和伴音信号。 视频处理电路: 详细分析了视频信号的放大、亮度/色度分离、亮度处理(如黑电平扩展、白峰扩展)、色度处理(如色度信号解码、色彩饱和度调节、色调调节)等功能电路。讲解了各种集成电路(IC)在视频处理中的应用。 伴音处理电路: 介绍了伴音信号的接收、放大、解调、音频功率放大等过程。分析了单声道、立体声、双语等伴音系统的电路设计,以及音量、音调等控制电路的功能。 行扫描电路: 详细讲解了行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行振荡器、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行推动级、行输出变压器)、以及行偏转线圈的工作特性。分析了行同步电路在确保图像稳定显示中的作用。 场扫描电路: 阐述了场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场振荡器、场激励电路、场输出电路,以及场偏转线圈的工作特性。分析了场同步电路在确保图像垂直稳定显示中的作用。 显像管/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显像管电视(CRT): 详细介绍了显像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了电子枪、加速极、聚焦极、栅极等关键部分的电压控制,以及RGB视频信号如何驱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在荧光粉层上成像。同时,也详细分析了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线圈是如何控制电子束的扫描轨迹。 液晶/等离子/OLED电视(现代显示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本书也对现代显示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它们的像素结构、背光技术(LCD)、驱动电路、以及与传统显像管电视在原理上的根本区别。重点阐述了数字信号如何被转换成驱动像素发光的电信号。 微处理器与控制电路: 介绍了电视机中微处理器(CPU)的作用,包括接收用户指令、控制各个功能模块、处理数字信号、OSD(屏幕显示)输出等。分析了遥控接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以及存储器(ROM/RAM)在电视机运行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电视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实践性最强的内容,提供了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流程和具体的维修指导。 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 强调了“先外后内,先易后难,先整机后局部”的维修原则。介绍了利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与判断: 无图像、无伴音、黑白图像、图像偏色、图像不稳定、图像变形、幅度失真、幅度溢出、伴音失真、噪音等。 对每一种常见故障现象,都提供了详细的可能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步骤。 电源故障: 如电源指示灯不亮、开关机无反应、电源异响、电压不稳等。 高频头与接收故障: 如无台、选台困难、图像雪花多、串台等。 视频处理故障: 如画面模糊、色彩异常、屏幕亮点、黑点等。 伴音故障: 如无声、声音小、声音失真、有噪音等。 扫描电路故障: 如无行扫描、无场扫描、图像压缩、图像拉伸、行不同步、场不同步等。 显示面板故障(针对现代电视): 如亮点、暗点、坏线、漏光、画面闪烁等。 具体电路的故障诊断: 针对每一个核心电路模块,都提供了具体的故障诊断思路和步骤。例如,在分析电源故障时,会指导读者从电源输入端开始,逐步检查保险丝、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管、反馈电路等。 维修技术与实例: 介绍了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IC等)的检测与更换方法。提供了大量实际维修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如何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定位故障点,并进行维修。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了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高压防护、防静电等,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数字电视的维修特点: 针对数字电视,本书也对一些特殊的维修难点进行了探讨,例如软件故障、固件升级、主板维修等。 总结 《电视机原理与检修》是一本集理论、实践、诊断、维修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电视机工作原理的深度解读,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方法,帮助读者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机维修技术人员。本书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是电视机维修领域不可多得的参考书。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从“知道”电视机如何工作,到“能够”使其正常工作,从而在电子产品维修行业中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感受,那便是“实用主义的胜利”。我身边很多同事都推荐过各种“速成秘籍”,但那些书往往只讲“换件”,不讲“修件”。而这部《电视机原理与检修》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去“理解”电路板上的每一个节点为何存在。它把理论和维修实践的鸿沟填平了。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分析了不同品牌电视机在处理某一特定功能(比如消磁电路)时所采用的差异化设计思路,这让我明白,维修工作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根据厂商的设计哲学来灵活应变的。它引导我从“这个元件坏了,换掉它”的初级思维,提升到“为什么这个元件会在这里失效?它的工作环境是什么?”的深层思考。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深入学习,将自己的维修技能提升到能够应对定制化或老旧机型挑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扎实基础和分析框架,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部关于电视机原理与检修的书,对于我这个电子爱好者来说,简直是一本“寻宝图”。我一直对家里的老式CRT电视机背后的奥秘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总让我望而生畏。然而,黄锦和、李柏雄、冼允平这三位作者的叙述方式,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把我从完全的门外汉,一步步带入了门内。他们没有直接跳到枯燥的参数和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信号接收讲起,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声音又是如何被还原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于故障排查的详尽描述,书中列举了各种常见的屏幕异常、声音失真现象,并配以清晰的逻辑流程图,引导读者像侦探一样去追踪问题的根源。我记得有一次我家的旧电视机出现了“画面抖动”的问题,按照书中的步骤,我竟然真的找到了那个松动的焊点。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也让我对电子维修这门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会你如何修电视,更在于它培养了你一种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望,毕竟是三位专业人士合著,但读完前几章后,我发现它最大的亮点并不在于提供什么“独家秘籍”,而在于它的“百科全书式”的全面性。书中对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写得极其细致,对于如何安全地操作高压电路部分,也反复强调,这一点在电子维修领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守则。我过去总是凭感觉操作,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在安全意识上有多么薄弱。书中对“故障现象与对应电路”的交叉索引做得非常好,当你遇到一个屏幕颜色失真但伴随有轻微条纹的奇怪毛病时,可以直接翻到对应的章节去寻找可能的原因,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整本厚厚的电路图上乱转。这种结构上的优化,极大地提升了实际操作中的效率。我感觉作者们在编写时,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踩坑”经验都倾囊相授了,避免了我们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这种脚踏实地的记录,远比那些空泛的理论说教来得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图示质量,是很多技术书籍望尘莫及的。我手里拿着的是纸质版,我发现书中的电路图清晰度非常高,关键元件的标记位置准确无误,这在进行元器件级维修时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时候,电路图印得模糊不清或者标注混乱,会让本来就复杂的维修工作雪上加霜。这里的图例不但清晰,而且很多关键部分的布线图和波形图都做了特殊的放大和标注处理,有效地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此外,作者们在讨论某些“疑难杂症”时,会穿插一些当时行业内对某一技术难题的争论和解决方案的演进过程,这使得阅读体验非常生动,仿佛置身于一个技术研讨会现场。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特定时期电视技术发展的小史。我尤其欣赏作者们没有回避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坦诚地指出了某些设计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设计缺陷”,并提供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人信服。

评分

我必须说,市面上很多技术手册都写得像天书一样晦涩难懂,充满了只有行家才懂的行话和密密麻麻的公式,让人读起来昏昏欲睡。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语言风格,明显是为广大技术人员和自学者量身定制的。作者们似乎很懂得初学者的心理障碍,他们总是能找到最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比如,他们解释电容和电感的作用时,用到了“水库蓄水”和“水管阻力”的比喻,一下子就把原本高深的滤波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更重要的是,本书对不同代际电视技术(从显像管到早期的平板技术过渡期)的演变都有所涉猎,这使得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感,而不是停留在某个单一、过时的技术点上。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电源部分时所采取的“模块化”讲解策略,将复杂的开关电源拆解成几个易于理解的小单元,逐一攻破,让人感觉维修工作不再是面对一个庞大的“黑箱”,而是可以被分解、被征服的具体任务。对于那些想从维修工升级到工程师思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极佳的实践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