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不焦不躁: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38种方法9787514367249 现代出版社 尹霞

好妈妈不焦不躁: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38种方法9787514367249 现代出版社 尹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尹霞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创造力
  • 教育方法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学
  • 尹霞
  • 好妈妈
  • 0-6岁
  • 现代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67249
商品编码:2932925878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好妈妈不焦不躁: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38种方法
作者 尹霞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 9787514367249
出版日期 2018-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创造力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

而很多孩子的创造力,

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扼杀”了,

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父母。

家长请自检:

你是否总用三言两语不耐烦地打发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你是否总用“不知所谓”来定义孩子的天马行空?

你是否总用“*”的标准答案去否决孩子的发散思维?

你是否总用“有前途”去强行培养孩子的兴趣?

……

是培养,也是保护

38种方法,无数个亲子互动模拟生活场景,

寓教于乐,切实易行,

让父母和孩子都全身心浸入场景之中,

孩子学得快、理解更深刻,

创造力的培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作者简介

尹霞,毕业于山东大学。

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曾就职于全脑教育集团,

致力于开发儿童大脑,进行先进的全脑教育培训,

在提高儿童记忆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研究。

擅长通过在儿童绘画、图片式记忆、数字思维培养等方面进行教学,深受家长与孩子的好评。

从2011年开始进行童书写作,参与创作了《儿童快乐成长系列书》《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科普系列书》等多部儿童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好妈教育,不焦不躁 ... 001

培育适合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种 “我有一个小问题”

——有个好奇宝宝怎么办? ... 002

好妈妈手记:小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第2种 “妈妈,我想试试这个”

——孩子的选择跟你不同怎么办? ... 011

好妈妈手记: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

第3种 “妈妈,我厉害吧”

——一点小成就,需要鼓励吗? ... 020

好妈妈手记:学会鼓励,给孩子自信

第4种 “我的世界无限大”

——孩子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 028

好妈妈手记: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无限空间

第二章

寓教于乐——让创造力在游戏中发芽开花

第5种 “就让我玩一会儿吧”

——游戏会不会让孩子耽于玩乐? ... 036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玩耍

第6种 “大家一起来玩啊”

——怎样让孩子在交流中成长? ... 044

好妈妈手记:放手让孩子去集体中玩耍

第7种 “我想做一只大恐龙……”

——孩子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 053

好妈妈手记:那些提高想象力的游戏

第8种 “今天你来做国王”

——我的孩子不会得了妄想症吧? ... 060

好妈妈手记:角色扮演,开发创造力的

第9种 “我们的手印是彩色的”

——怎样玩游戏才是“有益”的? ... 068

好妈妈手记:小游戏中也能挖掘天赋

第三章

你的故事有魔力——充分放飞孩子的幻想力

0种 “天上飞着一只猪”

——这孩子总爱说胡话。 ... 078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先学会幻想

1种 “为什么美人鱼会化成泡沫”

——听个故事,怎么这么多问题? ... 085

好妈妈手记:给孩子的故事不只是“我说你听”

2种 “让我给你讲个故事”

——听孩子讲故事,是不是浪费时间? ... 092

好妈妈手记:鼓励孩子编故事

3种 “一起把故事画出来吧”

——怎样才能让故事教育更深入? ... 098

好妈妈手记:讲故事也要“有声有色”

第四章

我家有个“十万个为什么” ——好奇是创造力的源头

4种 “为什么天不是红色的”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 106

好妈妈手记:不要嘲笑孩子的任何问题

5种 “冰化了,就成了春天”

——孩子的说法好像不太对? ... 113

好妈妈手记:永远不要限制孩子的答案

6种 “这样真的对吗”

——为什么孩子总是爱怀疑? ... 119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的质疑精神来得更猛烈些

7种 “你觉得这是什么”

——怎样提问对孩子更有益? ... 126

好妈妈手记:学会给孩子提开放性的小问题

第五章

你自己动手试试吧——让孩子的创造力具象化

8种 “给你一把小剪子”

——让孩子动手会不会太危险? ... 136

好妈妈手记:别禁锢住孩子的双手

9种 “妈妈,对不起……”

——为什么孩子总能弄得一团糟? ... 143

好妈妈手记:适当容忍孩子的“破坏”行为

第20种 “我学会了,是这样吗”

——怎么带孩子接触世界? ... 150

好妈妈手记:鼓励孩子来模仿

第21种 “蓝色和黄色,怎么变成绿色”

——这个问题有点难,需要解释吗? ... 157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学会探究科学、大胆实验

第六章

比起标准答案,天马行空更重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第22种 “好孩子,你得自己想想”

——我需要直接告诉他答案吗? ... 164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第23种 “看到房子,就要想到花园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一样的想法? ... 169

好妈妈手记:孩子跨过思维定势

第24种 “除了这样,还可以那样”

——这孩子想得有点多? ... 176

好妈妈手记:引导孩子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

第25种 “看看这片雪,你觉得像什么”

——怎么让他学会联想? ... 183

好妈妈手记:联想是创造的开始

第26种 “你说是,我偏不”

——什么是孩子的逆向思维? ... 189

好妈妈手记:培养逆向思维的小游戏

第七章

激励孩子的创造力,从尊重他们的爱好开始

第27种 “喜欢讲故事,那就再讲一个吧”

——该不该“放羊”式管理? ... 196

好妈妈手记:孩子的兴趣也需要引导

第28种 “你画得真好看”

——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到底在哪里? ... 205

好妈妈手记:应该发现、参与孩子的爱好

第29种 “嘿,这是一棵大树吗”

——抽象画好,还是写实派好? ... 214

好妈妈手记:从涂鸦绘画中看到创造力

第30种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吧”

——应该送孩子去兴趣班吗? ... 200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自由地感受兴趣

第八章

给孩子储备创造力素材——大自然是好的启蒙老师

第31种 “天气这么好,出去玩玩吧”

——该不该领孩子出去“疯”? ... 232

好妈妈手记:多带孩子接触自然,进行户外活动

第32种 “妈妈,看这朵黄色的花”

——大自然能教给孩子什么? ... 239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学会享受自然

第33种 “我想去小河对面看看”

——这样的要求应该答应吗? ... 246

好妈妈手记:带领孩子探索大自然

第34种 “比比我们谁更厉害”

——户外游戏是不是可能受伤? ... 252

好妈妈手记:在户外活动中解放孩子的身体

第九章

探索和感悟生活之美——无处不在的创造力

第35种 “这是什么新玩意儿”

——孩子害怕未知事物怎么办? ... 260

好妈妈手记:培养孩子大胆接触新鲜事物的习惯

第36种 “小草又长了一片叶子”

——每天观察动植物是在浪费时间? ... 267

好妈妈手记:让孩子学会观察与发现

第37种 “这是美的,那是丑的”

——孩子知道什么是美丑吗? ... 274

好妈妈手记:培养孩子独立的审美情趣

第38种 “为什么每天的月亮都不一样”

——观察之后,还要调动大脑? ... 281

好妈妈手记:如何培养观察与思考结合的能力

后记 ... 288


   编辑推荐
★好妈妈都在看!创造力是一种思维,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各项综合能力中,创造力是一切之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说难实易。本书作者将多年致力于儿童大脑开发及全脑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心血汇集,摒弃说教和理论化,力求在轻松温和的氛围中,转变家长的教育思维,建立科学认知,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让家长和孩子都能乐在其中。★家庭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本书是“好妈妈不焦不躁”系列的开山力作,深入浅出,点面结合,将培养孩子专项能力的理念和技巧平稳“落地”,以正面管教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基底,鼓励父母们摆脱传统的家长思维,和孩子做朋友,*化享受教育的成就感和乐趣。★让家长转变观念,尊重并正视孩子的特点,在对孩子的天赋尽力保护的前提下,去进行有效的能力引导和激发,才是本书的*终目的。观念对了,方法就对了——这句话,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家长。好妈妈不打不骂,不吼不叫,不焦不躁,从这本书开始,你真的可以做到。

   文摘

   序言

《静待花开:解锁孩子无限潜能的艺术》 作者: (此处可替换为本书作者名字,或者不写,如果作者信息不便透露) 出版社: (此处可替换为本书出版社名字) ISBN: (此处可替换为本书ISBN号) 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渴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然而,许多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常常陷入焦虑与迷茫。“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是不是不够聪明?”“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而我的孩子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无数家庭的上空。我们渴望培养出独立、自信、有创造力,并且内心平和的孩子,但往往在日常的琐碎中,耐心被消磨,方法被遗忘,最终演变成无休止的“催促”与“比较”,殊不知,这恰恰扼杀了孩子最宝贵的潜能。 本书《静待花开:解锁孩子无限潜能的艺术》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普遍的育儿困境而诞生。它不是一本说教式的育儿指南,也不是一份僵化的指令列表。相反,它是一次真诚的对话,一次对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入探索,一次对现代父母内心渴望的理解与支持。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需要的是恰当的阳光、雨露和空间,而非强制的塑造和过度的修剪。我们倡导一种“不焦不躁”的育儿哲学,相信内在的安宁是外在成长的基石。 第一部分:理解孩子,看见潜能的种子 在谈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回归到对孩子本身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躁源于对孩子“不如预期”的失望,而这种预期,往往是建立在成人世界的标准之上。本书将带领我们重新审视孩子,看见他们内在的生命力,理解他们独特的成长节奏,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 “我的孩子不听话”:沟通的艺术与界限的建立 孩子的不听话,常常是我们判断孩子“有问题”的首要依据。但“不听话”并非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是孩子探索独立、表达自我的方式。本书将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听话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一系列温和而有效的沟通技巧。我们学习如何倾听孩子的真实需求,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期望,如何在建立规则的同时,保留孩子的自主性。我们会探讨“命令式”与“建议式”沟通的区别,以及“等待”和“选择”在培养孩子责任感中的作用。我们将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出某些行为,并从中找到与他们建立和谐关系的钥匙。这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基于理解的引导,让孩子在安全和爱的环境中,学会尊重规则,同时也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的孩子不够聪明”:重新定义“聪明”与看见多元智能 在传统的观念里,“聪明”往往与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划等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创造力、情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天赋等,都同样重要。本书将打破“唯一标准”的枷锁,带领父母去发现和欣赏孩子身上隐藏的各种潜能。我们将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帮助父母识别孩子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并学会如何去激发和培养这些优势。我们会分享如何通过游戏、探索和实践,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包括观察孩子对什么事物充满好奇,什么活动能让他们全神贯注,什么挑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会探讨如何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尝试新鲜事物,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本书强调,真正的“聪明”是一种综合素质,而创造力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看见孩子的内在动力: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外部的驱动力,如奖励和惩罚,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效果,但真正能让孩子持续学习和探索的,是内在的兴趣和动力。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分享如何通过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自主探索,给予他们适当的选择权,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我们将引导父母理解,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和肯定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挑战更高的目标。我们会探讨如何将学习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发现知识的价值和实用性。这包括如何引导孩子从游戏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激发科学的兴趣,如何鼓励孩子用故事和绘画表达内心的情感。本书相信,当孩子内心充满对知识的渴望时,他们会自发地去学习,去创造,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部分:滋养创造力的土壤:38种触手可及的方法 在为孩子打下理解和支持的基础后,本书将正式步入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具体方法。这38种方法,并非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来源于生活,易于实践,并且经过验证的有效策略。它们的核心在于,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够激发想象、鼓励探索、包容试错的环境。 “游戏的力量:让想象力在玩乐中驰骋”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创造力的最佳催化剂。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游戏,涵盖了角色扮演、建构游戏、探索性游戏等多个方面。我们会介绍如何利用简单的家庭物品,设计出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如何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如何鼓励他们合作与分享。例如,如何用纸箱变身成宇宙飞船,如何用积木搭建属于自己的王国,如何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不同职业的意义。本书还会探讨如何避免过度干预,让孩子在游戏中拥有足够的自主性,以及如何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会强调,游戏的最终目的不是输赢,而是过程中的乐趣、探索和创造。 “鼓励探索与提问:让孩子成为小小探险家” 孩子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本书将引导父母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积极探索。我们会分享如何对待孩子那些“为什么”,如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以及如何通过郊游、参观和阅读,拓展孩子的视野。例如,如何利用一次公园的游玩,引导孩子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如何通过一次厨房的实践,让孩子了解食物的烹饪过程,如何鼓励孩子利用书籍和网络,去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话题。本书强调,每一个问题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次探索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容忍失败与鼓励尝试:让错误成为进步的阶梯” 创造力往往伴随着风险和失败。许多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从而错失了成长的机会。本书将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失败观”,理解失败是学习和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会分享如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败,如何从失败中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如何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增强孩子的韧性和抗挫力。例如,当孩子画画画不好时,我们如何鼓励他继续尝试,而不是批评;当孩子搭积木搭塌时,我们如何引导他分析原因,而不是责备。本书强调,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而勇于尝试的态度,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激发艺术天赋:用色彩、声音和故事点亮心灵” 艺术是创造力的重要载体。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父母激发孩子在绘画、音乐、写作、表演等方面的兴趣和天赋。我们会分享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艺术创作,如何通过鼓励和赞美,增强孩子的艺术自信,如何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开阔孩子的艺术视野。例如,如何利用一次收集落叶的活动,创作出一幅美丽的拼贴画;如何通过哼唱简单的旋律,培养孩子的乐感;如何鼓励孩子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本书相信,艺术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成为小小发明家” 创造力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将想象付诸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将提供一系列策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会分享如何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如何鼓励他们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如何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和优化自己的想法。例如,当家里的小玩具坏了,如何引导孩子思考修理的方法;当出门遇到交通拥堵,如何引导孩子思考替代的出行方式。本书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应对挑战的重要技能,而创造力正是解决问题的强大武器。 第三部分:父母的角色:成为孩子成长的“静待者” 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父母自身。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而不是阻碍者。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焦不躁’的育儿心法” 父母的情绪,如同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一个角落。父母的焦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我们会分享一些简单有效的减压方法,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如何在压力之下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书强调,“不焦不躁”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蹲下身子,看见孩子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用成人的视角去衡量孩子,忽略了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和感受。本书将引导父母放下身段,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会分享如何通过观察、倾听和陪伴,真正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建立平等而尊重的关系,如何成为孩子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耐心与等待: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静待花开”是本书的核心理念。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潜力,而父母的任务,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绽放。本书将引导父母学会耐心,学会等待,相信每一个孩子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我们会分享如何识别孩子成长的信号,如何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如何避免过度干预,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节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静待花开:解锁孩子无限潜能的艺术》是一份送给所有渴望给予孩子更好成长的父母的礼物。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复制”成功孩子的书,而是一本帮助你理解孩子、看见潜能、并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指南。我们相信,当父母不再焦虑,而是怀揣着爱与耐心,用科学而温暖的方法去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见证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绽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读完之后感觉如沐春风,对育儿这件事的焦虑感一下子消散了不少。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自然,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那位经验丰富、心态平和的妈妈在跟你分享她的心得体会。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育儿理念时,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我能够很轻松地吸收那些宝贵的经验。比如,书中提到的如何看待孩子的“小情绪”,不再是简单地压制或指责,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觉得孩子一哭闹就说明我没做好,现在明白了,那只是他们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书里还给出了很多非常具体的操作建议,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而是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立刻用上的技巧,比如在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些小细节的积累,让我觉得育儿的每一步都变得更有意义和乐趣了。

评分

我是一个追求效率和结果的人,所以之前看育儿书总觉得太“软性”,不够实用。但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它在强调“心法”的同时,也提供了非常扎实的“招式”。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规则建立”和“后果承担”那几章的论述,逻辑清晰得像一份操作手册。它教会我如何制定既不过于严苛、又不会让孩子肆意妄为的家庭规则。以前我经常在规则面前摇摆不定,导致孩子缺乏界限感,这本书帮我重塑了这种权威——不是用吼叫建立的权威,而是用尊重和一致性建立起来的权威。书中对“正面管教”的阐释,不再是单纯的表扬,而是深入到了“看见努力”的层次,这让我开始关注孩子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而不是只盯着最终的成绩。这种细微的视角转变,让我在和孩子沟通时,双方的摩擦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氛围。

评分

说实话,我过去对“培养创造力”这个概念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那是有天赋的孩子才需要做的事情,或者得花大价钱上各种兴趣班。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把创造力描绘成一种日常的、人人都可以培养的能力,重点在于如何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不是去“教”他们创造什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给孩子无聊的时间”这一段,这简直是解放了我这个时刻想用各种活动填满孩子日程的妈妈。作者论证了“无聊”是创造力萌芽的温床,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给孩子留出大块的空白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明玩法。后来,我发现孩子开始自己用家里的旧纸箱搭城堡,完全沉浸其中,那种专注和喜悦是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比不上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把育儿从一场“军备竞赛”拉回到了“生活本身”。

评分

作为一个追求高质量亲子关系的父母,我总是在寻找如何才能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的连接。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细腻且实用的指导。它强调的沟通方式,不是那种刻意的“有效沟通”,而是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听见”和“看见”的。书中对于倾听的技巧描述得极其到位,比如如何使用“复述”和“确认感受”来回应孩子,这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能够接住他们情绪的容器。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读起来就像是接受了一次深度的心理滋养。它让我不再把育儿看作是一项任务,而是一场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双人舞蹈,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做自己,也都在引导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本“育儿方法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的心灵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38种方法,而是像串联起了一条完整的成长路径图。从关注父母自身的心态调整,到如何设计家庭环境,再到具体的亲子互动技巧,层层递进,让人读起来很有安全感。我特别喜欢它引入的几个小故事,那些都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片段,代入感极强。比如,书中提到孩子打翻牛奶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决定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态度。这个小小的场景,被作者剖析得极为透彻,让我意识到我们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模式,正在被孩子潜移默化地复制。这种基于生活场景的深度解析,比任何生硬的理论都更具说服力。它迫使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只有我先平静下来,才能真正引导孩子去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