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6-中国修辞
定价:38.00元
售价:30.4元
作者:胡范铸 张先亮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48613374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修辞学会2016年度的学术年刊。内容主要有:1、中国修辞学年度论著选刊;2、中国修辞学会年会论文选辑;3、中国修辞学学术活动述评;4、中国修辞学博士论文简介。书稿的作者为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个高校的修辞学研究学者。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国修辞学会2016年度的学术年刊。内容主要有:1、中国修辞学年度论著选刊;2、中国修辞学会年会论文选辑;3、中国修辞学学术活动述评;4、中国修辞学博士论文简介。书稿的作者为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个高校的修辞学研究学者。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简洁但充满学术气息的书名。BF:2016-中国修辞,这种编号方式,让我联想到某种研究项目或者学术成果的系列标识,仿佛在宣告这是一项经过系统性研究的成果。而“中国修辞”,则将主题定位得非常明确,指向了在中国语境下的修辞学研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哲学著作,甚至是历史文献中蕴含的丰富修辞智慧。修辞,作为一种“说服的艺术”,自古以来便是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们重要的工具。我非常好奇,胡范铸和张先亮两位学者,将如何梳理和呈现中国修辞的独特脉络?他们是否会从儒家、道家、法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中,挖掘出其修辞理念的渊源?是否会解析古代的说辞、辩论、讽谏等形式中蕴含的精妙之处?或者,他们会关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修辞所发生的变革?2016年这个年份,也让这本书带有了一种时间上的坐标感,它可能是对过往修辞学研究的总结,也可能是对当时中国社会修辞现象的观察。学林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有了很高的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本内容扎实、论证充分的优秀著作。
评分读这本书的初衷,源于我最近对“沟通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和发出海量的信息,但有多少是真正有效的沟通?有多少是能够打动人心、说服他人的表达?我认为修辞学恰恰是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学科。而“中国修辞”,则意味着它将从中华文明独特的视角来解读这一艺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我理解广告营销中的说服技巧、政治演讲中的感染力、甚至日常交往中的得体言辞。不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修辞案例,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谏迎佛骨表》等等,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精妙的语言组合,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同时,我也对现代中国修辞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在文学创作中如何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在网络传播中又有哪些新的修辞模式出现。这本书的作者胡范铸和张先亮,他们的名字虽然我之前有所耳闻,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还需要通过这本书来深入了解。学林出版社也让我联想到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语言技巧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影响他人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第一眼就觉得很有意思,BF:2016-中国修辞,这似乎暗示着一种学术研究的序列编号,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胡范铸和张先亮两位学者的署名,更是让人对内容充满了期待。修辞学,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与科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而2016年这个节点,又会给传统修辞学注入怎样的时代新意?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画面:两位学者,或许在深夜的灯光下,翻阅着浩如烟海的古籍,又或许在现代的讲堂里,分析着当下的传播现象,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语境巧妙地结合。学林出版社的名字也很有分量,这让我相信,这本书在学术的严谨性和出版的质量上都会有保障。9787548613374这个ISBN号,仿佛是它在浩瀚书海中的独特身份证,一旦拥有,便能开启一段与中国修辞学深度对话的旅程。我设想着,这本书或许会从中国古代的散文大家、诗歌大家那里挖掘出不为人知的修辞奥秘,又或者会剖析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各种表达方式,看看那些流行的网络语、病毒式传播的段子,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修辞技巧。总之,仅仅从书名和作者信息,我就已经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学术分量和潜在的阅读乐趣,它不应该只是摆在书架上的一个摆设,更应该是一扇打开理解中国文化与语言魅力的窗户。
评分我一直认为,修辞学并非是空洞的辞藻堆砌,而是深刻理解人类思维方式和情感共鸣的学科。这本书的书名——BF:2016-中国修辞,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一领域的好奇心。尤其“中国修辞”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独特表达智慧。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比如《诗经》的赋比兴,《楚辞》的浪漫想象,《史记》的叙事艺术,又或者是历代散文大家、诗歌大家的遣词造句之道?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如何将这些古典的修辞传统与当代的中国社会语境相结合。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时代,有效的沟通和有力的表达变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如何才能做到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逻辑严密,并且能够真正触动人心。胡范铸和张先亮两位学者的署名,让我对内容的学术深度有了信心。学林出版社也以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著称,这无疑为我阅读这本书增添了更多期待。我猜想,这本书会是一次深入的中国修辞之旅,它将带我穿越古今,领略语言的魅力,理解沟通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BF:2016-中国修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充满了学术探索的意味。2016这个年份,像是为研究设定了一个时间切点,或许是作者们在这一年对中国修辞学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又或者是对当时中国修辞现象的一次集中观察。而“中国修辞”这个主题,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修辞,在我看来,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技巧,更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去影响他人、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艺术。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其语言和表达方式必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积淀。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辩论艺术,比如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的说辞;是否会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那些被奉为圭臬的修辞手法,如妙喻、对偶、排比、反问等等,以及它们如何成就了作品的千古传诵;又或者,它是否会关注近现代中国社会中,修辞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胡范铸和张先亮两位学者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学林出版社的名字,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这本书品质的信心,相信它会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的佳作,能够带我领略中国修辞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