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
定价:30.00元
作者:黄鹏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8055458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文房四宝,是中国文人的标志。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几千年来,寄予了多少中国文人的风骨和志趣,蕴含了多少中国文人的迷惘和辛酸!解读文房四宝。,就是解读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解读文房四宝,就是解读中国古代文人写在心中的书。黄鹏等编著的《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按笔墨纸砚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由几个话题组成,分别介绍其形制、沿革以及相关的故事、诗赋。
目录
序 言
章 笔
一 仓颉作书,蒙恬造笔
——谈古人追溯笔的起源
二 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谈古代的笔
三 简修毫之奇兔,选珍皮之上翰
——笔毫杂谈
四 治世之功,莫尚于笔
——谈古人对笔的认识
五 玄首黄管,天地色也
——谈古人心目中的笔
第二章 墨
一 史占墨,卜人占坼
——谈墨的早期记述
二 墨出青松烟
——谈墨的沿革
三 本性长生,子孙无边
——谈古人的墨梦及用墨
四 断金碎玉,争相夸玩
——谈宋人的墨癖
五 金章玉质,尽艺入微
——墨品杂谈
第三章 纸
一 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谈古代的造纸
二 剡藤蜀茧照松烟
——纸品杂说
三 吐广长舌,演微妙词
——谈纸与文人的故事
四 诸纸甘平,辟邪止疟
——谈纸的特殊用途
第四章 砚
一 斑彩散色,沤染毫芒
——谈古代的砚
二 山之潜朴,琢圆池于璧水
——谈古代砚石的采发及制砚
三 玉德金声寓于石
——砚品杂谈
四 蛮溪大砚磨松烟
——谈砚与文士
五 似神而非,以茁万殊
——关于砚的奇事
作者介绍
黄鹏,西华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组教授,古代文献学方向硕士生导师。
文摘
序言
第一眼看到《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这个书名,便被它深深吸引。身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那些承载着古人智慧与匠心的文房四宝,远不止是书写工具,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是文人雅士情趣与品格的体现。这本书籍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人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这些“瑰宝”的大门。封面设计上,我猜测一定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或许能看到精致的插图,展现笔墨纸砚的独特韵味,让人尚未翻开便已心生向往。黄鹏先生的笔触,我期待他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冰冷的历史物件赋予鲜活的生命。我渴望知道,一支看似普通的毛笔,是如何经过无数道精细的工序,才能成为书画家手中挥洒自如的利器?一张薄薄的宣纸,又蕴含着怎样的造纸技艺,才能承载起千年的墨香?一块温润的砚台,为何能够“养墨”,让墨汁历久弥新?而那浓郁的墨,又有着怎样的配方,才能在纸上留下或苍劲有力、或婉转流畅的痕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这些疑问的无数个“为什么”,让我不再只是一个仰望者,而是能真正走进这些“瑰宝”的世界,感受它们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
评分对于《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展现出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哲学”。我理解,笔墨纸砚之所以被称为“瑰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精湛的工艺,更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器物的介绍,而是会深入挖掘笔墨纸砚在文人生活中的意义。例如,文人是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笔墨纸砚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的?书斋,作为文人精神世界的延伸,笔墨纸砚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希望能够读到关于这些“瑰宝”背后的故事,那些关于文人雅士如何与它们为伴,如何在挥毫泼墨间抒发情感、寄托情怀的记载。黄鹏先生的文字,我期待它能够充满人文关怀,用一种温情而富有哲理的笔触,带领我们去感受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让我不仅仅是了解笔墨纸砚的“形”,更能懂得它们的“神”,能够从中汲取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以及一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体悟和热爱。
评分读到《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触碰不到,却又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了。我一直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就藏匿在这些最寻常不过的器物之中。笔墨纸砚,作为中国传统文人不可或缺的“四绝”,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象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拨开历史的迷雾,为我们展现这些“瑰宝”的源起、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例如,毛笔的发明是如何与文字的产生相辅相成的?纸张的发明又是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墨的发明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而砚台,作为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器具,它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黄鹏先生的视角,我希望他能以一种考古学家的严谨,又不失一位文化爱好者的情怀,去挖掘这些背后的故事。我希望能够了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笔墨纸砚的特色,它们在工艺上、在审美上又有何差异。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学的一本入门级的教科书,让我能够带着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欣赏和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艺术品。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尝试过练习书法,但最终因为不得其法而放弃的普通爱好者,《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重新燃起热情,甚至可能是一次“救赎”的机会。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书法,只是停留在临摹的层面,对于笔墨纸砚的特性了解甚少,这就像是徒有其形,缺乏根基。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笔墨纸砚的“技术指导”。比如说,如何挑选适合初学者的毛笔?不同的笔毫、笔锋对初学者的影响有多大?哪种墨更适合初学者练习?研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纸张的选择又该如何兼顾耐用性和书写体验?甚至,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关于如何保养这些文房用具的知识,让它们能够长久地陪伴我,而不是成为一次性消耗品。我希望黄鹏先生能够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真正地“上手”,感受到书写带来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要写好”的阶段。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的“随身指导手册”,在我的书写过程中,随时为我提供支持和启发。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案牍劳形中度日,却内心深处渴望一丝闲情雅致的上班族,我对《书斋的瑰宝:笔墨纸砚》的期待,更多的是源于一份对“慢生活”和“精神栖息地”的向往。平日里,我们习惯了敲击键盘,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飞舞,文字瞬间生成,却也瞬间消逝,缺乏一种仪式感。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细腻、温婉的方式,带领读者重新发现书写之美。或许,它会从笔的“尖、齐、圆、健”谈起,讲述不同材质、不同制作工艺的毛笔如何影响书写的效果,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书体和个人习惯来挑选合适的笔。对于纸,我期待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纤维组合,而是有宣纸的“韧、白、净、滑”,有毛边纸的朴拙,有皮纸的细腻,甚至还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古法纸张的传奇。墨,我希望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成分,更能体会到“品墨”的乐趣,那种不同墨块、墨錠所散发出的独特香气,以及研墨过程中所带来的宁静与沉淀。砚台,我希望不仅仅是介绍它的材质和造型,更能感受到它作为“文房之友”的温度,它如何与墨、与笔、与纸默契配合,共同创造出艺术的火花。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逃离喧嚣、回归内心的方法,让我重新找到那种指尖滑过纸面,墨香萦绕鼻尖的纯粹的快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