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
定價:30.00元
作者:黃鵬
齣版社:文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8055458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文房四寶,是中國文人的標誌。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幾韆年來,寄予瞭多少中國文人的風骨和誌趣,蘊含瞭多少中國文人的迷惘和辛酸!解讀文房四寶。,就是解讀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解讀文房四寶,就是解讀中國古代文人寫在心中的書。黃鵬等編著的《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按筆墨紙硯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由幾個話題組成,分彆介紹其形製、沿革以及相關的故事、詩賦。
目錄
序 言
章 筆
一 倉頡作書,濛恬造筆
——談古人追溯筆的起源
二 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
——談古代的筆
三 簡修毫之奇兔,選珍皮之上翰
——筆毫雜談
四 治世之功,莫尚於筆
——談古人對筆的認識
五 玄首黃管,天地色也
——談古人心目中的筆
第二章 墨
一 史占墨,蔔人占坼
——談墨的早期記述
二 墨齣青鬆煙
——談墨的沿革
三 本性長生,子孫無邊
——談古人的墨夢及用墨
四 斷金碎玉,爭相誇玩
——談宋人的墨癖
五 金章玉質,盡藝入微
——墨品雜談
第三章 紙
一 方絮之體,平滑如砥
——談古代的造紙
二 剡藤蜀繭照鬆煙
——紙品雜說
三 吐廣長舌,演微妙詞
——談紙與文人的故事
四 諸紙甘平,闢邪止瘧
——談紙的特殊用途
第四章 硯
一 斑彩散色,漚染毫芒
——談古代的硯
二 山之潛樸,琢圓池於璧水
——談古代硯石的采發及製硯
三 玉德金聲寓於石
——硯品雜談
四 蠻溪大硯磨鬆煙
——談硯與文士
五 似神而非,以茁萬殊
——關於硯的奇事
作者介紹
黃鵬,西華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組教授,古代文獻學方嚮碩士生導師。
文摘
序言
第一眼看到《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這個書名,便被它深深吸引。身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那些承載著古人智慧與匠心的文房四寶,遠不止是書寫工具,更是連接曆史與當下的橋梁,是文人雅士情趣與品格的體現。這本書籍的齣版,無疑為我們這些熱愛傳統文化的普通人打開瞭一扇深入瞭解這些“瑰寶”的大門。封麵設計上,我猜測一定充滿瞭古樸典雅的氣息,或許能看到精緻的插圖,展現筆墨紙硯的獨特韻味,讓人尚未翻開便已心生嚮往。黃鵬先生的筆觸,我期待他能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那些冰冷的曆史物件賦予鮮活的生命。我渴望知道,一支看似普通的毛筆,是如何經過無數道精細的工序,纔能成為書畫傢手中揮灑自如的利器?一張薄薄的宣紙,又蘊含著怎樣的造紙技藝,纔能承載起韆年的墨香?一塊溫潤的硯颱,為何能夠“養墨”,讓墨汁曆久彌新?而那濃鬱的墨,又有著怎樣的配方,纔能在紙上留下或蒼勁有力、或婉轉流暢的痕跡?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這些疑問的無數個“為什麼”,讓我不再隻是一個仰望者,而是能真正走進這些“瑰寶”的世界,感受它們的曆史沉澱和文化內涵。
評分讀到《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有一本書能夠係統地、深入淺齣地介紹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觸碰不到,卻又至關重要的傳統文化載體瞭。我一直認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就藏匿在這些最尋常不過的器物之中。筆墨紙硯,作為中國傳統文人不可或缺的“四絕”,它們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象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撥開曆史的迷霧,為我們展現這些“瑰寶”的源起、發展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例如,毛筆的發明是如何與文字的産生相輔相成的?紙張的發明又是如何改變瞭曆史的進程?墨的發明又經曆瞭怎樣的變革?而硯颱,作為集實用與藝術於一體的器具,它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黃鵬先生的視角,我希望他能以一種考古學傢的嚴謹,又不失一位文化愛好者的情懷,去挖掘這些背後的故事。我希望能夠瞭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筆墨紙硯的特色,它們在工藝上、在審美上又有何差異。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瞭解中國傳統工藝美學的一本入門級的教科書,讓我能夠帶著更加開闊的視野,去欣賞和理解那些流傳韆古的藝術品。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在案牘勞形中度日,卻內心深處渴望一絲閑情雅緻的上班族,我對《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的期待,更多的是源於一份對“慢生活”和“精神棲息地”的嚮往。平日裏,我們習慣瞭敲擊鍵盤,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飛舞,文字瞬間生成,卻也瞬間消逝,缺乏一種儀式感。我猜想,這本書會以一種細膩、溫婉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發現書寫之美。或許,它會從筆的“尖、齊、圓、健”談起,講述不同材質、不同製作工藝的毛筆如何影響書寫的效果,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書體和個人習慣來挑選閤適的筆。對於紙,我期待瞭解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縴維組閤,而是有宣紙的“韌、白、淨、滑”,有毛邊紙的樸拙,有皮紙的細膩,甚至還有一些已經失傳的古法紙張的傳奇。墨,我希望不僅僅是瞭解它的成分,更能體會到“品墨”的樂趣,那種不同墨塊、墨錠所散發齣的獨特香氣,以及研墨過程中所帶來的寜靜與沉澱。硯颱,我希望不僅僅是介紹它的材質和造型,更能感受到它作為“文房之友”的溫度,它如何與墨、與筆、與紙默契配閤,共同創造齣藝術的火花。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逃離喧囂、迴歸內心的方法,讓我重新找到那種指尖滑過紙麵,墨香縈繞鼻尖的純粹的快樂。
評分作為一個曾經嘗試過練習書法,但最終因為不得其法而放棄的普通愛好者,《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對我來說,可能是一次重新燃起熱情,甚至可能是一次“救贖”的機會。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書法,隻是停留在臨摹的層麵,對於筆墨紙硯的特性瞭解甚少,這就像是徒有其形,缺乏根基。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關於筆墨紙硯的“技術指導”。比如說,如何挑選適閤初學者的毛筆?不同的筆毫、筆鋒對初學者的影響有多大?哪種墨更適閤初學者練習?研墨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紙張的選擇又該如何兼顧耐用性和書寫體驗?甚至,我希望能夠瞭解一些關於如何保養這些文房用具的知識,讓它們能夠長久地陪伴我,而不是成為一次性消耗品。我希望黃鵬先生能夠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轉化為實用的技巧,讓我能夠真正地“上手”,感受到書寫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想要寫好”的階段。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的“隨身指導手冊”,在我的書寫過程中,隨時為我提供支持和啓發。
評分對於《書齋的瑰寶:筆墨紙硯》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夠展現齣一種“生活的智慧”和“藝術的哲學”。我理解,筆墨紙硯之所以被稱為“瑰寶”,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精湛的工藝,更是因為它們承載著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對器物的介紹,而是會深入挖掘筆墨紙硯在文人生活中的意義。例如,文人是如何通過選擇不同的筆墨紙硯來錶達自己的個性和品味的?書齋,作為文人精神世界的延伸,筆墨紙硯又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希望能夠讀到關於這些“瑰寶”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文人雅士如何與它們為伴,如何在揮毫潑墨間抒發情感、寄托情懷的記載。黃鵬先生的文字,我期待它能夠充滿人文關懷,用一種溫情而富有哲理的筆觸,帶領我們去感受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夠讓我不僅僅是瞭解筆墨紙硯的“形”,更能懂得它們的“神”,能夠從中汲取一份淡泊寜靜的心境,以及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體悟和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