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 |
| 《中国典故大辞典》(16K本)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全书收录包括事典、语典在内的典故及其各种变式,共计三万二千多条,约三百八十万字,是当今规模*大、内容*全的典故类工具书。 本书的编纂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汉大》已收并已作典故处理的条目,除少数讹误者外,全部收录,不使遗漏;《汉大》中属于典故而未做典故处理的条目,均改写予以收录;《汉大》未收的典故,包括已收典故而遗漏的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尽量增补,力求完备。 本书以典故的常见常用名称作为主条,爬梳文献追源溯流。以该典故各种变式为副条,并给出书证。主条副条都逐条注音释义,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书可供国学爱好者阅读,可供古文学习者查检,可供专门研究者参考,是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常置案头的工具书。 |
| 目录 | |
| 前言 凡例 主条目录 正文 全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 全部词目笔画索引 |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典故大辞典 |
| 作者: | 赵应铎 编 著作 著 |
| 市场价: | 380元 |
| ISBN号: | 9787532636303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2-09-01 | 版次:1 | 页数:1358 |
| 印刷时间:2012-09-01 | 印次:1 | 字数:3990.00千字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典故大辞典》(16K本)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全书收录包括事典、语典在内的典故及其各种变式,共计三万二千多条,约三百八十万字,是当今规模*大、内容*全的典故类工具书。 本书的编纂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汉大》已收并已作典故处理的条目,除少数讹误者外,全部收录,不使遗漏;《汉大》中属于典故而未做典故处理的条目,均改写予以收录;《汉大》未收的典故,包括已收典故而遗漏的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尽量增补,力求完备。 本书以典故的常见常用名称作为主条,爬梳文献追源溯流。以该典故各种变式为副条,并给出书证。主条副条都逐条注音释义,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书可供国学爱好者阅读,可供古文学习者查检,可供专门研究者参考,是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常置案头的工具书。 |
| 目录 | |
| 前言 凡例 主条目录 正文 全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 全部词目笔画索引 |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中国典故大辞典 |
| 作者: | 赵应铎 编 著作 著 |
| 市场价: | 380元 |
| ISBN号: | 9787532636303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2-09-01 | 版次:1 | 页数:1358 |
| 印刷时间:2012-09-01 | 印次:1 | 字数:3990.00千字 |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完整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过去我理解的典故往往是孤立的点,比如知道“邯郸学步”是源于一个故事,但不知道这个故事背后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思想交流的复杂性。而这本辞典,通过其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能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文化网。它不仅仅解释“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对于提升思辨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注意到,一些看似简单的成语,在辞典里的深度解读,往往能揭示出古代社会结构、伦理观念乃至哲学思想的影子。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顶级的国学大师在旁边随时为你答疑解惑,而且这位“大师”的解答永远是基于可靠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让人信服。
评分这本《中国典故大辞典》简直是国学爱好者和写作人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内页的纸张质量非常好,印刷清晰,即便是用来查阅一些晦涩难懂的古籍时,那些繁体字和注解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过去在阅读《史记》或者唐诗宋词时,遇到不熟悉的典故,往往需要翻阅好几本工具书,费时费力。但有了这本大辞典,简直是一站式解决了所有问题。它收录的典故不仅量大,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典故的来源、演变以及现代引申义都有非常详尽的考证和阐述。比如,我最近在研究“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本书不仅清晰地交代了越王勾践的历史背景,还对比了不同史书记载的细微差别,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使用者能真正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脉络。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单纯上网搜索碎片化信息完全无法比拟的。对于想提升自己文化底蕴,或者从事历史研究的朋友来说,它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镇山之宝。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
评分坦率地说,初拿到手时,我有点担心它过于学术化,会不会晦涩难懂。毕竟“大辞典”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但实际使用后,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巧妙地采用了“释义为主,考证为辅”的结构,确保了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入门。对于那些典故的典出,它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先进行概括,然后再提供深入的背景资料。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即便是偶尔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或解释,辞典本身也会提供相应的注释或译文,确保阅读不被阻断。这使得它在作为案头参考书的同时,也具备了极佳的阅读趣味性。我经常在睡前随便翻开一页,随机抽取一个典故阅读,总能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点和乐趣,完全没有工具书的枯燥感。可以说,这是一本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典籍。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出版质量,这简直是业界良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封面大气沉稳,符合其内容的分量。内页的排版也体现了专业水准,字体大小适中,间距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动辄需要查阅上百次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工具书,用着用着就发现容易散页或者书脊断裂,但这本《中国典故大辞典》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世纪出版的品牌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甚至会特意把这本书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它内容丰富,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出版艺术品。手里捧着它,你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这种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它提供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仪式感。
评分说实话,初翻这本书时,我有点被它的“厚重”所震慑,16开的篇幅确实相当可观,但一旦沉浸进去,时间就过得飞快。它的编排逻辑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死板。虽然是辞典的形式,但它更像是一部有趣的文化漫游指南。我特别欣赏主编赵应铎先生的处理方式,他似乎在努力平衡学术的严谨性与读者的可读性。很多典故的解释后面,都附带了相关的诗文节选,让你能立刻感受到这个典故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灵活运用的。这对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学习典故不再是死记硬背历史事件,而变成了一种艺术鉴赏过程。比如,查阅“东山再起”时,它不仅解释了谢安的典故,还顺带提到了与此意境相近的其他文学表达方式,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语言储备。对于需要进行公文写作或者需要大量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确保你引用的典故准确无误,且内涵丰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