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故大辞典(16开) 赵应铎 主编 正版书籍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世纪出版

中国典故大辞典(16开) 赵应铎 主编 正版书籍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世纪出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典故
  • 典故
  • 辞典
  • 工具书
  • 文化
  • 历史
  • 赵应铎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参考书
  • 国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磐恒志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36303
商品编码:29353400906
丛书名: 中国典故大辞典(精)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典故大辞典》(16K本)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全书收录包括事典、语典在内的典故及其各种变式,共计三万二千多条,约三百八十万字,是当今规模*大、内容*全的典故类工具书。 
    本书的编纂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汉大》已收并已作典故处理的条目,除少数讹误者外,全部收录,不使遗漏;《汉大》中属于典故而未做典故处理的条目,均改写予以收录;《汉大》未收的典故,包括已收典故而遗漏的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尽量增补,力求完备。 
    本书以典故的常见常用名称作为主条,爬梳文献追源溯流。以该典故各种变式为副条,并给出书证。主条副条都逐条注音释义,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书可供国学爱好者阅读,可供古文学习者查检,可供专门研究者参考,是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常置案头的工具书。


  目录
前言 
凡例 
主条目录 
正文 
全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 
全部词目笔画索引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中国典故大辞典
作者:   赵应铎 编 著作 著
市场价:   380元
ISBN号:   9787532636303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2-09-01   版次:1   页数:1358
  印刷时间:2012-09-01   印次:1   字数:399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典故大辞典》(16K本)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全书收录包括事典、语典在内的典故及其各种变式,共计三万二千多条,约三百八十万字,是当今规模*大、内容*全的典故类工具书。 
    本书的编纂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汉大》已收并已作典故处理的条目,除少数讹误者外,全部收录,不使遗漏;《汉大》中属于典故而未做典故处理的条目,均改写予以收录;《汉大》未收的典故,包括已收典故而遗漏的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尽量增补,力求完备。 
    本书以典故的常见常用名称作为主条,爬梳文献追源溯流。以该典故各种变式为副条,并给出书证。主条副条都逐条注音释义,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本书可供国学爱好者阅读,可供古文学习者查检,可供专门研究者参考,是中等文化程度读者常置案头的工具书。

  目录
前言 
凡例 
主条目录 
正文 
全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 
全部词目笔画索引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中国典故大辞典
作者:   赵应铎 编 著作 著
市场价:   380元
ISBN号:   9787532636303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2-09-01   版次:1   页数:1358
  印刷时间:2012-09-01   印次:1   字数:3990.00千字

中国典故大辞典(16开) 赵应铎 主编 正版书籍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世纪出版 编纂理念与价值: 《中国典故大辞典》是一部由赵应铎先生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权威性、工具性典籍。本书旨在系统梳理、收录、释义中国历代积淀下来的丰富而深刻的典故,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权威的查询和学习平台。典故,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浓缩,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血脉。它们源于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哲学思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掌握典故,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籍、诗文、历史,更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深刻洞察中华文明的演变轨迹。 本书的编纂,充分体现了编纂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主编赵应铎先生凭借其深厚的古籍功底和丰富的治学经验,带领编纂团队,历经数年精心打磨,力求收录之精,释义之准,条目之全。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近代的历史事件,从诸子百家的哲学思辨,到唐诗宋词的文学意境,凡是约定俗成、流传广泛,且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典故,皆在收录之列。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力求对每一个典故的来源、演变、含义、用法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并辅以引证,使其脉络清晰,来源可考。 内容构成与特色: 《中国典故大辞典》采用16开本,版式清晰,便于阅读。全书条目众多,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体例严谨。 一、海量典故,系统收录: 本书收录的典故数量庞大,可谓包罗万象。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到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再到秦汉统一的壮丽篇章,如“负荆请罪”、“鸿门宴”;历经魏晋风流、隋唐气象、宋明理学,直至近代风云变幻,本书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重要的典故。无论是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还是相对生僻的“郢人斫棺”,亦或是与宗教、哲学相关的“拈花微笑”、“心猿意马”,都能在此找到详尽的解释。 二、精深释义,准确权威: 本书对每一个典故的释义都力求准确、精炼,并具深度。释义部分通常包括: 出处: 明确典故的原始出处,如出自《史记》、《论语》、《庄子》等,并引用原文,让读者追溯本源。 含义: 深入剖析典故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解释其背后蕴含的道理、情感或教训。 用法: 说明典故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帮助读者灵活运用。 相关典故/词语: 部分条目还会链接相关的典故或成语,进一步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三、体例规范,查阅便捷: 本书采用科学的体例,方便读者查阅: 条目编排: 通常采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或部首笔画顺序编排,确保读者能快速找到所需条目。 索引设计: 可能配备详细的索引,如按主题分类的索引、按出处分类的索引等,提供多角度的检索方式。 附加信息: 除了典故的释义,书中还可能包含一些与典故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人物故事的延伸、文化影响分析等,使阅读体验更为丰富。 四、装帧精美,品质保证: 上海辞书出版社作为国内权威的辞书出版机构,以其严谨的出版态度和精良的印刷质量著称。《中国典故大辞典》采用16开正规开本,纸张选用优质材料,印刷清晰,装帧考究,既适合案头常备,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正版书籍的保障,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读者可以放心使用。 适用人群与阅读价值: 《中国典故大辞典》是一部面向广大读者的普及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工具书,其适用人群极为广泛: 学生群体: 中小学生学习古文、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参考。高中生、大学生学习历史、文学、哲学等专业课程,深入理解学术理论的关键辅助。 文学爱好者: 阅读古诗文、小说、戏剧,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 历史研究者: 考证史实,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历史叙事的逻辑。 语言文字工作者: 掌握词源,丰富词汇,规范用语,提升表达的精准性和文化底蕴。 文化传播者: 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在各种场合恰当运用典故,展现深厚的文化修养。 普通读者: 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个人品位。 阅读本书的价值在于: 1. 知识的宝库: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2. 语言的指南: 掌握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含蓄、深刻,避免平淡和浅薄。 3. 文化的钥匙: 典故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通过典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 4. 思维的启迪: 许多典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指导我们的行为。 5. 连接古今的桥梁: 典故如同星辰,点缀在历史的长河中,连接着古老与现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启迪未来。 总结: 《中国典故大辞典》(16开,赵应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世纪出版),是一部集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辞书。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精湛的编纂技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大门。无论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还是作为提升文化素养的读物,本书都将是您不容错过的选择。在喧嚣的时代,静心翻阅这部典籍,如同与古圣先贤对话,品味千年文化的醇厚底蕴,必将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深刻的智慧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完整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过去我理解的典故往往是孤立的点,比如知道“邯郸学步”是源于一个故事,但不知道这个故事背后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思想交流的复杂性。而这本辞典,通过其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能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文化网。它不仅仅解释“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对于提升思辨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注意到,一些看似简单的成语,在辞典里的深度解读,往往能揭示出古代社会结构、伦理观念乃至哲学思想的影子。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顶级的国学大师在旁边随时为你答疑解惑,而且这位“大师”的解答永远是基于可靠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让人信服。

评分

这本《中国典故大辞典》简直是国学爱好者和写作人的福音!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内页的纸张质量非常好,印刷清晰,即便是用来查阅一些晦涩难懂的古籍时,那些繁体字和注解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过去在阅读《史记》或者唐诗宋词时,遇到不熟悉的典故,往往需要翻阅好几本工具书,费时费力。但有了这本大辞典,简直是一站式解决了所有问题。它收录的典故不仅量大,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典故的来源、演变以及现代引申义都有非常详尽的考证和阐述。比如,我最近在研究“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本书不仅清晰地交代了越王勾践的历史背景,还对比了不同史书记载的细微差别,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使用者能真正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脉络。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单纯上网搜索碎片化信息完全无法比拟的。对于想提升自己文化底蕴,或者从事历史研究的朋友来说,它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镇山之宝。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

评分

坦率地说,初拿到手时,我有点担心它过于学术化,会不会晦涩难懂。毕竟“大辞典”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但实际使用后,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巧妙地采用了“释义为主,考证为辅”的结构,确保了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入门。对于那些典故的典出,它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先进行概括,然后再提供深入的背景资料。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即便是偶尔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或解释,辞典本身也会提供相应的注释或译文,确保阅读不被阻断。这使得它在作为案头参考书的同时,也具备了极佳的阅读趣味性。我经常在睡前随便翻开一页,随机抽取一个典故阅读,总能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点和乐趣,完全没有工具书的枯燥感。可以说,这是一本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典籍。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出版质量,这简直是业界良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封面大气沉稳,符合其内容的分量。内页的排版也体现了专业水准,字体大小适中,间距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动辄需要查阅上百次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工具书,用着用着就发现容易散页或者书脊断裂,但这本《中国典故大辞典》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世纪出版的品牌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甚至会特意把这本书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它内容丰富,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出版艺术品。手里捧着它,你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这种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它提供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仪式感。

评分

说实话,初翻这本书时,我有点被它的“厚重”所震慑,16开的篇幅确实相当可观,但一旦沉浸进去,时间就过得飞快。它的编排逻辑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死板。虽然是辞典的形式,但它更像是一部有趣的文化漫游指南。我特别欣赏主编赵应铎先生的处理方式,他似乎在努力平衡学术的严谨性与读者的可读性。很多典故的解释后面,都附带了相关的诗文节选,让你能立刻感受到这个典故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灵活运用的。这对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学习典故不再是死记硬背历史事件,而变成了一种艺术鉴赏过程。比如,查阅“东山再起”时,它不仅解释了谢安的典故,还顺带提到了与此意境相近的其他文学表达方式,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语言储备。对于需要进行公文写作或者需要大量引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确保你引用的典故准确无误,且内涵丰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