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書名: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6版)
定價:69.80元
作者:陳超祥 鬍其登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1544555
字數:605000
頁碼:313
版次:4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4大特點● SOLIDWORKS 公官方授權在中國大陸齣版的原版培訓教程 ● CSWP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 迄今為止科學而體係完整的一套SOLIDWORKS係列培訓教程 ● 叢書纍計銷量超40冊,多次榮登同類書排行榜榜首 4大改進 ● 修正部分素材文件和教程不對應的問題 ● 修正部分模闆不匹配問題 ● 修正按操作步驟執行無法達到教程中效果的問題 ● 修正個彆術語和軟件不匹配的問題配套資源:●典型實例,手把手教您SOLIDWORKS操作技能●配套練習素材下載,滿足學習、練習需要
目錄
序前言本書使用說明緒論有限元簡介10.1SOLIDWORKS Simulation概述10.2有限元分析概述10.3建立數學模型20.4建立有限元模型30.5求解有限元模型30.6結果分析30.7FEA中的誤差40.8有限單元40.8.1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單元類型40.8.2在實體和殼單元中選擇60.8.3實體及殼單元中的草稿品質與高品質60.9自由度70.10FEA計算70.11FEA結果解釋 70.12測量單位80.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使用限製90.14總結10第1章分析流程111.1模型分析的關鍵步驟111.2實例分析:平闆111.3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界麵121.4SOLIDWORKS Simulation選項141.5預處理161.5.1新建算例161.5.2夾具181.5.3外部載荷191.5.4符號的大小及顔色211.5.5預處理總結211.6劃分網格221.6.1標準網格221.6.2基於麯率的網格231.6.3基於混閤麯率的網格231.6.4網格密度231.6.5網格大小231.6.6圓中小單元數231.6.7比率231.6.8網格質量241.7後處理261.7.1結果圖解261.7.2編輯圖解261.7.3波節應力與單元應力271.7.4顯示嚮量圖解選項271.7.5修改結果圖解271.7.6其他圖解291.8多個算例351.8.1創建新的算例351.8.2復製參數351.8.3檢查收斂與精度371.8.4結果總結381.8.5與解析解比較381.9報告391.10總結401.11提問40練習1.1支架41練習1.2壓縮彈簧剛度47練習1.3容器把手49第2章網格控製、應力集中與邊界條件512.1網格控製512.2實例分析:L形支架512.3不帶圓角的支架分析522.3.1運行所有算例542.3.2局部網格精細化分析542.3.3網格控製542.3.4結果比較572.3.5應力奇異性572.4帶圓角的支架分析582.4.1壓縮配置582.4.2自動過渡592.5實例分析:焊接支架622.6理解邊界條件的影響632.7總結642.8提問64練習2.1C形支架64練習2.2骨形扳手70第3章帶接觸的裝配體分析743.1接觸縫隙分析743.2實例分析:虎鉗743.3使用全局接觸的虎鉗分析753.3.1零部件接觸763.3.2觀察裝配體結果793.3.3手柄接觸803.3.4所需的力813.4使用局部接觸的虎鉗分析813.4.1局部接觸813.4.2局部接觸類型813.4.3無穿透局部接觸條件833.4.4接觸應力863.5總結863.6提問86練習雙環裝配體87第4章對稱和自平衡裝配體904.1冷縮配閤零件904.2實例分析:冷縮配閤904.2.1項目描述904.2.2對稱904.2.3關鍵步驟914.2.4特徵消隱914.2.5剛體模式924.2.6冷縮配閤接觸條件934.2.7在局部坐標係中圖解顯示結果944.2.8定義圓柱坐標係944.2.9保存所有圖解974.2.10“什麼錯”特徵984.3帶軟彈簧的分析984.3.1軟彈簧984.3.2慣性卸除984.4總結99第5章帶接頭的裝配體分析及網格細化1005.1連接零部件1005.2接頭1005.3實例分析:嚮節1015.4項目描述1025.5部分:使用草稿品質的粗糙網格進行分析1025.5.1遠程載荷1035.5.2螺栓的緊密配閤1065.5.3螺栓預載1065.5.4局部相觸麵組1095.5.5鏇轉和軸嚮剛度1125.6第二部分:使用高品質網格分析1165.6.1在薄壁特徵上需要的實體單元數量1175.6.2高寬比例圖解1175.6.3雅可比1195.7總結123練習5.1鏈扣(部分)123練習5.2鏈扣(第二部分)134練習5.3升降架裝配體136練習5.4帶有基座的分析(選做)142練習5.5點焊——實體網格142練習5.6螺栓接頭147第6章兼容/不兼容網格1516.1兼容/不兼容網格劃分:接閤接觸1516.2實例分析:轉子1516.2.1項目描述1516.2.2兼容網格1516.2.3不兼容網格1546.2.4不兼容接閤選項1556.2.5周期性對稱1586.2.6討論1596.3總結160練習手鉗160第7章薄件分析1707.1薄件1707.2實例分析:帶輪1707.3部分:采用實體單元劃分網格1717.4第二部分:細化實體網格1747.5實體與殼單元的比較1747.6第三部分:殼單元——中麵麯麵1757.6.1細殼與粗殼的比較1767.6.2殼網格顔色1777.6.3更改網格方嚮1787.6.4殼單元對齊1787.6.5自動重新對齊殼麯麵1797.6.6應用對稱約束1817.6.7變形結果1847.7結果比較1857.8實例分析:擱柵吊件1857.9總結1907.10提問191練習7.1支架191練習7.2使用外側/內側錶麵的殼網格195練習7.3邊焊縫接頭198練習7.4容器把手焊縫203第8章混閤網格——殼體和實體2058.1混閤網格2058.1.1接閤殼體和實體網格2068.1.2混閤網格支持的分析類型2068.2實例分析:壓力容器2068.2.1項目描述2068.2.2分析裝配體2068.2.3模型準備2078.2.4材料2098.2.5體積模量和切變模量2118.2.6連接有間隙實體2118.2.7失敗診斷2148.2.8小特徵網格劃分2148.3總結2188.4提問218練習混閤網格分析218第9章殼單元——傳送架分析2249.1項目描述2249.1.1單元選擇2249.1.2梁單元2249.1.3連接及斷開的接點2269.1.4橫梁接點位置2279.1.5橫梁接點類型2279.1.6渲染橫梁輪廓2299.1.7橫截麵的方嚮及第二方嚮2309.1.8彎矩和剪力圖錶2329.2總結2359.3提問235第10章混閤網格——實體、梁和殼單元23610.1混閤劃分網格23610.2實例分析:顆粒分離器23610.2.1項目描述23610.2.2關鍵步驟23610.3總結245練習10.1櫃子245練習10.2框架結構剛度251第11章設計情形25311.1設計算例25311.2實例分析:懸架設計25311.2.1項目描述25311.2.2關鍵步驟25311.3部分:多載荷情形25411.3.1多個設計算例25511.3.2設計情形結果25811.4第二部分:幾何修改26111.5總結265練習矩形平颱265第12章熱應力分析27012.1熱應力分析簡述27012.2實例分析:雙層金屬帶27012.2.1項目描述27012.2.2材料屬性27112.2.3輸入溫度27512.2.4平均應力27612.2.5提問28112.3在局部坐標係中檢查結果(選做)28112.4保存變形後的模型28212.5總結282第13章自適應網格28313.1自適應網格概述28313.2實例分析:懸臂支架28313.2.1項目描述28313.2.2幾何體準備28413.3h�滄允視λ怵�28613.3.1h�滄允視ρ∠�28713.3.2h�滄允視ν冀�28913.3.3收斂圖錶28913.3.4迴顧h�滄允視η蠼�28913.3.5應變能誤差並應力誤差29113.4p�滄允視λ怵�29113.4.1p�滄允視η蠼夥椒�29113.4.2h�駁ピ�與p�駁ピ�的概念29213.4.3方法比較29413.5h�駁ピ�與p�駁ピ�總結29413.6總結295第14章大位移分析29614.1小位移與大位移分析的比較29614.2實例分析:夾鉗29614.3部分:小位移綫性分析29714.3.1結果討論29814.3.2小位移及大位移分析中的接觸結果29814.4第二部分:大位移綫性分析29914.4.1變形30014.4.2SOLIDWORKS Simulation Premium30014.5總結30014.6提問301附錄302附錄A網格劃分與解算器302附錄B用戶幫助311
內容提要
《SOLIDWORKS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6版)》是根據DSSOLIDWORKS公發布的《SOLIDWORKS2016:SOLIDWORKSSimulation》編譯而成的,是使用Simulation軟件對SOLIDWORKS模型進行有限元分析的入門培訓教程。本書提供瞭基本的有限元求解方法,是機械工程師快速有效地掌握Simulation應用技術的資料。本教程有配套練習文件,方便讀者學習和培訓,詳見“本書使用說明”。本套教程在保留瞭英文原版教程精華和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編譯,配套教學資料齊全,適於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使用。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陳超祥先生 現任DS SOLIDWORKS�k公亞太區技術總監陳超祥先生早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係,後獲英國華威剋大學製造信息工程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係統工程博士學位。多年來,陳超祥先生緻力於機械設計和CAD技術應用的研究,曾發錶技術文章二十餘篇,擁有多個國際專業組織的專業資格,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分會委員。陳超祥先生曾參與歐洲航天局“獵犬2號”火星探險項目,是取樣器4位發明者之一,擁有美國發明專利(US Patent 6,837,312)。鬍其登先生 現任DS SOLIDWORKS�k公亞太區技術總監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先後獲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專業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3D CAD/CAM/PDM/PLM技術的研究與實踐、軟件開發、企業技術培訓與支持、製造業企業信息化的深化應用與推廣等工作,經驗豐富,先後發錶技術文章20餘篇。在引進並消化吸收新技術的同時,注重理論與企業實際相結閤。在給數以計的企業進行技術交流、方案推介和顧問谘詢等工作的過程中,對如何將3D技術成功應用到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問題上,形成瞭自己的獨到見解,總結齣瞭推廣企業信息化與數字化的實踐方法,幫助眾多企業從2D平滑地過渡到瞭3D,並為企業推薦和引進瞭PDM/PLM管理平颱。作為係統實施的專傢與顧問,在幫助企業成功打造為3D數字化企較早實踐中,豐富瞭自身理論與實踐的知識體係。鬍其登先生作為中國較早使用SOLIDWORKS軟件的工程師,酷愛3D技術,先後為SOLIDWORKS社群培訓培養瞭數以計的工程師。目前負責SOLIDWORKS解決方案 在大中國地區全渠道的技術培訓、支持、實施、服務及推廣等全麵技術工作。
這本書絕對是SOLIDWORKS Simulation初學者的一盞明燈!作為一名剛剛接觸結構仿真的設計工程師,我之前對有限元分析(FEA)的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總覺得它是一個非常高深且難以掌握的技術。拿到這本書,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夠由淺入深地講解,並且能讓我快速上手。翻開目錄,我看到從基礎概念介紹、前處理(模型準備、網格劃分)到不同類型分析(靜態、模態、屈麯等)的設置,再到結果的解讀和報告生成,都有詳細的章節劃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格劃分的部分,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操作,更解釋瞭不同網格類型(如四麵體、六麵體)的優缺點,以及網格密度對結果精度的影響,這讓我從“為什麼”的角度理解瞭網格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機械地點擊按鈕。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實際案例,比如對一個簡單的支架進行靜力分析,通過一步步的圖文講解,我不僅學會瞭操作步驟,更理解瞭每個設置的意義,比如施加約束的方式、載荷的類型和大小等等。最讓我驚喜的是,即使是對於一些復雜的概念,比如非綫性分析的講解,作者也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並配以清晰的截圖,讓我不再感到望而卻步。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沒有太多冗餘的理論鋪墊,而是直奔主題,這對於希望快速提升技能的我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SOLIDWORKS Simulation新手用戶福音!我之前對工程仿真可以說是零基礎,看到SOLIDWORKS Simulation裏那些復雜的設置界麵,感覺壓力山大。這本《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6版)》的齣現,極大地減輕瞭我的焦慮。它采取的是一種非常友好的教學方式,從最基礎的軟件界麵和常用工具的介紹開始,讓我能夠快速建立起對軟件的初步認知。接著,它就進入到核心的仿真流程講解。我特彆欣賞它對每個仿真步驟的細緻拆解,比如模型準備、網格劃分、載荷和約束的施加,以及結果的查看和報告生成。書中的例子都非常貼近實際應用,比如一個簡單的零件受力分析,或者一個小型結構的穩定性分析,這些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每一個步驟的意義和作用。而且,書中在講解過程中,並沒有迴避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而是會提前指齣,並提供解決方案,這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僅僅教你如何“點點鼠標”,而是會在講解操作的同時,穿插一些必要的理論知識,讓你能夠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從而培養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學會一套固定的操作流程。
評分我之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做齣的分析結果,總感覺不太直觀,有時候甚至與我的工程經驗有些齣入。我懷疑是不是我的操作有什麼問題,或者我對結果的理解有偏差。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被它“基礎教程”的定位吸引瞭,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可以幫助我解決睏惑的地方。這本書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它從最基礎的建模準備工作講起,包括如何檢查模型、如何修復潛在的幾何缺陷,這些細節往往是導緻後續分析齣現問題的根源。然後,它非常細緻地講解瞭不同類型的載荷和約束的施加方法,並且會強調在不同工況下應該選擇哪種載荷和約束,以及錯誤的施加方式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麵影響。最令我受益匪淺的是書中關於結果後處理和報告生成的章節。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生成報告,更重要的是教會你如何去解讀和呈現分析結果,讓你能夠清晰地嚮他人解釋你的分析過程和結論。書中提供瞭一些非常有用的可視化技巧,比如如何使用動態顯示來展示模型的變形過程,如何利用切片功能來查看模型內部的應力分布。這些都極大地提升瞭我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進行設計優化。
評分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能夠讓你真正理解SOLIDWORKS Simulation“為什麼”這樣做的書,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你入手。我之前也看過一些其他資料,但很多都停留在“怎麼做”的層麵,教你如何點擊菜單、如何設置參數,但對於這些操作背後的原理卻語焉不詳。而這本《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6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設置一個靜態分析,還會解釋為什麼需要設置這些約束,為什麼需要施加某種載荷,以及這些設置會如何影響分析結果。例如,在講解網格劃分時,書中會深入分析不同網格尺寸和形狀對計算精度的影響,並給齣一些實用的建議,告訴你如何在精度和計算時間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結果解讀的講解,它並沒有僅僅展示一些應力應變圖,而是教你如何去分析這些圖,理解其中的含義,並識彆齣潛在的設計問題。比如,書中會講解如何通過位移結果來判斷模型的剛度,如何通過應力集中區域來預測潛在的失效點,以及如何利用安全係數來評估設計的可靠性。這些都是在實際工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非常紮實的指導。它培養的是一種分析思維,而不是簡單的操作技巧。
評分坦白說,作為一名剛入門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用戶,我對這個軟件之前完全是一頭霧水。上網找教程,要麼過於零散,要麼就是一些很老的版本,跟現在使用的界麵完全對不上。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一場及時雨。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實用性和完整性。它從最基礎的界麵介紹開始,讓我能夠快速熟悉軟件的操作環境。然後,它循序漸進地介紹瞭各種分析類型,從最簡單的靜力分析,到後麵的模態分析、屈麯分析,甚至是更復雜的瞬態分析,都有詳細的講解。書中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的截圖,配閤簡潔明瞭的文字說明,讓我能夠毫不費力地跟著操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格質量檢查和優化的部分,這部分在很多初學者教程中會被忽略,但它對於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書中提供瞭多種網格類型和劃分方法的介紹,並且會分析不同方法之間的優劣,讓我能夠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最閤適的網格。而且,這本書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麵,它還會適當地穿插一些力學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比如應力、應變、剛度等,讓你在學習操作的同時,也能逐步建立起對力學仿真的基本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