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身体语言心理学 彩沄心理

正版新书--身体语言心理学 彩沄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彩沄心理 著
图书标签:
  • 身体语言
  • 心理学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行为分析
  • 情绪识别
  • 彩沄心理
  • 新书
  • 正版
  • 非语言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4603
商品编码:2944546100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身体语言心理学

定价:36.80元

作者:彩沄心理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80446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关注有声语言而忽视身体语言,而实际上,身体语言是我们人类*原始的沟通系统。读懂他人的身体语言,能帮助我们轻松了解他人真实心理、意图,是我们能辨明人际关系、轻松驾驭人心的准确线索。
《身体语言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衣着装扮、生活习惯、情绪思维等方面入手,教你如何通过身体的语言来了解对方,进而清晰地看到对方的性格和真实心理,*终为你的成功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目录


Pat1 初次见面,以貌取人

章 观貌知人,由相貌了解他人2

由眉毛了解他人 2

由鼻子了解他人 4

不同耳型透露不同性格特征 6

嘴部动作反映说话者的情绪 8

下巴形状窥探内心秘密 10

双手泄露他的为人 12

第二章 穿衣识人,五彩衣着包装真实心理14

着装风格即为真性格 14

着装颜色出卖他的内心 16

搭配风度体现个人品位 17

由靓妆知晓不同心情 19

变换发型发色变换心情 21

“冠”文化反映性格特点 24

鞋跟展现真实性情 25

第三章 配饰显人,小小点缀隐藏心灵密语27

项链,挂在脖子上的秘密 27

围巾,绕在颈上的生活习惯 29

领带,男人胸前的介绍信 31

包包,拎出来的生活理念 32

戒指,环绕在指间的心语 34

手表,戴在手腕上的态度 36

腰带,围绕在腰间的性格 37

Pat2 初步了解,察言观色

第四章 举手投足彰显个人魅力42

小握手蕴含大学问 42

手势需要正确使用 44

站姿显示人的性格 46

走姿反映人的气质 48

坐姿透露人的修养 50

睡姿体现人的性格 52

脚语泄露人的秘密 54

第五章 一颦一笑流露真实内心 57

了解眨眼情况背后的意图 57

领悟面部表情背后的真实意思 59

笑容泄露了你的心事 61

窥探眼神传递的秘密 63

捕捉微表情的本质 65

无表情是可怕的表情 67

看透约会表情后的心理 69

第六章 语言语势传递心底声音72

谈话内容和性格相符 72

说话方式就是真实性格 74

无意的话能代表心意 76

别样音色,别样性格 78

道破口头禅的玄机 80

听出“弦外之音”的音 82

看穿谎言免受欺 83

Pat3 深入接触,洞悉为人

第七章 餐桌细节,隐藏着性格秘密88

口味不一性格不一 88

吃饭方式表现性格 89

酒后吐露真性情 91

咖啡品出真实内心 93

小零食吃出大奥妙 94

点菜中点出真性格 96

筷子拿法体现真个性 98

烹饪方式烹出不同的性格大餐 99

第八章 兴趣爱好,透露人性情的影子101

嗜好容易彰显性格属性 101

用音乐透视人的心灵 102

在舞台上跳出人的本性 104

属于自己味道的那支烟 106

从旅游方式看人的本性 107

读书可以助你了解他人 109

穿衣偏好印证个性主题 110

第九章 生活习惯,反映人心思的镜子113

从喜欢的电视节目判断性格 113

从习惯动作了解对方的心态 115

从刷牙方式透视对方的内心 117

从随手涂写中看出对方性情 118

从烦躁时的动作体会对方想法 120

从书写风格中看出对方性情 121

从沐浴习惯把握对方内心动向 123

Pat4 闯荡职场,妙读人心

第十章 火眼金睛,看得“小人”无处遁形126

看清“小人”的五大特征 126

巧析小人的五大心理 128

分辨下属中的“小人” 130

打赢应对“小人”攻坚战 132

察觉男人中的“小人” 134

认清生意场上的“小人” 136

谨防自己的功劳被抢走 138

第十一章 对症,轻松赢得领导信赖140

听懂领导的话中话 140

摸清领导的脾气 142

开会的风格就是领导的性格 145

察上司小动作识其对下属的意图 146

小细节可判断领导是否欣赏自己 148

对待下属失误的态度展示领导本性 150

工作习惯体现领导的行事作风 152

第十二章 见招拆招,生意场上尽在掌控155

生意人性格面面观 155

识别对手的气质特征 157

识别生意伙伴是否虚伪 160

细节表露客户的不同性格 162

运用方法识别客户的招数 165

小心谨慎辨别奸的商家 166

Pat5 甜蜜爱情,透视真心

第十三章 小处着手,女人的心思不难猜170

搞清女人恶作剧背后的真实动机 170

体察女人拒绝背后的真实意图 171

判断女人吃自助餐背后的品质 172

女人拿小时候照片给你看,是距离更近 174

女人喜欢养宠物,性格比较单纯 175

女人倾吐过去,是对你有好感 176

女人变刁耍泼,是想制造矛盾分手 177

第十四章 冷静分析,爱情里女人不盲目178

“想吃你做的菜”的男人,是希望能有进一步的交往 178

男人突然的沉默预示想要分手 179

过分注意自己形象的男人比较自私 180

迟到理由牵强的男人是不在乎你 181

爱讽刺别人的男人往往很自卑 183

钱包卡多的男人热衷名利 184

急于承诺的男人不可靠 185

面对你容易紧张的男人在乎你 186

第十五章 全面观察,看穿男人的本质188

从用钱的态度来识别男人 188

从开车习惯看男人性格 190

从鞋子偏好判断男人性格 191

从男人的走姿了解他的性情 193

从接吻中透视男人的性格 194

从衣着特点解析男人个性 196

参考文献198

作者介绍


知名心理学家自发组织的心理学机构,多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等,在同行交流中,不断深化心理学知识,将现实生活中人们为关心的心理学问题集合出书,帮我读者实现心理帮助。

文摘




序言



掌握无声的沟通密码:洞悉人心,读懂世界的另一面 我们每天都在交流,用语言,也用那看不见的肢体动作。那些眼神的闪烁,指尖的轻敲,身体的倾斜,甚至呼吸的频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我们常常专注于我们说了什么,却忽略了我们是如何说的,以及我们未曾说出口的。正是这些“无声的语言”,构成了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比口头表达更加真实、直接,也更容易泄露我们的真实意图和情感状态。 这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深入探索身体语言奥秘的旅程。您将学会如何像一位侦探一样,敏锐地捕捉并解读他人的肢体信号,从而在人际交往、商务谈判、求职面试,甚至日常生活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告别猜疑和误解,拥抱清晰、准确的沟通,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更懂得他人的人。 一、 开启身体语言的解码之门:基础认知与核心原理 在深入解读具体信号之前,我们需要建立对身体语言的基本认知。它并非神秘的魔法,而是源于我们潜意识的表达,是长期进化和文化习得的结果。 什么是身体语言? 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空间距离、触碰以及声音的非语言特征(如语速、音调、停顿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富有表现力的信息系统。 身体语言的本质: 它是潜意识的反映,是情感的“泄露”。因为很多身体反应发生在意识控制之外,所以它们往往比口头语言更能揭示真实的感受和意图。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口头上表示同意,但身体却因为紧张而微微后倾,这可能预示着他内心的保留或怀疑。 身体语言的普遍性与文化差异: 许多基本的面部表情(如喜悦、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是跨文化共通的,它们被认为是人类固有的表达方式。然而,许多手势、姿势以及空间距离的使用则深受文化背景的影响,需要我们在解读时加以区分。了解这些差异,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并在跨文化交流中游刃有余。 身体语言的“微表情”: 那些转瞬即逝的、难以察觉的面部表情,通常是真实情绪的短暂流露,往往比持续的面部表情更能揭示真相。学习识别和解读这些微表情,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洞察他人情绪的细微变化。 信息传递的“冰山模型”: 身体语言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口头语言则是水下的主体。虽然口头语言提供了明确的信息,但身体语言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动机和态度。理解这一点,能让你看到沟通的本质。 二、 洞悉内心世界的面部信号:表情的秘密档案 面部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窗口。通过观察面部细微的变化,我们可以窥探对方的心情、意图和真实想法。 眼睛:心灵的窗户? 眼神的接触、回避、瞳孔的变化、眼睑的开合,都在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眼神接触: 适度的眼神接触通常表示真诚、自信和兴趣。过度的回避可能暗示着欺骗、不自信或逃避。过度的凝视则可能显得具有侵略性或控制欲。 瞳孔的变化: 瞳孔放大通常与兴趣、兴奋或吸引力相关;瞳孔缩小则可能表示负面情绪、厌恶或受到强光刺激。 眼睑的动作: 眨眼频率的增加可能预示着紧张或压力;缓慢的眨眼则可能表现出放松或自信。 眼球的移动方向: 视觉记忆(回忆过去)与视觉建构(想象未来)的眼球移动方向存在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判断对方是否在回忆真实经历或编造故事。 眉毛与额头:情绪的“晴雨表” 眉毛抬高: 表示惊讶、怀疑或好奇。 眉毛下压: 通常与愤怒、不满或困惑相关。 额头皱纹: 深深的皱纹可能暗示着专注、思考或焦虑。 嘴唇与鼻子:微妙的信号传递者 嘴唇紧闭: 可能表示压抑、不满或决心。 嘴角上扬: 显而易见的喜悦或微笑。 嘴角下拉: 悲伤、失望或不悦。 鼻子抽动: 有时与不悦或厌恶有关。 面部表情的“一致性”: 检验真实性的重要指标。当口头表达与面部表情不一致时,我们更应该相信后者。例如,一个人说“我很高兴”,但嘴角却向下撇,眼神黯淡,那么他的真实感受很可能是相反的。 三、 身体姿态与动作的语言:站立、坐卧的深层含义 我们的身体如何摆放,如何移动,都在无声地传达着我们的自我认知、对环境的态度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站姿:自信与防备的信号 挺直站立,双脚平行: 通常是自信、开放和自信的表现。 双脚微开,身体微微前倾: 表现出积极、主动和参与的态度。 双肩后倾,挺胸收腹: 传递出自信、权威和掌控感。 身体内收,双肩下垂: 可能暗示着不安全感、沮丧或疲惫。 双脚交叉站立: 可能表示犹豫、不确定或希望保护自己。 坐姿:放松、警觉与内在状态 身体前倾: 表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投入。 身体后仰,背靠椅背: 通常表示放松、舒适或略带疏离。 双腿交叠: 不同的交叠方式可能暗示着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膝盖朝向对方可能表示兴趣,而另一侧则可能表示防御。 双手抱臂: 这是一个经典的防御姿势,可能表示不赞同、抵触或不安全感。 双手放在膝盖上: 通常表示准备好行动或积极参与。 手指敲击桌面或抖腿: 常常是紧张、焦虑或不耐烦的表现。 头部的姿势:接受、拒绝与思考 头部微侧: 通常表示兴趣、好奇或倾听。 头部后仰: 可能表示不屑、傲慢或自信。 头部低垂: 常常与沮丧、悲伤或羞愧有关。 身体的倾斜方向: 身体倾向对方,表示亲近和关注;身体背离对方,则可能表示疏远或不感兴趣。 四、 手势与触摸的沟通:细节中透露的真实 手部动作以及身体的触碰,是人类表达情感、强调观点和建立连接的重要方式。 手势的表达力: 开放的手掌: 表示诚实、开放和坦率。 紧握的拳头: 可能表示愤怒、决心或压抑。 手指指向: 常常用于强调观点,但如果过于频繁或指向性过强,可能显得具有攻击性。 触摸面部: 触摸鼻子、揉眼睛、捂嘴等动作,往往与说谎、不确定或试图掩饰有关。 抚摸下巴或下颌: 可能表示思考、评价或决策。 摆弄物品: 如笔、戒指等,可能是紧张、焦虑或分心。 触碰的语言: 触碰是一种强大的连接工具,其意义也因情境和文化而异。 轻拍后背: 表达鼓励、支持或问候。 握手: 强有力、自信的握手通常表示自信和诚意;软弱无力的握手可能暗示着不安全感。 搭肩或拥抱: 表达亲近、安慰或支持。 过度或不当的触碰: 可能被视为冒犯或具有威胁性,需要特别注意。 五、 空间距离与环境的无声对话:个人领域的边界 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以及我们选择的座位、站立的位置,都在无声地传达着我们的亲近程度、舒适度以及对关系的判断。 个人空间理论: 人类都有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或“个人领域”,当我们感到被侵犯时,会产生不适。 亲密区(0-15厘米): 仅限最亲近的人,如家人、伴侣。 个人区(15-45厘米): 朋友、同事,可以进行私密谈话。 社交区(45-120厘米): 日常社交互动,如商务会议。 公共区(120厘米以上): 公开演讲、公众场合。 空间距离的解读: 靠近侵犯个人空间: 可能表示强烈的兴趣、吸引力,但也可能带有攻击性或不尊重。 保持远距离: 可能表示疏远、不安全感或对谈话缺乏兴趣。 坐在对方的对面: 通常是正式的、有对抗性的姿态。 坐在对方的旁边: 通常表示合作、支持或亲近。 环境选择的信号: 选择靠窗的位置可能表示渴望自由或逃避;选择角落的位置可能表示寻求安全感或观察。 六、 综合解读与情境分析:看懂真实的“戏码” 身体语言的解读并非孤立的信号分析,而是需要将所有线索整合起来,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 “聚合”原则: 不要基于单一的肢体信号就下结论。当多个信号指向同一个方向时,其真实性才更高。例如,一个人回避眼神接触,同时身体后倾,双臂抱胸,这很可能表示他感到不舒服或有所保留。 “基线”行为: 了解一个人在放松、正常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基线行为),才能更好地识别出异常信号。例如,一个平时就经常抖腿的人,突然抖腿可能并不代表他特别紧张,而是一个平时非常镇定的人突然抖腿,则更值得关注。 情境的重要性: 同一个动作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拥抱是为了取暖,而在热情洋溢的场合拥抱则是表达喜悦。 一致性是关键: 持续观察身体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间的一致性,是判断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方法。 了解文化差异: 再次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语言有显著差异,务必避免以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解读他人。 七、 身体语言的应用:职场、生活中的实操指南 掌握身体语言的解读能力,将极大地提升您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商务谈判与销售: 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顾虑和购买意愿,调整您的策略,建立信任,达成共赢。 求职面试: 展现自信、专业和积极的态度,通过肢体语言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人际关系: 更深入地理解家人、朋友和伴侣的感受,有效化解冲突,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公众演讲与沟通: 运用恰当的身体语言增强您的表达力和说服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日常交往: 避免误会,更好地判断他人的意图,保护自己免受欺骗。 结语: 身体语言是一门深奥而迷人的学问,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这本书,您将不再是那个只听对方“说什么”的人,而是能够听懂对方“怎么说”,甚至“没说出口”的真实意图。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随着您对这些信号的熟悉和理解的加深,您将发现,您掌握的不仅是解读他人的能力,更是与世界深度连接的钥匙。准备好迎接这个全新的沟通境界了吗?您的身体语言之旅,现在开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人情世故有些心得,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很多理解都过于表面化了。《身体语言心理学》将身体语言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原理相结合,比如依恋理论、认知失调等,让我看到了这些微观的身体信号背后所蕴含的宏大心理机制。书中的一些理论解释非常严谨,但同时又足够通俗,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它不仅教会我如何解读别人的身体语言,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反思自己的身体行为,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情境下的潜在需求和防御模式。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人性更深邃的理解,一种能够穿透表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它让我意识到,身体语言是通往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桥梁,而这本书,就是一座指引我穿越这座桥梁的精妙地图。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非常有“共鸣”的书。作为一名曾经在销售和客户服务领域工作过的人,我深切体会到理解他人需求和情绪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客户并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顾虑,但通过他们的一些肢体动作,我能够察觉到他们的不确定、犹豫或者不满,从而调整我的沟通策略。这本书给了我非常系统性的指导,让我能够将过去零散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升华。比如,书中关于“眼神交流”的分析就非常透彻,不仅仅是“看着对方”,而是如何在眼神的交流中传递真诚、建立信任,又如何在适时地移开目光来避免侵略感,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关键。它让我意识到,身体语言不仅仅是“读”出来的,更是“演”出来的。通过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我感觉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对于我的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书籍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些泛泛而谈的“技巧集锦”。但《身体语言心理学》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一套僵化的“翻译手册”,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行为的全新思维方式。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能够将复杂的心理理论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场景呈现出来,让人一看就懂,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微表情”和“不自觉动作”的探讨,这些细微之处往往透露出最真实的情绪信号,而很多人都忽略了它们。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换,更是通过身体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建立连接。它教会我如何更敏锐地观察,更深入地倾听,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连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人性的小型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人们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抓不住重点,有时候会误解别人的意思,或者被别人轻易地看穿。读了这本《身体语言心理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代表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和情感状态。比如,书中对“交叉手臂”这个动作的解读就非常细致,它不只是单纯的防御,还可能代表着舒适、自信,甚至是对某种观点的认同,这让我过去对这个动作的理解完全被颠覆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来增强自信,甚至是如何在面试或谈判中占据优势。我迫不及待地想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相信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例子也非常贴切,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人越读越想读下去。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视角真的非常独特,完全超出了我对“身体语言”的认知范畴。它不仅仅是关注表面的动作,而是将身体语言置于更广阔的心理学框架下进行解读。书中探讨了身体语言与潜意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模式之间的深层联系,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身体其实一直在“说”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即使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比如,书中关于“脚的方向”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原来一个人的脚指向哪里,往往比他嘴上说的话更能暴露他真正的兴趣所在。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解读别人,更是关于如何认识自己。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很多无意识的身体反应,了解它们可能源于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或防御机制。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波动和行为模式。虽然有些内容需要反复琢磨,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