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8天突破托业800分——阅读篇(21天)
作 者:果佳 主编
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1
ISBN:9787561194966
版 次:1
页 数:306
字 数:452000
印刷时间:2014-10-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定价:39.00元
1)官方培训教师执笔,一线秘诀,披露
本书是目前由托业官方培训师编写,同时又披露一线教师核心授课经验的托业图书,读者不但能收益到作者多年经验总结出的高分技巧,又能得益于官方培训师对考题考点的精准把握。
2)科学规划逐天突破,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托业阅读高分必须突破语法、词汇、篇章阅读这三关。本书作者制订了21天内科学攻克这三关的学习计划,有效地避免阅读备考的盲从感,大幅提高了学习动力和效率,轻松获取高分。
3)实战出发讲练并重,分类讲解,多种工具
本书把实战作为大依据,所有题型分类讲解并配备对应的练习,同时提供词汇场景地图等实用工具,帮助考生从多角度提高阅读能力。
4)锁定托业800高分,高真信度,多套模拟
本书以帮助考生获得800以上的高分为终目的,考点难度均具与真题一致,阶段测试被设置为托业考卷的形式,同时为考生提供了多套全真模拟题,以帮助考生逐步熟悉考试形式,做好充分准备。
新托业阅读部分题目构成及内容分析
DiagnoseTest
Part5&Part6;
DAY1
核心词汇精讲(A-B)
词汇拓展——词汇场景地图:会议
语法考点精讲:名词
习题演练
DAY2
核心词汇精讲(C-D)
词汇拓展——词根词缀
语法考点精讲:连词
习题演练
DAY3
核心词汇精讲(E-F)
词汇拓展——词汇场景地图:购物
语法考点精讲:代词
习题演练
DAY4
核心词汇精讲(G-I)
词汇拓展——词汇联想记忆图
语法考点精讲:动词时态
习题演练
DAY5
核心词汇精讲(J-M)
词汇拓展——词汇联想记忆图
语法考点精讲:虚拟语气
习题演练
DAY6
阶段测试
DAY7
核心词汇精讲(M-N)
词汇拓展——词根词缀
语法考点精讲:主谓一致
习题演练
DAY8
核心词汇精讲(O-P)
词汇拓展——词根词缀
语法考点精讲: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习题演练
DAY9
核心词汇精讲(Q-S)
词汇拓展——词汇场景地图:结账
语法考点精讲:情态动词
习题演练
DAY10
核心词汇精讲(S)
词汇拓展——词汇场景地图:飞机场
语法考点精讲:定语从句
习题演练
DAY11
核心词汇精讲(T-Z)
词汇拓展——词汇场景地图:交通
语法考点精讲:名词性从句
习题演练
DAY12
阶段测试
DAY13
Part5综合测试
DAY14
Part6综合测试
Part7
DAY15
邮件&信函
文章类型解析
习题演练
DAY16
备忘录
文章类型解析
习题演练
DAY17
通知&公告
文章类型解析
习题演练
DAY18
广告
文章类型解析
习题演练
DAY19
新闻报道&报告
文章类型解析
习题演练
DAY20
其他类型
习题演练
DAY21
Part7阶段测试
答案及解析
附录:托业高频短语
----------------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阅读体验的重视,这一点在市面上很多应试材料中是很难得的。他们没有把大量篇幅浪费在冗长的解说上,而是用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字体,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做题环境。我尤其欣赏它在解析部分的处理方式。很多时候,看完标准答案后,我还是会迷茫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告诉你“A是正确答案”,还会像侦探破案一样,将其他三个选项的“犯罪动机”(即设置陷阱的逻辑)剖析得一清二楚。比如,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标记原文中对应的信息点,让你在回顾错题时,能立刻锁定自己是“信息定位失误”还是“逻辑推理偏差”。这种精细化的反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错题本的使用效率。我不再是机械地抄录题目和答案,而是开始研究出题人的思维定势。说实话,这套书的难度设置略高于我预期的普通托业难度,更像是“押着你跑”的训练,它要求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复杂信息的加工和筛选。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使得我在正式考试时,面对那些看似复杂的文章,都能保持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和速度感。它成功地将“阅读焦虑”转化为了“时间管理压力”,而后者更容易通过训练来克服。
评分我是一个时间管理能力非常薄弱的人,每次做阅读题,总是在最后几篇阅读时抓瞎,阅读速度完全跟不上。因此,我选择这本书的主要动机是希望它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时间压缩法”。这本书的“21天”模块划分,其实比“48天”的整体标题更贴近我实际的使用节奏,因为它强制你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窗口内,完成某一类题型的集中攻克。我发现作者非常推崇一种“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即在扫视文章前,先快速阅读题目,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老老实实地把整篇文章读完。书中针对不同文章类型(如商业信函、通知、报告)给出了不同的“先看哪里”的优先级指南,这个非常实用。举个例子,对于报告类文章,它建议优先看标题、小标题和图表注释,而不是急着去看正文第一段。通过实践这些策略,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做对的题目数量稳步提升。当然,这种策略的代价是,如果你对背景知识完全不熟悉,可能会因为缺乏全局观而掉入细节陷阱。但对于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目的来说,这本书的“取舍之道”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教你如何在“理解”和“得分”之间做出最有利于考试的平衡。
评分当我翻到最后一章时,那种如释重负却又意犹未尽的感觉非常强烈。最后一组模拟测试的难度设置,明显比前面的章节要更高,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热身”和“压力测试”。它模拟了考场上最后几分钟的紧张感,让你在最疲惫的时候,依然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去应对高难度题目。这种安排,对于训练考生的“抗疲劳作战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这套训练,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时间压力下,如何快速做出“放弃”或“猜测”的决策,而不是在一道难题上死磕到底,浪费掉后面几道简单题的宝贵时间。这本书并没有承诺“读完就能上900分”,它提供的更像是一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计划”,你需要投入汗水和专注力去完成。对于我这种已经接近目标分数,但总想再往上冲刺一把的学习者来说,它提供的不是知识的填充,而是一种临场应变和心理素质的打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在你已有的知识框架上,搭建了一个快速到达终点的“捷径通道”,但这个通道的门票,需要你用大量的专注训练去换取。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那些动辄几百页、内容臃肿的综合教材相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精悍”和“务实”。它没有花太多篇幅去解释托业考试的历史、题型分类的冗长介绍,这些内容在网络上轻易就能获取。作者直奔主题,上手就是实战演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同义替换”和“转述”的专题训练。托业阅读的精髓就在于此,出题人总喜欢用复杂的句式或陌生的词汇来考查你对核心意思的把握能力。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专门的表格,对比了大量高频出现的原句和其在选项中的转述形式,这种横向对比的学习方法,比孤立地背单词要有效得多。我甚至发现,很多我以为是生词的表达,其实只是在特定语境下被巧妙地换了个包装。这种“解构词汇”的能力,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它让我意识到,背单词不是目的,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形能力”才是关键。虽然书的定价可能比一些盗版或影印本要略高,但其内容的原创性和针对性,绝对值回票价,这是一种对时间成本的投资,而非单纯的购买纸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充满活力的橙色和简洁的排版,一看就知道是为短期内需要高效提分的考生量身打造的。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封面上那个“48天突破”的承诺去的,虽然最终我发现内容节奏比想象中要紧凑得多,更像是为那些基础相对扎实,但总是在“临门一脚”上卡住的同学准备的“冲刺药剂”。初翻阅时,我特别留意了它的目录结构,它似乎是按照托业阅读的常见题型进行了细致的拆解,没有那种大而全的、让人望而生畏的知识点堆砌。相反,它更注重“点对点”的打击,比如专门针对那些陷阱选项的识别技巧,以及长难句的快速定位主干的方法。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处理广告、备忘录这类信息量爆炸的文本,里面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每一个干扰项都设置得如同真题一般逼真,让人在做题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过去对“快速阅读”的理解是否过于肤浅。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对于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的起点可能稍微高了一点,它更侧重于“应试技巧的磨练”而非“基础知识的回炉重塑”。但对于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分数推高一个台阶的考生而言,这种高强度的、目标明确的训练,无疑是最有效的加速器。它就像一个专业的教练,知道你哪里有潜力,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帮你把那个潜力激发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