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
定价:68.00元
作者:王步军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1635327
字数:
页码: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根据品种品质分类,按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编辑质量数据,每份样品给出样品编号、品种名称、达标情况、样品信息和品质数据信息。
《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科学、客观、公正地介绍和评价了2016—2017年度中国主要小麦品种及其产品质量状况,为从事小麦科研、技术推广、生产管理、收贮和面粉、食品加工等产业环节提供小麦质量信息。通过种粮大户抽样送样,本质量报告中增加了样品来源信息,实现种粮大户和用麦企业有效对接。对农业生产部门科学推荐和农民正确选用优质小麦品种,和加工企业选购优质专用小麦原料,市场购销环节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1 总体状况
1.1 样品分布
1.2 总体质量
1.3 达标质量
1.4 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典型粉质分析与拉伸分析
2 强筋小麦
2.1 品质综合指标
2.2 样本质量
3 中强筋小麦
3.1 样品综合指标
3.2 样本质量
4 中筋小麦
4.1 样品综合指标
4.2 样本质量
5 附录
5.1 面条制作和面条评分
5.2 关于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优质强筋小麦
5.3 关于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1 总体状况
1.1 样品分布
1.2 总体质量
1.3 达标质量
1.4 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典型粉质分析与拉伸分析
2 强筋小麦
2.1 品质综合指标
2.2 样本质量
3 中强筋小麦
3.1 样品综合指标
3.2 样本质量
4 中筋小麦
4.1 样品综合指标
4.2 样本质量
5 附录
5.1 面条制作和面条评分
5.2 关于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优质强筋小麦
5.3 关于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
参考文献
我是一名在农业科技领域工作的从业者,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寻求更精准、更全面地了解国内农作物现状的渠道。【XH】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的出现,可以说是及时雨。这份报告在数据采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涵盖了全国主要小麦产区,还对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小麦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报告中对2017年小麦产量波动原因的分析,尤其值得称道。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原因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气候变化、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使用效率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并结合了区域性的农业政策调整,构建了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完整模型。这一点对于我们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报告中关于小麦质量的各项指标,如面筋含量、吸水率、降落值等,都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数据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品种小麦的加工特性和应用潜力,为今后的育种方向和加工技术改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细微切入点。【XH】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尽管表面上看是一份关于农业技术的报告,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信息。报告中关于不同地区小麦产量的对比,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区域的推进速度。例如,报告中对某些地区高产但品质稍逊的小麦的描述,可能暗示着当地在追求数量效益时,对质量的关注度有所不足,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经济压力、技术瓶颈或管理模式等问题。同时,报告中对小麦品质的详细分析,也与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理念息息相关。这份报告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2017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它以一种看似枯燥的农作物数据,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时代图景。
评分我是一位对中国农村生活和传统农业文化抱有深厚情感的普通市民,一直以来,我都很想了解我们国家的基础农产品,尤其是我们日常食用的小麦,到底是如何生产的,质量又如何。当我在书店看到【XH】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时,就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些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这份报告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语言,虽然其中包含了很多数据和图表,但结合报告的文字说明,我都能大致理解。我非常关心报告中关于不同地区小麦种植差异的部分,它让我了解到,原来我们国家不同地方,因为气候、土壤和人们习惯的不同,小麦的种植方式和最终产出的品质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些影响小麦生长的自然因素,比如降雨量和温度,这让我对“风调雨顺”这句老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总的来说,这份报告让我对我们餐桌上的小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评分这本书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视野!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生产情况都很有兴趣,但总觉得信息零散,不够系统。这次看到【XH】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没想到内容之详实、分析之深入,让我惊喜不已。报告不仅仅罗列了各种数据,更重要的是它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我特别关注了不同区域小麦的产量变化趋势,报告中不仅清晰地展示了2017年各省市的具体产量,还分析了影响这些产量的潜在因素,比如天气条件、种植技术、政策支持等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还对小麦的品质进行了多维度的评估,涵盖了蛋白质含量、容重、杂质率等关键指标,并且对不同区域的小麦品质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这对于我这样关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信息。我甚至还打算根据报告中的一些趋势,调整自己对未来农产品市场的预期,这报告的实用性可见一斑。
评分我是一名研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士,对于【XH】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我更多地是从其在整个农业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来审视。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2017年中国小麦市场的基本面信息,包括产量、质量分布以及可能影响供需关系的宏观因素。报告中对不同产区小麦质量的量化分析,为我们评估原料成本、制定采购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报告中对某个区域小麦蛋白质含量偏低的分析,以及可能由土壤肥力下降或品种选择不当所致的推测,这直接关系到下游面粉加工和食品生产的成本和产品附加值。此外,报告中对小麦产量区域性波动的解读,也帮助我们预判潜在的市场风险,并提前规划物流和仓储资源。从一个宏观的产业视角来看,这份报告是分析中国小麦产业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基石,它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基于事实的数据框架,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协同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