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和孩子一起玩創意-啓發孩子創造力的四季藝術課堂
定價:35.0元
作者:雪寜 文,暹羅小喵 圖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2711822
字數:12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整本書分春、夏、鞦、鼕四個章節。
希望把孩子對於自然的外在體驗和內在想象力連接在一起,形成藝術的力量。大自然是的藝術傢,孩子在其中容易感受到藝術的滋養。而設計春、夏、鞦、鼕一年份的篇章,也是希望父母可以把書中的藝術活動落實到日常的生活中,開啓充滿想象力的親子生活。
關於引導繪畫和手工的小故事。
在故事的創作上,我著力在孩子日常生活的各種片段的描寫,因為這樣更貼近孩子的生驗,容易讓孩子産生共鳴。一篇篇結閤現實與想象的簡短小故事,就像一把把小鑰匙,讓孩子身處現實與想象交融的生活情景,轉動瞭孩子的生活感受和無限的想象力。同時,生活化的故事也可以引發孩子用語言錶達齣自我的想法,産生親子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增進父母對孩子的瞭解。故事永遠是孩子創作好的開始。所以,翻開本書,請先為孩子讀上一篇故事,然後再帶領孩子進行藝術創作。
關於創意引導。
在藝術創意引導部分,我設計瞭基礎篇的自由塗鴉和進階篇的藝術遊戲兩個部分,給予不同年齡孩子的不同需求。
在進階篇中,為瞭讓孩子體驗運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的樂趣,父母可以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比如,雜誌的彩色內頁、糖紙、牙刷、洗碗海綿、鈕扣、吸管、毛綫、意式通心粉等;還可以把自然的素材帶入到畫作中,比如,葉子、花瓣、蔬菜、水果等。帶著孩子發揮想象力,打破對物質用途的界定,給它們以不同的藝術錶達方式,開拓齣孩子的創造力,畫作會呈現齣新奇的驚喜。
我期待,藉由此書引發父母與孩子間更具創意的親子藝術生活。
關於每篇圖畫頁的打底畫。
每篇故事後的圖畫頁由小女進行基礎、簡單的圖畫打底,接下來的部分就由您的孩子來完成。這如同給孩子一個遊戲的綫頭,至於要拉齣多長的綫、編織成什麼作品,就請由孩子來做主。
讓創作也像遊戲一樣好玩吧!
關於給父母的話。
在每個篇章結尾都會有一小段寫給父母的話,是從教養的角度給您一點兒提示和建議,供您參考。目錄
作者介紹
雪寜·文
一個愛哭、愛笑,對生活充滿細膩情感的大女生,一個愛讀書、愛思考,充滿夢想的媽媽。現居住在颱北的她潛心研習華德福教育理念,將創意和生活美學融入主婦生活和親子教養中,用一個個奇思妙想讓傢庭生活充滿樂趣,讓女兒暹羅小喵的成長充滿陽光和潛力。
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雪寜挑戰瞭與自己以往不同的寫作風格,把文學故事、繪畫、手工連接在一起,希望藉由故事來孩子進行藝術創意。
暹羅小喵·圖
颱北市健康國小學生,非常喜歡貓咪,所以自稱暹羅小喵。喜愛畫畫、彈烏剋麗麗、運動、聽音樂、看書、旅行、料理食物。知道媽媽要做造這樣一本後,毛遂自薦做媽小畫手。
完成後進行“進階篇”創作,也可在孩子意猶未盡時,進行隨意塗鴉。
文摘
O 1春的腳印
季節變化、黑夜白天輪替是地球的韻律,而地球的韻律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形塑著人類
的身心。
媽媽說:“我們一起去花園尋找春天的腳印吧!”
我開心地立刻去穿鞋,準備齣門。
媽媽馬上把我抓迴來,給我穿上外套、戴上圍巾和帽子。
她說:“春捂鞦凍,春天還是涼涼的,要穿暖和。”
樓下的花園還是光禿禿的。大地被枯黃的小草覆蓋著,一片土黃色,沒有任何春天的腳
印。
我問媽媽:“春天的腳印到底在哪兒啊?我怎麼沒有看到呢!”
媽媽牽著我的手一起蹲下來,說:“你仔細看,在枯草中間是不是有綠色的小芽冒齣來
啦?你看,這裏有,那裏也有,這就是春天的腳印啊!”
哇,真的耶!藏在枯草間。有好多綠色的像小點點一樣的新芽。
我開心地笑著說:“媽媽,原來春天是跳著芭蕾舞來的,她踮著腳尖走路,所以腳印都
是一點一點的。”
你有沒有發現春天的腳印呢?除瞭在草地上,她還在哪裏留下瞭腳印呢?
創意引導
在本篇畫作中,小芽、等待發芽的小樹和探齣頭的小蟲是早春的腳印。請孩子繼續畫齣
他看到的春天。爸爸媽媽還可以引導孩子想象:“在發芽的時候,還有誰來瞭?”微風
、小鳥、白雲、陽光……把它們也畫下來吧!
A. 基礎篇:請孩子用蠟筆、彩色鉛筆或者彩色筆,自由進行塗鴉吧!
B. 進階篇:問候卡製作——春天
所需工具:厚紙(素色名片紙或卡片紙)、剪刀、打孔機、毛綫或絲帶等。
請孩子在厚紙上塗畫齣春天的景物。
剪成想要的形狀和大小。
在剪好的紙片用打孔機打洞。
穿上毛綫或絲帶,係好。
製作好的春天問候卡可以放在餐桌上或當成禮物送給彆人。
與父母對話
春有百花,鞦有月;夏有涼風,鼕有雪。
每個季節的美妙轉變都蘊藏著深遠的意義。
對於孩子,他們是用全身心來感受地球的韻律的。在大自然周而復始的韻律中,孩子收
獲瞭喜悅、收獲瞭安全感、收獲瞭神奇的生命力量,孩子的身體變得強壯、心靈被深深
滋養。
爸爸媽媽們,請帶孩子一起尋找春天吧!孩子可以從小草、樹木、微風、昆蟲、鳥兒等
自然萬物中,尋找春的身影,感受萬物復蘇和生命發芽成長的狀態。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對自身“創意潛能”的重新喚醒之旅。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是我們成年人的思維定勢限製瞭孩子的想象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謙遜和啓發性,它不會直接告訴你“你必須這樣做”,而是用一種充滿疑問和探索的語氣在引導你和孩子一起去“發現”。我記得書中討論如何用迴收材料製作小動物模型時,它強調的不是最終成品是否逼真,而是孩子在思考如何將瓶蓋、紙筒變成眼睛和身體時的那種“靈光乍現”。這種對“過程重於結果”的深刻理解,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標準。它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套完整的“鬆綁”工具,讓我們能夠真正放下對完美的執念,擁抱孩子作品中那些意料之外的、粗糙卻充滿生命力的細節。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也絕對是超乎預期的。它不是那種看瞭就束之高閣的理論書籍,而是那種可以隨時翻開、立刻就能上手的操作指南。我尤其欣賞它在每個項目後麵附帶的“變化與延伸”小貼士。例如,在一個基礎的黏土塑形活動後,它會建議傢長可以引入“故事敘述”的元素,鼓勵孩子為他們創造的小人編故事;或者在簡單的色彩混閤練習後,提齣挑戰——“嘗試用這些顔色去描繪一種從未見過的天氣”。這些延伸建議,極大地拓寬瞭單次活動的深度和廣度,確保瞭每一次的動手實踐都能成為一次多維度的學習體驗,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它真正做到瞭將藝術思維滲透到語言、邏輯和想象力的培養之中,實用性與啓發性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在於它對“材料的再定義”所展現齣的非凡創造力。它完全打破瞭我們對傳統美術材料的固有認知。我以前總覺得藝術創作離不開昂貴的顔料和畫筆,但這本書裏大量展示瞭如何利用廚房裏常見的麵粉、食用色素,或者花園裏隨手可拾的泥土、樹枝來創作齣令人驚艷的作品。特彆是關於“自然印記”的那幾頁,教我們如何用蔬菜的橫切麵來製作版畫,效果之驚艷,讓我當場就去冰箱裏翻找食材瞭。這種將日常傢居用品和自然遺物轉化為藝術媒介的能力,不僅經濟實惠,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將藝術融入瞭生活的方方麵麵,讓孩子明白,創意無處不在,隻要你願意去嘗試和觀察。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流暢與巧妙。它沒有采用那種生硬的“按年齡劃分”或者“按材料劃分”的傳統結構,而是巧妙地以“四季更迭”為主綫索,將不同的創作主題自然而然地串聯起來。比如,春天就對應著新芽的萌發和輕盈的色彩,自然而然地引齣瞭水粉和拓印的技法;而到瞭鞦天,落葉的紋理和豐收的暖色調,則催生瞭更具肌理感的拼貼和雕塑嘗試。這種循序漸進,又緊密結閤自然節律的編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作為讀者的好奇心——總想知道下一個季節會帶來什麼樣的靈感碰撞。它讓“藝術”這個概念不再是抽象的,而是變成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隨手可得的美好事物。這種“帶著孩子去觀察生活,再去創作”的引導思路,實在太高明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太用心瞭!封麵那清新的水彩風格,瞬間就讓人聯想到瞭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孩子手捧畫筆,沉浸在色彩斑斕的世界裏。內頁紙張的質感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種可以珍藏很久的類型。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拘一格”的排版思路,沒有那種刻闆的說教感,更像是一個充滿驚喜的藝術小畫冊。每一頁的色彩搭配都透露齣一種高級的美感,即使是大人看瞭也會覺得賞心悅目。我記得翻到其中一個關於“光影遊戲”的章節時,那些通過簡單的剪紙和手電筒就能創造齣的奇妙世界,讓我這個成年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立刻就想找個周末和傢裏的小傢夥一起實踐。這本書在視覺上傳達齣的那種自由、放鬆的藝術氛圍,是很多同類圖書裏難以尋覓的寶藏特質。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手工,更是讓你感受到藝術創作本身帶來的純粹快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