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
| 定价 | 68.00 | |
| 出版社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12-26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11443915 | |
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quanwei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并提供配套的名师讲堂和题库。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是世界上*流行的金融学教材之一。作为该教材的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浓缩内容精华,整理名校笔记。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国内外教材一般没有提供课(章)后习题答案或者答案很简单,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补充相关要点,强化专业知识。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本书的复习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讲义和课堂笔记,而全部习题的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与本书相配套,圣才考研网提供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网授精讲班
第1篇 引言
第1章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
1.1 复习笔记(1)
1.2 课后习题详解(3)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16)
2.1 复习笔记(16)
2.2 课后习题详解(20)
第3章 什么是货币(33)
3.1 复习笔记(33)
3.2 课后习题详解(34)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41)
4.1 复习笔记(41)
4.2 课后习题详解(43)
第5章 利率行为(51)
5.1 复习笔记(51)
5.2 课后习题详解(55)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65)
6.1 复习笔记(65)
6.2 课后习题详解(69)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78)
7.1 复习笔记(78)
7.2 课后习题详解(81)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89)
8.1 复习笔记(89)
8.2 课后习题详解(93)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101)
9.1 复习笔记(101)
9.2 课后习题详解(107)
第10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119)
10.1 复习笔记(119)
10.2 课后习题详解(121)
第11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129)
11.1 复习笔记(129)
11.2 课后习题详解(133)
第12章 金融危机(143)
12.1 复习笔记(143)
12.2 课后习题详解(148)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13章 中央银行与联邦储备体系(156)
13.1 复习笔记(156)
13.2 课后习题详解(159)
第14章 货币供给过程(166)
14.1 复习笔记(166)
14.2 课后习题详解(171)
第15章 货币政策工具(181)
15.1 复习笔记(181)
15.2 课后习题详解(187)
第16章 货币政策操作:战略与战术(196)
16.1 复习笔记(196)
16.2 课后习题详解(200)
第5篇 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第17章 外汇市场(210)
17.1 复习笔记(210)
17.2 课后习题详解(213)
第18章 国际金融体系(221)
18.1 复习笔记(221)
18.2 课后习题详解(228)
第6篇 货币理论
第1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242)
19.1 复习笔记(242)
19.2 课后习题详解(245)
第20章 IS曲线(253)
20.1 复习笔记(253)
20.2 课后习题详解(256)
第21章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267)
21.1 复习笔记(267)
21.2 课后习题详解(269)
第22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277)
22.1 复习笔记(277)
22.2 课后习题详解(282)
第23章 货币政策理论(292)
23.1 复习笔记(292)
23.2 课后习题详解(298)
第24章 理性预期对于货币政策的意义(311)
24.1 复习笔记(311)
24.2 课后习题详解(315)
第25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24)
25.1 复习笔记(324)
25.2 课后习题详解(327)
这本书让我对“为什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很多关于金融的书籍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是什么”和“怎么做”的介绍,但Mishkin的著作却更侧重于“为什么”。他会深入探讨货币在经济中扮演角色的根本原因,利率波动的内在机制,以及金融机构存在的经济合理性。我特别喜欢他关于金融摩擦和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市场效率的论述。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现实经济世界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书中对历史上的金融事件的分析,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金融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它让我认识到,金融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且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金融思维”,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公式和理论,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从而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金融世界的运转。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启发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思考。作者在讲解每个概念时,都会不厌其烦地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以及它对我们个人财务和整个经济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章节,作者不仅列举了各种金融创新产品,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监管机构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让我意识到,金融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理解其内在驱动力至关重要。书中也反复强调了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风险,这让我对投资决策有了更审慎的态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分析和判断,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理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教会了我如何用金融学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并且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并非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货币金融学的核心。作者在处理每一个理论时,都力求做到严谨和全面,并且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其他教材中往往一带而过,但在Mishkin的著作中,却得到了详尽的分析,包括不同类型市场的功能、参与者的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这对于理解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风险是如何在市场上传播的,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讨论也非常深入,不仅仅是介绍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这些工具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可能产生的预期效应以及实际效果,并探讨了其局限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理论进行多角度审视的态度,无疑提升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对于已经有一定金融基础,希望进一步深化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宝库。
评分坦白说,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对它的篇幅和理论深度有些顾虑,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Mishkin以一种非常清晰且有条理的方式组织内容,即使是复杂的模型和理论,也能被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我尤其赞赏他在讲解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部分。书中对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并分析了它们在解释经济现象上的优劣,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经济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外,书中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介绍也相当详尽,包括汇率的决定因素、国际收支的分析以及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这对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运作至关重要。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让我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货币金融学知识体系。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的金融小白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对货币和金融的概念一直模模糊糊,总觉得它们高深莫测,与日常生活脱节。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娓娓道来,就像在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货币的起源和演变,到利率如何影响经济,再到中央银行的运作机制,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洞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使用的类比,比如将通货膨胀比作“货币的贬值”,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核心含义。而且,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比如不同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成功与失败,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货币和金融的理解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不再对财经新闻中的术语感到困惑,甚至能和朋友们聊上几句关于经济的话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金融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反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