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 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

【XH】 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左全生 著
圖書標籤:
  • 電路分析
  • 電路原理
  • 電子技術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2版
  • XH
  • 工程教育
  • 電氣工程
  • 模擬電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愛尚美潤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10030
商品編碼:2949411834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

定價:38.00元

作者:左全生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21110030

字數:

頁碼:296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瞭電路的等效分析,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電路分析的重要定理,復數及其運算,正弦交流電路的穩態分析,含耦閤電感的電路分析,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性電流電路,源雙口網絡,網絡函數和頻率特性,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階躍響應、衝激響應與電路的復頻域分析等內容。本書力求突齣實用性,編入瞭大量工程實例,以使讀者能對電路原理有更深刻、實際的理解和認識。

目錄


章 電路概述t1
1.1 電路的基本概念t1
1.1.1 電路和電路模型t1
1.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t3
1.1.3 電路元件t7
自測題t15
1.2 基爾霍夫定律t15
1.2.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t17
1.2.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t18
自測題t20
小結t21
習題一t21
第2章 電路的等效分析t25
2.1 二端網絡與等效t25
2.2 實際電源t25
2.2.1 實際電源的電路模型t26
2.2.2 實際電源兩種模型的等效
變換t27
自測題t29
2.3 二端網絡的等效化簡t30
2.3.1 綫性電阻的串聯和並聯t30
2.3.2 獨立電源的串聯和並聯t34
2.3.3 含源二端網絡的等效化簡t35
自測題t37
2.4 電路的等效分析法t37
自測題t39
2.5 綫性電阻的星形聯結與三角形聯結t39
自測題t42
小結t42
習題二t43
第3章 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t46
3.1 支路電流法t46
自測題t48
3.2 網孔分析法t49
3.2.1 網孔電流t49
3.2.2 網孔方程t49
3.2.3 網孔分析法分析電路t50
自測題t53
3.3 節點分析法t53
3.3.1 節點電壓t53
3.3.2 節點方程t54
3.3.3 節點分析法t55
自測題t58
3.4 迴路分析法t58
自測題t59
小結t59
習題三t60
第4章 電路分析的重要定理t63
4.1 疊加定理t63
4.1.1 綫性電路的基本性質t63
4.1.2 疊加定理分析電路t64
自測題t66
4.2 戴維南定理t66
4.2.1 戴維南定理內容t66
4.2.2 戴維南等效電路t67
4.2.3 應用戴維南定理分析電路t68
自測題t71
4.3 諾頓定理t71
4.3.1 諾頓定理的內容t71
4.3.2 含源綫性電阻二端網絡的等效
電路t73
自測題t76
4.4 大功率傳輸定理t76
自測題t78
4.5 替代定理t78
自測題t80
4.6 互易定理t80
自測題t81
小結t81
習題四t82
第5章 正弦交流電路的穩態分析t87
5.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t87
5.1.1 正弦電壓和電流t87
5.1.2 正弦量的三要素t87
5.1.3 正弦量的相位差t88
5.1.4 周期信號的有效值t89
自測題t90
5.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t91
5.2.1 相量法t91
5.2.2 相量圖t93
5.2.3 相量法用於正弦量的運算t93
自測題t94
5.3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t95
5.3.1 相量形式KCLt95
5.3.2 相量形式KVLt95
5.4 正弦交流電路中的電路元件t96
5.4.1 電阻元件電壓與電流關係的
相量形式t96
5.4.2 電容元件電壓與電流關係的
相量形式t96
5.4.3 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關係的
相量形式t97
自測題t99
5.5 源二端網絡的阻抗和導納t100
5.5.1 阻抗t100
5.5.2 導納t102
5.5.3 阻抗和導納的等效互換t104
自測題t105
5.6 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t106
5.6.1 串、並聯電路分析t106
5.6.2 一般電路分析t107
自測題t109
5.7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t109
5.7.1 瞬時功率t109
5.7.2 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數t110
5.7.3 復功率t112
5.7.4 大功率傳輸t114
自測題t116
小結t117
習題五t117
第6章 含耦閤電感的電路分析t121
6.1 耦閤電感元件t121
6.1.1 磁耦閤t121
6.1.2 同名端(corresponding
terminals)t123
6.1.3 耦閤電感元件t124
自測題t125
6.2 含耦閤電感元件的電路分析t126
6.2.1 正弦穩態交流電路中的耦閤
電感元件t126
6.2.2 含有耦閤電感元件的正弦穩態
交流電路的計算t127
6.2.3 耦閤電感綫圈的串聯t128
6.2.4 耦閤電感綫圈的並聯t129
6.2.5 T形耦閤電感綫圈的去耦等效
電路t131
自測題t133
6.3 空心變壓器電路的分析t133
6.3.1 空心變壓器的電路方程t133
6.3.2 空心變壓器的初級等效
電路t134
6.3.3 空心變壓器的次級等效
電路t136
自測題t137
6.4 理想變壓器t138
6.4.1 損耗和全耦閤變壓器t138
6.4.2 理想變壓器的定義t139
6.4.3 理想變壓器的基本性質t140
6.4.4 含理想變壓器的電路分析t142
自測題t143
小結t143
習題六t143
第7章 三相電路t147
7.1 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t147
7.1.1 三相電源t147
7.1.2 三相正弦量的相序t148
7.1.3 三相電源的聯結方式t148
7.1.4 三相電源的負載t150
自測題t150
7.2 三相電路電壓和電流的分析t151
7.2.1 負載做星形聯結的三相電路
分析t151
7.2.2 負載做三角形聯結的三相電路
分析t153
7.3 三相電路的功率t155
7.3.1 對稱三相電路的瞬時功率t155
7.3.2 對稱三相電路的平均功率、
功功率、視在功率t155
7.3.3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t157
自測題t159
小結t159
習題七t159
第8章 非正弦周期性電流電路t162
8.1 非正弦周期性函數的分解t162
8.1.1 非正弦周期性函數的分解t162
8.1.2 幾種常見的周期函數的諧波
分析t163
8.1.3 波形的對稱性與傅裏葉係數的
關係t164
自測題t165
8.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功率t166
8.2.1 根據非正弦周期量的數學錶達
式直接求方均根值t166
8.2.2 根據周期量的傅裏葉級數計算
有效值t166
8.2.3 整流平均值t167
8.2.4 非正弦周期性電流電路的
功率t168
自測題t169
8.3 非正弦周期性電流電路的分析t169
自測題t172
8.4 非正弦周期性的對稱三相電路分析t172
自測題t175
小結t176
習題八t176
第9章 源雙口網絡t179
9.1 雙口網絡的電壓、電流關係t180
9.1.1 開路阻抗參數方程t180
9.1.2 短路導納參數方程t182
9.1.3 混閤參數方程t184
9.1.4 傳輸參數方程t185
自測題t186
9.2 雙口網絡參數之間的關係及其獲取
方法t187
9.2.1 雙口網絡參數之間的關係t187
9.2.2 雙口網絡參數的獲取方法t187
自測題t190
9.3 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t190
9.3.1 互易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t190
9.3.2 非互易雙口網絡的等效
電路t192
自測題t193
9.4 含雙口網絡的電路分析t193
9.4.1 輸入阻抗t194
9.4.2 戴維南等效電路t194
9.4.3 電壓放大倍數和電流放大
倍數t195
自測題t197
小結t197
習題九t198
0章 網絡函數和頻率特性t202
10.1 網絡函數t202
10.1.1 網絡函數的定義和分類t202
10.1.2 網絡函數的計算方法t203
10.1.3 網絡函數與正弦穩態響應t205
自測題t205
10.2 RC電路的頻率特性t206
10.2.1 一階RC低通濾波電路t206
10.2.2 一階RC高通濾波電路t208
10.2.3 一階RC全通濾波電路t209
10.2.4 二階RC帶通濾波電路t209
10.2.5 二階RC帶阻濾波電路t212
自測題t213
10.3 諧振電路t213
10.3.1 RLC串聯諧振電路t214
10.3.2 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麯綫t216
10.3.3 GLC並聯諧振電路t221
自測題t223
小結t223
習題十t223
1章 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t227
11.1 換路定律與初始條件t228
11.1.1 換路與換路定律t228
11.1.2 電壓與電流初始值的確定t230
自測題t232
11.2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t232
11.2.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t232
11.2.2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t235
自測題t237
11.3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t238
11.3.1 直流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t238
11.3.2 正弦激勵下的零狀態響應t241
自測題t242
11.4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t243
11.4.1 全響應的組成t243
11.4.2 三要素法t244
自測題t249
11.5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t249
11.5.1 二階電路方程的建立t249
11.5.2 二階電路零輸入響應的
形式t250
自測題t254
小結t255
習題十一t256
2章 階躍響應、衝激響應與動態
電路的復頻域分析t261
12.1 階躍函數和階躍響應t261
12.1.1 階躍函數t261
12.1.2 階躍函數錶示開關動作t263
12.1.3 階躍響應t263
自測題t265
12.2 衝激函數和衝激響應t265
12.2.1 衝激函數t265
12.2.2 衝激響應t266
12.2.3 衝激函數的性質t269
自測題t270
12.3 拉普拉斯變換t271
12.3.1 拉普拉斯變換和拉普拉斯反
變換t271
12.3.2 常用函數的拉氏變換t272
12.3.3 拉氏變換的基本性質t273
自測題t275
12.4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t276
12.4.1 復頻域分析法t276
12.4.2 復頻域電路模型t277
12.4.3 動態電路的復頻域分析t279
自測題t281
小結t281
習題十二t282
參考文獻t285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電氣工程基礎:從原理到實踐》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將深入探討電氣工程領域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曆程,為讀者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我們將從電的本質齣發,解析電荷、電場、電勢等基本物理量,並闡述它們在宏觀世界中的體現。隨後,我們將追溯電氣工程的起源,迴顧那些奠定行業基石的重大發現和發明,例如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麥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以及特斯拉、愛迪生等先驅的貢獻。 我們將重點分析電氣工程在現代社會中的核心地位和廣泛應用。從傢庭供電係統、工業生産綫的自動化控製,到通信網絡、醫療設備、交通運輸,再到新能源技術和信息産業,電氣工程無處不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模式。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電氣工程如何驅動科技進步,解決現實世界的難題。 此外,本章還將簡要介紹電氣工程的主要分支學科,如電力係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控製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等。我們將概述各分支學科的研究內容、關鍵技術和發展前景,幫助讀者對整個電氣工程領域有一個宏觀的認識,並為後續更深入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章 基礎電路元件與模型 本章將聚焦於構成一切電氣係統的最基本單元——電路元件。我們將逐一介紹電阻、電容、電感這三種最基本、最核心的無源元件。 電阻(Resistor): 我們將深入分析電阻的物理本質,即材料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從歐姆定律($V = IR$)齣發,我們將解釋電壓、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的綫性關係。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電阻器,如固定電阻、可變電阻(電位器、可調電阻)等,並分析其在電路中的作用,例如限流、分壓、信號衰減等。我們將討論電阻的功率耗散問題,並介紹功率的計算公式($P = VI = I^2R = V^2/R$)。 電容(Capacitor): 本章將詳細闡述電容的工作原理,即儲存電能的能力。我們將解釋電容的定義($C = Q/V$)以及其物理結構(通常由兩塊導電闆夾著一層絕緣介質構成)。我們將探討電容在電路中的動態特性,特彆是當電壓發生變化時,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並引入電容的瞬時電流公式($i = C frac{dv}{dt}$)。我們將介紹不同類型的電容器,如陶瓷電容器、電解電容器、薄膜電容器等,並分析其在電路中的應用,例如濾波、耦閤、儲能、定時等。 電感(Inductor): 我們將深入研究電感的性質,即産生磁場並儲存磁場能量的能力。我們將解釋電感的定義($L = Phi/I$)以及其物理結構(通常為綫圈)。我們將探討電感在電路中的動態特性,特彆是當電流發生變化時,電感會産生感應電動勢來阻礙電流的變化,其瞬時電壓公式為($v = L frac{di}{dt}$)。我們將介紹不同類型的電感器,如空心電感、鐵芯電感等,並分析其在電路中的應用,例如濾波、儲能(在開關電源中)、變壓器原理等。 除瞭這三種基本元件,我們還將介紹一些重要的電路模型,如理想電壓源和理想電流源。我們將分析它們的特性,以及在電路分析中的作用。本章的重點在於讓讀者牢固掌握這些基本元件的定義、物理特性、數學模型以及在電路中的基本行為,為後續的復雜電路分析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章 基礎電路定律與分析方法 本章將引入分析電路行為的兩大基石——基爾霍夫定律,並在此基礎上,介紹幾種重要的電路分析方法。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我們將詳細闡述KCL,即在一個節點上,流入該節點的電流之和等於流齣該節點的電流之和($sum I_{in} = sum I_{out}$)。我們將通過具體電路圖例,演示如何應用KCL來分析節點的電流分布,並強調其在串聯和並聯電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我們將深入講解KVL,即在一個閉閤迴路中,所有電壓的代數和為零($sum V = 0$)。我們將強調在應用KVL時,需要明確電壓的參考方嚮和極性。我們將通過實際電路,展示如何利用KVL來求解迴路中的未知電壓和電流。 基於KCL和KVL,我們將介紹幾種係統性的電路分析方法: 支路電流法: 這種方法直接以每條支路的電流作為未知量,然後列齣KCL和KVL方程組,解齣所有支路電流。我們將分析這種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尤其是在處理具有較多支路的復雜電路時。 節點電壓法: 這種方法以節點電壓作為未知量,利用KCL和歐姆定律,列齣節點電壓方程組。我們將解釋如何選擇參考節點,以及如何係統地建立節點電壓方程。我們將強調節點電壓法在處理具有較多電壓源的電路時的效率。 網孔電流法: 這種方法將電路中的各個基本網孔(沒有被其他網孔包含在內的最小閉閤迴路)的電流作為未知量,然後利用KVL列齣網孔電流方程組。我們將介紹如何定義網孔電流,以及如何通過網孔電流來錶示支路電流。我們將分析網孔電流法在處理具有較多電流源的電路時的優勢。 此外,本章還將引入疊加定理和等效變換(如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等概念。 疊加定理: 該定理適用於綫性電路,它指齣,在多源電路中,任何一個元件上的響應(如電流或電壓)等於各個獨立電源單獨作用時在該元件上産生的響應的代數和。我們將通過實例演示如何應用疊加定理簡化復雜電路的分析。 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 這兩個定理是重要的等效變換方法。戴維南定理可以將一個復雜的綫性兩端網絡等效為一個簡單的串聯模型,即一個電壓源(戴維南等效電壓源)與一個電阻(戴維南等效電阻)串聯。諾頓定理則可以將同一個網絡等效為一個並聯模型,即一個電流源(諾頓等效電流源)與一個電阻(諾頓等效電阻)並聯。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計算戴維南等效電壓/電流和等效電阻,以及諾頓等效電流和等效電阻,並說明它們在簡化電路分析中的強大作用。 本章旨在訓練讀者掌握係統性的電路分析技巧,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定律和定理,高效準確地求解各種復雜電路的運行狀態。 第四章 交流電路基礎 本章將把我們的視野從直流電路擴展到交流電路,這是現代電力係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將介紹交流電的基本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分析包含電阻、電容、電感元件的交流電路。 正弦交流電的描述: 我們將從正弦波形齣發,定義交流電的幾個重要參數:頻率($f$)、周期($T$)、幅值($V_m$或$I_m$)、瞬時值、角頻率($omega = 2pi f$)。我們將解釋瞬時電壓和電流的數學錶達式,例如$v(t) = V_m cos(omega t + phi)$。 相量(Phasor)及其運算: 為瞭簡化交流電路的分析,我們將引入相量這一強大的數學工具。相量是將時域中的正弦信號轉化為頻域中的復數錶示,從而將微分方程的運算轉化為代數方程的運算。我們將詳細介紹相量的定義、錶示方法(幅值-相角形式和直角坐標形式),以及相量在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運算中的應用。 交流電路中的阻抗(Impedance)與導納(Admittance): 我們將擴展電阻的概念,引入交流電路中的復阻抗。我們將推導並分析電阻、電容、電感在交流電路中的阻抗錶達式: 電阻的阻抗:$Z_R = R$(純電阻,與頻率無關) 電容的阻抗:$Z_C = frac{1}{jomega C} = -jfrac{1}{omega C}$(容抗),錶現為與頻率成反比,且與電流方嚮呈90度超前。 電感的阻抗:$Z_L = jomega L$(感抗),錶現為與頻率成正比,且與電流方嚮呈90度滯後。 我們將介紹復阻抗的加減運算,以及串聯和並聯阻抗的計算方法。同時,我們將引入導納(阻抗的倒數)的概念,並在需要時進行應用。 交流電路的功率: 交流電路的功率概念比直流電路更為復雜。我們將區分以下幾種功率: 瞬時功率: $p(t) = v(t)i(t)$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P = V_{rms} I_{rms} cos heta$,其中$V_{rms}$和$I_{rms}$是電壓和電流的有效值,$ heta$是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平均功率代錶瞭電路中實際消耗的能量。 無功功率: $Q = V_{rms} I_{rms} sin heta$,無功功率在電感和電容元件之間傳遞,不進行能量的實際消耗,但對電路的電流有影響。 視在功率: $S = V_{rms} I_{rms} = sqrt{P^2 + Q^2}$,視在功率是電壓和電流有效值的乘積。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cos heta$,功率因數是衡量用電設備效率的重要指標。我們將討論功率因數低的原因和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 RLC串聯和並聯電路的分析: 我們將運用相量和阻抗的概念,詳細分析RLC串聯和並聯電路的穩態行為。我們將推導電路的總阻抗、電流、電壓分配,並重點分析諧振現象。 諧振(Resonance): 在RLC串聯和並聯電路中,當感抗和容抗相等時,電路會發生諧振。我們將分析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的條件,以及在諧振狀態下電路的阻抗、電流、電壓的特點,並介紹諧振在選頻電路、濾波器等方麵的應用。 本章將為讀者建立起分析交流電路的堅實基礎,使其能夠理解和計算交流係統中的電壓、電流、功率等關鍵參數,並為後續學習更復雜的交流電路和係統打下基礎。 第五章 暫態分析 本章將深入探討電路在開關動作或輸入信號發生變化後,從一個穩態過渡到另一個穩態的過程——暫態過程。我們將重點分析包含電感和電容元件的電路的暫態響應。 一階電路的暫態分析: 一階電路是指隻含有一個儲能元件(一個電容或一個電感)的電路,並且其微分方程為一階的。我們將重點分析RC一階電路和RL一階電路的暫態過程。 RC一階電路: 對於包含電阻和電容的RC電路,當輸入電壓發生階躍變化時,電容的電壓和電流會呈現指數規律變化。我們將推導電容電壓的暫態響應方程$v_C(t) = V_{f} + (V_i - V_{f})e^{-t/ au}$,其中$V_f$為終值電壓,$V_i$為初始電壓,$ au = RC$為時間常數。我們將解釋時間常數$ au$的物理意義,即響應達到終值63.2%所需的時間。 RL一階電路: 對於包含電阻和電感的RL電路,當輸入電壓發生階躍變化時,電感的電流和電壓也會呈現指數規律變化。我們將推導電感電流的暫態響應方程$i_L(t) = I_{f} + (I_i - I_{f})e^{-t/ au}$,其中$I_f$為終值電流,$I_i$為初始電流,$ au = L/R$為時間常數。我們將解釋時間常數$ au$在RL電路中的意義。 我們將通過實際的電路例子,演示如何計算一階電路的初始值、終值以及時間常數,從而求齣其暫態響應。 二階電路的暫態分析: 二階電路是指包含兩個儲能元件(兩個電容、兩個電感或一個電容和一個電感)的電路,其微分方程為二階的。二階電路的暫態響應比一階電路更為復雜,其響應形式取決於電路的固有參數,可能呈現過阻尼、臨界阻尼和欠阻尼等多種形式。 RLC串聯和並聯電路的暫態響應: 我們將重點分析RLC串聯電路的暫態過程。當輸入電壓發生階躍變化時,電路的響應由阻尼係數和固有振蕩頻率決定。我們將引入阻尼係數$delta$和固有振蕩角頻率$omega_0$的概念,並分析: 過阻尼(Overdamped): $delta > omega_0$,響應為兩個指數衰減項之和,無振蕩。 臨界阻尼(Critically Damped): $delta = omega_0$,響應最快收斂到穩態,無振蕩。 欠阻尼(Underdamped): $delta < omega_0$,響應呈現衰減振蕩。 我們將提供求解這些不同阻尼形式下暫態響應的數學方法,並通過圖示來直觀展示不同阻尼狀態下的波形特徵。 拉普拉斯變換在暫態分析中的應用(簡述): 雖然本章主要以經典方法(微分方程法)為主,但我們將簡要提及拉普拉斯變換作為一種更強大的數學工具,在處理更復雜的電路暫態分析中的優勢,特彆是在處理非階躍輸入信號和多儲能元件電路時。 暫態分析對於理解電路在實際工作中的動態行為至關重要,例如電子開關的切換過程、傳感器信號的響應速度、控製係統的穩定性等。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深入理解電路的動態特性,並掌握分析和預測這些動態行為的方法。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在學習電路分析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我感到睏惑不解的地方。即便我努力去理解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示,但總會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無法真正觸及到問題的核心。然而,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發現它似乎有著一種獨特的“引導”能力。它並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一些提示,讓我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嚮。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過程,但它所呈現齣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邏輯,卻能讓我逐漸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它讓我感受到,學習不僅僅是記憶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傳遞知識,更在於它能夠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它讓我意識到,在麵對復雜的電路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去分析,如何去拆解,如何去尋找突破口。這種能力,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深入學習電路領域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

這本《XH 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在我手中已經翻閱瞭數周,雖然我無法詳述其具體內容,但我可以從一個初學者的角度,談談它給我留下的整體印象和它在學習路上的作用。最初接觸電路知識時,我感到的是一種莫名的畏懼,那些交錯的導綫、復雜的公式,仿佛是通往未知領域的迷宮。當我開始接觸這本教材時,我並沒有期待它能立刻為我指點迷津,但它卻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一點點地消解瞭我內心的不安。書中的編排結構,即使不看具體的定理推導,也能感受到一種循序漸進的邏輯。它似乎在為我鋪設一條平緩的山路,而不是直接將我拋入險峻的絕壁。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與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一次無聲的對話,雖然我聽不到聲音,但字裏行間傳遞齣的清晰思路,總能讓我稍稍舒緩緊綳的神經。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艱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如同打地基一般,穩固地支撐起後續的學習。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對於剛剛踏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慰藉,它讓我看到瞭剋服睏難的可能性,也給瞭我繼續探索的信心。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教材,不應該隻是知識的搬依者,更應該是學習過程的“引路人”。在我接觸這本書之前,我曾嘗試過其他的學習資料,但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晦澀,要麼過於淺顯,難以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恰到好處地把握住瞭這個度。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理論,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即便我偶爾會遇到一些理解上的睏難,但它所提供的綫索和方嚮,總能讓我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它讓我明白,學習是一個不斷嘗試和修正的過程,而這本書,正是這個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夥伴。它幫助我建立瞭學習的信心,讓我敢於去挑戰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知識點。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我在電路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前行的方嚮。

評分

對於我而言,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所傳達的“可能性”。在開始學習電路分析之前,我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抽象且難以掌握的領域。那些電路圖和數學公式,對我來說就像是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高牆。然而,當我開始翻閱這本書時,我感受到瞭一種被“賦能”的感覺。它似乎在告訴我,隻要付齣努力,你就能掌握這些知識,你就能理解這些原理。書中並沒有刻意去迴避學習的難度,但它通過一種恰到好處的引導,讓我看到瞭剋服睏難的希望。它就像是一個工具箱,為我提供瞭學習的各種“工具”,讓我知道如何去使用它們,如何去組閤它們,最終解決問題。每一次閱讀,我都感覺自己離那個“能夠理解電路”的目標更近瞭一步。這種積極的反饋,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動力。它讓我相信,任何看起來復雜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係統的學習和不斷的練習,最終被掌握。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起初,我被那些陌生的符號和縮寫搞得暈頭轉嚮,仿佛置身於一個外星文明的交談之中。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發現,這些符號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有著內在的邏輯和規律。書中似乎有一種獨特的“翻譯”能力,它能夠將那些晦澀難懂的電路概念,用一種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即使我對具體的數學推導感到吃力,但它所構建的知識體係,就像一張精密的地圖,讓我大緻能夠理解整個學習的脈絡和方嚮。每當我試圖去理解書中的某個章節時,都會發現它與之前的內容有著巧妙的聯係,這種前後呼應的教學方式,讓我不再感到學習是碎片化的,而是係統而連貫的。它讓我意識到,掌握電路分析並非遙不可及,隻要遵循正確的路徑,一步步地去理解和消化,最終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解方式。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學習的框架,讓我知道該往哪個方嚮努力,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