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磁兼容(EMC)設計與測試之移動通信産品
定價:49.80元
作者:陳立輝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1217579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般的電磁兼容測試書都是針對所有測試産品編寫的,而本書考慮到産品設計、測試人員的實際需求,針對不同類彆産品進行專門介紹,並有相應實例講解,讀者可藉鑒並舉一反三,特彆適閤初學EMC的工程師參考。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關於移動通信産品電磁兼容測量與設計介紹的入門級工具書,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和圖文並茂的方式,摒棄煩瑣公式和理論,深入淺齣,對電磁兼容基礎知識進行瞭簡要介紹,重點針對移動通信産品的電磁兼容測量標準及電磁騷擾和電磁抗擾度的測量原理、測量設備、試驗布置試驗方法及結果評價等內容進行瞭詳細介紹,並針對容易齣現電磁兼容問題的PCB設計、射頻輻射發射設計、靜電防護設計、浪湧(雷擊)防護設計等方麵分析産生問題的原因並提齣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再通過大量的實例進行瞭詳細的講解,讓普通的讀者對電磁兼容的概念、測量和設計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也為大傢進一步深入研究電磁兼容技術打下基礎。
目錄
篇 電磁兼容基礎篇
章 電磁兼容基礎知識 (3)
1.1 電磁兼容的定義及研究領域 (3)
1.1.1 電磁兼容的定義 (3)
1.1.2 電磁兼容的研究領域 (5)
1.2 電磁乾擾的危害 (10)
1.2.1 強電磁場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10)
1.2.2 弱電磁場可能導緻的危害 (11)
1.3 電磁兼容測量常用的單位 (12)
1.3.1 功率 (13)
1.3.2 電壓 (14)
1.3.3 電流 (15)
1.3.4 磁場強度與電場強度 (15)
1.3.5 功率密度 (17)
第2章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兼容測量場地及測量設備 (19)
2.1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兼容測量場地 (19)
2.1.1 開闊式試驗場 (19)
2.1.2 電波暗室 (21)
2.1.3 屏蔽室 (31)
2.2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騷擾測量設備 (33)
2.2.1 測量接收機 (33)
2.2.2 頻譜分析儀 (34)
2.2.3 人工電源網絡 (35)
2.2.4 阻抗穩定網絡 (38)
2.2.5 接收天綫 (40)
2.2.6 預選放大器、衰減器和脈衝限幅器 (44)
2.2.7 電流探頭 (46)
2.2.8 電壓探頭和示波器 (48)
2.2.9 諧波電流、電壓波動和閃爍測量係統 (49)
2.2.10 帶阻濾波器或點阻濾波器 (52)
2.3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抗擾度測量設備 (53)
2.3.1 靜電放電發生器 (53)
2.3.2 信號發生器 (55)
2.3.3 功率放大器 (57)
2.3.4 定嚮耦閤器 (59)
2.3.5 功率計 (60)
2.3.6 發射天綫 (61)
2.3.7 場強測量儀 (61)
2.3.8 電快速瞬變脈衝群發生器及耦閤/去耦閤裝置 (63)
2.3.9 浪湧組閤波發生器及耦閤/去耦閤裝置 (66)
2.3.10 用於傳導騷擾抗擾度測量的耦閤/去耦閤裝置 (70)
2.3.11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試驗信號發生器 (73)
2.3.12 工頻磁場試驗發生器及感應綫圈 (75)
2.3.13 車載環境抗擾性測試的試驗脈衝發生器 (78)
第3章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兼容測量原理及方法 (80)
3.1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騷擾測量原理及方法 (80)
3.1.1 騷擾限值的含義 (80)
3.1.2 被測樣品(EUT)工作狀態的選擇 (81)
3.1.3 被測樣品(EUT)的配置 (83)
3.1.4 傳導騷擾電壓測量 (83)
3.1.5 輻射騷擾場強測量 (88)
3.1.6 傳導雜散騷擾測量 (93)
3.1.7 輻射雜散騷擾測量 (96)
3.2 移動通信産品電磁抗擾度測量原理及方法 (97)
3.2.1 性能降低客觀評價方法 (97)
3.2.2 性能降低主觀評價方法 (98)
3.2.3 限值測量法 (98)
3.2.4 抗擾度性能降低分類及試驗結果判彆 (98)
第二篇 電磁兼容測量篇
第4章 標準介紹 (103)
4.1 標準介紹 (103)
4.1.1 我國的標準化組織 (103)
4.1.2 移動通信設備無綫電騷擾標準 (107)
4.1.3 移動通信設備無綫電抗擾度標準 (109)
4.2 國外標準介紹 (110)
4.2.1 國際電磁兼容標準化組織 (110)
4.2.2 移動通信設備無綫電騷擾標準 (118)
4.2.3 移動通信設備無綫電抗擾度標準 (118)
4.3 外標準的關係和差異 (119)
4.3.1 與國際標準的關係 (119)
4.3.2 與標準的關係 (120)
4.3.3 與國際標準的差異 (121)
第5章 移動通信産品騷擾測量 (123)
5.1 概述 (123)
5.1.1 移動通信産品介紹 (125)
5.1.2 EUT工作狀態 (126)
5.1.3 EUT測試條件和配置 (129)
5.2 移動通信産品傳導連續騷擾 (130)
5.2.1 限值應用 (132)
5.2.2 試驗設備 (134)
5.2.3 試驗布置 (135)
5.2.4 試驗方法 (137)
5.2.5 測試結果錶達 (139)
5.3 移動通信産品輻射連續騷擾(30~1000MHz) (139)
5.3.1 限值應用 (140)
5.3.2 試驗設備 (142)
5.3.3 試驗布置 (143)
5.3.4 試驗方法 (144)
5.3.5 測試結果錶達 (145)
5.4 移動通信産品輻射連續騷擾(1GHz以上) (145)
5.4.1 限值應用 (146)
5.4.2 試驗設備 (146)
5.4.3 試驗布置 (147)
5.4.4 試驗方法 (147)
5.4.5 測試結果錶達 (148)
5.5 移動通信輻射雜散騷擾 (149)
5.5.1 限值應用 (149)
5.5.2 試驗設備 (150)
5.5.3 試驗布置 (150)
5.5.4 試驗方法 (151)
5.5.5 測試結果錶達 (153)
第6章 移動通信産品抗擾度測量 (154)
6.1 概述 (154)
6.1.1 測試基本原理 (155)
6.1.2 電磁危害和抗擾度的關係 (157)
6.1.3 一般測量方法 (157)
6.1.4 性能降低評價方法 (158)
6.2 移動通信産品傳導抗擾度 (160)
6.2.1 試驗原理 (160)
6.2.2 性能判據 (161)
6.2.3 項目適用性 (162)
6.2.4 試驗設備 (162)
6.2.5 試驗方法 (163)
6.2.6 試驗布置 (164)
6.3 移動通信産品輻射抗擾度 (165)
6.3.1 試驗原理 (166)
6.3.2 性能判據 (166)
6.3.3 項目適用性 (167)
6.3.4 試驗設備 (168)
6.3.5 試驗方法 (168)
6.3.6 試驗布置 (169)
6.4 移動通信産品靜電放電抗擾度 (171)
6.4.1 試驗原理 (171)
6.4.2 性能判據 (172)
6.4.3 項目適用性 (172)
6.4.4 試驗設備 (172)
6.4.5 試驗方法 (173)
6.4.6 試驗布置 (174)
6.5 移動通信産品電快速脈衝群抗擾度 (175)
6.5.1 試驗原理 (175)
6.5.2 性能判據 (176)
6.5.3 項目適用性 (176)
6.5.4 試驗設備 (177)
6.5.5 試驗方法 (177)
6.5.6 試驗布置 (177)
6.6 移動通信産品浪湧(雷擊)抗擾度 (178)
6.6.1 試驗原理 (179)
6.6.2 性能判據 (180)
6.6.3 項目適用性 (180)
6.6.4 試驗設備 (180)
6.6.5 試驗方法 (181)
6.6.6 試驗布置 (182)
6.7 移動通信産品電壓暫降、短時中斷抗擾度 (183)
6.7.1 試驗原理 (183)
6.7.2 性能判據 (184)
6.7.3 項目適用性 (185)
6.7.4 試驗設備 (185)
6.7.5 試驗方法 (185)
6.7.6 試驗布置 (187)
6.8 移動通信産品瞬變和浪湧抗擾度試驗(車載環境) (187)
6.8.1 試驗原理 (188)
6.8.2 性能判據 (189)
6.8.3 項目適用性 (190)
6.8.4 試驗設備 (190)
6.8.5 試驗方法 (191)
6.8.6 試驗布置 (192)
第三篇 電磁兼容設計與對策篇
第7章 移動通信設備的PCB設計要點 (195)
7.1 PCB設計對移動通信設備EMC性能的重要性 (195)
7.1.1 移動通信設備PCB設計的特殊性 (195)
7.1.2 移動通信設備EMC性能的決定因素分析 (196)
7.1.3 移動通信設備中的共模乾擾信號 (197)
7.1.4 鏡像平麵在移動通信設備PCB設計中的重要性 (198)
7.2 移動通信設備的PCB布局 (199)
7.2.1 選擇多層闆 (199)
7.2.2 移動通信設備中特殊器件和敏感電路的布局 (200)
7.2.3 多功能的移動通信設備主電路功能模塊的布局 (202)
7.2.4 移動通信設備的I/O口及互聯端口的布局 (203)
7.2.5 移動通信設備PCB設計中地平麵的規劃 (205)
7.2.6 案例:環路引起的乾擾 (206)
7.3 移動通信設備的PCB布綫 (207)
7.3.1 地綫的敷設對移動通信設備EMC性能的重要性 (207)
7.3.2 電源綫的敷設在移動通信設備PCB布綫中的作用 (208)
7.3.3 移動通信設備中信號綫的敷設 (209)
7.3.4 移動通信設備如何防止串擾的産生 (210)
7.3.5 移動通信設備中使用3W原則的價值和意義 (210)
第8章 移動通信設備的射頻輻射發射 (212)
8.1 移動通信設備的輻射從哪裏來 (212)
8.1.1 電磁兼容三要素 (212)
8.1.2 移動通信設備內的輻射騷擾源 (215)
8.1.3 窄帶與寬帶的概念在移動通信設備EMC問題解決中的運用 (215)
8.2 移動通信設備的輻射發射機理 (217)
8.2.1 寄生參數對於移動通信設備EMC性能的影響 (217)
8.2.2 如何減小移動通信設備中電磁騷擾的傳輸路徑阻抗 (219)
8.2.3 移動通信設備模騷擾信號的傳輸路徑 (220)
8.2.4 常見的發射天綫模型可以幫助你認識移動通信設備的EMC輻射發射問題 (221)
8.2.5 從三要素角度看移動通信設備的EMC輻射發射問題 (222)
8.3 移動通信設備EMC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對策 (223)
第9章 移動通信設備的靜電防護 (225)
9.1 移動通信設備靜電放電(ESD)的發生 (225)
9.1.1 靜電荷的産生和纍積 (225)
9.1.2 靜電放電中電荷的泄放 (226)
9.1.3 靜電放電的頻譜 (227)
9.1.4 靜電放電影響設備工作的乾擾模式 (228)
9.1.5 靜電放電對移動通信設備的特殊意義 (229)
9.2 移動通信設備的靜電放電防護 (230)
9.2.1 設置低阻抗路徑 (230)
9.2.2 避開敏感電路 (231)
9.2.3 采用絕緣材料 (232)
9.2.4 加裝防護元件 (232)
0章 移動通信設備的浪湧(雷擊)防護 (235)
10.1 移動通信設備浪湧(雷擊)的發生 (235)
10.1.1 移動通信設備的電磁環境 (235)
10.1.2 浪湧(雷擊)産生的原因 (236)
10.1.3 浪湧(雷擊)對移動通信設備帶來的危害 (239)
10.1.4 移動通信設備防護浪湧(雷擊)的特殊性 (240)
10.2 移動通信設備的浪湧(雷擊)防護 (241)
10.2.1 常見的防護器件 (241)
10.2.2 大能量脈衝的防護思路 (243)
10.2.3 移動通信設備中使用的防護器件選型指南 (245)
10.2.4 移動通信設備推薦使用的防護電路 (248)
參考文獻 (251)
作者介紹
陳立輝:工信部電子五所副所長,實驗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國傢實驗室認可委員會電氣技術分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質量監管重點産品檢驗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兼全國質量監管重點産品檢驗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信息技術類産品檢驗方法專業工作一組組長,長期從事電子産品、信息技術産品檢測認證和技術研究工作,參與多項國傢標準、行業標準的起草和修訂。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主題——移動通信産品的EMC設計與測試,恰好是我目前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痛點。在高速發展的移動通信領域,産品迭代速度快,對EMC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電磁乾擾和電磁輻射的問題更是愈發突齣。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新一代通信技術(如5G)的EMC設計考慮,以及針對這些新技術可能帶來的新型EMC問題的解決方案。此外,書中對於不同類型移動通信産品(如手機、基站、穿戴設備等)的EMC設計差異和測試方法的闡述,也引起瞭我的濃厚興趣。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行業內最新的EMC測試標準和法規的解讀,以及對未來EMC發展趨勢的預測,那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幫助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技術挑戰。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寶貴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幫助我優化産品設計,提升産品競爭力。
評分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射頻工程師,對EMC這個概念一直感到有些模糊,雖然在學校裏學過一些理論,但總覺得與實際應用脫節。最近聽同事推薦瞭這本書,說裏麵關於移動通信産品的EMC設計和測試講得非常透徹,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EMC的基本原理,並且能夠結閤實際案例,讓我們這些初學者能夠快速理解。如果裏麵能提供一些常用的EMC設計技巧,或者是一些在實際測試中容易遇到的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案,那就更完美瞭。我聽說這本書的作者在EMC領域經驗豐富,相信他能夠從實用的角度齣發,給齣非常有價值的建議。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對EMC的整體認知,並且掌握一些基本的EMC設計和測試方法,為我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産品經理,雖然不直接負責EMC的設計和測試,但我深知EMC對於産品成功上市的重要性。一個存在EMC問題的産品,不僅會延誤上市時間,更可能導緻産品退市,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聲譽和經濟損失。因此,我需要對EMC有一定的瞭解,以便更好地與工程團隊溝通,並做齣明智的産品決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一個宏觀的視角,闡述EMC在移動通信産品開發中的重要性,以及EMC設計和測試的流程和關鍵環節。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EMC風險評估,以及如何將EMC考慮納入産品開發整個生命周期的建議,那我將受益匪淺。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加全麵地理解EMC對産品整體質量的影響,並學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EMC相關項目的風險,最終確保産品的成功上市和市場競爭力。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確實很吸引人,我最近正好在關注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對EMC方麵的知識也越來越重視,畢竟産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用戶最關心的。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研讀這本書,但從目錄和章節安排來看,感覺內容會非常係統和全麵。特彆是一些提到具體測試標準和方法的章節,我非常期待能從中學習到實操性的技術。要知道,在實際産品開發過程中,EMC問題往往是最棘手、最難解決的之一,一旦齣現問題,不僅會影響産品的上市時間,還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一本能夠提供清晰指導和解決方案的書籍,對於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關注它在設計階段如何預防EMC問題,以及在測試階段如何高效地定位和解決問題。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提升在EMC設計和測試方麵的能力,為我負責的産品保駕護航。
評分近些年,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和集成度的不斷提高,電磁兼容性(EMC)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填補瞭移動通信産品EMC設計與測試領域的某個重要空白。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一些復雜EMC問題的分析,例如,如何處理不同設備之間的互擾,以及如何有效抑製高頻信號的輻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具體的設計改進是如何解決實際EMC問題的,那將非常有啓發性。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EMC測試設備的介紹和使用方法感興趣,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更準確、更高效地進行EMC測試。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EMC的理論基礎,並掌握一係列實用的EMC設計和測試技術,從而在我的工作中能夠更自信、更有效地應對各種EMC挑戰,確保産品的穩定運行和市場錶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