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H.麥剋萊倫、羅納德·W.謝弗、馬剋·A.約德著的《數字信號處理引論(基於頻譜和濾波器的分析方法原書第2版)》是模擬和數字信號的經典入門教材。第2版延續瞭**版清晰和直觀的風格,介紹基本的數字信號處理概念,重點介紹離散時間信號和係統的內容,包含許多多媒體方麵聲音和圖像處理的新主題,*新瞭DSP操作的MATALB函數,還新增瞭20多個MATLAB動畫演示,以幫助讀者*好地理解綫性濾波、調幅、抽樣原理,提高離散時間濾波及頻譜分析等方麵的應用能力。 本書適閤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信息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作為教學用書。
詹姆斯·H.麥剋萊倫、羅納德·W.謝弗、馬剋· A.約德著的《數字信號處理引論(基於頻譜和濾波器 的分析方法原書第2版)》作為美國斯坦福大學、佐 治亞理工學院、羅斯霍曼理工學院的教材,基本涵蓋 瞭數字信號處理課程的所有內容:從離散時間信號以 及係統的時域和頻域分析,到FIR和IIR濾波器的設計 和分析;從z變換到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DTFT)、 離散傅裏葉級數(DFS)、離散傅裏葉變換(DFT)和 快速傅裏葉變換(FFT);從基本的衝激信號、窗信 號和正弦信號分析,到工程領域的音頻信號、調製信 號的分析。本書不僅內容豐富,還深刻揭示瞭傅裏葉 變換的物理概念,結閤工程實際信號的傅裏葉變換及 頻域分析,使難懂生澀的頻域分析的理論概念通俗易 懂。本書適用的專業麵很寬,可作為電子信息工程、 計算機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信息工程、機械電 子工程等相關專業教材。
第2版*新內容如下: 擴展瞭有關頻譜的闡述以討論頻譜特性(例如時 延和頻移特性),為後續學習DTFT和DFT奠定基礎。
新增瞭有關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DTFT)、理想 濾波器和數字濾波器設計的內容,並詳細介紹瞭FIR 濾波器設計的窗函數方法。
新增瞭有關離散傅裏葉變換(DFT)的內容。並 闡述瞭DFT和離散傅裏葉級數(DFS)的關係。
新增瞭有關頻譜分析和譜圖的內容。有助於理解 頻率分辨率的加窗作用。
擴充瞭章末習題,全書241道習題中新補充83道 ,修訂86道。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信號的數學錶示
1.2 係統的數學錶示
1.3 係統的組成框圖
1.4 下一步做什麼
第2章 正弦波
2.1 音叉實驗
2.2 正弦和餘弦函數簡介
2.3 正弦信號
2.4 正弦信號的采樣和波形圖
2.5 復指數和相量
2.6 相量相加
2.7 音叉的物理背景
2.8 時間信號:超齣公式描述
2.9 小結和鏈接
2.10 習題
第3章 頻譜錶示
3.1 正弦波之和的頻譜
3.2 正弦振幅調製
3.3 頻譜操作
3.4 周期信號波形
3.5 傅裏葉級數
3.6 時間頻率譜
3.7 調頻:啁啾信號
3.8 小結和鏈接
3.9 習題
第4章 采樣與混疊
4.1 采樣
4.2 采樣與重構的頻譜視圖
4.3 離散到連續的轉換
4.4 采樣定理
4.5 頻閃演示
4.6 小結和鏈接
4.7 習題
第5章 FIR濾波器
5.1 離散時間係統
5.2 滑動平均濾波器
5.3 通用FIR濾波器
5.4 單位衝激響應和捲積
5.5 FIR濾波器的實現
5.6 綫性時不變係統
5.7 捲積和LTI係統
5.8 級聯LTI係統
5.9 FIR濾波示例
5.10 小結和鏈接
5.11 習題
第6章 FIR濾波器的頻率響應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坦率地說,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但這種“過度”反而帶來瞭一種體係上的疏離感。它似乎想把所有相關的概念都塞進來,從最基礎的傅裏葉級數講到高階的卡爾曼濾波,中間還插瞭不少關於隨機過程和綫性代數的迴顧,結果就是每部分都蜻蜓點水,沒有在哪一個點上能讓我産生“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在介紹新概念時,習慣於直接拋齣復雜的數學錶達,很少用生動的類比或者實際的工程背景來鋪墊,導緻初學者很容易在數學的迷霧中迷失方嚮。我嘗試對照著自己做過的幾個小的信號處理項目來理解書中的章節,卻發現書本提供的例子過於抽象和理想化,與真實世界中那些充滿噪聲和非綫性的數據相去甚遠。它更像是一份麵嚮理論研究者的綜述,而不是一本麵嚮工程實踐者的入門指南。如果作者能在關鍵算法的推導後,多花點篇幅討論一下其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魯棒性問題和參數敏感性,這本書的價值會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拿到手就有一種廉價感撲麵而來。紙張的質量粗糙得讓人心疼,油墨印得深淺不一,有些圖錶簡直像是用復印機反復復印齣來的,邊緣模糊不清,綫條像是得瞭“手抖癥”。更要命的是,裝訂鬆垮,纔看瞭沒幾頁,就感覺書脊快要散架瞭。作為一本“技術叢書”,對閱讀體驗的漠視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我特意想找一些關鍵的公式推導過程,結果發現字體小得可憐,間距也極其局促,讀起來非常費力,眼睛酸痛不說,理解效率更是大打摺扣。這種對細節的粗暴對待,讓人不禁懷疑作者和齣版社是否真的對讀者心懷敬意。很多時候,我得藉助放大鏡纔能勉強分辨那些下標和希臘字母,這對於一本嚴肅的工程技術書籍來說,是不可原諒的錯誤。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陪伴我度過無數個攻堅剋難夜晚的良伴,而不是一本一碰就掉頁的“易碎品”。希望再版時,齣版社能正視一下印刷工藝的質量問題,畢竟知識的載體也應該配得上其內容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習題設計簡直是反人類的典範,它們似乎是用來懲罰而不是用來教育讀者的。絕大多數的練習題都是純粹的數學計算,要求你代入一組給定的數值,然後機械地算齣結果,缺乏對核心概念理解的考察。真正能幫助讀者鞏固設計思路、鍛煉分析能力的開放性問題或需要結閤編程實現的實踐性作業,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期待看到的是那種能夠引導我思考如何選擇閤適的濾波器階數、如何應對有限字長效應的題目,但書中提供的往往隻是簡單的Z變換代數運算。如果一個章節學完後,我唯一的收獲就是能熟練地進行捲積積分的代數運算,那麼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就大打摺扣瞭。技術領域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而這本書的習題設置,顯然沒有朝著這個方嚮努力,更像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數學練習冊。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嗯,隻能說是“到此一遊”的水準。我發現好幾處地方,專業術語的譯法與國內主流的教科書和行業標準存在明顯的齣入,這讓習慣瞭中文語境下特定術語的我,在理解上産生瞭不必要的障礙。更令人惱火的是,一些句子的結構非常“西化”,直接生硬地從英文翻譯過來,讀起來佶屈聱牙,甚至齣現瞭邏輯斷裂的情況。例如,某個描述係統穩定性的段落,主謂賓的結構錯位,導緻我反復閱讀三四遍纔能勉強理解作者的本意,而這個本意用簡潔的中文錶述本可以一句話說清。對於技術書籍而言,精確性是生命綫,這種“差不多能懂”的翻譯,不僅浪費瞭讀者的寶貴時間,更可能在關鍵時刻引入理解上的偏差,帶來技術上的隱患。我寜願去看原版的英文,也不想在這些低級翻譯錯誤上浪費精力去猜測作者的真實意圖。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章節組織邏輯感到非常睏惑,整體的敘事脈絡顯得支離破碎,像是把不同講義隨意拼湊起來的閤集。通常,一本好的教材應該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邏輯鏈條,但這本書似乎在第三章突然跳到瞭一個非常深入的隨機信號分析主題,而這個主題所依賴的前置知識在第二章又隻是輕描淡寫地提瞭一句。很多關鍵的定義和定理的引用是前跳後跳的,我經常需要翻閱好幾頁纔能找到某個符號第一次齣現的上下文,這極大地打斷瞭思考的連貫性。此外,書中對“為什麼”的解釋嚴重不足。它告訴我“是什麼”,但很少深入探討“為什麼必須這樣設計”或者“其他選擇的代價是什麼”。這種缺乏曆史感和取捨分析的敘述方式,使得知識點顯得孤立且缺乏生命力。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在不同章節間穿梭,像是在一個巨大的、沒有清晰路標的迷宮裏探險,著實讓人感到沮喪和疲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