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单方 徐明 9787533530938

民间单方 徐明 978753353093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明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民间疗法
  • 单方验方
  • 养生保健
  • 健康
  • 传统医学
  • 徐明
  • 医药
  • 家庭医学
  • 疾病预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3530938
商品编码:295036886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民间单方

定价:19.00元

作者:徐明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335309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我国,应用单味药物或食物等防病治病的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深入人心,在老百姓心目中具有简、廉、便、验的优点。譬如:鱼腥草能治急性支气管炎,柿蒂能治呃逆,霜桑叶能止夜汗,冬瓜皮能消退水肿,等等。类似这种简便易行、疗效立现、花小钱治大病的实例在本书里不胜枚举。因此民间流传“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单味中药应用得当不仅能治愈小病,还能治愈名医治不好的疑难杂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用简、廉、便、验的中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需要,笔者根据长期临床工作的经验,将多年来从全国各地中医期刊、古籍、民间验方中精选出来的单方集中起来编成本书。全书分防病治病篇与强身健体篇两部分。其中防病治病篇按内科、男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进行编排;强身健体篇按抗衰延年方、健脑益智方、保健调养方、祛病强身方进行编排。每组单方又按用药、用法、功用进行阐述,力求通俗易读,便于使用。
本书适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各种疾病患者阅读,是家庭常备的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参考书。对本书中介绍的单方若有不解之处,须请教有关医师,切勿盲目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医古籍精华:医案验方集粹》 精选历代名医医案与民间验方,融汇辨证施治智慧 本书汇集了中华医学宝库中历代名医的精粹医案,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宝贵验方。编纂者深入挖掘整理,甄选出数百则疗效卓著、各具特色的案例,涵盖了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多个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每一则医案都配有详尽的病史、脉象、舌象、诊断依据,以及严谨的立法、用药、方剂变化过程。民间验方则力求真实可靠,多来自民间老中医的经验积累,或经过多家验证,选取的药物多为常用、易得,且价格低廉,方便患者自行选用。 一、 传承与创新:古籍智慧的现代阐释 本书的编纂,旨在将中医宝贵的历史文献与鲜活的民间智慧相结合,展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以及中医治疗的灵活性与独特性。编纂者在整理过程中,不仅忠实于原文,更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对一些病症的认识、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通过对历代名医治验的剖析,读者可以学习到名老中医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洞察病机,制定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民间验方的精选,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贴近生活、易于实践的治疗途径。 二、 案证详实,验方可靠 全书共分为若干篇章,每篇围绕某一类病症或某一诊疗方法展开。 内科杂病篇: 涵盖了风湿痹痛、咳嗽、哮喘、失眠、胃痛、腹泻、便秘、头痛、眩晕、水肿、黄疸、水饮内停等常见内科疾病。例如,书中收录了一位明代名医治疗顽固性咳嗽的医案,详细记载了病人的舌苔、脉象,以及如何根据其痰湿阻肺的病机,选用射干、款冬花、白前、紫菀等药物,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最终使患者顽疾得愈。另一则民间验方,则介绍了一种利用生姜、红糖、大枣熬制而成的代茶饮,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者。 妇科疾病篇: 重点收录了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产后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常见病证的医案与验方。例如,书中有一则清代名医治疗崩漏的医案,详细阐述了其辨证思路,如何通过归脾汤加减,止血调经。民间验方则提供了一些利用艾叶、益母草等中草药进行外洗或坐浴的方法,以改善妇科炎症,调理月经。 儿科病证篇: 囊括了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疳积、夜啼等儿童常见病。在儿科部分,编纂者特别强调了用药的温和与安全,选取了许多适合儿童体质的方剂。例如,书中有一则民间验方,介绍了一种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熬制成的小儿清热解毒饮,对于小儿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有很好的效果,且口感较好,易于儿童接受。 外科骨伤篇: 包含了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脱位、风湿痹痛等外科及骨伤科常见病证。例如,书中有一则明代外科名医治疗疔疮的医案,记载了如何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的方法,配合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药物,最终使患者疮疡得以愈合。民间验方则介绍了一些利用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的药材,制成的外敷药膏,用于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 五官杂病篇: 针对眼疾、耳疾、鼻疾、咽喉不适等五官科常见病,提供了丰富的医案与验方。例如,书中有一则民间验方,介绍了一种利用菊花、桑叶、薄荷等泡水代茶饮,用于缓解风热引起的眼睛干涩、红肿。 三、 辨证施治:中医智慧的体现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辨证施治”这一中医核心理念的充分体现。每一则医案都清晰地展示了名老中医是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病因等因素,进行细致入微的辨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治疗原则,是中医治疗个体化、人性化的重要体现。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医案,深入理解辨证施治的思维模式,提升自身的辨证能力。 四、 实践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的编纂,并非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选用的民间验方,多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药物价格合理,制作方法简便,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参考和实践。编纂者在介绍民间验方时,也尽量保留了其原始的叙述方式,并附带了一些必要的说明与注意事项,以确保读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 五、 适用人群 中医爱好者及初学者: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系统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诊疗方法,学习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从业者: 本书提供的丰富的医案和验方,可作为临床参考,拓展治疗思路,提高诊疗水平。 亚健康人群及寻求自然疗法者: 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适,或希望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身体状况的人群,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易行的家庭疗法和食疗方。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不仅是医学著作,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医药领域的智慧与传承。 六、 结语 《中医古籍精华:医案验方集粹》是一部集学术性、实践性、传承性于一体的优秀中医著作。它犹如一座宝藏,静待有心人去发掘、去品读。阅读本书,不仅能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中汲取养生保健的智慧,开启健康生活的新篇章。愿本书能成为您健康路上的良师益友,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现在很多养生书籍那样充斥着复杂的化学名词或者过于科学的论证,而是非常接地气,充满了“乡土智慧”的味道。作者徐明先生的叙述方式,就像一位邻家长者在灶台边,慢悠悠地跟你聊家常,告诉你哪种草药配上哪种食材能治好那个老毛病。句子结构上,多用短句和并列结构,节奏明快,读起来毫无晦涩感。即便是提到一些复杂的药材配伍,他也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做类比,比如他会说“这味药的性子烈,就像初春的料峭风,得用点陈皮的暖来包住它”,这种比喻非常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药性的精髓。这种不加矫饰、直抵人心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拉近了专业知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让人觉得这些古老的方子并非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良方。

评分

我个人对传统草药的兴趣点一直在于其系统的理论基础,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展现了令人惊喜的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偏方,而是在介绍每一个单方时,都会简要地追溯其历史出处或者理论依据。比如,书中在讲解一个针对脾胃虚寒的方子时,会提及《伤寒论》中某位医家的思想,即便篇幅不长,也为这个经验方镀上了一层坚实的学术底色。这种做法非常高明,它既满足了追求实用性的读者的需求,也兼顾了对理论根源有探究欲的人。它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民间经验的鲜活生命力和传统中医经典的严谨逻辑。读完后,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明白这些流传已久的方法并非偶然有效,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智慧结晶,这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智力上的满足感。

评分

从一个长期关注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的药方集。它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口述历史的文献记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老一辈的民间医术和生活经验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很多“祖传秘方”的传承链条已经断裂。徐明先生能够将这些零散的、口耳相传的知识系统地整理、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项功德。我能感觉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这些老方法的敬畏和珍惜。它不仅记录了“怎么治病”,更记录了“古人如何生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种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整理,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时效性的社会意义,让人在学习药方的同时,也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根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感。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超乎我的预期,我把它放在厨房的工具架上,比放在书房里翻得还勤。它最棒的地方在于,它考虑到了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很多古代医书里的药材,现在要么难以寻觅,要么价格昂贵,但这本书收录的很多方子,所用的材料基本都能在一般的菜市场或者社区药店里找到。比如,书中提到用某种常见的豆类搭配某种常见的根茎来调理失眠,材料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方便。这种“可操作性”是评价一本实用书籍的关键指标。它鼓励读者去尝试、去验证,而不是束之高阁。每当家里有人身体略有不适,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那种立刻就能找到对应解决思路的感觉,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真正体现了“济世救人”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岁月的纸张质感,搭配着朴实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信息没有那么扁平化的年代。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排版,虽然是传统的中医药书籍,但作者在细节处理上看得出是用心了的。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式排版,而是更像是老中医的案头记录,有些地方的文字是手写体的仿宋,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它承载的厚度和历史感。侧边裁切的工艺也做得不错,整体呈现出一种内敛而有力量的美感。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在视觉上传达的信息是清晰且可靠的,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探索里面的奥秘。这种用心做出来的实体书,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简直是一股清流,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