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消化系疾病超声学
定价:196.00元
作者:陈敏华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200048353
字数:710000
页码:42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共11篇47章约70余万字、配有1200余幅声像图,是一部文图并茂,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消化系疾病超声学的专著。本书可供超声及其他影像、介入专业,相关临床医技人员和研究生等参考阅读。祝愿并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推动我国消化系超声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书从多个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消化系疾病的超声学,既有理论,又有操作方法,内容丰富全面。
读者对象:超声及其他影像、介入专业,相关临床医技人员和研究生。
目录
作者介绍
陈敏华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超声学会常委,中国超声工程学会腹部委员会副主委。 国际抗癌联盟(UICC)评委,卫生部高评委,北京市高级卫技评委,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1987-1990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留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大概是在几年前偶然间在书店看到的,当时就被它厚重的篇幅和扎实的封面吸引住了。我是一名消化内科的住院医师,日常工作中接触超声的频率非常高,从肝胆胰脾到胃肠道,几乎无所不包。我一直觉得,超声检查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精准诊断,确实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市面上关于超声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深入浅出、面面俱到的却不多。我翻了几页,发现这本书的排版很清晰,图片也相当多,看起来很专业,所以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家后,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研读,尤其是在一些我平时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小肠的超声评估,这本书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还结合了大量的病例,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将其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某些疑难杂症时,会列出几种可能的鉴别诊断,并分析超声如何帮助区分,这种严谨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当然,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它也不免会有一些内容是需要反复琢磨的,但总体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虽然消化超声不是我的主攻方向,但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在消化超声方面的基本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初步的筛查和诊断。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既有“看得懂”的基础知识,也有“学得到”的实用技巧。它从最基础的解剖结构讲起,到各种常见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再到一些少见的疑难杂症,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书中的图片质量很高,我经常会对着书上的图片,对比自己看到的图像,一点一点地摸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对于我这样的基层医生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解读消化系疾病超声图像时,更有信心了,也能够更准确地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评分我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消化科老医生,多年的临床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超声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深知其局限性。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消化系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并且在内容上做到了广度和深度兼备。我尤其欣赏书中在一些疑难病例的讨论上,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鉴别诊断策略。例如,对于一些边界不清的占位性病变,书中会列出可能的所有鉴别诊断,并详细分析在超声下如何通过不同的声像图特征来区分,甚至会结合CT、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来辅助判断。这种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对于我们这些有一定经验但仍希望不断精进的医生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也包含了一些最新的超声技术进展,例如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这让我了解到超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评分对于我们消化科的年轻医生来说,掌握超声技术是硬实力。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我开始大量接触超声检查的初期。当时的我,对于很多疾病的超声表现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理解,总是觉得“看到”和“看懂”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这本书,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诱地带领我一步步跨越这道鸿沟。它在介绍基础知识的时候,非常细致,从超声的物理原理到探头的选择,再到扫查的体位和扫查顺序,都一一讲到,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消化系统各种常见和少见疾病的超声表现描述得非常详尽,而且图文并茂,很多图片都是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能够直观地展现病灶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信号等关键信息。我常常会把书里的图片和自己做的超声图像对比,找出不足之处,然后改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知识,更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超声图像,如何去建立一个清晰的诊断思路。
评分我是一名影像科的医生,虽然不是专门的消化内镜或消化超声专家,但消化系疾病的超声检查是我们科室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超声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解剖知识,更要有对疾病病理生理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解读超声图像。这本书,正是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在介绍某个疾病的超声表现之前,会先简要回顾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超声可能看到的改变。这种“由内而外”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超声图像背后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中对一些复杂病例的分析尤其精彩,它会详细描述不同声像图特征可能提示的病理过程,并结合临床信息进行鉴别诊断,这种严谨的逻辑推理对于提升诊断水平非常有帮助。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文献,这也说明了其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对于我们科室的年轻医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进修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