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系统
定价:38.0元
作者:梁风梅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1253614
字数:5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确定信号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基于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将信号分解为两类基本信号,引出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方法。本书按照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并行的顺序,分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复频域分析方法及其MATLAB实现,后探讨了状态变量分析法。编写过程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关联性,力求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引入新概念与新方法,以利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
目录
作者介绍
梁风梅,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信号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文摘
序言
“信号与系统”是高等院校电子类、电气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由于信号与系统的理论方法在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机械、动力与力学等其他非电类专业也在不同深度上开设了这门课程。
本书着重讨论确定信号与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法与变换域法,其中变换域法又分为频域法与复频域法。各类分析方法均是基于信号分解的思路,利用系统的线性与时不变特性,从不同角度实现对连续时间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本书采用连续与离散并行、从时域到变换域、从信号分析到系统分析的叙述方式,内容分为5个部分:、2章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第3章介绍信号与LTI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4~7章介绍傅里叶变换,完整地建立连续与离散时间的频域分析方法;第8、9章分别介绍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在频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扩展为复频域分析方法;0章介绍状态变量分析方法。在讲授时,可以按照章节自然顺序将连续与离散作为一个整体介绍,也可以先连续(、2、3、4、5、8章)、后离散(第6、7、9章),后探讨状态变量分析(0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的抽象性特点,尽量避免枯燥的数学推导,突出概念的直观性与启发式理解,强调概念的物理内涵,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与方法,增强学习兴趣;针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各章节介绍中突出内容的关联性,注重结构的完整性,使得隐含在各个抽象知识点之后的知识体系完整清晰,以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此外,为了引导学生阅读信号类专业基础课程的一些经典外文书籍,在附录中列出一些有关信号与系统的专业英语词汇。
本书由梁风梅担任主编,郝润芳、谢珺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工作的有:续欣莹编写章,张文爱、陈燕、张灵、李艳萍、李瑞莲、郝润芳、谢珺分别编写第4~10章,梁风梅执笔其他章节,并负责全书的修改与定稿。
本书提供免费的电子课件和MATLAB源程序,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册后免费下载。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近年来出版的书籍和资料,在此对书籍和资料的作者、提供者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漏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月
我一直对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感到有些畏惧,尤其是在学习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知识时。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信号与系统》(梁风梅著)时,内心却涌现出一股莫名的期待。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给我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我猜想,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去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力求将深奥的理论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的逻辑脉络,看到生动的实例分析,以及有助于我理解抽象概念的具体图示。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我克服对复杂理论的心理障碍,让我能够真正地掌握信号与系统这门学科。
评分作为一名对物理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总觉得数学是描述这个世界最美妙的语言。信号与系统,对我而言,就像是理解物理现象背后规律的一把钥匙。梁风梅老师的这本书,仅仅是看到书名和作者,我就能联想到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对知识的深刻洞察。我期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平实而有力,不失专业性,但又能让一个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看到信号与系统如何被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通信到图像处理,从医疗设备到环境保护。这种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能够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揭开信号与系统世界的神秘面纱,让我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与优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但正是这种沉稳的风格,让我对它产生了莫名的好感。我之前接触过不少教材,有的封面设计得像是科幻小说,有的则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而《信号与系统》(梁风梅著)的封面,予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仿佛是潜心研究的学者,用最直接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翻开扉页,作者的署名清晰可见,9787121253614这个ISBN号也显得格外严谨。尽管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凭这封面和基本信息,我便能感受到一股严谨治学的态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封面一样,内容扎实,条理清晰,能够引导我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奥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好书,其外在的呈现方式也至关重要,它就像是知识的敲门砖,能够吸引读者,激发探索的欲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评分对于一本技术类书籍,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前沿性。虽然我还没有翻阅梁风梅老师的《信号与系统》,但从书名本身,我便能感受到其专业性和深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覆盖信号与系统领域的核心概念,并能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案例。在阅读过程中,我期望能够看到清晰的数学推导,准确的公式定义,以及能够帮助理解的图表和实例。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应该能够帮助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包含的知识点,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梁风梅老师的这本《信号与系统》,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尤其关注作者在引导读者思考方面的设计。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鼓励我去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同时,我也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渊源,让我了解信号与系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样的深度挖掘,能够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也更有意义。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仅能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更能培养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