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ADS2011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實例 |
| 作者 | 徐興福 |
| 定價 | 128.00元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1227998 |
| 齣版日期 | 2014-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主要介紹使用ADS2011進行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方法,書中包含大量工程實例,包括匹配電路﹑濾波器﹑噪聲放大器﹑功率放放大器﹑混頻器﹑鎖相環﹑功分器﹑耦閤器﹑射頻控製電路﹑RFIC集成放大器電路﹑TDR電路﹑通信係統,矩量法Momentum電磁場仿真,微帶天綫等仿真實例,涵蓋大部分無綫收發電路,係統性強,工程實用性強。 |
| 作者簡介 | |
| 徐興福,網名飛雪連天,興森快捷Agilent射頻聯閤實驗室主任,具有10多年的射頻微波設計經驗,主要從事射頻電路設計、仿真、PCB微帶電路闆級研究等工作,擁有多項發明,目前還擔任EDA365論壇版主。 |
| 目錄 | |
| 章ADS2011簡介 1.1ADS與其他電磁仿真軟件比較 1.2ADS2011簡介 1.2.1概述 1.2.2ADS2008的新功能 1.2.3ADS2009的新功能 1.2.4ADS2011的新功能 1.2.5ADS2011的新功能描述 第2章ADS2011界麵與基本工具 2.1ADS工作窗口 2.1.1主窗口 2.1.2原理圖窗口 2.1.3數據顯示窗口 2.1.4Layout版圖工作窗口 2.2ADS基本操作 2.2.1ADS原理圖參數設置 2.2.2ADS工程的相關操作 2.2.3下載和安裝DesignKit 2.2.4如何搜索ADS中的範例 2.2.5ADSTemplate的使用 2.2.6ADS2011Technology的設置 2.3ADS的主要仿真控製器 2.3.1直流(DC)仿真控製器 2.3.2交流(AC)仿真控製器 2.3.3S參數仿真控製器 2.3.4諧波平衡(HB)仿真控製器 2.3.5大信號S參數(LSSP)仿真控製器 2.3.6XDB仿真控製器 2.3.7包絡(Envelope)仿真控製器 2.3.8瞬態(Transient)仿真控製器 第3章匹配電路設計 3.1引言 3.2匹配的基本原理 3.3SmithChart Utility Tool說明 3.3.1打開SmithChart Utility 3.3.2SmithChart Utility界麵介紹 3.3.3菜單欄和工具欄 3.3.4SmithChart Utility作圖區 3.3.5SmithChart Utility頻率響應區 3.4用分立電容電感匹配實例 3.5微帶綫匹配理論基礎 3.5.1微帶綫參數的計算 3.5.2微帶單枝短截綫匹配電路 3.5.3微帶雙枝短截綫匹配電路 3.6LineCacl簡介 3.7微帶單枝短截綫匹配電路的仿真 3.8微帶雙枝短截綫匹配電路的仿真 第4章濾波器的設計 4.1濾波器的基本原理 4.1.1濾波器的主要參數指標 4.1.2濾波器的種類 4.2LC濾波器設計 4.2.1新建濾波器工程和設計原理圖 4.2.2設置仿真參數和執行仿真 4.3ADS中的濾波器設計嚮導工具 4.3.1濾波器設計指標 4.3.2濾波器電路的生成 4.3.3集總參數濾波器轉換為微帶濾波器 4.3.4Kuroda等效後仿真 4.4階躍阻抗低通濾波器的ADS仿真 4.4.1低通濾波器的設計指標 4.4.2低通原型濾波器設計 4.4.3濾波器原理圖設計 4.4.4仿真參數設置和原理圖仿真 4.4.5濾波器電路參數優化 4.4.6其他參數仿真 4.4.7微帶濾波器版圖生成與仿真 第5章低噪聲放大電路設計 5.1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理論基礎 5.1.1低噪聲放大器在通信係統中的作用 5.1.2低噪聲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5.1.3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方法 5.2ATF54143DataSheet研讀 5.3LNA實例 5.3.1下載並安裝晶體管的庫文件 5.3.2直流分析DCTracing 5.3.3偏置電路的設計 5.3.4穩定性分析 5.3.5噪聲係數圓和輸入匹配 5.3.6大增益的輸齣匹配 5.3.7匹配網絡的實現 5.3.8版圖的設計 5.3.9原理圖—版圖聯閤仿真(co-simulation) 第6章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6.1功率放大器基礎 6.1.1功率放大器的種類 6.1.2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6.1.3負載牽引設計方法 6.1.4PA設計的一般步驟 6.1.5PA設計參數 6.2直流掃描 6.2.1DesignKit的安裝 6.2.2插入掃描模闆 6.2.3放入飛思卡爾元器件模型 6.2.4掃描參數設置 6.2.5仿真並顯示數據 6.3穩定性分析 6.3.1原理圖的建立 6.3.2穩定性分析 6.4Load-Pull 6.4.1插入Load-Pull模闆 6.4.2確定Load-Pull的負載阻抗 6.5Source-Pull 6.5.1插入Source-Pull 6.5.2確定Source-Pull的源阻抗 6.6Smith圓圖匹配 6.6.1輸齣匹配電路的建立 6.6.2輸齣匹配理想傳輸綫轉化微帶綫 6.6.3輸齣匹配電路生成symbol模型 6.6.4輸入匹配電路的建立 6.6.5輸入匹配理想傳輸綫轉化微帶綫 6.6.6輸入匹配電路生成symbol模型 6.7偏置的設計 6.8原理圖S參數仿真 6.9原理圖HB仿真 6.10原理圖優化調諧 6.11版圖Layout 6.11.1版圖的生成 6.11.2版圖的布局 第7章混頻器設計 7.1混頻器技術基礎 7.1.1基本工作原理 7.1.2混頻器的性能參數 7.1.3鏡像抑製混頻器原理簡介 7.2混頻器實例與仿真 7.2.1案例參數及設計目標 7.2.2平衡混頻器設計 7.2.3本振功率對噪聲係數和轉換增益的影響 7.2.41dB功率壓縮點的仿真 第8章頻率閤成器設計 8.1鎖相環技術基礎 8.1.1基本工作原理 8.1.2鎖相環係統的性能參數 8.1.3環路濾波器的計算 8.2鎖相環實例與仿真 8.2.1ADF4111芯片介紹 8.2.2案例參數及設計目標 8.2.3應用ADS進行PLL設計 第9章功分器與定嚮耦閤器設計 9.1引言 9.2功分器技術基礎 9.2.1基本工作原理 9.2.2功分器的基本指標 9.3功分器的原理圖設計、仿真與優化 9.3.1等分威爾金森功分器的設計指標 9.3.2建立工程與設計原理圖 9.3.3基闆參數設置 9.3.4功分器原理圖仿真 9.3.5功分器電路參數的優化 9.4功分器的版圖生成與仿真 9.4.1功分器版圖的生成 9.4.2功分器版圖的仿真 9.5定嚮耦閤器技術基礎 9.5.1基本工作原理 9.5.2定嚮耦閤器的基本指標 9.6定嚮耦閤器的原理圖設計、仿真與優化 9.6.1Lange耦閤器的設計指標 9.6.2建立工程與設計原理圖 9.6.3微帶的參數設置 9.6.4Lange耦閤器的參數設置 9.6.5Lange耦閤器的原理圖仿真 9.6.6Lange耦閤器的參數優化 9.7功分器的版圖生成與仿真 9.7.1Lange耦閤器版圖的生成 9.7.2Lange耦閤器版圖仿真 0章射頻控製電路設計 10.1衰減器的設計 10.1.1衰減器基礎 10.1.2有源衰減器的設計及仿真 10.2移相器的設計 10.2.1移相器基礎 10.2.2移相器的ADS仿真 1章RFIC電路設計 11.1RFIC介紹 11.2共源共柵結構放大器理論分析 11.3共源共柵放大器IC設計ADS實例 11.3.1共源共柵放大器IC設計目標一 11.3.2共源共柵放大器IC設計目標二 11.3.3共源共柵放大器IC設計目標三 11.3.4共源共柵放大器ads模塊生成 2章TDR瞬態電路仿真 12.1時域反射儀原理及測試方法 12.1.1TDR原理說明及係統構成 12.1.2TDR應用於傳輸綫阻抗的測量原理 12.2TDR電路的瞬態仿真實例 12.2.1利用ADS仿真信號延遲 12.2.2通過TDR仿真觀察傳輸綫特性 12.2.3結閤LineCalc對傳輸綫進行匹配分析 12.3TDR仿真中利用Momentum建模的實例 12.3.1TDR一般瞬態仿真過程 12.3.2利用Momentum的TDR仿真過程 3章通信係統鏈路仿真 13.1通信係統指標解析 13.1.1噪聲 13.1.2靈敏度 13.1.3綫性度 13.1.4動態範圍 13.2係統鏈路設計 13.2.1傳播模型 13.2.2鏈路計算實例 13.3ADS常用鏈路預算工具介紹 13.3.1BUDGET控製器 13.3.2混頻器及本振 13.3.3AGC環路預算工具 13.4一個簡單係統的鏈路預算 13.4.1輸入端 13.4.2級濾波器 13.4.3級放大器 13.4.4本振及混頻 13.4.5第二級濾波器 13.4.6第二級放大器 13.4.7BUDGET控製器設置 13.4.8整體電路圖 13.4.9仿真結果及分析 13.5AGC自動增益控製 13.5.1無導頻模式下的功率控製 13.5.2有導頻模式下的功率控製 13.6鏈路參數掃描 13.6.1功率掃描 13.6.2頻率掃描 13.7鏈路預算結果導入Excel 13.7.1控製器設置 13.7.2Excel操作 4章Momentum電磁仿真 14.1Layout界麵簡介 14.2Momentum主要功能和應用 14.2.1矩量法介紹 14.2.2Momentum的特點 14.2.3Momentum的功能 14.2.4Momentum仿真流程 5章微帶天綫仿真實例 15.1天綫基礎 15.2微帶貼片天綫仿真實例 15.3無綫通信中的雙頻天綫設計實例 附錄各大半導體及芯片廠商ADS仿真元件庫下載地址 |
| 編輯推薦 | |
| '早期齣版的《ADS2008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實例》一書,發行近20000冊,深得廣大射頻工程師及高校師生的喜愛。當然,也存在不少問題。整體上看,還是不失為一本射頻工程師的“武功秘籍”。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花瞭相當大的篇幅研究瞭這本書的緒論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瞭射頻電路的基礎知識,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導覽”。作者非常擅長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抽象的電磁理論和實際的工程應用巧妙地聯係起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沒有直接跳入復雜的公式堆砌,而是先構建瞭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讓讀者清楚地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這些特定的電路拓撲”以及“它們在整個係統鏈條中扮演著什麼角色”。這種對背景知識的鋪墊和對設計思想的闡述,遠比那種隻羅列公式和參數的書籍要高明得多。它讓你在動手仿真之前,就已經在腦海中構建瞭一個清晰的、可預期的設計流程。這種對“設計哲學”的探討,是區分一本普通教材和一本優秀工程師參考書的關鍵所在,這本書無疑屬於後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用心,封麵色彩搭配既有科技感又不失穩重,特彆是那燙金的標題和書脊上的信息,在書架上非常有辨識度。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細膩,印刷的清晰度也相當高,即使是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仿真波形,細節也絲毫沒有模糊不清的感覺。要知道,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圖文的清晰度直接關係到學習效率,這點上,這本書做得非常到位。而且,書本的開本適中,便於攜帶和翻閱,無論是放在電腦旁對照學習,還是帶著去實驗室鑽研,都很閤適。裝訂方麵也挺紮實,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是下足瞭功夫的,完全不像有些技術書,翻幾次就散頁瞭。從拿到書的第一印象來說,它給人的感覺就是專業、嚴謹,而且是一本可以長期使用的參考資料,光是外在的體麵,就足以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期待。這種對物理載體的重視,在如今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更顯齣一種匠人精神。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剋製、精準的學術錶達,但同時又保持著一種奇妙的引導性,讓你感覺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耳邊指導。特彆是對於那些數學推導過程,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得體,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關鍵的數學步驟,但也不會為瞭展示自己的數學功底而加入冗餘的中間環節,所有推導都直指核心,服務於最終的工程目標。另外,書中對不同仿真工具(如Spectre/ADS)的特定命令或腳本邏輯的提及,也體現瞭作者對現代射頻設計流程的深刻理解。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不僅教授“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用行業標準工具高效地完成”。這種對工具鏈的整閤講解,對於想快速融入實際射頻設計崗位的讀者來說,價值不可估量。
評分我對書中關於係統級鏈路預算分析的那一章印象尤為深刻。很多射頻教材往往將係統分析和具體電路設計割裂開來,使得讀者難以建立整體觀。但這本書巧妙地將鏈路分析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綫之一。它不僅講解瞭如何計算鏈路的整體性能,更重要的是,它會不斷地迴溯,告訴我們“你現在設計的這個混頻器,它的三階截點(IP3)特性將如何影響整個係統的動態範圍”。這種自上而下的設計約束傳遞機製,是專業射頻工程師必備的思維模式。它教會讀者如何將係統級的“宏目標”分解為具體電路塊的“微指標”,而不是陷入局部電路優化的泥潭而忘記瞭最終的産品要求。這種結構化的思維訓練,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評分在學習具體的有源器件設計章節時,我深刻體會到瞭作者在實例選擇上的獨到眼光。他選擇的案例並非那種教科書上常見的、過於理想化的模型,而是貼近工業界真實遇到的挑戰和約束條件的。比如,在討論低噪聲放大器(LNA)的設計時,書中詳細分析瞭如何平衡噪聲係數、增益和輸入匹配這三個相互製約的性能指標。他不僅給齣瞭如何計算的步驟,還配以大量的仿真結果截圖和參數調整的敏感性分析。這種“實戰派”的講解方式,極大地縮短瞭理論到實踐的距離。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步驟,在自己的仿真軟件環境中復現其中的一個VCO(壓控振蕩器)設計,發現書中對寄生參數和非理想效應的處理,恰恰是初學者在實際操作中經常碰壁的地方,這本書可以說是提前為我們排好瞭雷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