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
定價:59.00元
作者:芮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212926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地學空間信息的建模與可視化有助於幫助用戶直觀地瞭解地學信息空間分布,是進行空間信息輔助決策的重要手段。本書係統闡述瞭地學領域大規模地形、水麵及河流、真三維層狀地質體和規則體三維場、地球物理勘探數據、天氣雷達數據以及地理多維屬性信息建模和可視化的理論和方法。本書作者在地學空間信息可視化領域從事過十多年研究工作,本書內容是作者近些年來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科技重大專項、國傢深部探測專項、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等多個國傢及企業項目的研究成果,抓住瞭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的難點和要點,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實用性。本書適用於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氣象學、地理信息係統及其他與地學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地學領域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芮,1975年生,博士(後),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地理信息係統理論與應用方麵的研究,研究方嚮包括空間信息可視化、基於GIS的應急決策方法、路徑優化與資源分配問題等。現為《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雜誌編委,中國係統仿真協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理信息係統》校級課程主講教師,外各種GIS相關主流雜誌的審稿專傢。近幾年,先後主持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維空間信息可視化方法研究”、國傢科技重大專項油氣專項專題“煤層氣地麵集輸地理信息係統研究”和水專項專題“三峽庫區流域水汙染防治三維可視化平颱係統研製”、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專題“餐廚垃圾智能收運與調度方法研究”、國傢深部探測專項專題“深部探測數據網絡三維可視化係統”和北京市重大專項課題“房山張坊地區岩溶發育機理研究”等14項國傢縱嚮項目和5項橫嚮科研項目;參與瞭國傢973項目專題“GIS支持的人類活動條件下區域地下水係統響應”和中國科學院重大戰略性先導專項課題“煤田自燃中的碳排放”等8項。2008年獲得國傢測繪科技進步二等奬(排名第6)。已發錶論文80餘篇(其中被國際論文三大檢索機構檢收錄的論文達30餘篇),編寫GIS開發相關教材1部。獲得軟件著作權12項和國傢發明2項(排名第二)。
於雪濤,1984年生,博士,石傢莊鐵道大學講師。主要是從事地理信息係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研究方嚮包括GIS在氣象學中的應用、交通地理信息係統等。近兩年主持瞭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1項。目前已發錶論文10餘篇(其中被SCI或EI檢索論文4篇),參與編寫GIS開發相關教材1部。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在城市規劃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大量的地理空間數據,例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網絡等,並需要將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可視化,以便更好地輔助決策。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講解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技術的書籍,以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質量。這本書《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作者是芮小平,由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ISBN 是 9787121292620,這個信息吸引瞭我。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建立多層次、多尺度的空間信息模型,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閤適的可視化方法。例如,在城市規劃中,如何將人口密度數據與地塊信息結閤,生成熱力圖;如何將交通流量數據與道路網絡結閤,展示交通擁堵情況;如何將地質勘察數據與地形模型結閤,評估區域的開發適宜性。我更關注的是書中能否介紹一些能夠提升可視化效果和交互性的技術,比如如何創建動態可視化圖錶,如何利用 Web GIS 技術實現在綫數據展示和交互,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空間洞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工具,幫助我將復雜的數據轉化為清晰、有說服力的信息,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城市規劃和管理工作。
評分作為一名對地理學懷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充滿好奇,希望能更深入地瞭解它的構造、演變和蘊含的奧秘。這本書《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作者芮小平,電子工業齣版社,ISBN 9787121292620,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的意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打開地學世界的鑰匙,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期待書中能有精美的插圖和圖錶,能夠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內部結構,例如地殼、地幔、地核的層次;能夠生動地描繪闆塊運動如何形成山脈和地震;能夠直觀地展現岩石圈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地質構造、地貌特徵、水文循環、氣候變化等復雜的地理現象,並且能通過可視化技術,讓我們看到這些現象是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上發生的。我不奢求這本書能有多麼高深的學術理論,我更希望它能激發我對地理學的熱愛,讓我能夠通過視覺化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地球傢園。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精美,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拿在手裏就有一種紮實的感覺。作為一名地學愛好者,我一直對如何將復雜的地理數據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很感興趣。這本書的標題“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正是我所期待的。翻開目錄,我看到瞭“空間數據模型”、“地理信息係統原理”、“三維可視化技術”等章節,這些都是我非常關注的內容。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如何將遙感影像、地形數據、地質構造圖等多種數據源進行整閤,並轉化為可視化的三維模型的技術講解。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的地理知識都是二維的平麵圖,缺乏立體感,而三維可視化能夠極大地增強我們對地理現象的理解,例如山脈的形成、水係的流淌、地層的分布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精美的三維模型得到生動的展示。我希望書中不僅能介紹理論,更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案例和技巧,讓我能夠學以緻用,嘗試製作自己的地理模型。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涉及到一些前沿的可視化技術,比如AR/VR在地理信息展示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進行空間分析和可視化,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嚮。這本書的作者是芮小平,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ISBN號是9787121292620,這些信息都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和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
評分最近在學習一些關於地球科學的課程,感覺理論知識雖然紮實,但缺少瞭一些將這些知識“活起來”的方法。這本書《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作者芮小平,由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ISBN 9787121292620,這個信息引起瞭我的注意,因為“建模與可視化”恰恰是我目前最想彌補的短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將抽象的地理模型轉化為具象可視化呈現的係統性方法。例如,當我學習到關於地層結構時,我希望書中能展示如何根據鑽孔數據、地震勘探數據等,建立起多層麵的地層模型,並將其以三維的形式展示齣來,讓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層的分布和厚度。當我學習到地錶形態時,我希望書中能講解如何利用 DEM 數據生成逼真的地形模型,並利用不同的渲染技術(如暈渲、紋理映射)來突齣地錶的起伏和特徵。我更關注的是書中能否介紹一些高級的可視化技術,比如如何模擬地質過程的動態演變,如何利用可視化手段來展示空間數據的空間自相關性或時空變異性。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技術框架,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數據相結閤,創造齣具有科學意義和藝術美感的可視化作品。
評分我是一名 GIS 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上接觸瞭不少關於空間信息處理和可視化的內容,但總覺得教材上的講解有些理論化,缺乏實踐指導。偶然間看到這本書《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尤其是作者芮小平的名字,我便對其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電子工業齣版社嚮來以齣版高質量的科技圖書著稱,這本書的 ISBN 號是 9787121292620,這讓我更加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空間信息建模的各種方法,包括不同類型的數據結構、數據集成、模型構建的流程等。特彆是在可視化方麵,我非常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各種可視化技術,例如等值綫圖、地形暈渲圖、三維地形模型、三維地理場景構建等等,並能結閤實際案例,展示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有效地傳達地理信息。我更看重的是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實用的軟件操作技巧,比如如何使用 ArcGIS、QGIS 等主流 GIS 軟件進行空間數據處理和可視化,如何利用 Python 腳本自動化建模和可視化過程,甚至是如何接觸一些更專業的 3D 建模軟件,如 CityEngine 等。我認為,紮實的理論基礎加上豐富的實踐經驗,纔能真正掌握地學空間信息建模與可視化的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