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跃升与质变——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专论
定价:75.00元
作者:程志明 等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31157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程志明、任金州主编的《跃升与质变——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专论》由中央电视台的体育公用信号团队创作,是他们多年来实践和思考的结晶。它不是一种理论教科书,也不是纯粹的实践指南,而是通过创作者的亲身经历,把理论的东西和实际的操作结合起来,生动、系统地展示了如何制作体育电视公用信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有揭秘性。
内容提要
目录
节目部分 全面论述 浅谈奥运会电视国际公用信号制作理念和标准 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车间”——体育赛事广播电视综合制作区功能解析 由“一变六”引发的思考——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杂谈 奥运理念指导下的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特点 按奥运标准建设体育赛事信号制作队伍 多哈亚运会向雅典奥运会看齐——电视国际公用信号制作标准浅析 珍贵的文化遗产——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杂谈 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的故事化创作与保障因素 奥运赛事电视转播节奏与观众收视心理节奏的契合 国际信号制作中客观记录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试论体育比赛电视信号制作导演职责 北京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策略分析 体育电视信号制作中的奥运理念及影响 亲历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的“奥林匹克” 在奥运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讲故事 关于地方电视机构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的一点思考 试论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的奥运模式与传统模式 当缪斯吹响开场哨——关于体育电视信号制作的美学探讨 体育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空间呈现手段未来发展趋势刍议 从雅典到北京,再到伦敦——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团队配合意识的基础 谈电视信号制作中的团队合作 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的艺术表现——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乒乓球赛事制作中的实践与经验 单项导演 体育电视转播镜头切换所遵循的新闻价值原则 残奥会轮椅篮球信号制作之专业化思考 精神寓于运动 运动改变人生——北京残奥会轮椅橄榄球信号制作心得 真情付出 演绎精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信号制作有感 对排球电视信号制作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与世界分享——浅谈专业化、国际化的排球电视信号制作 北京奥运会排球国际公用信号制作之我见——再度理解国际标准 细节铸就奥运辉煌 奥运会电视节目制作 从传播效果看2008年奥运会中美男篮赛电视信号叙事手法 浅析北京残奥会游泳比赛公用信号的制作 浅谈武术类赛事的电视公用信号制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浅论 体育比赛电视信号制作的故事化叙述 慢动作导演 论慢动作导演的切换 慢镜艺术初探 浅谈如何制作网球赛事电视信号的慢动作 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化之慢动作系统研究与应用初探 助理导演 浅析助理导演在非大型体育赛事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浅析奥运会中助理导演的角色拓展 字幕导演 浅谈北京奥运会排球项目国际公用信号制作中字幕的制作 论体育比赛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的字幕 现场导演 体育比赛中场地导演的职责和功能 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看场地导演职能的多角色定位 摄像 奥运国际公用信号制作中的摄像师主动性创作 电视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的运动摄像 永恒的瞬间——浅谈超高速摄像机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作用 浅谈高科技摄像机在体育比赛信号制作中的应用 浅谈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摄像师的心理素质 浅析摄像师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越位” 移动摄影技术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应用 论摄像师在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中的创作主体地位 试论高清摄像机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应用 浅谈摄像稳定器斯坦尼康 微型摄影机系统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应用 电子新闻采集(ENG)公用集锦拍摄 ENG公用集锦的制作在北京残奥会中的应用 从残奥会实践初识体育赛事ENG公用集锦拍摄 ENG公用集锦拍摄面面观 ENG公用集锦拍摄初探 其他 浓缩的奥秘——从2007年女足世界杯谈大型国际赛事的集锦制作 体育比赛赛区协调员工作的一致性探讨技术部分 全面论述 圆梦中的收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方面的技术准备与工作实践 更高、更快、更强——残奥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简介 十年——见证成长——从技术人员在制作团队中的作用看体育赛事信号制作的变化与发展 大型电视节目制作形态及系统需求分析 光荣的任务 难忘的经历——记北京奥运会棒球赛事电视信号制作 切像师 改变与收获——从事技术切换工作的心得与体会 体育比赛国际信号制作团队中的技术切换 浅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公用信号制作——篮球项目技术切换之体会 浅析体育赛事电视信号制作的视频切换 音频 八年声音磨砺见证奥运历程 北京奥运会篮球声音制作综述 奥运会羽毛球电视公用信号音频制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声音制作——排球声音制作 新系统大制作——中央电视台大型高清转播车音频系统在北京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中的应用 转播系统 工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电视信号制作的前沿——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电视信号制作区简介 公用信号制作的又一实践——记2007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中国女足世界杯公用信号制作的转播系统设计 欧洲高清转播车设计理念及技术特点 慢动作操作 慢动作制作在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中的作用和实践——浅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转播中慢动作制作的工作体验 奥运会信号制作中慢动作制作的体会 字幕操作 大型体育赛事电视字幕制作之我见 浅谈奥运公用信号制作中的字幕操作 特种设备 技术创新一小步信号制作一大步——鱼竿摄像机的制作与实践 摄像机操作系统在体育赛事信号制作中的创新 其他 论技术协调员在大型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和传输中的角色与作用 总控系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公用信号制作与传输 浅谈直升机航拍微波中继系统在大型活动电视转播中的作用 无线通话系统在电视转播制作中的应用
作者介绍
程志明,高级记者,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综合部主任,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从1979年起参与报道了各种国际、重要体育赛事超过300余次。作为实践的和理论的开拓者,率中央电视台团队参与了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及多个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工作,进入该领域世界行列,赢得国际同行高度赞赏。撰写论文数万字,建立了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基本理论体系。主编了《英汉/汉英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词汇手册》等著作。任金州,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现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与央视体育中心合作主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体育转播标准研究》,主编联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研究(2005年)、《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标准指南》(2006年)、《英汉/汉英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词汇手册》(2008年)。带队组织传媒大学师生参与北京奥运会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赛事公用信号制作。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跃升与质变”这几个充满力量的词汇。在我看来,这代表着一种从平凡到卓越的蜕变,一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升华。而“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专论”则明确了本书的研究领域和核心内容。我猜测,作者一定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公用信号制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制作流程,提升体育赛事的传播效果和观赏价值。这可能包括了对不同赛事类型、不同转播需求的分析,以及如何针对性地设计制作方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具体的制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运用多角度的摄像机位来捕捉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如何通过恰当的剪辑和配乐来烘托比赛的紧张氛围,以及如何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如VR、AR等)来创新观众的观看体验。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将是一部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著作,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幕后故事”,并从中看到“质变”的力量。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脑海里立即浮现出的是那些体育赛事中,电视转播的每一个细节是如何被精心打磨,最终呈现给亿万观众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画面捕捉,更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种对体育精神和赛事魅力的提炼与放大。“公用信号制作”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就像是体育转播界的一套“通用语言”,它规范着流程,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真正的“跃升与质变”一定是在这套语言之上,通过创意和技术的融合,才能赋予赛事生命力,让观众“身临其境”。我设想书中会深入探讨各种摄像机位的选择与调度,如何利用慢动作、特写、远景等不同镜头语言来展现运动员的技术、力量和情感。还会讲述声音设计的重要性,那些呐喊声、器械碰撞声,甚至观众的欢呼声,是如何被巧妙地捕捉和放大,成为情绪的催化剂。此外,对于如何捕捉赛事的“故事性”——那些关于坚持、拼搏、失败与荣耀的瞬间——作者想必也一定有独到的见解。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揭示电视转播的“魔法”,让我们明白,每一次精彩的呈现,都是对“质变”的不懈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体育转播中,通过技术和创意的结合,将一场原本平淡的比赛瞬间点燃,让观众感受到澎湃激情与视觉冲击的时刻。我想象着作者一定深入剖析了电视转播的幕后运作,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镜头,背后是无数技术人员、导演、摄像师的心血结晶。尤其“公用信号制作”这个词,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意味着一种共享的、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但又不失创新与个性。我猜测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在这种既有框架下,依然能捕捉到赛事的灵魂,如何用镜头语言去叙述故事,如何通过声音与画面同步烘托气氛,甚至如何预判关键时刻并提前布下“天罗地网”,只为不错过那决定胜负、震撼人心的瞬间。“跃升与质变”这两个词,更是将这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通过制作的“跃升”达到内容本身的“质变”,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体育赛事的观赏度和影响力。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那些让每一次观看体育比赛都成为一次难忘体验的秘诀。
评分初次见到这本书名,我的好奇心便被深深勾起。体育赛事,尤其是那些重大的国际赛事,其电视转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感受。“跃升与质变”四个字,在我看来,正是对这种追求极致的艺术和技术的高度概括。我猜测作者一定在这本书中,深入剖析了“公用信号制作”这一行业内的核心环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号汇集,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协调、技术保障、内容创意等诸多方面。书中或许会详细阐述,在保证信号稳定、数据准确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技术手段,让原本的赛事转播“跃升”到更高的艺术层面,最终实现“质变”,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我想象着,作者可能会分享许多真实的案例,讲述团队如何在关键时刻,凭借默契的配合和精湛的技艺,化解危机,捕捉到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瞬间。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精彩赛事画面背后的“秘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跃升与质变——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制作专论”让我立刻产生了一种专业而权威的感觉。我猜想作者必定是体育赛事电视转播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对“公用信号制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个“公用信号”一定不仅仅是信号的传输,它包含了从前期策划、现场执行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我想象书中会详细介绍制作团队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最大化地捕捉赛事的精彩瞬间,如何平衡技术操作与艺术表现。比如,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比赛现场,快速有效地切换镜头,让观众始终看到最关键的画面;如何通过声音的后期处理,增强比赛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甚至是如何利用数据和技术,提前预测并捕捉可能出现的“名场面”。“跃升与质变”的理念,让我感觉到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介绍制作流程,更会探讨如何通过制作的“跃升”,实现体育赛事内容本身的“质变”,让观众的观看体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被动观看升级到深度参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