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路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定價:58.00元
作者:江緝光,劉秀成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302142621
字數:
頁碼:600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路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內容符閤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與信息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04年頒布的“電路理論基礎”和“電路分析基礎”的教學基本要求。
全書共分20章,包括電路元件和電路定律、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綫性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電路定理、含運算放大器的電路、電路的頻率特性、三相電路、周期性激勵下電路的穩態響應、傅裏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二端口(網絡)、網絡圖論基礎、狀態變量法、非綫性電路簡介和分布參數電路。另有磁路和含鐵芯的綫圈、復數復習、PSpice電路仿真簡介和電路原理中英文專業詞匯對照錶四個附錄。《電路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末附有大部分習題和參考答案。
《電路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電子與電氣信息類專業電路課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目錄
章 電路元件和電路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2 電流、電壓、電動勢及其參考方嚮
1.3 電路元件的功率
1.4 電阻元件
1.5 電源元件
1.6 基爾霍夫定律
1.7 受控電源
習題
第2章 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2.1 串聯電阻電路
2.2 並聯電阻電路
2.3 星形聯接與三角形聯接的電阻的等效變換(Y-△變換)
2.4 理想電源的串聯和並聯
2.5 電壓電源與電流電源的等效轉換
2.6 兩個電阻電路的例子
習題
第3章 綫性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支路電流法
3.2 迴路電流法
3.3 節點電壓法
習題
第4章 電路的若乾定理
4.1 疊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
4.5 互易定理
4.6 對偶電路與對偶原理
習題
第5章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
5.1 運算放大器和它的靜態特性
5.2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分析
習題
第6章 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6.1 電容元件
6.2 電容的串聯與並聯電路
6.3 電感元件
6.4 電感的串聯與並聯電路
習題
第7章 一階電路
7.1 動態電路概述
7.2 電路中起始條件的確定
7.3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7.4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7.5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7.6 求解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7.7 脈衝序列作用下的RC電路
習題
第8章 二階電路
8.1 綫性二階電路的微分方程及其標準形式
……
第9章 階躍響應、衝激響應和捲積積分的應用
0章 正弦電流電路的穩態分析
1章 含有互感元件的電路
2章 電路的頻率響應
3章 三相電路
4章 周期性激勵下電路的穩態響應
5章 傅裏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
6章 二端口(網絡)
7章 網絡圖論基礎
8章 狀態變量法
9章 非綫性電路簡介
第20章 分布參數電路
附錄A 磁路和含鐵芯的綫圈
附錄B 復數復習
附錄C PSpice電路仿真簡介
附錄D 電路原理中英文專業詞匯對照錶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電路元件和電路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2 電流、電壓、電動勢及其參考方嚮
1.3 電路元件的功率
1.4 電阻元件
1.5 電源元件
1.6 基爾霍夫定律
1.7 受控電源
習題
第2章 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2.1 串聯電阻電路
2.2 並聯電阻電路
2.3 星形聯接與三角形聯接的電阻的等效變換(Y-△變換)
2.4 理想電源的串聯和並聯
2.5 電壓電源與電流電源的等效轉換
2.6 兩個電阻電路的例子
習題
第3章 綫性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支路電流法
3.2 迴路電流法
3.3 節點電壓法
習題
第4章 電路的若乾定理
4.1 疊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
4.5 互易定理
4.6 對偶電路與對偶原理
習題
第5章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
5.1 運算放大器和它的靜態特性
5.2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分析
習題
第6章 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6.1 電容元件
6.2 電容的串聯與並聯電路
6.3 電感元件
6.4 電感的串聯與並聯電路
習題
第7章 一階電路
7.1 動態電路概述
7.2 電路中起始條件的確定
7.3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7.4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7.5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7.6 求解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7.7 脈衝序列作用下的RC電路
習題
第8章 二階電路
8.1 綫性二階電路的微分方程及其標準形式
……
第9章 階躍響應、衝激響應和捲積積分的應用
0章 正弦電流電路的穩態分析
1章 含有互感元件的電路
2章 電路的頻率響應
3章 三相電路
4章 周期性激勵下電路的穩態響應
5章 傅裏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
6章 二端口(網絡)
7章 網絡圖論基礎
8章 狀態變量法
9章 非綫性電路簡介
第20章 分布參數電路
附錄A 磁路和含鐵芯的綫圈
附錄B 復數復習
附錄C PSpice電路仿真簡介
附錄D 電路原理中英文專業詞匯對照錶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很紮實、很學術的感覺,那種傳統的教材排版,雖然看起來可能不如現在很多花裏鬍哨的教材那麼吸引眼球,但恰恰透露著一股“乾貨滿滿”的氣息。我記得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分量就讓人對其中的內容充滿敬畏。我之前在自學其他幾本電路書的時候,總覺得概念的銜接上有點跳躍,很多地方需要自己去反復琢磨纔能明白其中的邏輯鏈條。然而,這本教材在引入基本概念,比如基爾霍夫定律、節點分析法這些基礎時,講解得極其細緻,它不是簡單地給齣公式,而是會花大量的篇幅去解釋這些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和推導過程。特彆是對等效電路和戴維南定理的闡述,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初學者在哪裏容易卡殼,總能在關鍵節點提供一些非常精妙的類比或者圖示來幫助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在例題選擇上的獨到眼光,那些例題並非都是那種一眼就能看齣解法的“送分題”,而是巧妙地將前麵章節所學的知識點融閤在一起,真正考驗你對整個電路係統思維的構建能力。對於一個正準備啃下電路這門硬骨頭的工科生來說,這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編排方式,無疑是最好的引路燈。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初看起來可能略顯古闆,甚至有些乾燥,但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一種嚴謹且不動聲色的大傢風範。它很少使用那些花哨的、試圖調動讀者情緒的語言,一切都以邏輯和事實為準繩。閱讀它,更像是在和一位經驗極其豐富、但又不苟言笑的教授進行一對一的學術探討。這種風格的好處在於,它極大地減少瞭信息乾擾,讓學習者能夠完全專注於電路本身的內在規律。例如,在介紹交流穩態分析時,對於相量法的引入,它沒有急於展示復雜的復數運算,而是先用簡潔的語言解釋瞭為什麼要引入相量這個“數學工具”,它解決瞭什麼問題,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這種對“為什麼”的深度挖掘,比單純告訴你“怎麼做”要重要得多。我個人的閱讀體驗是,這本書迫使我放慢速度,去思考每一個數學推導背後的物理實在,而不是機械地套用公式。這種強迫式的慢讀,反而極大地鞏固瞭我的基礎知識體係,使得我對後續更深層次的知識點接受起來也更加順暢。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習題部分是它的精髓所在,簡直就是一本“電路難題實戰手冊”。市麵上很多教材的習題,要麼就是概念的簡單重復,要麼就是直接照搬例題換個數字,學完等於沒學。但這本教材的後記習題設計得非常有層次感,從最基礎的計算題開始,確保你對基本運算滾瓜爛熟,然後迅速過渡到需要綜閤運用多種分析方法的復雜網絡問題。我記得有幾道關於暫態分析的習題,涉及到RLC串並聯迴路在階躍激勵下的響應,光是列方程和進行微分運算就足夠讓人燒腦筋瞭。但當我最終解齣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其他教材都無法給予的。更棒的是,書中對於一些經典電路拓撲的分析,比如運算放大器的應用章節,它的講解不僅停留在理想狀態,還非常負責任地提到瞭實際電路中的一些限製和非理想因素的影響,這對於想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程中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太寶貴瞭。它讓你在學習之初就明白,理論和實踐之間永遠存在著一道需要我們去彌閤的鴻溝,而這本書,提供瞭填補這道鴻溝的工具箱。
評分與我之前接觸過的幾本偏重於應用導嚮的電路書籍相比,這本教材明顯在理論深度上做齣瞭巨大的投入。它並沒有迴避那些數學上看起來比較“晦澀”的部分,反而選擇直麵它們,並試圖用最清晰的邏輯鏈條將它們串聯起來。我特彆贊賞它在處理網絡拓撲結構,尤其是圖論方法應用於電路分析的部分。很多教材會把這塊內容一帶而過,或者直接跳到拉普拉斯變換,但這本教材非常係統地介紹瞭如何構建電路的關聯矩陣和鄰接矩陣,並展示瞭如何通過矩陣運算來求解節點電壓和迴路電流。雖然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可能不是每年都會考到核心內容,但它極大地拓寬瞭我們對電路結構進行係統性描述的能力。掌握瞭這種方法,未來在處理更復雜的、需要藉助計算機輔助分析的係統時,會有一種天然的優勢感。它培養的不僅僅是“解題匠”,更是具備從宏觀結構層麵理解電路的“架構師”思維。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和印刷清晰度是無可挑剔的,這一點對於一本需要反復翻閱和對照的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我記得有一次深夜學習,對著書本上的波形圖和示意圖看瞭很久,清晰的綫條和準確的標注極大地減輕瞭視覺疲勞。此外,這本書在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非常自然,幾乎沒有生硬的轉摺。比如說,在學完直流電路的穩態分析之後,引入電容和電感元件時,作者非常巧妙地將其視為對原有直流分析方法的“擴展”和“泛化”,而不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體係。它用“積分和微分的關係”來自然地過渡到時域響應的分析,這種連貫性,使得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斷層”現象大大減少。對於那些渴望建立一個完整、無縫銜接的電路知識體係的讀者而言,這種細緻入微的結構安排,比任何花哨的教學輔助手段都來得實在和珍貴。它確保瞭你在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