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反映着其智力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强的人干事情总是游刃有余,而思维能力弱的人做事情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综观那些哈佛大学毕业的学子,虽然其卓越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思维能力超强。
本书精选了哈佛大学专门设计的400个思维游戏,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开发大脑潜能、全面提高思维反应能力,引导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潘鸿生,资深图书策划人、心灵成长导师,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近年来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我提升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其作品以故事见长,说理精辟,实用性强,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亲近的桥梁,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和支持。曾策划、撰写过《好家风成就好孩子》、《做人如水的哲学》、《听南怀瑾大师讲庄子》等图书。
第一章 数字魔方——数字运算思维游戏
1.神奇的年份
在20世纪中有这样一年,这一年的年份数倒过来写在纸上仍是该年年份数。这一年是哪一年?
2.计算问号处的数字
1,2,5,13,34,(?)
计算问号处的数字是什么?
A.47
B.68
C.77
D.89
3.计算结果
现在请你用5、5、5、1四个数计算24,你知道该如何运算吗?
4.求出最大的整数
如果+、-、×、÷,分别只能使用一次,那么,这几个数字中间分别应添什么符号,才能使下面这个算式得出最大的整数答案(可以使用一次小括号)?
4 2 5 4 9 =
5.奇妙算式
你能在下面的数字“5”中加上加、减、乘、除和括号,让等式成立吗?
5555=1
5555=2
5555=3
5555=4
5555=5
5555=6
6.数字游戏
如果在下面这个算式的空格中填入同一个数字(1位数),是数字几呢?
9□×□=6□9
7.看数字找规律
请观察下面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出问号处的数字。
速度快的几秒钟就可以解答出来了。
1 10 3 9 5 8 7 7 9 6 ? ?
8.上下左右
上左×下右=左下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右。算式中上、下、左、右各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字,你能猜出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吗?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总觉得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可以这么具体、这么有趣!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在耳边细语,一点点地引导你如何观察和激发孩子的潜能。我特别欣赏它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模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日常互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认知科学中的复杂原理。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提问的艺术”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比如在饭桌上,我会问孩子:“你觉得为什么今天这块肉的味道和昨天不一样?”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食材的差别。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开始展现出更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巧妙,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即便是对教育理论一窍不通的父母,也能轻松上手。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做什么”的指南,更是“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刻理解,让我对“育儿”这件事有了全新的、更具系统性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去精英化”的内核,它没有把高智商培养这件事情包装得高不可攀,充满了昂贵的教具或者极其复杂的理论门槛。相反,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童真世界的尊重。它教我们如何把厨房变成化学实验室,把散步变成地理考察,把睡前故事变成哲学辩论。这种将教育融入生活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学习必须坐在书桌前”的刻板印象。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智商不是一个固定数值,而是一套灵活的工具箱,孩子拥有越多的工具,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就越强。”这句话极大地鼓励了我,让我不再只关注分数和排名,而是更专注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心态。它提供的方法,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心力”和“眼力”,这比单纯记住知识点要重要得多,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市面上这类“育儿方法”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老生常谈,换汤不换药。但这一本,真的做出了差异化。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孩子塑造成一个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强调释放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内在驱动力。书中对于如何设置“思维的跳板”的描述尤其精彩,那些小小的游戏或活动,目的性极强,但呈现方式却完全是玩乐性质。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空间想象力的练习,仅仅是用几根火柴棒和橡皮泥,就能让孩子专注地思考三维结构问题,那种投入感是我在其他任何“益智玩具”上都没有见过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箱”,里面装的不是成品,而是制作工具,教你如何自己去打造适合自己孩子的思维训练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扎实,但表达又极其生活化,避免了学术性阅读的枯燥感,让我感觉每读一页都在收获实实在在的、可以立刻应用到生活中的智慧。
评分从内容编排上看,这本书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匠心。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活动,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维发展模型,让你清楚地知道,在孩子不同年龄段,应该重点发展哪一类思维,比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等,并为每一类思维都配置了对应的“游戏套餐”。这种系统性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规划和结构化学习的家长。我不再是零敲碎打地在网上找一些碎片化的“小窍门”,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成长路线图。而且,它非常注重实践操作性,几乎每一个思维游戏下面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所需材料(通常都很常见易得),以及最重要的——“家长引导语”示例。这极大地降低了父母操作的门槛,让我不用担心自己“做得不对”而产生新的焦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持有了高级操作手册的机械师,对孩子的思维引擎的运行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温度感”,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知心姐姐在分享她多年实践的独家秘诀。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非常理解现代父母在面对孩子成长焦虑时的无助和迷茫。她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条清晰、可执行的路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失败教育”的那几个章节。它不是空泛地说“要允许孩子失败”,而是具体分析了失败发生时,父母应该采取的语言模式和身体姿态,如何把一次挫折转化为下一次尝试的动力。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拼图总是拼不好而生气砸了,我本能地想责备他,但马上想起了书中的建议,我走过去只是默默地帮他把散落的几块拼图收拢在一起,然后问他:“我们再试一次,这次我们来看看这个边角料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立刻平静下来了。这种细微的、心理层面的引导,是很多只关注“智力题”的书籍所忽略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