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TMS320F2812原理
定价:68.00元
作者:张妤
出版社: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74082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TMS320F2812是*研制的一代32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每秒可以执行150M条指令,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本书从技术和应用两个角度详细解构和介绍了这一*处理器芯片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手段。对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爱好者们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好书。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TMS320F2812硬件结构、内部资源及其应用等内容。以TMS320F2812的功能模块原理和应用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本书可为广大DSP工程技术开发人员及大学院校的师生提供技术参考和开发支持。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妤,女,博士学历,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DSP应用,发表多篇中文核心及EI检索论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购买体验是完全被内容所支撑起来的,我不是一个轻易会推荐教材的人,但这本书绝对值得。从我个人的学习路径来看,我之前尝试过自己阅读德州仪器的参考手册(Datasheet),但效果不佳,资料太庞大且缺乏针对性。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取舍”非常到位。它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讲解F2812的每一个角落,而是集中火力攻克了控制系统工程师最关心的那些模块:高效的定时器(ePWM)、高精度的A/D转换(ADC)、以及可靠的通信接口(SCI/CAN)。特别是对于eCAN模块的讲解,它不仅解释了报文标识符的过滤机制,还配有几个简洁明了的状态机示例,帮助读者理解CAN总线的主动权竞争过程。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工控网络中,2812能够稳定地充当主节点。我甚至把这本书当作一个“速查手册”来用,很多复杂的位操作,我不用再费力去查手册的巨大表格,直接翻到书中的对应章节,就能快速找到正确的配置组合。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希望出版社能在发行时,提供配套的在线资源链接,比如一些关键代码示例的Git仓库地址,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会更加紧密,让读者在学习的同时就能同步进行仿真验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务实、高价值的专业参考书。
评分当我翻到讲解中断控制器(PIE)的那几页时,我立刻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长期在DSP一线战斗过的专家。F2812的中断系统,尤其是PIE模块,是理解实时控制系统的关键。它就像一个复杂的交通枢纽,管理着来自外设的各种“请求”。这本书没有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堆砌中断向量表的枯燥写法,而是将整个PIE模块的结构——从IFR到IFRx寄存器,再到ACK的清除流程——用一个清晰的层级结构图展示出来,让你一眼就能看出哪个中断源应该被哪个使能位控制。这种结构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用它来对照调试一个复杂的电机启动流程,其中涉及到多路限流保护同时触发,通过参考书中的中断优先级和屏蔽机制描述,我成功地优化了故障响应代码,将响应时间从几百微秒缩短到了可预测的几十微秒级别。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的版本中,加入更多关于DSP的高效编程技巧,比如如何利用__interrupt关键字进行更精细的上下文保存和恢复,或者如何使用特定指令集(如MAC操作)来加速算法运算。毕竟,原理是基础,效率才是工程的灵魂。
评分我是一个从51单片机转到DSP阵营的“老兵”,坦白讲,刚接触C28x内核的时候,那种复杂的时钟树和嵌套的向量中断系统差点让我打退堂鼓。我找了好几本资料对比,最终选择了这本《TMS320F2812原理》。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讲故事”的方式,慢慢地把你引入到浮点运算单元和ePWM的精妙之处。特别是对ePWM模块的讲解,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独特。它不仅讲解了每个计数器的作用,还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了死区生成、故障保护这些关键环节的逻辑流转,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效率高太多了。我记得有一次调试一个三相逆变器的死区控制,卡在了某个特定的寄存器配置上,翻阅这本书的相应章节,作者提到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同步标志位”,瞬间就茅塞顿开。这种由实战经验提炼出来的“点睛之笔”,是教科书价值的体现。当然,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Code Composer Studio (CCS) 调试技巧的篇幅,比如如何高效地使用Data Watch窗口监控内部变量的实时变化,或者如何进行高效的硬件断点设置,那这本书的实用性将更上一层楼。目前的版本已经很不错了,但工具链的配合使用始终是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说实话,很多关于DSP的书籍,要么是翻译腔过重,读起来佶屈聱牙,要么就是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工程实际的“烟火气”。这本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MS320F2812原理》给我的感觉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的行文风格非常平实、严谨,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直奔主题。我最欣赏的是它对ADC模块的深入剖析。在高速采样和多通道轮询的应用中,理解采样窗口和触发源的精确同步至关重要。这本书里详细阐述了S/H窗口的开启时序和SDFM(Sigma-Delta滤波器模块)的初步整合,这些都是我以前在别处资料里查找时感到模糊不清的地方。通过书中的示例电路图和时序图对照阅读,我才真正搞清楚了“硬件过采样”和“软件平均”在提高信噪比上的区别和应用场景。唯一让我感觉略有遗憾的是,对于F2812的片上Flash的擦写保护和自编程机制,介绍得略显单薄。考虑到现代嵌入式系统对固件安全和OTA更新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如何安全地进行Bootloader设计或扇区管理的章节,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的价值也会从单纯的“原理学习”提升到“系统设计”的层面。
评分这本关于TMS320F2812的资料,说实话,我期待了很久,毕竟现在搞嵌入式或者电力电子控制的,这DSP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刚拿到手的时候,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这直接影响阅读体验。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的出品,整体来看是比较扎实的,纸张的厚度适中,不像有些教材那种摸起来很廉价的感觉。翻开目录,结构清晰,从最基础的硬件架构讲起,逐步深入到中断、定时器、ADC这些核心模块,脉络很清楚。我特别欣赏它对寄存器描述的那种详尽程度,很多参数和位域的解释都配上了表格和清晰的图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相比于直接啃官方手册那种晦涩难懂的英文资料,这本书的本土化语言和对国内工程师常用设计思路的贴合度更高。尤其是关于SCI通信和PWM的高级配置部分,作者似乎很理解我们在实际项目里会遇到哪些坑,提前就给出了预防措施或者调试技巧。当然,作为一本工具书,内容深度毋庸置疑,但希望在后续的章节中,能看到更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更贴近产业前沿的案例分析,毕竟理论知识再扎实,也得落地才能生根发芽。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时不时翻阅的参考书,为我后续的复杂控制系统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